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242节 倭国与时俱进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242节 倭国与时俱进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2242节 倭国与时俱进

两中华是开放的,“国企”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国企”这两个字听到酒井隆太郎头皮发麻,他知道中国人的国企,正是颜常武建立起来的,比如帝国烟草总公司,是一等一的财政来源,为帝国提供了所有的军费开支!

还有帝国糖业、以及开足马力,疯狂地向全世界倾销朗姆酒的公司,都是国企,它们为帝国赚取了大量的资金。

以及帝国建设总公司,这家公司在全世界大搞基建,他们让世人知晓了什么叫做基建狂魔。

再有就是帝国储粮总公司,它是南华人口粮的来源,什么时候都储存着可供南华帝国全体子民吃上一年的口粮,换言之帝国的农民伯伯们不干一年,南华百姓都有得吃(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乃帝国国家稳定的压舱石。

然后在这里,他们看到挂出的招牌是帝国南非矿业,同样也是国企。

约翰内斯堡的倭人接近十万,他们受帝国南非矿业雇佣,为中国人掘金和大搞基础建设,辛苦得象蚂蚁一样。

他们的人多,已经形成了倭城。

城内说的都是中国话,店铺用的也是汉语,倭语可怜巴巴地被挤到了一边。

城内的消费力不弱,酒井隆太郎见到了好些冷饮店。

听到满城的汉语,酒井隆太郎简直就象呆在中国城市里一样。

他与倭人劳工们展开座谈,是的,他们生活得很好,中国雇主讲良心,工资按时发放,按合同的给足工资,且工作时间不会超过十二小时,加班还有奖金,中国雇主还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伙食以及住宿环境,吃的都是白米饭,还有红肉!

一周干活六天,有一天休息,他们能够做自己的事或者睡睡懒觉。

中国雇主为他们提供了一年二次免邮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发钱和发信回国,很有人情味。

听倭人劳工们有人说他们过的生活比在倭国的武士还要好,让本来自我感觉良好,高人一等的酒井隆太郎浑不是滋味。

中国独大,对同边国家的影响力很强,那些外派的倭人参加皇协军或者成为劳工,对中国很认同,且多年以来,他们回国后形成的势力渐渐扩大,是闭关锁国的幕府所要面对的新问题。

在一些幕府高层认为,中国的块头太大,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他们要求加强锁国,把外派人员都收回来,以此避免祸端。

但在酒井隆太郎看来,中国的影响根本不可以躲得开,唯有加入中国的事务中,从中得到一杯羹。

他对劳工们说了倭国的情况,随着倭国遣华使的陆续归国,他们把中国的“新经济思想”带回东瀛,倭国也学着中国搞基建,兴水利,发展特色农业与手工业。

有一样商品是倭国大量出口的,那就是硝石,堆粪产硝法被倭人学会后,他们的人多,就堆粪产硝,中国人是有多少收多少的。

除开战争,还广泛地用来了制作冷饮。

倭国上层有钱,下层也有分润,目前倭国的经济渐长,城市、社会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酒井隆太郎虽是大官,但态度温和,倭人们如沐春风。

他问倭人们有什么困难,倭人们回答一是思乡,二是女人!

“唉,很难办得到哦。”酒井隆太郎叹气道。

有人说起他们同乡在大明那边当劳工,与南华不同的事,大明那边能吃鸡哦。

“两中华虽然同文同种,但文化传统不一样啊。”酒井隆太郎解释道。

在多批的座谈后,酒井隆太郎顺利地完成了他的宣抚倭人之行,离开了约翰内斯堡,顺着修好的大路返回位于南非东海岸的马普托城,准备在那里坐船返回倭国。

再次尽览了南非瑰丽的地理环境,让他们吃惊的是路上有一块块保护区的牌子,严禁无证打猎!

有证可以打猎,无证不能打猎。

中国人建立了一座座的动物保护区,据他们所知的是南非的动物都得到了保护,不得轻易捕杀。

“中国人的食物充足,他们不需要捕杀野生动物!”酒井隆太郎说道。

“他们到哪里都能够很快地适应,然后吃得饱,过上好日子!”副使松浦友和钦佩地道。

酒井隆太郎悲哀地道:“我们就算再努力,也很难过上好日子啊!”

是的,倭国太小,地理环境恶劣,在当时的环境下再如何的努力,风调雨顺还好,要是台风来了、地震发作、火山喷发,那全国都会陷入饥馑中。

只有大陆,得到大陆的土地才能够是倭国的救星。

可惜,皇帝在朝,想都不要想了。

酒井隆太郎返回倭国,回到江户,晋见将军德川家纲,向他禀报了海外宣抚倭国的行动。

除开南非,酒井隆太郎还去了斯里兰卡、印度、苏丹、埃及等地,宣抚在外倭人。

他向将军汇报情况,是的,那些倭人都很老实,也很感恩,情绪稳定。

“问题是,他们一旦回国,我们的条件确实比不上上国!”酒井隆太郎报告道:“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安稳因素。”

是的,吃惯了白米饭,回国吃杂粮饭,自然对于倭国很不满意!

“那就将他们送给上国,可是上国不收这么多人!”德川家纲也有点无奈地道。

“我们也要兴办‘国企’,容纳这些人!”酒井隆太郎建议道,他呈上了他对中国的国企考察报告,认为应该开办更多更大的国企。

没有工业化的倭国生产力衰弱,只有金、银、铜与硫磺输出,还有刀剑与武器,在这样的情况下,倭国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国企,确切的是属于幕府的企业,进一步发展经济。

德川家纲召集大臣们商议,同意了扶持建设公司、制糖、茶庄、生丝等产业。

倭国出产的白糖、茶叶与生丝质量比不上中国货,在倭国上层,全用中国货,但对于下层及出口获利,还是能够给倭国带来利益与好处的。

酒井隆太郎又秘奏南非金矿之事,提议“以进为退”,即派出使节向南华帝国申请提高外劳的额度,试探南华帝国的态度!

德川家纲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酒井隆太郎不辞辛苦,再次出海,前往南华帝都旭日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