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海权时代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吴三桂

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一百二十二章 吴三桂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2:03

第一百二十二章 吴三桂

穿越之海权时代

至从黄泥水淋法制作白糖普及之后,白糖的生产已经形成了规模。尤其是广东布政使司徐闻县便是远近闻名的制糖大县,很多人家都在从事白糖制作,这些以制糖为生的百姓被称为糖户。

当然这个时代高含糖的甘蔗品种还没有培育出来,白糖的价格非常地昂贵,一斤白糖的价格几倍于食盐。

听到白糖这个词,夏国相眼前一亮,随即又摇摇头道:“白糖是好,不过销量太窄,老百姓吃不起。”

夏国相知道这白糖的利润很高,但是并不是食盐这种百姓刚需,只能富贵人家的吃食。这天下哪有那么多的富贵人家,这白糖的市场并不是很大。

不要说白糖这种现在还是奢侈品的白糖,就是百姓刚需的布匹,也是一样,要不然怎么华夏百姓的衣裳破烂不堪,大量的丝绸棉布却出口海外,真的是百姓不想穿好衣服吗?

显然不是,老百姓太穷了,根本就没有消费的能力,这就是皇权社会并不懂得什么叫经济规律,不懂得为百姓提供创造财富的条件。

只有百姓富裕了,才能拉动消费,国家才能收到更多的税,才能形成正向循环。越是压榨,百姓越穷这税就越是收不上来,收不上税官府就会缺钱,就只能加税,百姓就会更加贫困。

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人能够看到这一点,这是现代经济理论,不是古人能够理解,不过陈永华既然将白糖当做礼物送给夏国相经营,那是有底气的。

承天府在红毛夷时代就已经发展出不错的制糖业,再加上经过郑经的改革与提高生产效率,承天府的制糖成本已经比大陆的制糖成本低了三成。

承天府的甘蔗压榨不是大陆百姓一家一户的手工压榨,而是利用水力带动机械压榨,在压榨这一方面就降低了大量的成本,更别说后续的各个工序。

陈永华笑着给夏国相报出了一个采购价:“夏兄稍安勿躁,既然说让利给夏兄,怎么可能让夏兄吃亏,我郑氏给夏兄的报价是每斤白糖二十文,红糖十五文。”

这个价格已经比市场价格低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只要夏国相拿到货,随便倒手都能挣钱。

夏国相明白,这是郑氏在向自己示好,通过这种让利稳固双方的关系,这个价格可能已经是郑氏的成本价格。

“复莆兄真是个秒人,这份厚礼夏某就却之不恭了。”

“都是生意,郑氏卖给谁都是卖,有钱让夏兄去赚好过被别人赚。”

“复莆兄真是个妙人!”

说完二人哈哈大笑,这种大家都有好处的买卖,夏国相觉得这样的生意才叫生意,大家都有好处才能长久嘛!

陈永华笑而不语,他知道这些货物的样品一旦到了昆明,必然会在吴军上下掀起波澜。

只要吴三桂眼睛不瞎,一定能够看出这些商品的价值,采购也会随之而来。

夏国相带着人直接将陈永华的货船划走,并请陈永华在梨花驿暂时等待一些时日,最多一个月就会再次返回。

临走之前,夏国相忽然问了一句:“贵部火炮如何?是否出售?”

陈永华连忙摇头:“我军没有火炮可以出售,我军的火炮也要从西夷那里采买!”

夏国相有些失望地带着手下驾着陈永华的货船离开,元江在往上游,已经很难行船,走不了多久他们就得弃船上岸。

不卖给吴军火炮这一点是郑经亲**待的,陈永华当时还有些不解,便问郑经:“王上!既然我们能够卖给北郑火炮,为何不能卖给吴军?”

郑经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北郑与吴军谁更强大?”

“当然是吴军强大!”陈永华想都没有想就脱口而出。

郑经笑了笑说道:“这就是不卖给吴军火炮的理由!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复莆可以仔细思考一下!”

陈永华如今可不敢再把延平王当学生看,这个学生如今的思想远不是他这个经学老师能够比拟。

延平王没有把话说透,就是在点拨自己,让自己琢磨这其中的奥秘。

陈永华想了好多天才终于明白延平王为什么不卖给吴军火炮,其实这就是帝王的平衡之术。

如今吴三桂与满清的军队相比,吴军士兵强于一直在征战,手下全是精锐之师,论士卒的敢战能力,吴军强于满清绿营。

不过满清的满蒙八旗骑兵却比吴军强大,吴军多年在西南征战,骑兵的数量锐减,已经从关宁铁骑变成了大部分步兵。

骑兵因为缺少马匹补充,以及西南的地形并不适合骑兵展开,吴军的骑兵已经越来越少。在骑兵方面,满清对吴军有压倒性优势。

一旦双方开战,吴军步兵强,满清骑兵强,郑经用火铳武装吴军使得吴军对上满清骑兵有一战之力。

这样实力均衡才能在战场上谁也奈何不了谁,若是郑军为吴军提供便于跟随步兵行动的火炮,吴军很有可能就会对满清形成压倒性优势。

若是满清被吴军快速推倒,郑军就要直接面对吴军,这对郑军绝对不是好事,郑军‘驱逐鞑虏、恢复华夏’的口号就会失去意义。

想明白这一点,陈永华豁然开朗,顿时对延平王佩服的五体投地,延平王在举手投足间便做出了最符合郑氏利益的决定。

至于一些圣母病的人会说,两军拉锯连年征战会让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这对郑氏来说并不是问题,郑军完全可以利用满清与吴军交战的机会,将中原百姓大量移民到海外,充实海外人口。

陈永华在梨花驿等待期间,夏国相却在日夜兼程往昆明赶,半个月后,在小年之前夏国相回到了昆明。

夏国相带回的郑氏商品,让吴军上下大为震撼,郑军提供的每一样商品都是吴军目前难以拒绝的。

吴三桂看着这些似乎是为吴军量身打造的物资,心中明了,看来自己是小瞧了郑氏那个后生小子了。

这小子是在推着吴军站在朝廷的对立面上,而且这是赤果果的阳谋,这些物资只要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无论哪一样放到市面上都能获得不菲的利润。

自己若是反对这样明显获利的交易,手下的兄弟都会起来反对自己。没有了手下这帮兄弟的支持,自己还能安稳地当好这西南王吗?

可是这种交易一旦持续下去,就没有不被朝廷知晓的时候,朝廷一定会加紧对自己的钳制。直到有一天逼着自己不得不与朝廷反目成仇。

后生心黑手狠,还舍得下血本,看起来要比郑大木强多了,郑大木生了个好儿子啊!

在没人的时候,夏国相悄悄向吴三桂汇报:“岳父!郑军有一款非常犀利的火铳,八十步的距离可以击穿一寸厚的木板,六十步的距离能够击穿两寸厚的木板。

而且这款火铳还是自生火铳,不用火绳,在有风的天气里也能打放自如,就算是小雨天,只要火药没有受潮一样能够射击。”

“如此犀利的火铳,郑军也不多吧,应该是最精锐的侍卫才能装备吧?”

“那陈永华说,这火铳价格太高,郑军也只装备了五千人,不过只要我们采买,他们能够保证一年为我们提供五千杆。”

“五千杆!这个数目可不小,足以影响一场大战役的胜负,郑军一下子向我们提供这么多的武器,这价格肯定非常高昂吧?”

“确实很贵,不过比小婿想象中要便宜一些,郑军的报价是五十两一杆,不过这个价格得我们自己到安南提货,若是郑军给我们送到边境榷场,需要加二两运费。”

吴三桂捋着花白的胡须,眯着三角眼,阴晴不定,这下更确定了郑经那个后生就是要怂恿自己与满清开战。

竟然连这种战场大杀器都要卖给自己,这是多么希望自己赶紧与满清打起来。

吴三桂心里很清楚,能够看出自己与满清早晚都会走向冲突的人有不少,毕竟自己手握兵权,这些军队又只听自己的,不听朝廷的,这让朝廷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虽然说朝廷给自己的兵员定额是六万,可是六万人如何能够自保,这些年为了养兵,自己可是搜山刮水,只为了能够多积攒一些实力。

吴三桂很清楚朝廷对他的这些小动作心知肚明,如今朝廷已经没有了大的战事,天下已经太平下来,朝廷下一步一定会收紧各个藩王的权力。

取消平西王府的荐官权力就是一个开始,往后还会有更加严厉的手段,想要自保就得扩充实力。

让吴三桂最不能下定决心的是对满清八旗的畏惧之心,毕竟前半生一直都是在与满清八旗作战,对满清八旗的凶悍是深有体会。

对吴三桂来说,最低的要求就是能让他在云南当土皇帝,我表面上给你满清皇帝称臣,你给我银子养兵,替你镇守西南边陲之地。

若是连这个要求都不行的话,那咱就只好一拍两散,真刀真枪地做过一场,谁能笑到最后还一定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