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144 有志气

皇明皇太孙 144 有志气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144 有志气

作为洪武二十一年的榜眼,卓敬自认为还是有些才华的,也确实有着抱负。

现如今的卓敬在一些人看来也是前途一片光明,因为他的聪颖绝伦、博学多才,因为他足够的智虑深远、为人耿直、不避权势。

只是卓敬也有自己的担忧,他算得上是皇太孙的班底,算得上是佼佼者之一。可是在皇太孙这边,卓敬也不敢自负,有一些同僚看起来比他更受皇太孙重用。

茹瑺就不用说了,昔日的太孙伴读,而且本身就是聪颖好学、勤于职守、慎于言行。练子宁以闻名,现如今更是太孙侧妃生父,地位也就不同了。包括黄子澄,那也是学识渊博的人,在士林当中颇有声望。

皇太孙手下群英荟萃,卓敬知道自己相比起其他人抢占先机,但是想要出头并不容易。哪怕他现在是户部郎中,已经是正五品了,随时都有可能向上挪一挪,到时候就有资格上早朝了。

接到太孙教令的卓敬不敢大意,立刻匆匆赶往文华殿。至于一起坐班的同僚羡慕的眼神,卓敬已经习惯了,谁让他是太孙班底呢,自然也就有着更多的机会。

王承恩通禀后,朱雄英只是点了点头。不是故意敲打,而是朱雄英在看折子,暂时没有时间理会卓敬。进了文华殿的卓敬,自然恭谨的候着了,这也是臣子们应该有的态度。

朱雄英放下折子,对卓敬说道,“惟恭,对于锦衣卫,你是如何看待?”

卓敬连忙说道,“锦衣卫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屡立奇功。只是如今锦衣卫势大,掌管刑狱,有巡察缉捕之权。殿下,锦衣卫虽为天子亲军,只是多有凌辱、虐待囚徒之举,这些人也多有罗织罪名、制造冤案之举!”

朱雄英微微点头,随即问道,“惟恭的意思,本宫废了锦衣卫?”

“殿下,锦衣卫不可废!”卓敬连忙说道,“锦衣卫虽多有不法之举,但是这些人到底是天子亲军,监督百姓、勋贵,搜集情报、策反敌将,岂可因噎废食?”

朱雄英笑了起来,随即说道,“只是这锦衣卫行事过于惨烈,本宫年少时曾去过诏狱,实在不忍。这样吧,你今日回去后写道折子,这锦衣卫也该整治一番了。”

卓敬立刻领命,攻击锦衣卫这样的事情,他是没有丝毫压力的。因为锦衣卫实在是太过嚣张跋扈了,很多的文武百官也都畏惧锦衣卫。攻击锦衣卫,这没坏处。

只是当卓敬离开文华殿的时候,忽然间冒出冷汗,他险些犯下大错了。

很明显太孙已经确定了要整治锦衣卫,这一次让他过来,只是让他挑起这件事情的。要是刚才说了一些废黜锦衣卫这样的事情,卓敬根本不需要怀疑,他在太孙心目中的地位要下降一截,太孙可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

在皇太孙面前还是不要耍那么多的心机,好好的办事才是最重要的,皇太孙不喜欢心眼多的臣子。

卓敬在想些什么,朱雄英确实不是很在意。但是他对于卓敬刚才的表态是比较满意的,锦衣卫自然是需要整治一番,但是如果有人敢说废掉锦衣卫,朱雄英就要分析一下那人的动机了。

继续在文华殿处理着公务,朱雄英也时不时的在传召一些文武、六部官员,有些事情确实需要多问一问。

这些文武大概也习惯了一些事情,武英殿的皇帝陛下会随时传召他们。而文华殿的皇太孙也会下教令,这一点也不会觉得陌生或者抵触,因为以前文华殿的主人是皇太子。

只是需要问问传旨的太监就好,只要搞清楚是皇帝召见还是太孙召见就行,这对于文武百官们来说并不算陌生,这些年都是这么个套路。

朱雄英坐在文华殿,翰林学士刘三吾、侍读张信﹑侍讲戴彝等人先后奉诏,来到文华殿。

“臣等参见皇太孙殿下,殿下千秋。”

朱雄英平静抬手,“众爱卿平身吧。王承恩,给众爱卿看座。”

有皇太孙赐座,这少不了的就又是一番谢恩了,只不过也就是稍微的走走过场而已,没有人太当回事,这也算不得是多么厚重的赏赐。

其实这些人来到这里,大概也能给猜到是什么事情。其实今年的会试,大家都听到了风声,会是皇太孙殿下主考,这也让不少人感觉到激动和期待起来了。

毕竟这么些年来,皇太孙不亲近儒生、不尊孔孟的名声还是有的。现在皇太孙主考,在一些人看来就是皇太孙改邪归正了,是皇太孙要重用圣人子弟的强烈信号了。

朱雄英可不知道这些人是在想些什么,就算知道了估计也就是嗤之以鼻而已。

儒家还是有用的,先不说儒家的思想已经深入了这么民族的基因。就是儒家很多的观点对于封建皇权有利,朱雄英显然就不会直接的全部推翻,不会想着去另起一门学术。

最多也就是稍微的制约一下儒家,不会让儒家一家独大,更不会让文官们都是来自儒家,让文官集团天生有着一些亲近、抱团,那才是不符合朱雄英利益的,不符合皇帝的利益。

哪有那么多的嫉恶如仇或者极端,有着的只是利益和立场的不同而已。

朱雄英缓缓开口,说道,“陛下圣命,由本宫主持今科会试。众爱卿回去拟写条程,将历次科举试题、进士籍贯等等统计一番交予本宫。”

对于朱雄英的话,这些人自然没有意见,觉得这基本上也是符合套路的。唯一不同的,大概也就是朱雄英要了此前的一些进士的籍贯而已,这自然也算不上什么事情了,稍微统计一下就好。

这可是难得的和皇太孙办差的机会,抓住了这个机会说不定就可以得到皇太孙的赏识,说不定就有机会一飞冲天。毕竟现在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清贵的职位,没有实权不说,俸禄等等也是比较少的。

既然都来当官了,不管是为了济民、安国,或者只是为了达官显贵,那都是要努力往上爬的,要不然何必在朝堂上打熬呢。

大明的俸禄不算高且不说,文官更是一个高危的职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皇帝陛下斩了,说不定还是全家一起去刑场的。要是没点动力和期盼,谁愿意做这个高危的事情呢。

会试的事情还是需要重视的,现在天下太平了,科举取士自然是最重要、最稳妥的取士的途径。

这可不是什么为了笼络读书人,单纯的就是因为现在的大明还缺少各种基层官员,大明的官场上也需要足够多的新鲜血液。

这些读圣贤书的也不能说都是人才,但是在这个识字率很低的年代,这些读书人是稍加培养的话,还是可以期待着他们在当好地方官。要是有才华、潜力,说不定可以在朝堂立足。

现在就兴办学校之类的,朱雄英考虑过这些事情,但是他也知道这样的事情目前来看不是很现实。

先不说如果开办‘新式学校’,这是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看到一点成效。单单就是现在的百姓温饱未必完全解决,说开办学校什么的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到时候这些学校还是为士绅做嫁衣。

就目前的生产力阶段,主要的科举选才还是依靠圣人子弟。朱雄英只是会对儒家加以限制,从来都没有想过完全推倒,或者是废弃。

不要说他只是皇太孙了,就算是皇帝也没办法完全做到这些。

朱雄英心情不错,看起来是处理好了一天的朝政。相比起以前,朱雄英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多了很多,他也越发觉得自己需要考虑一些事情了。

老朱是工作狂,而且对外人充满着不信任感。在丞相被废黜后,老朱更是大权独揽、皇权高度集中。

这对皇权来说当然是好事情了,只是这样的事情也会让皇帝的工作量暴增。这要是不组个内阁之类的,每天都要被这些事情给缠住,这显然也不是朱雄英所希望看到的事情。

慢悠悠的散着步、稍微活动一下筋骨,对于锻炼身体这样的事情,朱雄英是从小就在坚持。哪怕这和一些现在的人理念不同,但是朱雄英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必要的锻炼是很有必须的。

“英儿,咱给你看个折子。”老朱兴致勃勃,递给朱雄英一份奏折,“这是咱的《寰宇通衢》,这是咱的大明江山!”

这就是初稿,老朱以舆地之广,不可无书记载,便命翰林儒臣以天下道里之数编类为书。所以现在,基本上是统计出来了大明的主要交通要道,以及边疆之地。

朱雄英也兴致勃勃的看着,这就是一个大一统王朝,朱雄英也有理由相信大明的疆域会越来越大!

“皇爷爷,咱的大明还不够大!”朱雄英眉开眼笑,对老朱说道,“如今大明国富民强,又有诸多粮食储备、兵械、军马也足,百战精兵枕戈待旦。皇爷爷且看着,孙儿肯定开疆拓土,在皇爷爷的丰功伟绩再增光辉!”

老朱眉开眼笑,他的孙儿果然有志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