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243节 诸国与时俱进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243节 诸国与时俱进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2243节 诸国与时俱进

每到南华,酒井隆太郎都有一种感慨,那就是中华得天独厚,拥有那么大,资源这么丰富的国土!

他的航船走琉球、台湾、吕宋,再到帝国的金山省,穿越了爪哇海,最后到达旭日城。

一路都有灯塔指路,有中国的巡航舰巡逻,还有沿海的补给点,平安快捷与舒适。

虽是海途,但沿途并不寂寞,可见到风帆船来来往往,除了货船、客船、渔船与军舰之外,还见到了不少的游船!

这些游船多是中国人的,有大有小,挂着南华旗子的为多,大明的旗帜为少,但有许多船只是两中华的旗帜同挂,既有大明的日月旗,又有南华的山峰大海与旭日旗。

中国人有钱有闲,到处乱逛,许多中国人结伴到东瀛集体吃鸡……

所谓一叶知秋,酒井隆太郎发现两中华的关系非常好,这让他感到十分惋惜。

如果两中华打起来就好了!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只有中国内乱,方有倭国的机会。

可惜帝国皇帝是个明白人、聪明人,现在的两中华是同一种官话!

颜常武是闽南人,但他不以闽南话为国话,而是用南京官话作为南华帝国的工作语言。

另一方面,大明推行了南华的简体字,在大明全境实施。

如此统一了工作语言与文字,两中华的交流彻底无碍,大家能够交流就少了很多的麻烦,其功德直追当年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

事实上,两中华成立了一个有点稀奇的工作委员会,叫做“中华标准委员会”,对各个方面的标准进行了统一。

比如工作官话、工作文字。

比如度量衡。

比如造船的标准、茶叶的质量标准、丝绸质量的标准、货币的标准、军火的标准……一旦达成共识,则两中华一起实施。

别人不知道,甚至连中国人也不知道,但象酒井隆太郎这样的知华派就知道“中华标准”的厉害了!

中华强盛,就对外输出了他们的标准!

比如中国的官话、文字是所有的中华小跟班必学的;

国际贸易用的是中国的度量衡,花的是中国钱,衡量货物质量的标准除非是特产,否则通用中国的标准……如今中华小跟班国家都跟随中国用上了中国的那一套标准,何止是中华小跟班国家,国际贸易上中国标准大行其道,不用不行啊!

……

倭人一行到达了旭日城,向接船的外交部官员们提出会见的申请后,以倭国的重要性,他们很快得到了南华帝国内阁总理副大臣堵胤锡的接见。

会议在海滨国宾馆的海晏厅二楼召开,此处可眺望大海,风景怡人。

“堵大人,我们又见面了!”酒井隆太郎满面春风,拱手道。

“酒井君,欢迎你到中国来!”堵胤锡回礼道。

堵胤锡提到“中国”并无不妥,因为皇帝敕令曰:“两中华皆为中国,无分彼此。”

大家分宾主坐下,寒喧几句后,酒井隆太郎向堵胤锡通报了倭国动态,尤其是倭国成立国企,加强对茶叶、食糖与生丝生产的投资,欢迎中国前来投资。

堵胤锡很大气,表示道:“大家一起竞争,共同进步!”

如今两中华的商品吊打全世界,不怕竞争,且倭国鄙小,生产出来的茶叶、食糖与生丝根本不可能与中华同类商品相比,顶多挣个辛苦钱,帮补一下家用罢了!

不过酒井隆太郎接下来的话让堵胤锡微觉意外,那就是倭国将成立经济特区,开放九州岛的长崎、鹿儿岛和北海道的钏路城三个地方作为开放城市,在那里实施灵活政策,欢迎中国投资。

堵胤锡微笑道:“贵国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了吗?”

“闭关锁国乃我国国策,照样实施,也依赖上国扶持,感谢上国一如既往的帮助!”酒井隆太郎肃容道。

南华对倭国的闭关锁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没有南华海军的允许,倭国一条船都出不了海!

“闭关锁国与我国的经济特区并行不悖,经济特区严格管理,国人众不是想进来就来的!”酒井隆太郎介绍了倭国经济特区的特点,请南华官方大力宣传,吸引南华资金到来投资。

后来颜常武看到了倭国经济特区的宣传报告,见到相关措施有减免关税、创造良好的投资条件、鼓励外商投资等等,倒真的是令他刮目相看。

比如倭国的闭关锁国是不允许外商在倭国购置过多的土地,现在则在开放城市区域放开了,外商可以购买土地,用作经济生产。

特别在于,如果外商购买的土地不是用于经济生产的,则要闲置的土地退还给倭国!

人才啊!

颜常武见识过什么是经济特区,对于17世纪倭人的设想表示由衷的敬佩。

还有出口退税、成立出口融资银行等等,倭人学到了不少,有他们的发散思维,推陈出新,不容小看。

酒井隆太郎对堵胤锡提到了他宣抚海外倭人之行,他表示道:“贵国开发海外土地是方兴未艾,红红火火,我看到许多地方都缺人手,敝国很乐意为上国出更多的力,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助贵国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他代表倭国向南华帝国提出申请,可以提供更多的劳工,请帝国接受!

堵胤锡颌首道:“我会将贵国的好意转呈陛下、皇后与太子殿下,谢谢了!”

后来经过双方协商,倭国劳工配额陆续增加到50%,原本劳工在外的十年期变成了二十年。

……

南华帝国的建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帝国极富进攻性,对于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把它们都纳入了帝国运行的轨道。

倭国遇到的难题是其他国家也遇到的,如何与两中华相处是他们的统治者必须思考,认真面对的问题。

最终,他们与时俱进,彻底地纳入了中华文化圈与中华经济圈,国人学习与使用中华文化,向中国出口他们的特色商品,大量进口中国商品,由政治同盟变成了政治经济双同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