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刘辩,雄主 > 第五十九章:布置暗棋

我,刘辩,雄主 第五十九章:布置暗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43:18

第五十九章:布置暗棋

当日,何进召入府上的书掾,以大将军府的名义,写了一封问责董卓的公文。

此时,骠骑将军董重为董卓一事弹劾何进,以及何进、何苗兄弟在灵帝面前争吵,都已通过一干黄门侍郎传递到了大将军府,因此府掾何颙忙来询问究竟,想问问何进这次是否是在董重那边输了阵。

倘若是,那么他们就要想办法扳回一阵,免得让董重趁机坐大。

面对何颙的询问,何进摇摇头无奈道:“非是董重,而是史侯。关羽乃史侯喜爱之人,史侯不许惩罚关羽,我亦无可奈何。”

何颙听罢也哭笑不得,也不提什么‘扳回一阵’了。

向未来的太子扳回一阵?这种蠢事他自然不会干。

他干笑道:“那就没办法了……反正董卓原本就有纵容麾下兵将的罪过,责问他也无可厚非。不过话说回来,傅燮、盖勋的奏章,怎么会落到董重的手中?”

何进一怔,旋即脸上亦露出怀疑之色。

是啊,他可以理解傅燮、盖勋弹劾董卓的奏章是由孙璋交给董重的,可问题是,孙璋又是如何得到二人的奏章?

这一怀疑,主臣二人立刻就想到了一个人:张让!

现如今能自由出入崇德殿的,无非就是卢植、刘辩、张让三人,总不可能是卢植与刘辩陷害他何进吧?

至于崇德殿内那几个小宦官,那不还是张让的手下么?没有张让的默许,那几个小宦官有胆量做这种事?

“这该死的!”

何进恨声骂道。

别看他把最小的妹妹嫁给了张让的养子、太医令张奉,但张让一直以来都没有彻底站到他何氏一边,直到刘辩一手主导了十常侍的内部对立,这才逼得张让倒向何氏,也渐渐使何进打消了对张让的怀疑,以至于当袁绍提及日后要铲除宫内宦官时,他也表现地不那么坚决。

然而没想到,张让背地里居然出卖他?!

思前想后,何进最后还是命黄门侍郎荀攸借进宫之便质问张让。

荀攸奉命进了宫,找到了在玉堂殿陪伴灵帝的张让,质问道:“张常侍,大将军命在下前来询问,汉阳太守傅燮与前太守盖勋的奏章,按理应当保存于崇德殿,为何会落到董重手中?”

“呃……”张让有苦难言。

难道他敢透露:‘史侯命我遣一名奸细到孙璋身旁,为使那奸细骗取孙璋信任,便假借偷盗了傅燮、盖勋的奏章作为近身之功?’

他自认为他若传扬出去,那位史侯保准饶不了他。

那可是一位聪颖且有权谋的幼君,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位幼君在他们忠于汉室的前提下,允许他们稍微犯一点贪财方面的过错,这简直就是难得一遇的明君啊!

张让除非犯蠢,否则怎么可能让那等明君对他失望?

“竟有此事?”

他睁大眼睛道:“请荀侍郎回禀大将军,咱家定会严查此事,给大将军一个交代。”

荀攸将信将疑地离开,将张让的话告知大将军何进。

而张让则立刻去找刘辩。

此时刘辩刚到崇德殿,还未看完第一份奏章,就见张让匆匆走入,拱手而拜之余,挤眉弄眼地暗示刘辩道:“史侯,老臣有要事禀告。”

刘辩看了一眼对面皱着眉头抬起头来的卢植,心中亦是纳闷,点点头跟着张让走到殿下,没好气地说道:“张公,不会又有地方叛乱的奏章吧?”

“不不不。”张让摆了摆手,旋即压低声音道:“方才,大将军命黄门侍郎荀攸进宫问老臣,询问董重如何能得到傅燮、盖勋二人的奏章……”

诶?

这可真是意外的惊喜。

刘辩心中微动,沉声问张让道:“张公怎么说的?”

一听刘辩换了语气,张让心中一凛,连忙说道:“老臣岂敢坏了殿下的大计?”

说着,他便将他当时的回覆告知刘辩。

刘辩心中暗乐,故作满意地点点头:“很好,那人的事,绝对不能泄漏!”

说实话,他前两日假意让张让在孙璋身边安插内奸,其实就是为了把傅燮、盖勋二人的奏章交给董重,好利用董重,顺水推舟制造何进与何苗的矛盾,那名叫做渠穆的内应,成与不成他都不在乎,毕竟这只是他给张让的一个理由而已。

没想到,无心插柳之下,此事竟成为了一招奇手。

“老臣明白。”张让点点头,旋即苦着脸说道:“可大将军那边,要如何交代?……要不,老臣暗示他,是有人偷了崇德殿的奏章?”

“你觉得呢?”刘辩故作高深地反问张让:“历来宫内若发生这种事,如何处理?”

如他所料,张让苦涩说道:“若追查无果,当日相干之人,全部处死……”

“这就是了。”刘辩心下暗乐,脸上却故作严肃:“你我好不容易才使渠穆取得孙璋的信任,怎能自己拆台?”

“那……那如何向大将军解释?”张让无奈道。

刘辩轻描淡写道:“就说当日在崇德殿的之人,不知是谁透露了风声。”

“殿下,董重有傅燮二人的奏章啊。”张让着急地都快哭出来了,他感觉刘辩给出的这解释简直就是在侮辱何进的智商。

“唔,这倒也是。”

经张让提醒,刘辩也觉得自己这说法太过于糊弄人了,想了想说道:“先捂着,假装追查,拖延时间,等渠穆取得了孙璋的信任,到孙璋不惜请永乐宫那位老太太出面也要保住渠穆的时候,再向大将军解释奏章失窃一事。”

这话确实要比之前的靠谱,但张让还是十分担忧:“这、这要捂多久?万一大将军心生误会,误以为老臣陷害他……老臣实在冤枉啊。”

看着他一脸哀怨的模样,刘辩终于忍不住笑了出声。

张让猜对了,刘辩就是要让何进误会张让,毕竟目前张让虽然亲近刘辩,但大部分其实是因为何进,但倘若使张让与何进结怨,那张让就没有选择,只能依附于他刘辩。

还是那句话,刘辩迟早是要与何进面对面的,提前斩断何进与何进的关系,却也不坏。

“忠君侯慌什么?”

刘辩看了一眼张让,语气笃定地说道:“大将军误会张公不要紧,就像今日我保关羽……我还是那句话,只要张公对我忠心,我保张公寿终正寝。张公信得过我么?”

听到这话,张让精神一振,半响谄笑道:“信得过、信得过。为了史侯,老臣不惜一时被大将军误解。”

“很好。”刘辩满意地点点头。

旋即,二人又就渠穆一事商议了一番,最后决定由张让举荐渠穆出任小黄门,以加强渠穆在孙璋心中的地位。

毕竟刘辩仔细想想,觉得在董重、孙璋身边安插一个奸细确实不坏——张让以为他是想要监视永乐宫,但在刘辩看来,监视永乐宫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想借渠穆之口给董重、孙璋支招,毕竟董重在庙堂上与何进对抗的表现实在太过令人捉急,好几次刘辩都恨不得亲自下场指点董重。

再者,有了渠穆,他就能做一些此前不方便做的事,比如借董重之手削弱袁氏。

这件事,目前张让、赵忠、郭胜几人都不方便做,也不敢做。

这么一想,刘辩越发觉得在孙璋身边安插奸细一事乃是一招奇手,思忖一番后吩咐张让:“想办法安排我与渠穆见一面。”

“老臣明白。”张让心领神会。

当夜亥时三刻前后,张让的心腹渠穆奉命来到甲房殿,见到了奉刘辩之命等候在殿外的赵淳。

二人对视一眼,旋即赵淳便将渠穆带到殿内,与刘辩见面。

刘辩见到渠穆也没多说别的,只是告诉后者:“……只要忠心,我保你荣华富贵。”

与太子同等身份的史侯所做的承诺,渠穆岂会不信?

他强忍惊喜道:“渠穆素来对殿下忠心耿耿,若有半句虚言,天人共戮!”

“很好。”刘辩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叮嘱渠穆道:“明后几日,我会让张公举荐你为小黄门,授予正职,你自己想办法取得永乐宫以及孙璋几人的信任,期间若遇到什么问题,想办法联系赵淳,让赵淳告知于我。”

“遵命!”渠穆欣喜应道。

数日后,张让以他需要伺候灵帝,分身乏术、无法兼顾崇德殿为由,向灵帝推荐渠穆为尚书常侍,掌奏章文书,作为他的副职。

得知此事,孙璋心中暗喜,对此前暗中投靠他的渠穆大力笼络。

而渠穆也没有令孙璋失望,在刘辩的默许下,接二连三将崇德殿的奏章泄露给孙璋,令孙璋大为欣喜。

于是乎,渠穆明面上是张让的人,私底下假装投靠到了共乐宫那边,专门替刘辩刺探董太后、董重、孙璋等人的消息。

然而在这大好局面下,张让却被迫做出了牺牲。

果不其然,见张让明明说‘严查此事’,但几日下来就不见动静,何进心中当即就恼了。

袁绍趁机煽动何进:“张让必然又私通永乐宫。”

何进也是怀疑,几次进宫提醒何皇后。

一开始何皇后也怀疑,招来张让质问,于是张让便请刘辩出面。

刘辩对何皇后说道:“张公对我等忠心耿耿,岂有背叛一说?多半是大舅身边的士人又一次想要挑唆大舅铲除宦官,不足为信。”

“史侯明鉴啊。”

张让大呼,趁机自表忠诚。

赵忠、郭胜亦纷纷代为保证。

何皇后见连自己聪颖的儿子都为张让说情,自然深信不疑,对何进的提醒充耳不闻,反而几次劝告何进,叫何进莫要被士人煽动。

对此,袁绍、袁术、何颙、郑泰等人都坚持是张让等人蛊惑了何皇后与史侯,这使大将军何进与张让、赵忠、郭胜几人原本逐渐改善的关系也再度变僵。

当然,这并不影响张让、赵忠、郭胜几人对何氏的支持,只不过他们支持的何氏,不再是日渐疏远的大将军何进,而是以刘辩、何皇后、何苗为首的何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