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刘辩,雄主 > 第八十六章:曹操示警

我,刘辩,雄主 第八十六章:曹操示警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43:18

第八十六章:曹操示警

七月上旬,就当冀州刺史王芬的奏章送抵雒阳的半个月前,曹操在右扶风郡与安定郡的交界军营,接见了王芬派来的使者许攸。

跟历史上那般,一开始曹操也不知王芬、许攸等人竟然在图谋大事,相隔多时见到许攸这位昔日的奔走之友,曹操心中亦是颇为高兴,亲自出营将请入许攸不说,还唤来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一干族兄弟,准备在军帐内为许攸设宴接风。

见此,许攸笑着说道:“不是说军中不得饮酒么?若被人知晓,怕是对孟德不利。”

“哈哈,谁会害我?”曹操哈哈大笑。

也难怪他如此笃定,毕竟这段时间他正值春风得意——如今他曹氏投靠史侯,父亲曹嵩在朝任职太尉,族弟曹纯出任太子舍人,而他本人更是官拜征西校尉,手握一万五千兵权,别说右扶风、安定郡两地的郡守,就连皇甫嵩对他也是客客气气,视为心腹、子侄一般,在营内破例喝点酒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况,他目前只负责提防凉州叛军从安定郡绕路攻入三辅,不算直接与凉州叛军交兵,自然也不必太过严格。

见曹操如此自负,许攸也没有再说什么,拱手道:“那在下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本当如此。”曹操拉着许攸的手爽朗而笑。

酒席宴间,双方一边饮酒一边谈笑,不必细表,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曹操本想问问雒阳的现状,尤其是他挚友袁绍的近况。

他问许攸道:“……前段时间,忽闻中郎将孟益率军入左扶风追剿白波贼首领郭泰,我才知袁氏遭董重等人暗算,不知现今情况如何?本初昔日待我不薄,若有力所能及之处,操自当竭力相助。”

“这个……”许攸思忖一下道:“孟德,事实上在下此番来见你,非是本初所托……”

“……”曹操微微一愣,旋即就见许攸压低声音道:“不瞒孟德,在下现如今在王冀州、王刺史府上任府掾……”

王芬?

曹操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斟酌道:“原来子远当下在王公手下为用,恭喜恭喜。……那这次子远前来……”

“正是奉王刺史托付,与孟德商议一件大事。”许攸看了看在座的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人,忽而正色对曹操道:“孟德,借一步说话。”

听到这话,曹仁、夏侯渊几人面色微变,夏侯惇更是皱着眉头露出不快之色,但并未发作,反倒是曹操亦皱眉道:“子远,在座皆乃操心腹手足……”

“在下知道。”

许攸向夏侯惇等人投以歉意的目光,旋即正色对曹操道:“然此事干系重大,越少人知道越好。”

曹操狐疑地看了许攸一阵子,这才点点头,转头示意夏侯惇:“元让……”

夏侯惇会意,在冷冷瞥了一眼许攸后,起身带着兄弟几人离开了军帐。

此时,曹操向许攸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见此,许攸沉吟了片刻,忽然问曹操道:“孟德可知襄楷、襄公矩?”

“延熹九年上疏先帝的太仆令?”

曹操在朝中的时间也不短了,虽然未曾见过,却也听说过那襄楷的事迹,闻言狐疑问道:“子远提此人为何?”

“孟德稍安勿躁,请听我慢慢到来。”

许攸笑了笑,旋即解释起来龙去脉:“……昔日桓帝不听襄公谏言,襄公愤而弃官,回归故乡平原,归隐山林,这一住便是近二十年,前段时间,得知王益州再次官拜刺史,襄公与故太尉陈蕃陈公之子陈逸一同造访,或谈及朝中事务。期间襄公对王刺史言,说他这段时间夜观天象,见天象显示不利于宦官,或有灭族之兆,故王刺史决定为天下人铲除宦官。”

听到这,曹操脸上似笑非笑,毕竟这两年来,他不知已听多少人提过铲除宦官,就连何进与袁绍也在谋划,可问题是这种谋划有用么?

没用!

他摇摇头说道:“我劝子远还是莫要掺和此事,陛下不会答应铲除宦官,史……”

还未等他说完,就见许攸压低声音打断道:“我等亦知雒阳宫内那位不会答应,故决定拥护合肥侯……”

“……”

曹操把‘史侯也不会答应’这句没说完的话咽了回去,骇然地看着王芬。

说实话,之前许攸说王芬等人想要铲除宦官,他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这件事大概率是办不到的,毕竟当今天子以及与太子同等身份的史侯都袒护宦官,谁敢真的对宦官动手?

别看何进、袁绍等人每次设宴时口号喊地响亮,可也就是喊喊而已,未必敢真的动手,然而让曹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王芬、许攸等人竟然在谋划拥立合肥侯,这……

这是作死啊!

别说他曹氏如今已攀上了那位史侯,根本没有理由自毁前程,就算是之前他遭到朝中士人的排挤,他也不敢参与这种事啊。

半个时辰后,得知许攸匆匆离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几人撩帐入内,却见曹操神色凝重。

“孟德?”夏侯惇打了声招呼:“我等见那厮走了,便进来看看……那厮都说了些什么?”

曹操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几人为心腹手足绝非说说而已,当即便将许攸的来意告知了几人,听得几人纷纷倒抽一口冷气。

“他、他们要造反?”与曹纯同龄的曹洪惊骇失声。

“嘘。”

曹操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夏侯渊赶忙走到帐口向外瞧了瞧,期间,曹仁表情古怪地问道:“兄不是答应了吧?”

曹操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我堂堂手握一万五千军队的校尉,日后注定封侯拜相,你觉得我会答应跟他们去蹚这趟浑水?”

听到这话,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三人都松了口气。

此时,就见曹操沉吟片刻,问道:“妙才,兄弟几人中就数你最机灵,你说这事该怎么办?”

“当然是拒绝啊!”夏侯渊理所当然地说道:“如兄长所言,我等效忠史侯,日后注定可封侯拜相,何必参与此事?”

“不,我不是说这个。”曹操摇了摇头。

见此,夏侯渊顿时会意:“兄的意思是,是否应该向朝廷、向史侯举报?”

话音刚落,曹洪就在旁说道:“肯定要举报啊!这是大功一件不说,更可恶的是这些人居然想拥立他人……”

“行了,子廉。”

夏侯渊拍了拍曹洪的臂膀,示意后者安静片刻,旋即问曹操道:“兄可是忌惮那王芬的名望?”

“唔。”

曹操微微点了点头道:“王芬乃八厨之一,天下不知有多少拥趸,仅凭许攸只言片语,我亦不敢举报其谋反作乱;可若是我知情不报,万一王芬等人事迹败露,又恐有损史侯对我曹氏的信赖……”

曹洪挠挠头道:“要不然,将此事告知世伯,叫世伯拿主意?”

曹操笑了笑,不置褒贬,毕竟这事不符合他的性格,并且,如此会让人认为他没有担当。

此时夏侯渊给曹操出了个主意:“那就莫要把话说死。……兄不妨给史侯写一封信,信中做一些暗示,若王芬果真做出谋逆之举,史侯多少也会有个防范;倘若王芬等人罢手,只要兄不把话说死,他人也不好说兄长诬陷王芬。”

“唔。”

曹操点点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他当即写了一封信,旋即对兄弟几人道:“这封信事关重大,要劳烦你们当中一人亲自跑一趟雒阳。……子孝?”

“我不去。”曹仁微微色变,摇头拒绝。

曹操乐了,打趣道:“顺便见见子和,不好么?都是自家兄弟。”

可惜无论曹操说什么,曹仁就是咬死不去送信,倒不是嫌来去辛苦,纯粹是不想见到他那位如今担任太子舍人的亲弟弟曹纯——他暗中与从小便优秀的弟弟较着劲呢。

与曹仁的态度截然相反,曹洪倒是想承担此事,奈何他年纪太小,曹操对他不是很放心,又考虑到军中事务离不开夏侯惇,曹操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到了夏侯渊身上。

注意到曹操的目光,夏侯渊笑着主动接过了这差事:“我去一趟吧,顺便也可以见见那位史侯。”

“好!”曹操笑道:“妙才去我才放心。”

这话说得曹洪有些怏怏。

当日,曹操命夏侯渊前往皇甫嵩帐下越骑校尉伍孚处,借了十名越人骑兵充为后者前往雒阳的护卫,旋即便叫夏侯渊秘密踏上了旅途。

在赶了约二十日的路程后,夏侯渊终于回到了雒阳,他先是向世伯曹嵩说明了情况,旋即在曹嵩的引荐下,见到了刘辩。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前往宫门处接他的,正是曹纯。

看到曹纯身穿羽林郎的衣甲,向值守宫门的卫士出示其羽林右监的兵符时,夏侯渊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毕竟他当前在曹操手下也不过是别部司马而已,想不到与曹洪同龄的曹纯,在官职上竟已与曹操平级。

这让他不禁小声嘀咕:“在史侯跟前,就是占便宜啊,怪不得子孝不肯来,估计是猜到了……”

他并不知道,虽然有刘辩暗助,但软硬兼施降服羽林右骑**百号人,主要还是靠曹纯自身的权谋。

当然,以曹纯的性格,也不会刻意向别人解释。

“兄,请。”

“哦、哦。”

在曹纯的带领下,夏侯渊来到了崇德殿,将曹操的书信当面交给了刘辩。

刘辩一开始也好奇曹操为何无缘无故给他写信,直到他看到曹操在信中的种种暗示:“……冀州刺史王芬忽遣许攸至操处,先是言欲除宦官,又怨圣上宠信宦官,还称合肥有天子之气,欲拉臣联合……”

这话就差说‘王芬等人欲拥立合肥侯图谋造反’了,刘辩又岂会看不明白?

他只是有点想不通,历史上曹操长期在朝中遭到排挤,王芬、许攸等人拉拢曹操还能理解,可这次,曹操父子早已投到了他麾下,为何王芬等人觉得曹操会协助他们?

莫非是王芬等人竟不知曹氏父子已投靠了他刘辩?

啧啧称奇之余,刘辩把玩着手中这封信,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有了曹操这封预警的信,或许他可以利用此事设一个局,让历史上谋反未遂、畏罪自杀的王芬,彻底坐实造反的罪名,使其成为士人一方无法绕开的污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