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刘辩,雄主 > 第七十章:昏君(二)

我,刘辩,雄主 第七十章:昏君(二)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43:18

第七十章:昏君(二)

宦官是爪牙,若自断爪牙,必被困囚于牢笼。

当眼前这位昏君一脸严肃地说出这番见解时,刘辩就意识到,这昏君其实并不昏庸,相反,他将君主与臣子的相处看得十分透彻。

君臣相处,历来就是一种零和关系,强势的君主驾驭臣子,弱势的君主则被权臣操控,此长彼消。

试问,君臣和睦的例子有没有?

有,但极少,每出现一例就是一段佳话。

这一点,刘辩自是清楚的,毕竟他从几千年的历史中得知了这一点,但灵帝能说出这番见解,着实让他十分意外。

他忽然觉得,灵帝或许、可能……真的被低估了。

见刘辩欲言又止,一脸诧异,灵帝会错了意,微笑着问道:“想不明白?”

刘辩这才醒悟过来,摇头说道:“不,儿臣明白。”

“哦?”灵帝好似有些惊讶。

见此,刘辩便解释道:“父皇的意思是,宦官可以视为皇帝的延伸,可如臂驱使,为皇帝做一些精力不及之事,既为羽翼,又为爪牙;若没有宦官,一旦朝中士人联合对抗皇帝,皇帝独力难支,命令或不能出后宫,即所谓被困囚于牢笼。”

灵帝赞赏地点点头:“我儿确实很聪慧。”

旋即他又问道:“那么,你如何看待今日大将军携诸士人所言铲除宦官一事?”

此时刘辩已经猜到了灵帝的态度其实与他一般无二,但对灵帝突然提到大将军何进不免有些疑虑。

难道,这昏君将何进也视为了梁冀、窦武等人?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刘辩心底忽然泛起两个截然不同的念头:是要替何进说说情,亦或是暗地里推波助澜,说服灵帝架空何进?

他倒不是对何进有什么成见,相反,何进对他还是蛮不错,他架空何进其实反倒是救何进。

问题在于何进身边的袁绍、袁术等人会如何看待这件事?他们会不会为此教唆何进,继而做出历史上不曾出现的冒险举动?

『还是莫要节外生枝为好。』

想到这里,刘辩故作凝重地说道:“依儿臣看来,舅舅可能未必想当梁冀,只是被名声所累……”

灵帝脸上露出几许意外:“朕只是问你如何看待大将军所言铲除宦官一事……算了,既然你说到这事……”

他犹豫地看着面前的儿子,仿佛既想与儿子好好说说这事但又有什么顾虑,迟疑半响才问道:“我儿是这么看的?”

“是的。”

刘辩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塞了一些私货:“据儿臣所知,大将军多次提及欲铲除宦官,乃是受士人挑唆,比如前侍御史郑泰、司隶校尉袁绍等等……”

“郑泰、袁绍……”灵帝低喃着,目光深邃暗晦。

半晌,他问刘辩道:“我儿似乎对朝中士人颇有成见?”

这一听就是在试探,刘辩睁大眼睛道:“不知是何人在父皇面前污蔑儿臣?儿臣对于朝中清流忠臣向来是十分敬重的,比如卢师,再比如太尉曹嵩、太中大夫杨彪、侍中马日磾……”

灵帝听得表情古怪,因为刘辩提到的这些人,都是与后者关系比较亲密的,至于司空袁隗、司徒崔烈那些人,刘辩一个也未提及。

甚至于,就连蔡琰的父亲蔡邕,刘辩都没有提及。

“就这几人?”灵帝惊异而好笑地问道。

刘辩想了想道:“还有南阳太守羊续,此人虽是党人,却是真正的忠臣,人称‘悬鱼太守’……”

他将羊续的事迹告诉灵帝,灵帝亦大感惊叹,想不到这天下还有似卢植般甘守清贫的官员。

随后,刘辩又提及了幽州刺史刘虞,依然还是没有提到袁隗、崔烈等人,灵帝也就明白了,看向儿子的目光又多了几分赞赏。

随后,父子二人又聊了一阵,可能是觉得谈聊的氛围不坏,刘辩心底的好奇按捺不住了,于是便问灵帝道:“父皇,儿臣有件事不明白,不知父皇能否解惑?”

灵帝点点头:“你说。”

见此,刘辩拱了拱手,旋即小心翼翼地问道:“父皇卖官鬻爵……莫非亦有什么隐情么?”

听到这话,灵帝脸上浮现几丝尴尬,半晌叹息道:“我儿是觉得售官一事不好么?”

“是不太好……”刘辩点点头,心中也忐忑灵帝会不会翻脸。

然而灵帝并未翻脸,他只是看着满池的湖水说起了往事:“朕也知道此事欠妥,然……我儿尚未当家,不知宫内度支。……朕记得当时你祖母想修一修园子,朝中士人大多反对,故你祖母身边人授以私计,效仿桓帝……”

看得出来他不愿意多说,因此说得十分简短而含糊,但刘辩大致还是听明白了,因为灵帝无法调用国库的钱兴修园子,因此效仿桓帝卖官鬻爵,且后来卖官鬻爵的钱也不充入国库,而是设为西园钱。

也不知是否是想到了当年之事心中不快,灵帝冷笑着暴露了心声:“……何人反抗激烈,朕就将买官之人派到他故乡为县令、为郡守。弹劾?弹劾又怎样?罢免一人,再派一人!”

“……”

刘辩一脸惊愕,目瞪口呆地看着无意间放出这番狠话的灵帝,隐隐感觉自己好似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此时灵帝也意识到自己失言,转头看向刘辩,神色不自然地咳嗽一声,岔开了话题:“朕想到了昔日一桩不快之事,心中有感,我儿不必在意。”

『恐怕不止是一桩吧……』

刘辩心下暗暗嘀咕,但识趣地顺着灵帝的意思结束了这个话题。

随后,他又试探着询问了灵帝有关于西园裸游馆的事,使灵帝尴尬地中止了此次交谈:“……时辰也不早了,且朕也感觉有点倦乏,今日就先说到这吧。”

刘辩心中澄明:有关于灵帝那些荒唐之事的传言,有些来自士人的抨击,有些出自灵帝对朝中士人的反击,剩下的那些,还真是这昏君所做的荒唐之事。

“儿臣送父皇回殿。”

刘辩忍着笑拱手道。

灵帝也不知是否注意到了刘辩脸上那压抑笑容的古怪表情,尴尬地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在刘辩与张让等人的相送下回到了玉堂殿。

片刻后,刘辩告别灵帝,带着赵淳离开玉堂殿。

在走下殿前台阶的那一刻,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殿内。

不可否认他今日大有收获,至少满足了心中的好奇,使他能明白灵帝为何会做那些荒唐事,同时也使他明白,灵帝在历史上固然是昏君,但人其实并不昏庸,相反有些事这位昏君看得很清楚。

只可惜自梁冀为祸以来,汉室皇家内乱不断,逐渐失去了威望所致,反观士人却自窦武、陈蕃以来,出现了一群相互吹捧、标榜的清谈之士,什么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以作为天下士人的领袖与标杆。

影响力之广,哪怕是桓帝、灵帝亦要慎重对待。

更有甚者,这些清谈之士还以拒绝朝廷征辟为荣,一个个以朝堂昏暗为理由,拒绝出仕,说什么要等朝堂清明,再出山仕官,感情所谓的高德之士,也只想着摘他人的成果,却丝毫没有舍生取义、捐躯为国的觉悟?

“哼。”

想到这里,刘辩便忍不住轻哼一声。

“史侯?”赵淳在旁惊异道。

“没什么。”

刘辩摇了摇头,返回了崇德殿。

约一刻时左右,张让匆匆而来,将刘辩请到殿外。

当刘辩问及缘由时,张让带着几分讨好之意解释道:“是这样的,方才陛下与殿下谈完,回到玉堂殿,陛下便问老臣,南阳太守羊续为人如何?”

他眼巴巴地看着刘辩,试探道:“……这让老臣有些好奇,不知殿下与陛下都谈了些什么?”

“父皇与我私下的谈话,张公确定想知道?”刘辩的笑容中隐隐带着几许深意。

张让没来由地一惊,连连说道:“不不不,老臣岂敢窥知殿下与陛下私下的谈话,老臣只是好奇怎么会提及羊太守。”

做出小小警告的刘辩也不过多敲打,随口说道:“张公不必担忧,父皇对张公向来的称赞有加的,不过这次却未提到张公,父皇只是问我对诸臣的看法,我便称赞了几人,比如卢师,还有太尉杨彪、太中大夫杨彪等等,期间亦提到羊续……对了,父皇为何提及羊太守?”

“原来如此。”

张让心中疑虑顿消,压低声音说道:“陛下似乎有意调羊太守入京出任执金吾,因此询问老臣,老臣不知殿下想法,是故……殿下您知道,羊续乃是党人……”

“那又怎样?”

刘辩嗤笑一声道:“张公,年月不同了,我等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也要有所改变,得弄清楚谁才是真正的隐患。……袁绍、袁术,是党人么?

张让幡然醒悟:“那……老臣去推荐羊太守?”

“唔。”

刘辩点点头,随即好似想到什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我听说朝中有些不成文的规矩,官拜三公需向西园缴纳一千万作为礼钱,九卿五百万,羊太守可是清廉之官,全部家当恐怕连十万都没有……”

张让会意,连忙说道:“羊太守既是您看重的人,我等岂会诘难?殿下放心,倘若孙璋派人索贿,老臣自然安排人替羊太守挡回去。”

“唔。”

刘辩满意地点点头。

次日,灵帝召南阳太守羊续入京赴职,拜为执金吾。

十余日后,得到诏令的羊续心中惊疑,但还是带着妻子前来雒阳。

同期,冀州刺史刘焉也被召至雒阳,改任益州刺史。

冀州刺史一职,经朝中商议,由‘八厨’之一的王芬出任。

在看到这个名字时,刘辩心下微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