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海权时代 >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大舰队

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大舰队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2:03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大舰队

穿越之海权时代

郑氏的这一次海军会议,可以说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会议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将水师换成海军的称呼。

而是在于海军作用发生的改变,从一个辅助军种,成了一个真正独立的军种,从思想上摒弃了陆战思维。

海军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一个技术性的兵种,随着海军的发展专业性只会越来越强,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没有红毛夷士兵的帮助,郑氏的士兵都无法将‘巴达维亚’号开动起来,更别说进行有效的作战。

这是一次转变思想的会议,让郑氏海军正式摒弃了原本的海盗思想,之前的郑氏海军从来就没有统一过思想,只有一些有理想的将领还有一点皇汉思想,想着兴复大明。

海军的正规化就是要大家摒弃海盗思维,要有军人的荣誉感,在思想上认为自己是华夏的守护者,而不是拦路打劫的海盗。

这样的思想正是郑军所欠缺的,郑经一直都想将郑氏军队的思想建设抓起来,可是以前是忙于自保,不敢进行大的动作。

一旦操作不好,不但思想工作没有做好,就连人都给做没了,如今一场爪哇之战,既赢得了胜利,也让郑军上下看到了差距。

郑军已经从灭亡的边缘走了出来,当大家不再为生死担心的时候,就有了新的追求。郑经挟大胜之威,正是威望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正是思想建军的好时候。

郑军在海军会议被划分为三大舰队,第一舰队为本土舰队,作战范围包括整个大陆东部海域,以及朝鲜、倭国和吕宋。

第二舰队为琼州舰队,作战范围包括整个大陆南部海域,以及安南、占城、婆罗洲等华夏南海区域内所有作战任务。

第三舰队为满剌加舰队,作战范围包括整个满剌加海峡区域,以及整个南洋群岛,包括应对满剌加以西海域的威胁。

第三舰队目前作战任务最重,也是最有可能发生军事冲突的战区,加强满剌加舰队就成了华夏海军的首要任务。

提督第一舰队军事长官林陛,洪暄副之。

提督第二舰队军事长官陈辉,陈泽副之。

提督第三舰队军事长官林凤,老将蔡翼副之。

林陛主持海军日常工作,第一舰队的训练由副将洪暄主抓,这样的任命,便将林陛的地位与其他将领拉开,成为郑氏海军第一人。

郑经一直想做的事,就是将林陛这个能够理解自己思想的年轻将领提拔起来,怎奈资历一直不够,这一次的爪哇之战,成就了三个人。

这三个人理所当然的成了华夏海军三大舰队的当家人,成了海军将领里的最大赢家。

海军会议结束后,郑经便在林陛的陪同下来到船厂,‘巴达维亚’号从回到承天府就被拖到船厂被工匠们反复研究。

船厂总管大匠洪九公将郑经与林陛一行人迎进船厂,洪九公知道郑经不喜欢虚礼,直接将一行人带到‘巴达维亚’号上。

洪九公介绍道:“王上!臣等现在正在对整个大舰进行反向测绘,等到反向测绘完成,臣等打算将这艘大舰进行拆解。只有全部拆解之后,工匠们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这艘大舰的精髓。”

郑经点点头道:“寡人允许你们拆解,不过你们要将所有的拆解过程进行编号,保证拆解完成之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组装起来。”

“王上放心,船厂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会主抓大舰的建造,剩余的力量保证夹板船的建造。”

“不!福船的研究也不能停止,我们的福船用做货船还是非常不错的一款运载船,当然以后那些一号福船以下的小船就不要生产了,那是在浪费宝贵的船厂力量。

寡人给你们提供一个思路,那就是尝试我们的硬帆与西洋软帆进行组合。这样的搭配是不是既能保留西洋船帆受风面积更大的优点,也能兼顾我福船硬帆操作灵活的特点。”

洪九公没想到延平王会提出这样的观点,软硬帆相结合能够达成什么样的效果,需要通过不断的试验才能总结出数据。

不过延平王的这个想法确实打开了他的思路,洪九公虽然没有文化,也没有学过物理,不懂造船设计的理论知识,但是他却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实操经验的造船大匠。

一艘大舰你让他说出个所以然来,他可能说不出,可是他却能明白船上每一处设计的用处,而且能够凭借经验做到最优化的处理。

缺点就是这个时代的大匠对技术的传承是依靠着口口相传,由于不识字,很难留下文字的记录,而那些读书人又不屑于从事造船这种贱业。

这就导致了华夏的造船,很难进行系统的发展,这也是华夏造船渐渐落后于西方的一个重要原因。

顶层的精英根本就不注重这些技艺的整理与传承,这也是郑经不顾郑氏上下反对也要开启全民义务教育的原因。

短期内还能凭借着自己后世记忆里的那点儿浅薄的知识拉近与西方的距离,可是在长远的发展上来看,一套系统的学术传承理论才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套用一句后世说烂了的话,那就是教育是最低成本的国防。

这个时代东西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采用精英教育模式培养人才,只不过东方的教育更偏重于哲学理论和道德修养的教育。

而西方在文艺复兴、思想解放后,开始了类似于华夏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各种学术思想层出不穷,人文、科技也是在这个时代开始渐渐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知识。

这是东西方后来拉开差距的最大原因,东方人智慧太高,太早的打开了智慧之门,百家争鸣之后,智慧点全部点在了权谋上,实用之学只能沦为权谋的工具,成了等而下之的杂学。

郑经从后世穿越而来,他非常清楚这些基础学科的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义务教育不但能够流水线一般地提供各个行业最基础的人才,同时也能从最优秀的人才中选拔出各个行业的顶尖人才。

在造船厂,所有的工匠现在都要利用休息的时间识字,识字率是各个岗位晋升的一个标准,尤其是刚刚进入船厂的年轻人更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所有青年进入船厂,每天都要进行识字培训,三个月后的考核如果不能达标,将会被安置最边缘的岗位,拿最低的薪水。

在承天府能够拿到高薪,受到百姓羡慕的几个工厂分别是造船厂、枪炮厂、火药厂、钢铁厂。

这几家工厂被称为郑氏四大厂,都是延平王府的公有产业,只要能够进入这些工厂工作,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

不但薪水高,待遇好,而且还是官身,在安平城消费的主力就是这些工厂职工以及他们的家属。

谁家的小子要是能进这几个工厂,马上就会有媒婆前来提亲,这意味着只要小伙子认真工作,一年之后就能拿到一级工的职称。

这个职称是正式工的标准待遇,月薪二两,还管一日三餐,每年还会发两身新衣服。这样的待遇可以说二两银子一文钱都不用花,都能留给家里过日子。

更关键的是,只要是进入四大厂的职工,其家属工厂都会给安排工作。

都是普通百姓移民来到承天府,早就打破了宗族体系。男女大防在郑氏工业化的推动下,也渐渐的出现了松动。

四大厂都办有托儿所和幼稚园,两口子都上班的工人早上上班的时候将孩子送到托儿所,晚上下班的时候再接回家。

托儿所里还负责教孩子认字,这样的新鲜的模式很快便在四大厂风靡起来,双职工家庭可以放心地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虽然让女人进工厂遭到了不少守旧者的抨击,认为这是礼崩乐坏,妇人不守妇道,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这些卫道士的指责就像是臭屁一样,除了能够带来一股恶臭之外,根本就阻止不了妇人进入工厂的热情。

同时四大厂还制定了职业技能等级工制度,每年都会按照规定的要求对全部职工进行职业技能考核。

一旦有职工通过考核升上一级,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薪水的上涨,待遇的提高,更关键的是社会地位的提高。

只要升为二级工,就能担任班组长,成为工厂最基层的管理者,若是能够达到三级工的标准,那恭喜你,你已经成功跻身为官身,工官衙门会给你发放从九品衣冠,你一跃就成为了官身。

职业技能最高等级是八级,这个级别被称为超级大匠,考核要求是超级大匠能够独立开发出新的产品,包括从绘图到制造的整个流程要全部掌握。

这个级别已经不是普通工匠所能够达到的境界,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具备超越同行动手能力。

一旦达到这个级别,就会被授予荣誉工官职位,享受超过工官的待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