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刘辩,雄主 > 第八十五章:消失的西园八校尉

第八十五章:消失的西园八校尉

一刻时后,刘辩怀揣着王芬的奏章来到了清凉殿。

鉴于当日刚好就是刘辩例行拜见灵帝并与灵帝下棋增进父子间感情的日子,灵帝特意没有与宫女胡混,只是依躺在竹席上看着书,时不时抿两口冰镇的酒水。

当然了,身边自是少不了有年轻貌美的宫女伺候,敲腿揉肩什么的,相较以往沉迷于女色,可见灵帝在见儿子前还是相当在意的。

“陛下,史侯来了。”

不多时,随着张让进殿轻声通报,灵帝放下书卷一挥手,从旁的几名宫女识趣地退下,暂时避退。

旋即,刘辩带着赵淳大步走了进来,一边感受清凉殿内那来自于冰块散发的清凉,一边向灵帝拱手行礼:“父皇。”

“坐。”

灵帝坐直了身体,抬手示意刘辩在棋桌的另外一侧就坐,一如以往。

然而不同于以往,刘辩今日心情却有些复杂,坐下后犹豫片刻,再次朝着灵帝拱手:“父皇,下棋之前,儿臣有事要禀……”

见儿子心事重重,灵帝微微一愣,旋即他好似联想到了什么,笑着说道:“你想说的,莫非是羽林右监曹纯处死赵吴等几人的事?”

“啊?”刘辩一时没反应过来,却见灵帝嗤笑一声,带着几分赞赏说道:“昔日你荐曹纯为太子舍人,朕还在猜想那年轻人有什么才能,如今听说在羽林右骑的举措……啧,称得上年轻有为。放心吧,并没有人在朕面前弹劾曹纯,且朕也不认为那曹纯有什么过错。”

“呃……多谢父皇。”

刘辩这才反应过来,拱手说道:“事实上,儿臣要禀的是另一桩事……”

“什么?”灵帝闻言也觉得有些尴尬,此时就见刘辩从怀中取出王芬的奏章递给前者,解释道:“此乃冀州刺史王芬的奏章,叙说的是父皇曾经在河间老宅的修复进展。”

看得出来,灵帝十分在意河间的老宅,闻言当即就接过儿子递给的奏章,摊开仔细观望,待看到王芬在奏章称河间老宅已基本恢复如初时,他先是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旋即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见此,刘辩试探道:“父皇想去亲眼看看河间老宅的修复进展?”

灵帝惊讶地抬起头来:“我儿好似想说什么?”

“……”刘辩欲言又止。

此刻他心中亦是天人交战,毕竟,虽说历史上王芬图谋废黜灵帝一事是失败了,但倘若他暗自谋划一番,事实上也未必不能使王芬得逞。

当然,这个得逞指的是王芬通过武力控制灵帝,而并非真的废黜灵帝——毕竟一旦王芬挟持灵帝、做出废帝举动,雒阳必然不会听从,皆时何进、何苗以及何皇后扶持他刘辩上位,就能让刘辩提早一年多登基。

考虑到当前城门校尉、执金吾、河南军、虎贲军、羽林军以及宫内武装宦官大半都支持他刘辩,且北军五营并不在雒阳,即便此时刘辩揭开伪装,正式站到台前与何进、袁绍对垒,胜算也未必会小于灵帝像历史上那样驾崩,只是……

刘辩抬头看向面前那昏君,脑海中回忆起这段时间这昏君待他的种种,心中轻叹一声:他终究做不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哪怕是对一个他其实看不起的昏君,毕竟这昏君对他还是相当不错的。

“儿臣只是有些担心……”

他稍稍低了低头,正色说道:“虽张举、张纯当初在冀州引发的混乱已得以平息,但地震之后仍有余震,冀州亦不例外,若儿臣所料不差,冀州境内不知还有多少在张举、张纯叛乱时趁机作乱的小股贼寇尚未被州郡剿平,况且冀州还有张燕在……此人虽投降朝廷,但听调不听宣,以长久看来亦是隐患。我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父皇千金之躯,何苦亲身赴险?”

从旁,张让亦劝说道:“陛下,殿下所言极是啊。”

然而灵帝并未回应张让的附和,见刘辩表情纠结,脸上露出几许欣慰之色,招招手道:“下棋,边下边说。”

见此,刘辩取棋子先下,然后是灵帝,他一边下一边说道:“我儿有这份孝心,朕甚感欣慰,不过河间老宅……”

他脸上浮现几丝追忆之色,感慨道:“我儿也已知晓,你祖父并非桓帝,而是仁皇,他生前袭解渎亭侯,俸禄位比中二千石,月俸一百八十斛,一岁得俸二千一百六十斛,乍一看不少,若是寻常平民,足够吃用,奈何亭侯终归是亭侯,不可坠了刘氏皇亲的颜面,大部分都要用于车马排场、添置新衣,再除去每年翻修祖宅、祭祀先祖的花费,还有家中仆从的花费,余下的其实并不多,勉强得一个温饱……人前风光亮丽,人后却颇为窘迫……”

『这不就是……打肿脸硬充胖子么?』

刘辩心下暗暗嘀咕。

虽然无法理解,但他知道,这世上确实有不少人宁可人后忍饥挨饿,也要做到人前风光靓丽,尤其是像灵帝这等刘氏皇亲家族。

而此时,灵帝还在讲述他当初的辛酸:“……你祖过世后,你祖母与我将他风光大葬,花了不少钱,朕还记得那年……大概九月,家中的钱粮就已告罄,你祖母当时唤了一名心腹老仆,悄悄变卖了一些首饰,还勒令谁也不许声张。……那一年真是过得十分窘迫啊,说什么吃腻了鱼鸭,尝尝粗茶淡饭,说到底还是缺钱……有一日朕实在是忍不住了,叫了几个家中的仆从,一同下河抓鱼,烤了食用,你祖母得知后将朕……咳,训斥了一番,训着训着,她便……唉。”

“陛下……”

张让在旁一个劲地抹泪,卖力程度连刘辩也只能说一句:怪不得被灵帝宠信!

可话说回来,灵帝所讲述的这些,纵使是他听了亦颇为感慨——有这等经历,也难怪这对母子在得势后不遗余力地收刮财富,不像刘辩,上一世生于小康之家,家境不算太好但也衣食无忧,而这一世又是皇子,以至于对钱财没什么太大的渴望。

同时他也听出来了,灵帝说了这么些是想委婉地告诉他,河间老宅,他还是要回去看看的,因为他对那片老宅有着很深的感情。

半个时辰后,刘辩怀着沉重的心情告辞了灵帝。

倒不是因为他下棋再一次输给了灵帝,而是因为灵帝坚持要去一趟河间的决定让他心生了一些顾虑。

虽说历史上王芬图谋废黜灵帝是失败了,但要知道历史已因为他刘辩出现了不少改变,万一王芬这次得手了呢?

要知道若按历史来算,灵帝可还有至少十个月的寿命呢!

既然刘辩已决定要暗保灵帝走完其人生最后一程,那么自然得做到万无一失,令那王芬丝毫没有得逞的可能!

好在现如今虎贲中郎将乃是崔钧,而曹纯又掌握了半数羽林,这两支天子近卫他都能说得上话,基本上不会给王芬得逞的机会。

话说回来,当时与王芬合谋的都有那些人来着?

据刘辩的印象,似乎有故太尉陈蕃之子陈逸、平原方士襄楷、南阳名士许攸、沛国富豪周旌……

甚至于,据说当时王芬还暗中联系了曹操与平原名士陶丘洪、华歆,不过陶丘洪在华歆的劝说下回绝了,曹操也回绝了,因为当时曹操又得到了灵帝的重用,被任为西园八校尉,自然不会跟王芬凑到一起……

等等!西园八校尉?

刘辩忽然意识到最近心中那股违和感来自于何处了,原因就在于当前都已经是中平五年的年中了,但灵帝设西园八校尉一事,却迟迟没有发生。

所幸他早已将曹嵩、曹操父子绑在了他的战车上,按理来说曹操也不至于会被王芬说动,但这件事还是让他心中微惊。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灵帝设西园八校尉一事迟迟没有发生呢?

当日下午,刘辩在崇德殿心不在焉地阅览着奏章,心中却思索着这件事。

在他的印象中,西园八校尉乃是灵帝在驾崩前一年所设,当时是大将军何进的司马许凉、假司马伍宕对何进进言,说是懂得望气的人认为京师会有大兵,两宫流血,然后以《太公六韬》举例,称天子将兵事,可以威镇四方。

于是何进将此事禀告灵帝,才有灵帝设西园八校尉,顺水推舟分何进兵权。

那么问题来了,何进为何要主动奏请此事,请灵帝分他兵权呢?

就算他真的糊涂,难道何进身边的袁绍、何颙、王允等人就不会劝阻么?

其实细忖一下就不难猜出,灵帝当时已经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准备给儿子铺路了,而这个儿子,其实是董侯刘协。

而灵帝想要扶刘协上位,就得铲除何进、何苗,甚至是何皇后——所谓‘两宫流血’,其实也暗含了何皇后的长秋宫。

何进一方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以退为进,由何进奏请灵帝设西园八校尉,看似是主动让出权力,但较真起来,当时朝中士人基本都站在何进这边,灵帝身边就只有一群宦官与少梁依附宦官的官员,能推举出什么人才?

这不,到最后西园八校尉,除小黄门蹇硕与故中常侍曹节的女婿冯芳以外,其余六人还是士人,灵帝一番谋划,结果反而令何进一方掌握了更多的兵权,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而这次,灵帝对刘辩的才智十分满意,何进也不至于因灵帝想要扶立刘协而害怕被诛,选择以退为进,自然而然地,也就没有所谓的西园八校尉了。

说实话,刘辩对这件事其实还是蛮期待的,毕竟这也是他趁机安插亲信、削弱大舅何进权柄的机会。

但看目前这情况,除非刘辩提出建议,否则西园八校尉估计是不会有了。

仔细想想,确实也没太大必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