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海权时代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销(下)(为书友问君何能尔

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销(下)(为书友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万赏加更)

穿越之海权时代

夏国相吃了一口鱼肉,又喝了一口甘蔗酒,发现竟然有股的甜丝丝的味道,不似白酒那么辛辣,也不似米酒那么寡淡。

夏国相回味了一下这看着酒杯里与白酒颜色差不多的酒液问道:“复莆兄,这是什么酒,怎么还有一丝丝的甜味?”

“这是甘蔗酒,是用甘蔗汁酿造,甘蔗汁本就是制糖原料,所以酿造出的酒有一丝丝的甜味。”实际上这甘蔗酒是用榨汁之后的甘蔗渣发酵酿制,郑经是学农业出身,知道以现在的压榨技术根本不可能将甘蔗之中的糖分全部利用完,便想到了利用甘蔗渣含有的糖分制作甘蔗酒。

这对他这个农学院出身的大学生来说,没有任何的难度。而且明末清初蒸馏技术已经普及,并不需要郑经发明一套蒸馏设备。

“夏某听说葡萄能酿酒,果子能酿酒,没想到这甘蔗也能酿酒,真的是世上万物都有妙用。不知这粉条与甘蔗酒的价钱如何?”

“粉条一斤二十文,不过这粉条是干的,煮软之后,至少能够变成二斤,算起来还是很划算的。甘蔗酒因为使用甘蔗汁为原料的原因,价钱要贵一些,一斤酒要三十文。”

到现在夏国相已经看到了郑氏的四样商品,包括鱼肉罐头、食盐、红薯粉条和甘蔗酒,这四样东西在夏国相看来鱼肉罐头与红薯粉条是非常好的军用物资。

在行军作战的时候,能够保证每日让士卒吃上一些鱼肉,士卒的士气能够大幅提升,而且这些物资价钱并不比粮食贵。

食盐与甘蔗酒完全可以转手贩卖牟利,十文钱的成本,转运到湖广,转手至少能卖三十文,就湖广那种粗盐都能卖到二十文的地方,郑氏这种精盐,三十文估计能够被抢光。

这可是暴利,有这两样商品,就能够保证吴军用郑氏的商品挣钱再采买郑氏的物资,就算是鱼肉罐头与红薯粉条也一样能够在平常时候出售给百姓牟利,不过首先要保证军队的后勤补给安全。

这四种货物让夏国相吃惊不已,他心里更清楚,这些货物只是郑氏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来的货物,并不是郑氏的核心产业。

夏国相发现自己心中郑氏海盗的形象崩塌了,一个海盗哪里能够一下子弄出这么多的好东西,若是说食盐可能是郑氏倒卖的。

这甘蔗酒、红薯粉,还有鱼肉罐头可是闻所未闻的新产品,这些东西就算是放到大清的东南也一点儿都不愁销路。

这哪里还是一个海盗,分明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一方诸侯,看来吴军要对郑氏另加评估了。

在品尝了这些食物之后,夏国相问道:“贵部不是能够提供精铁吗?不知是否带来了样品?”

“夏兄放心,陈某承诺提供的物资全部都有样品,一些没有提到的货物也带了样品,不过精铁太重放在了船上没有搬下来,夏兄要看得到船上去看。”

对于精铁的渴望让夏国相坐不住了,立刻要求陈永华带他去船上验货。出门的时候夏国相看到了陈永华侍卫肩上背着的火铳,他一眼就发现了这种火铳与吴军的鸟铳不同。

“复莆兄!能不能让夏某看一下士卒肩上的火铳?”

陈永华笑了,就等着你提出这个要求呢,你若是不提,如何将火铳卖给你。

“没问题!”说着让一名侍卫将肩上的火铳放下来,交到夏国相的手里。夏国相虽是个文人,但是常年在军旅中,对武器那可是熟稔的很。

火铳一放到手里,夏国相就发现这火铳要比吴军装备的火铳重一些,再看做工也比吴军的火铳精良。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夏国相没有发现夹火绳的龙头,打量了一番明白过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自生火铳。

这样一杆火铳在大清的达官贵人手里至少要值银百两,也不知道郑氏这样一杆火铳值多少银子。

夏国相顿时没了看精铁样品的心思,立刻要求找个空地放几铳。找场地这种事儿对于云南这种动物比人多的地方并不是什么难事,有的是无人的空旷之地。

很快夏国相就在士卒的指点下打放了几铳,夏国相敏锐地发现郑军的火铳无论是有效射程,还是准头都比吴军的火铳要强得多。

若是吴军几万人马全部装备这自生火铳,那战力立刻就能提升一倍以上,就算是对上满洲重步也能打他个落花流水。

“复莆兄!这自生火铳贵部装备了多少?”

“不多!也就五六千人马,价格太高多了我军装备不起。”

“若是我军采购,贵部能够提供多少?”夏国相没有问价钱,若是无法大量提供,问了价钱也没有意义。

夏国相与安南北郑的想法不一样,当他看到火铳的第一想法不是仿制,而是想着一下能装备多少。

“只要资金到位,一年我军能给为贵部提供五千杆,再多就无能为力了。”

谷鱼

夏国相一想,一年五千杆,两年就是一万杆,这个速度不低,完全可以接受,这样的先进火铳肯定价格不菲,太多了吴军也装备不起。

“若是我们采购五千杆,贵部能够按什么价格出售?”

“贵部自己到安南我军的仓储基地自提,五十两一杆,若是由我军送到云南每一杆需要加二两银子运费。”

这个价格一下子击破了夏国相的心理线,在他想来这样一杆精工细作的火铳,价格就算没有旗人老爷手里打猎的价格贵,怎么也得七八十两吧。

没想到陈永华一下子就报了一个五十两,夏国相忍不住问道:“是所有的火铳都如复莆兄侍卫使用的这么精良吗?”

陈永华拍了拍火铳的枪身,沉声说道:“夏兄!不是陈某说大话,五千杆火铳的枪管可以随便互换,每一杆的口径都是一样。

绝对不会出现口径大小不一的情况,到时候我们会给夏兄一份火铳规格表,其规格都保证在规格之内。

若是出现没有达到规格要求之火铳,我军双倍赔偿。”

夏国相点点头道:“那夏某就放心了,兹事体大,夏某并不能做主,能否让夏某带一杆火铳返回昆明,请平西王亲自定夺?”

陈永华果断摇头道:“不行!这些火铳每一杆上都有编号,若是遗失士卒会受到军法处置,陈某无权让士卒承担风险。”

夏国相也知道自己这个要求有些过分,万一自己拿着这杆火铳返回昆明,直接交给工匠仿制,郑氏不就成了赔了夫人又折兵。

“夏某不能带样品回去,如何说服平西王采购?”

“夏兄!这生意是双方觉得合适就做,不合适就不做,若是贵部不愿意买,我们不卖就是了。我郑氏也可以卖给耿继茂,或者尚可喜,亦或者其他人。”

陈永华知道在这个时候怎么能够让对方拿捏住,一种武器的优劣可是能够改变战局的力量,这可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只要吴军上下有野心,这火铳他们必须买,因为他们很清楚,郑军有这种武器,可能别的军队也有,若是吴军没有将来很有可能吃大亏。

这就是军火贸易的特殊性,自古以来军火贸易都带有强烈的政治属性,不能以普通商品的利润衡量。

只要郑军提供的武器优于吴军,吴军只要能够买到手,那是一定要买到手的。武器装备关系着一个势力的存亡,只要还想着拼搏一把的势力,就不会在武器上面不屑一顾。

果然夏国相也没有就能不能让他带样品回昆明纠缠,在查验过精铁的样品之后,夏国相问道:“这精铁贵部一年能够提供多少?”

陈永华微微一笑,轻启双唇说道:“只要你们买得起,无限量供应。”

夏国相没想到陈永华的口气这么大,不过今天陈永华带来的货物给了他很大的冲击,他也不敢确定,郑氏有没有这种能力。

“贵部这精铁怎么出售?”

“百斤十六两银!若是我军运到云南每百斤加一两运费。”

夏国相皱眉道:“贵部这铁价可是够贵的,赶上了闽铁的价格。”

闽铁与佛山铁是明末最好的铁料生产地,也是价格最高的地方,当然质量最好的还是闽铁。明末时闽铁就是百斤十六两银,郑氏的铁价就是参考闽铁定价。

“夏兄!我郑氏之铁质量要比闽铁更好,难道还不值闽铁之价吗?”

夏国相虽然不知道陈永华带来的精铁是否有闽铁的质量,若是真的比闽铁的质量更好,这个价格确实是值。

“复莆兄!这精铁的样品是否能够让夏某带一些回去?”

“除了火铳这种关系到士卒前程的武器,其他东西夏兄都可以带回去。陈某这一次带来的一船货物,夏兄都可以拉走。

如何处置全凭夏兄自愿,另外陈某还专门给夏兄准备了一个小礼物,这个货物夏兄可以自己经营,运作的好,一年挣个几万两应该不成问题。”

“是什么货物?”

“白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