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刘辩,雄主 > 第三十五章:议出征(二)

第三十五章:议出征(二)

在刘辩的吩咐下,赵淳取来一份大汉疆土地图,平铺于刘辩、卢植、皇甫嵩、张温、朱儁几人围坐的小案上。

见到这份地图,皇甫嵩、张温、朱儁三人又忍不住相互对视一眼,毕竟似这等全国地图,一般只会出现在崇德殿、三公府以及朝廷各部各曹的官署中,按理来说不会出现在一位年仅十岁的皇子的居所。

如今此物出现在此处,那就足以说明这位史侯确实在思考平定凉州叛军一事,并非像骠骑将军有意谣传的那样,只是这位史侯想博得陛下与群臣的认同而哗众取宠。

刘辩并非没有注意到皇甫嵩三人眼中的怀疑,不过他并不在意,毕竟换做是他,他也不信一个十岁的小儿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与其浪费时间去解释什么,还不如说出心中的谋划使三人信服。

因此他也不多说什么,直接进入正题,一脸正色地对几人道:“……昔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今凉州叛军声势浩大,兵马雄壮、胜于朝廷,是故,当首先要在气势上打击叛军,派出一位或几位重量级的人物去征讨……”

在说这番话时,他不禁又想到了大将军何进,随后便又忍不住暗骂董重愚蠢。

本来嘛,要是这董重做得隐晦点、漂亮点,说不定刘辩都会暗助他一把,以讨贼为名把大将军何进调离雒阳,只可惜董重在庙堂上实在太稚嫩,两句话就暴露了真正目的,引起了何进、袁绍、袁术几人的戒心,这下想要把大将军何进调去征讨凉州叛军,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了。

暗道惋惜之余,刘辩抬头看向皇甫嵩三人,继续说道:“……比如三位。”

“我三人同去?”张温惊讶道。

“唔。”刘辩点点头道:“昔日黄巾暴乱,朝廷遣卢师、都乡侯、朱太仆三人前往征讨,凉州叛军虽声势不如黄巾,但实力却在黄巾之上,三人同去征讨,较为稳妥。”

他伸手指向地图,继续说道:“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介时不妨以一人为京兆尹,坐镇长安,作为平叛后方;一人巡守三辅,作为辅助;一人亲临汉阳郡前线,指挥剿贼。……既叛军如此强盛,我朝廷愈发要加以慎重,慎之又慎。

如此安排既能震慑叛军,令叛军知晓我朝廷誓要平乱的决心,亦能稳定长安及三辅的民心,不至滋生惶恐。”

皇甫嵩、张温、朱儁三人听罢,相继点头。

虽然道理他们都明白,不过见刘辩如此年幼竟也能考虑地如此仔细、慎重,他们也感到颇为惊讶。

此时又听刘辩说道:“这是此战之基,不可更改:待前线与叛军交兵之后,长安负责稳定后方,向前线运输粮草、辎重等各种所需;三辅负责协防巡守,防止叛军绕过汉阳,直掠三辅乃至长安。若前线军士疲惫,三方可商议轮换。”

“善。”卢植开口称赞,皇甫嵩三人亦纷纷点头。

见此,刘辩又说道:“其次再说与叛军交战,今王国、韩遂、马腾等贼,本身便是凉州人,在凉州颇有名望,群寇依附,甚得人心;又兼熟悉当地地貌,占尽地利。彼虽为贼寇,却占尽人和、地利,因此急攻难以取胜。因此若三位带兵出征,首先应当高筑壁垒,以培样精锐为重,避敌锋芒,不宜盲目求胜。……我大汉有十四州,集十三州人力、物力而攻一州,岂有不胜之理?不必心急。”

“史侯明鉴。”

皇甫嵩、张温、朱儁三人略带惊疑地看了眼刘辩,心下感觉不可思议。

他们本来还担心这位史侯外行指导内行,胡乱给他们出主意,可如今听下来,他们却惊讶地发现这位史侯说得句句在理,甚至于,比他们还要看的清楚,还要坚信于此战必胜。

“集十三州人力、物力而攻一州,岂有不胜之理?说得好啊,若昔日……唉!”

张温一脸感慨地喃喃,虽然没有说完后半句,但任谁都明白他想说什么。

“咳。”

皇甫嵩轻咳一声提醒张温,旋即对刘辩道:“史侯所言这些,着实令我等羞惭,自忖不及。不过,王国、韩遂、马腾等人,皆是凉州武职从事出身,绝非北宫伯玉、李文侯那等莽夫所能及,史侯要我等避敌锋芒,以培育精锐为重,就怕叛军不会让我方如愿,聚众攻城,如之奈何?”

他这番话,其实也有考验刘辩的意思,他想看看这位被卢植称赞聪颖的史侯,到底聪颖到什么程度,因此提了一个相当有深度的提问。

刘辩想也不想就说道:“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皇甫嵩暗暗点头,又问道:“具体如何占据主动,如何迟滞敌人呢?臣先前提过,王国、韩遂、马腾几人,韩遂乃凉州名士,其余二人皆是昔凉州刺史耿鄙麾下武职从事、司马,都学过兵法,史侯要我等高筑壁垒,先守后攻,避敌人锋芒,可真到了前线,恐对面不会让我等如愿。”

令他意外的是,刘辩似乎早就想过这个问题,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他打他的,我打我的,我虽反对立即与叛军大战,但却提倡与叛军小战。……他日三位若上前线,不妨聚精锐之士,以百人为队,令其潜入叛军占地,伺机骚扰叛军,袭其粮仓、杀落单之人,一方面迟滞叛军行动,一方面杀叛军有生兵力。……朝廷兵马有十三州财力以供抚恤,叛军仅凉州一州尚还未占全,即使双方死伤相近,战后抚恤亦难以相提并论。日子一长,王国、韩遂、马腾几人必然因为抚恤麾下战死而散尽钱财,介时要么收刮凉州,要么劫掠三辅。只要朝廷守住三辅,韩遂等人便只能劫掠凉州、以资军费,如此一来,叛军在凉州必然人心丧失,而后朝廷可胜。”

卢植、皇甫嵩、张温、朱儁四人仔细琢磨刘辩的话,反复琢磨,却发现挑不出半点毛病来。

也是,刘辩这是王道用兵,用天下其余十三州人力、财力碾压凉州区区一州,以强击弱,这岂有不胜之理?

皇甫嵩心悦臣服,笑着赞道:“此前卢尚书赞史侯眼界宽广,不似同龄,当时我还不信,今日听史侯这一席话,才知道史侯眼界远在我等几人以上。”

“是极是极。”张温亦笑着附和。

平心而论,倘若这位史侯的建议不好,那么,皇甫嵩、张温、朱儁几人肯定要坚决劝阻,但既然这位史侯说得确实有道理,甚至于在他们几人还没有头绪的时候,就给他们指点了必胜的战略,那称赞、恭维一番又有何妨呢?

面对几人的称赞,刘辩笑着摆手道:“我不过就是个赵括,纸上谈兵罢了,论真正带兵打仗,朝廷还要仰仗都乡侯、张卫尉、朱太仆。……哦,还有卢师。”

“哈哈。”

在卢植露出无奈笑容之际,皇甫嵩、张温、朱儁几人也哈哈大笑,使得屋内的气氛变得愈发融洽。

笑罢,几人认真地讨论了一番,完善了刘辩征讨凉州叛军的战略,由卢植亲自主笔,写成奏章,待之后上奏灵帝。

不多时,灵帝叫张让派小宦官来召卢植,于是皇甫嵩、张温、朱儁几人也识趣地一同告辞。

见此,刘辩喊住皇甫嵩几人,叮嘱道:“最后容我再嘱咐三位一句话,或日后能在征讨叛军时用上。……他打他的,我打我我;能胜则战,不能胜则不战。”

皇甫嵩、张温、朱儁几人仔细琢磨、推敲,觉得这短短一句话大有深意,皇甫嵩惊问道:“不知这是哪位高人所言?”

“呃……”刘辩犹豫一下解释道:“是我老师史道人一位朋友说的,据说是毛子所言,具体我也不知。”

“毛子?”

皇甫嵩、张温、朱儁三人对视一眼,嘀咕着‘天下竟有可媲美孙子者’离开了。

听到三人离开时的嘀咕,刘辩暗暗挑眉。

媲美孙子?

那位毛子的成就可要远在孙子之上。

离开甲房殿后,朱儁越想越觉得那位史侯聪颖、优秀,忍不住对皇甫嵩、张温二人感慨道:“此等聪慧幼主,陛下竟迟迟不册立为太子,实在是……”

“公伟!”

张温吓了一跳,看看左右,见四周那些宫卫禁卫都离得较远,这才拉着朱儁的衣袖小声叮嘱,没想到却被性格刚烈的朱儁甩开:“有什么不好说的,不就是太后从中作梗么?后宫干预朝政,此乃大忌!”

张温苦笑摇头,转头看向皇甫嵩,仿佛在说:你来吧。

皇甫嵩亦有些无奈,对朱儁道:“史侯乃皇后所出,又有大将军何进、河南尹何苗为外助,纵使太后百般阻扰,太子之位日后亦非史侯莫属,公伟不必为史侯抱不平。反倒是你,若是被董太后得知你胡言乱语,罢你官职,我看你如何去征讨叛军。”

“大不了白身去投军。”朱儁十分光棍,无所谓地说道:“介时你二人为帅,总能给我一个司马当当吧?”

皇甫嵩气乐了,指着朱儁说不出话来。

而与此同时,卢植亦回到了崇德殿内,将刘辩主说,其余人补充完善的平凉州叛军战略奏书上呈灵帝。

灵帝亦感觉大有道理,问道:“这是卢卿与都乡侯几人方才商议得出的?”

卢植如实说道:“其实是史侯的建议,我等众人为之补全。”

灵帝一怔,忽然沉默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