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刘辩,雄主 > 第七十七章:大将军府宴(二)

第七十七章:大将军府宴(二)

大约酉时四刻,何进请来的宾客大多都到齐了。

这些宾客中,除何进、何苗兄弟外,当前地位就属卢植最高,因此坐在东侧首席,下手是执金吾羊续,然后是何苗与太尉何苗。

本来以羊续的官位,再怎么也不可能凌驾于何苗,何苗如此安排,不过是看出卢植与羊续都不愿与曹嵩挨着坐罢了,因此他便卖羊续一个面子,让他与卢植挨着坐,反正羊续如今是执金吾,勉强也有这个资格。

毕竟他也知道羊氏与他外甥刘辩的关系。

曹嵩之后,便是司徒崔烈,议郎马日磾、五官中郎将刘范等等。

而另一边,首位是司空袁隗,次席是郎中蔡邕,再然后是太中大夫杨彪,司隶校尉袁绍等等。

一群朝中重臣当中挤入蔡邕这么个郎中,除了蔡邕名声大以外,想来他‘未来国丈’的身份才是关键。

不得不说,在此之前众人都没有在意,而此刻彼此坐定之后,不少有心人才注意到卢植、羊续、曹嵩这几位头上顶着史侯彪悍的大臣坐到何苗那边去了。

他们倒没有怀疑何苗是否有跟其兄何进别苗头的意思,问题在于,何苗一贯是反对何进铲除宦官的。

如今卢植、羊续、曹嵩等人亦坐到了何苗那边,这是否意味着,卢植、羊续、曹嵩受某位史侯的授意,也加入到了反对铲除宦官的阵营呢?

或许就是意识到这一点,袁绍盯着何苗、卢植、羊续、曹嵩等人猛瞧,神色晦暗不明。

毕竟,此前大将军何进的阵营中,只有何苗反对铲除宦官,一旦多了卢植、羊续、曹嵩几人,他要劝服何进铲除宦官的难度无疑就增涨了许多。

好在今日商讨的并非针对宦官,而是对付骠骑将军董重。

筵席之初,先有乐府奏乐,乐女献舞,期间有大将府上的仆役奉上丰盛的酒菜,那丰盛到近乎奢侈的菜肴,让卢植、羊续等一干清廉的臣子看得直皱眉头。

要知道去年朝廷还在为筹集军费而哭穷,最后还是张让等一干宦侯,以及太尉曹嵩捐巨资买官买爵助灵帝、助朝廷凑足了军费,可谁曾想到作为外戚的何进,却依旧如此奢侈浪费。

片刻后,乐女舞罢退下,大将军何进高坐于主位,举起酒樽献敬酒辞,称颂了一番汉室,与满堂宾客共饮。

满堂宾客亦回敬何进,旋即相互敬酒、觥筹交错。

看这情形,仿佛天下太平、四海升平。

酒过三巡,何进放下了筷子,见此,堂内众宾客也纷纷停止笑谈,放下酒樽与筷子。

谁都知道,今日这场宴席的正题要来了。

果然,何进在环视了一眼在场的宾客后,沉着脸说道:“今日某邀宴诸位,诸位想必也知晓了,董重居心叵测,欲姑息养奸,趁机陷害袁氏,断我助力,此等小人行径,不可容忍!”

为防有人不明事情经过,何进便简单地说了一遍,大致就是卢植上奏灵帝,请派中郎将孟益率军赴汝南围剿葛陂黄巾,却遭到董重阻拦,劝服灵帝将孟益派去河东平叛。

还别说,真有人不知事情真相,比如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孟益,他就不知,以至于此刻一脸惊诧。

半响,何进向众人询问对策。

光禄大夫士孙瑞建议道:“既是董重阴谋,何不联袂上奏?”

话音刚落,太中大夫杨彪便开口劝阻,原因很简单:这里聚集了朝中近乎九成的士人,倘若联名上奏,能否唬住董重另说,灵帝首先就会对他们心生惊疑。

先前两次党锢怎么发生的?真是因为士人遭到宦官的诬陷么?不!是因为士人结党,遭了桓帝、灵帝的忌讳。

杨彪久在朝中,对此看得十分清楚。

他可不想再爆发一次党锢了,尤其是当他已意识到史侯那位未来的储君,性格较当今天子更为强势的情况下。

在杨彪的委婉劝说下,众人也意识到联名上奏确实有逼宫嫌疑,遂另想办法。

或有人提议道:“何不请孟中郎将上奏陛下?”

听到这话,孟益的脸顿时变成了苦瓜脸,苦着脸连忙对何进说道:“大将军,非是末将不愿相助,无奈陛下已下令命我赴河东平叛,若我此时再上奏陛下,万一惹怒陛下,末将承担不起啊。况且河东确实要比汝南紧要啊……”

说最后那话时,他向坐在身旁的袁术投以抱歉的眼神。

袁氏几人自不会因此记恨孟益,甚至于,若非察觉到董重有阴谋,他们自己都懒得花精力去关注故乡的贼寇,反正那些贼寇也不敢冒犯他袁氏。

顺着孟益这话,满堂宾客谈聊的重点,渐渐集中到了河东——可不是么,若非河东太守丁原迟迟未能剿灭白波黄巾,董重何来借口调孟益前往河东平叛?

“若是我兄董卓,此刻怕是已平定白波贼。”

忽然间,堂内响起一句惊语。

众人转头看去,正是何苗部下,奉车都尉董旻。

刹那间,堂内鸦雀无声,纷纷看向何苗,而何苗原本就阴郁的面色,也变得愈发阴郁了,一脸不悦地盯着董旻。

不可否认,董旻乃是董卓之弟,为兄长说话本没什么,可在这众目睽睽之下,质疑上司何苗,攻击同僚丁原,这个举动岂能不遭何苗忌讳?

“闭嘴!”何苗不悦斥道。

董旻面色一滞,偷偷看向何进,希望何进能为他兄长说几句话。

没想到,何进没开口,何进的府掾吴匡却幸灾乐祸般笑道:“董叔颍所言,未尝不能,车骑何必喝止?”

“哼。”何苗冷冷地瞥了一眼吴匡,冷哼一声。

别看吴匡乃是何进身边得宠之人,但在何苗看来,这不过就是个献媚之徒罢了,对此他曾屡次提醒兄长何进,奈何何进不听,而吴匡也因此嫉恨他。

今日见董旻公然反对何苗重任丁原,幸灾乐祸的吴匡自然要揶揄何苗一番。

何苗懒得与其争吵,正色对何进说道:“兄长,丁原在河东并非不尽力讨贼,只是白波贼狡猾悍勇,一时半会不能尽全功而已,而就迄今为止的战局来看,丁原击破白波贼,也不过是时日问题。”

“……”何进皱眉不语。

其实他也看到过丁原的战报,知道丁原讨贼勇猛,假以时日必然能平定白波贼,可问题就在于时日!

如今董重以河东为借口,有意姑息葛陂黄巾,河东战局拖一日,葛陂黄巾便多一日壮大的机会,倘若丁原还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剿灭白波黄巾,那就相当于葛陂黄巾也得到了两三个月的壮大机会,介时其劫掠汝南,董重必然会趁机对袁氏发难。

既然丁原做不到在短时间内平定白波贼,那么董卓是否能办到呢?

人在遇到问题时,都想做各种尝试,何进亦不例外,虽说在刘辩看来,丁原方未必逊色董卓方,但何进却不知这段历史的大概,自然倾向于让董卓代替丁原看看。

但这话他如今也不好说,毕竟丁原是他弟弟何苗的下属,还是他外甥刘辩举荐的——上回他外甥闹脾气,使丁原与董卓互换了官职,这次若再闹别扭,说不定就把董卓给一撸到底了。

不得不说,他与刘辩接触不多,在他看来,外甥刘辩只是一个做事不看后果的顽童,喜恶分明,无法用道理沟通。

最终,何进闷闷地对何苗道:“你叫丁原……速速平定叛乱!”

“是。”

何苗抱拳颔首,目光扫了一眼对面一众宾客,尤其是吴匡。

不怪何苗心中不忿,明明是董重的阴谋,没想到竟有人将过错怪在丁原身上,怪其没能立刻平定叛乱,这不是荒唐么?

吴匡与他结怨就算了,董旻身为他的下属,居然也当众质疑他,这让何苗心中十分不悦。

他冷冷扫了一眼董旻,眼中的冷意让曹旻暗暗叫糟。

片刻后,心中不渝的何苗,就以身体不适、不胜酒力为由起身告辞了。

临行前,仅与卢植、羊续、曹嵩三人打了招呼。

谁都看得出来,这位济阳侯是因为方才的事心情不渝,借故离开。

看着何苗离去,感受到气氛变化的卢植与羊续,亦在对视一眼后相继告辞离去,只有太尉曹嵩依旧坐在堂内,笑吟吟地看着满堂宾客,隐隐已猜到几分的他,此刻颇有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让他意外的是,方才揶揄何苗的吴匡,竟敢在何苗离开后趁机抨击指责:“……我等皆在为大将军出谋划策,不曾想车骑竟因几句口角,愤然离去,全然不把大将军遇到的困境放在心上。”

更让曹嵩意外的是,袁绍、袁术竟也婉转地附和吴匡之言,指责何苗不分轻重,听得何进眉头大皱。

次日,曹嵩请见刘辩,将发生在大将军府宴上的事告诉后者,刘辩听得心花怒放。

好啊,正愁没借口对付董旻这个二五仔,没想到董旻居然自己跳出来了。

于是他立刻派曹纯将何苗请到宫内,义愤填膺地教唆何苗:“……二舅,曹太尉将昨日发生在大舅府上的事告诉我了,那董旻明明是你的部下,却在众目睽睽之下扫你颜面,使吴匡那奸徒有嘲笑之机,这等不忠的部下,要来何用?!”

何苗虽然猜到刘辩是厌恶董卓,恶屋及乌,但一想到昨日董旻当众质疑他,他心中亦是不快,遂按照刘辩的建议,罢董旻官职,除其兵权,直接将董旻从他河南尹署扫地出门。

董旻抗争不过,唯有投奔大将军,向何进苦诉。

何进大感头疼,只好暂时将董旻留在府上作为府掾,同时又派人叫何苗恢复董旻官职,何苗断然拒绝。

董重的阴谋尚未解决,大将军府与河南尹府再次生隙,这让围绕着大将军府的朝中士人倍感困扰。

反观骠骑将军董重,得知此事却大喜过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