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648节 君臣欲谈和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648节 君臣欲谈和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648节 君臣欲谈和

未进乾清宫,便觉兆头不好。既进乾清宫,越觉得吉少凶多,但见太监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稍有响动,立时色变。

陈新甲真没有想到,皇帝的寝宫,他来过不少次的,竟变成这样一片森罗殿似的气象。

揭开门帘,肃静无声,光线不显,暗影中约略分辨得出皇帝的样子,他不敢平视细看,望着御座磕头请安,等候问话。

“你是哪一年当的尚书?”

不曾想到问的是这么一句!莫非要叫自己负责关外之事,把职务一撸到底?

这样想着,有些心乱,答得便慢了。

“陛下在问,”王承恩提示了一遍,“哪一年当的尚书?”

“臣,”陈新甲定一定神,答道:“臣是圣朝十三年正月,奉旨为兵部尚书。”

“你又是什么出身?”

这是提醒他要知恩,陈新甲赶紧叩头:“臣蒙陛下起用,以举人之身为兵部尚书,是弘治朝工部尚书贾俊百多年以来殊荣,臣受恩深重,碎身难报。”

“哼!”崇祯皇帝冷笑,“倒说得好听,朕这么用你,你又是如何报答朕的?”

他猛敲御案道:“去岁贼陷洛阳、襄阳,福、襄两王被难,累朕天家骨肉分离,朕有何面目见祖宗于九泉之下?洪承畴出关,朕与洪卿都认为应该持重缓进,你却主张速战速决,坚持要求分四道夹攻,还遣张若麒游说,同时亲自写信激洪承畴出兵,结果大败!你身为兵部尚书,责无旁贷!”

“你是怎么当的兵部尚书!朕真是瞎了眼才用你,果然举人比不上进士,你终究不是贾俊!”

皇帝痛骂大臣,大臣挨了骂不能回嘴,而且还得连连赔罪磕头,口口声声:“陛下息怒!”

不过陈新甲这边叩头,那边却是心里大定。

嘿嘿,挨骂是好事,怕的是皇帝一言不发,一声令下“来呀,打入天牢!”那才糟糕。

总算崇祯皇帝骂累了,他疲倦地问道:“国事至此,你可有良策?”

陈新甲沉默了一下,从牙缝里迸出几个字道:“攘外必先安内!”

“说吧!”崇祯皇帝道。

“北虏乃是癣疥之疾,流寇却是心腹大患!”陈新甲奏道:“可外抚北虏,内剿流寇!”

“与北虏谈和后,把我朝兵员、财力尽用于清剿流寇,避免两线作战,待平定流寇之后,再作打算。”陈新甲侃侃而谈。

“可有把握?”崇祯皇帝问道。

“臣有把握!”陈新甲咬牙道。

“好,卿去办吧,务须保密!”有了主意的崇祯皇帝就客气多了,唤陈新甲为卿家。

对他封官许诺道:“此事办成,剿灭流寇后,卿家可入阁矣!”

意思是他可当宰相了,须知大明宰相不是进士是做不了的!

陈新甲离开皇宫,只觉得身体后面尽湿,唉,这兵部尚书确实不好当啊!

看看时间还早,他前往兵部大堂视事,在签押房里,想想后,派人找来兵部职方司主事马绍愉来见他。

兵部有四司,曰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清吏司,这马绍愉字成愚,号太和,四川潼川州遂宁县(今四川省遂宁市)人。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举于乡,历宝应、武康、旌德知县,迁行人。

蛤蟆看绿豆,看对了眼,陈新甲是举人,马绍愉亦是举人,陈新甲推荐他为职方主事跟随洪承畴筹划兵事。

去年洪承畴援宁远之战中,力劝陈新甲可与清兵战,率兵战败后为了自免,便上疏诬洪承畴失计。

这回陈新甲打算派他到关外与黄台吉议和。

马绍愉一听,这事能干的么,和谈好了,言官们说你卖国,和谈办砸了,尚书老爷找你出气!

可是不干不行,他的命运与陈新甲连在一起,陈新甲要是倒台,他马绍愉一个举人,还能在中央大部院里当官?!找不到好位置的进士多着哪。

“成愚,你也不用担心!”陈新甲喊着他的字,招手道:“附耳过来!”

马绍愉附耳,陈新甲密密地叮嘱一番,马绍愉频频点头,心领神会!

见他肯去,陈新甲再想想后,派了老成军卒三十员跟随他,那些老军卒都在前线打过仗,胆气较壮,不那么害怕北虏,陈新甲对他们许以重酬,也就踊跃敢行。

因为奉了密诏,马绍愉第二天带了军卒出京,以郎中的身份,穿二品朝服,与兵部主事朱济之、副将周维墙、鲁宗孔等人出使清国言和,统统骑马驶往山海关,之后出关往宁远而去。

路上尽见萧条,行人客商也没见几个。

近年来,辽事大坏,今年更甚,关外只得宁远孤城未被围,但也是秋后的蚂蚱,蹦不长了,连明人都是这么想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清军就打到山海关下!

到得宁远,宁远守将吴三桂接着,与他接风洗尘,听闻是朝廷准备与北虏和谈,不由得大喜!

曾经辉煌一时的关宁铁骑系统只得吴三桂硕果仅存,小子挑起大梁来,为宁远团练总兵,镇守宁远。

但他心中明白,清军想要对付他,那是易如反掌!

想想洪承畴十几万大兵都败了,他一城之兵,能有什么作为,因此对与北虏会谈,十分支持,派了能战骑兵百余骑护送马绍愉出了宁远城,再送了马绍愉一件东西,却是一口宝刀,刀鞘华贵,金色一片,上镶宝石,镌有满文曰“御制”。

吴三桂坦然说道:“此乃北虏送我的礼物,就给马大人作为凭证了!”

北虏进化,懂得攻心与收买之策,不过吴三桂尚未降清。

离城十里地,就有北虏游骑兵出现,一队鞑子骑兵,头戴红缨圆帽,腰悬大刀,背负长弓,只得十人,却敢向明军百余骑迎将过来。

见明军没有战斗准备,鞑子亦不作准备,两方人马甫一接近,那鞑子兵中便出来一个为首模样的汉子,用不熟练的汉话问道:“兀那南蛮,你们胆敢过来作甚?”

明人叫他们是北虏,他们就叫明人是南蛮,很公平。

马绍愉着军卒亮出他的委托文书与宝刀,由军卒说道:“这是大明派遣前往贵国的使节,前去见你们的皇帝!”

在大明朝廷时,君臣皆不认北虏朝廷,但出到外面,自然得入乡随俗,因此马绍愉如此称呼。

委托文书犹可,宝刀是鞑子们都识得的,不由得脸色一变。

那鞑子兵头遂道:“去吧!”一边派人飞报后方。

他们继续前行,路上陆续有鞑子上前盘查,见到宝刀,都是放行。

然后有一队鞑子骑兵在前为他们引路,为首的叫做兀良迷,会说汉话,说奉了睿亲王多尔衮之命保护他们前进。

路上不见多少人影,田亩荒芜,民居破败,两边打仗,明朝民众或逃入关内,或被后金掳去为农奴,这里是前线,北虏奴隶主不会放任奴隶在此,让马绍愉见状暗自嗟叹。

路经锦州,这才稍见生气,只是城内民众皆垂头丧气,见着明使到来,也无一人敢上前欢迎!

马绍愉心中一片惘然:“辽事衰败至此,朝廷尚有可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