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海权时代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吴军反应

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吴军反应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2:03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吴军反应

穿越之海权时代

陈永华无法反驳夏国相的话,真要拼国力,郑氏根本就不是满清的对手,这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就算现在郑氏有两府之地,也不过两百万人口,而满清却有近万万人口,几十倍的差距,除非是科技上进行降维打击。

郑氏现在的科技能够与满清形成巨大的代差吗?很明显是不能,当然陈永华并不知道郑氏如今的新式火铳已经与满清拉开了代差。

可以说正是郑氏明白与满清的差距,才有了与吴三桂接触之心。陈永华对夏国相说的郑氏与满清之间的差距并不否认,而是顺着夏国相的话说道:

“这正是你我两家合作的基础,我郑氏与你吴军就是孙刘,而满清就是曹贼,我们两家若是不能联合起来,就会被满清各个击破。”

“请问复莆兄有何高见?”

陈永华沾着茶水在禅房的桌子上画了一个简易的地图,指着地图说道:“这里是云南,这是元江,顺着元江就能航行到安南。

安南这一段的河流被称作红河,顺着红河一路到出海口便是红河口,这里正对着我琼州府的昌化县。

贵部需要出售的物资可以通过红河一路送到红河口,与我郑氏交易,而贵部需要的物资也可以通过红河返回云南。

想必凭着吴军在云南的势力,神不知鬼不觉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吧?”

“复莆兄!云南境内我军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安南境内我军却无能为力,如何能够说动安南郑氏愿意让我们借道红河进行交易才是关键吧?”

“一句话还是利益,若是我们的交易有利于北郑,他们还会反对吗?”

“我们能给他们什么利益?若是让利太多,还有交易的必要吗?”

“说的好!若是北郑不识抬举,那就打到他明白,有些人是得罪不起的。再说北郑所居之地本就是我大明交趾布政使司故地,大不了我们收回故土嘛!

一旦挑起战争满清还会收回你们的兵权吗?至于战争的借口还不是现成的,莫氏眼瞅着就已经被灭国了,只要打着帮助莫氏恢复故土的旗号,要求北郑退回南方。

当然战争是最后的选择,能够用和平的方式达成一个三方都有利的局面,才是最好的结果。”

夏国相摇摇头道:“复莆兄!这件事太大了,夏某做不了主,不敢给你答复,不过夏某要知道郑氏能为我吴军提供什么值得我吴军冒险的物资?”

陈永华沉声说道:“盐铁!”

就这两个字如同晴天霹雳一般震得夏国相七荤八素,自古盐铁都是官营,这是最暴利的行业,涉足其中者无一不是豪富之人。

不过夏国相也是见过大世面之人,并不相信郑氏能够提供多少盐铁,低声问道:“郑氏能够提供多少盐铁?”

“只要贵部出得起钱,要多少有多少!”

“复莆兄!这大话可不是随便说的,我军若是要一万斤精铁,百万斤盐贵部能够拿的出来吗?”

陈永华听到这里便笑了,用带有鄙夷的眼神看着夏国相说道:“夏兄的胃口太小了,一万斤精铁,打造武器,满打满算也就武装个几千人,能管什么用?

陈某希望我们的采购能以十万斤为单位,我郑氏不光是可以为贵部提供精铁,还可以为贵部提供火铳。

保证比贵部使用的鸟铳更加精良,贵部可以派人先验货然后再进行采购。当然除了盐铁这样的大宗战略物资之外,我军还可以为贵部提供鱼肉罐头、红薯干粉、等便于携带的军粮。

行军打仗带着这些军粮,能够保证贵部的士气一直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当然云南的特产我郑氏也会大力采购。

谷幖

我们之间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不是以一方得利,另一方吃亏为目的。”

夏国相拿到郑氏的贸易条件,便匆匆离开,陈永华看着夏国相匆匆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吴军动心了。

如此重大的谈判,哪里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谈判下来的。

陈永华没有离开五华寺,他知道就算他想离开也根本就离不开,在吴军上下没有达成共识之前,他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五华寺等候吴军的消息。

夏国相离开之后急忙返回翠湖别业,这一次吴三桂没有再钓鱼,而是在密室之中商议郑氏给出的条件。

密室里除了赶回来报告消息的夏国相,还有吴三桂手下的悍将胡国柱、马宝以及谋士郭仕图等人。

密室里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吴军中的数一数二的存在,吴三桂不复钓鱼时的懒散,一双三角眼咄咄逼人地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大家都来齐了,那就议一议郑氏来人之事吧!”

马宝是个急脾气,当即说道:“王爷!那还说什么,只要郑氏能够为王爷提供精铁与食盐,也就是稳赚不亏的买卖,精铁我们可以留着自己用。

食盐完全可以转手卖出去,只要我们能把这价格压下来,这就是一笔好买卖。”

吴三桂笑骂道:“你个马三宝,就知道钱,你也不看看我们有命挣,有命花吗?”

马宝小名三宝,吴三桂这么称呼他以示亲近,别人可不敢这么叫,夏国相负责谈判解释道:“城璧兄!与郑氏进行交易,能够增加我们的实力,这是好事,难就难在我们如何瞒住朝廷,不让朝廷知晓。

郑氏给出的条件是打通元江水路,在元江水路却在安南人的手里,安南北郑能不能听我们的还不一定,而且有北郑参与,保密性就会降低,这件事还是要从长计议。”

“王爷!这还不好办,如何解决运输问题,让郑经那个海盗崽子解决不就行了,他爹不是个东西,他也好不到哪儿去。

当年若不是郑森背信弃义,赵王何至于兵败广东,我们跟这小子打交道,确实要留个心眼儿。

依末将看,我们就管云南的事,他能把货运进云南我们就买,运不进来,他爱干嘛干嘛去。”

胡国柱一拍大腿说道:“王爷!马城璧说的对,我们没必要纠结这运输问题,他能运进来我们就买,运不进来我们就不买。

在云南凭着我们的实力,想要将一个地方遮蔽起来,那还不容易,再说这事郑家做,比我们方便的多。”

郭仕图微笑道:“王爷!臣倒是认为应该与郑氏加强合作,能给朝廷添堵,朝廷就不敢过分苛责我们。

朝廷将我们当做鹰犬,那我们就不能让兔子没了,这也算是一种养寇自重。相信郑氏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希望我们能给拖住朝廷,让朝廷不敢全力对付他们。”

吴三桂咳嗽一声,众人赶紧收住声,将目光看向吴三桂,吴三桂叹了口气说道:“哪有那么容易,我们看似兵强马壮,可是我们却有一个硬伤,那就是云南粮食产量低,我大军的军粮大部分都是要从湖广调入。

一旦朝廷将湖广供给我们的粮食掐断,我们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起兵,一条就是投降!

我们能看到的东西,你们以为朝廷看不到吗?朝廷之所以敢对我们步步紧逼,那就是看到了我们吃饭的粮袋子在朝廷手里攥着呢!

与郑氏的合作,必须要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一旦泄密,我们就必须提前起兵,诸位本王想问一问你们都做好了与满人开战的准备了吗?”

吴三桂说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云贵现在驻扎的这么多兵马,两省是根本养不活的,而且云贵之地贫瘠,除了矿山之外根本就拿不出什么与满清对抗的本钱。

这就是吴三桂这些年使尽各种手段向满清朝廷要钱的原因,他必须要将力量一点点儿积蓄起来。然而这是一个恶循环,他越要钱自保,满清朝廷就会越防着他。

吴军感受到了满清的敌意,就只能更加拼命的保存实力,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也是郑经所说的满清与吴三桂必有一战的真正原因——安全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