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海权时代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巡视(三)

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一百六十七章 巡视(三)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2:03

第一百六十七章 巡视(三)

郑经讲的激情澎湃,张煌言却听得兴趣缺缺,在张煌言看来就算是如今华夏被蛮夷占据,那也只是暂时的,自古以来胡人都无百年国运。

至于郑经说的华夏崛起更是没影的事儿,华夏乃是天下之中,周边皆是夷狄,向来都是华夏俯视周边哪里用得着崛起一说。

不过不到五百年,华夏遭到两次蛮夷灭国,确实日子过得有点惨,延平王这样提气也不为过,顶多就是夸张了一些而已。

眼下满清朝廷与地方藩镇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眼瞅着一场削藩大战就要上演,这一点对于张煌言这样高度之人,看的非常清楚,想必延平王这些年一直避免刺激满清就是等待这一天吧!

当然延平王所说的华夏百姓被无辜杀害的惨剧确实是当政者失职所导致,一个国家的朝廷若是不能保护他的子民,这个朝廷还有什么合法性。

老百姓揭竿而起反抗暴政,就成了自然而然之事,大明的亡国是必然,可是亡在异族手中就让人唏嘘不已了。

跟延平王谈了这么多,延平王却并没有告诉张煌言为什么不把新式纺织机械推广开,张煌言追问道:“王上!这崖州的纺织机械什么时候才能推广?”

“寡人想问一下那些想要使用新式机械的人,打算如何使用?”

张煌言没有明白郑经这句话的意思,不由反问道:“难道不是官府一次性给发明者一笔钱财然后由官府进行推广吗?”

郑经就知道张煌言觉得这些机械就该白给士绅使用,天下哪有这样的美事,官府花大价钱然后让士绅得利。

“苍水先生不觉得这样的要求有些过分吗?这对官府和发明者公平吗?凭什么这些士绅什么力都不出就能坐享其成?”

“为民谋利不就是官府的职责,难道我们收了百姓的赋税还要在这些机械上再盘剥百姓一次吗?”

“这些能够开的起棉纺织厂的人可有普通百姓,哪一个不是家财万贯,这样的人官府凭什么要对他们让利。

更别说他们拿到这些机械目的不是为了帮助百姓生产,而是为了牟利。

一旦他们将自己的田地全部种成成为棉田,官府需要粮食的时候,让他们改棉为稻的时候,你觉得他们会为了官府改变自己的种植吗?”

“王上打算如何将机械推广开?”

“既然官府与士绅都是为了牟利,那就在商言商,想要拿到新式纺纱机也不是不可能,除了购买崖州的纺纱机之外,没有官府的允许,士绅不得擅自仿制纺纱机。

另外每买一台纺纱机每年需要向官府支付百分之五的专利使用费,若是士绅违反官府的要求,官府有权对其名下的纺织厂进行查抄。

涉及金额巨大的时候,将会受到律法的制裁。专利费的收取并不是给予官府,而是给予发明人的补偿,只有让发明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工匠们才乐于进行发明创造。

同时,士绅必须保证,所有的纺纱机秘密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一旦泄露秘密,一律杀无赦!”

“王上!这样要求之下,士绅开办纺织厂除了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再算上给官府缴纳的赋税,还要缴纳所谓的专利费,哪里还有利润可言?”

“没有利润?新式纺纱机的效率至少都是老式纺纱机的八倍,如此大规模的效率提高难道还不如老式纺纱机的利润吗?”

张煌言知道这已经是延平王的底线,尤其是纺纱机向外泄露的风险,恐怕才是延平王不愿意推广纺纱机的重要原因。

“臣明白了,回头就跟这些士绅讲明白!”

郑经点点头道:“现在是非常时期,棉纺织业是我郑氏一大收入来源,未来的反攻大陆需要大量的钱粮投入。

我郑氏人力资源有限,全力发展工业,肯定就会让农业的发展滞后,我们必须要利用工农业的利润差,用工业品换取农业初级产品。

尤其是如占城、暹罗这样的产粮小国,我们必须保证与他们的贸易往来,用我们的工业品换取他们生产的粮食。”

张煌言知道延平王已经给足了自己的面子,这种事若是换作别人来提,说不定延平王连理不都不愿理。

眼下官府最需要的是垄断财富,而不是让利于民,这一点不管士绅如何纠缠张煌言,都不能改变。

既然延平王已经给出条件,士绅愿意接受这样的苛刻条件,那就与官府合作,张煌言都不用想,光是机械设备的采购就是一笔让士绅难以承受的巨款,更别说采购之后的各种管制的苛刻条件。

郑经在张煌言的陪同下视察了琼山到澄迈的官道整修工地,工地到处都是劳工忙碌的身影,这些劳工大多数都来自一海之隔的安南。

这几年琼州府的摊丁入亩,推广工业,使得琼州府的税收水平已经明显的提高,除去教育等必要的开支之后,还有不少的财政结余。

这笔收入若是按照张煌言的想法就是用来养兵,到时候反攻大陆的时候多一个兵就多一份力量。

不过郑经却反对这样的做法,地方财政本来就已经国家财政进行了切割,属于延平王府的税收已经上交王府藩库,这些结余的税收就已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如何利用这笔每年结余的税款,郑经与张煌言经过沟通后决定先将琼州府的环岛官道整修一遍。

这一次的整修与以往并不一样,是一次完全超规格的道路整修,郑经专门给出了道路的修筑要求。所有的道路路基必须高出地面半尺,要用石碾子反复碾压。

道路两边还要修筑排水沟,以及种植行道树,这些工程都是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在路基压实之后,在路基上铺设一层不低于一寸的碎石,碎石上再铺设一层细碎的矿渣。

修筑好的道路要做到一辆三千斤载重的马车车轮压不出车辙,而且道路的宽度必须能够保证同时行驶四辆马车。

这样高等级的官道,张煌言听都没听过,更别说修筑了。至于碎石与矿渣琼州府倒是不缺,石碌铁矿在选矿的时候会留下大量的碎石,钢铁厂炼铁更是产生了大量的矿渣。

目前各个地方的官道修筑都是进行最基础的地基修筑,铺设碎石与矿渣需要从昌化县开始进行,整个环岛官道长约三千里,在没有机械助力的情况下,光是环岛官道工程,就够琼州府干好几年。

这些工地上除了每年定期服劳役的百姓之外,最主要的重体力劳动是来自安南的劳工。这些劳工每日从事着最繁重的劳动,还有一些各个村庄的闲散劳动力为了挣一些零花钱也会在工地上打短工。

在官府的全力主导下,路基铺设的速度并不慢,如今从昌化到琼山城路基已经基本完工,现在劳工们正在修筑道路两旁的排水沟。

行道树郑经建议推广椰子树,这些椰子树一旦长成,可能还能带动琼州府椰子产业的发展。

不过椰子树的育苗与移栽并不容易,在官府的全力支持下,育苗已经开始进行。这些树苗在长到一人多高的时候,便能进行移植。

椰子的价值非常高,不但可以作为热带水果使用,椰子汁是一种非常清凉解暑的热带天然果汁,椰棕能够制作棕绳,在大航海方兴未艾的现在,缆绳可是一种战略物资。

椰肉含油量非常高,完全可以用来榨油,椰油完全成为润滑油与肥皂厂的原料。就是被当做废物的椰子壳,因为其果壳坚硬,堪比木材,是上好的烧炭原材料。

推广椰子树种植这种投资大,回报慢,长远来看又利益巨大的项目,只能由官府来主导进行,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琼州的椰子产品与承天府的红薯粉一样成为当地的拳头产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