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243节 夜茶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243节 夜茶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1243节 夜茶

商量已定,大臣们告退,迈出宫门时已经是满天星斗高挂,今夜星光灿烂,堵胤锡忍不住道:“明天是一个大睛天!”

“大晴天!”诸人面带笑容,纷纷说道:“大睛天!”

兴致来了,马士英提议大家喝夜茶去,这是粤人的习俗,被带到了南京。

南京是首善之地,有钱有闲的人大把,男人不喜欢逛街的多,又不想睡觉这么早,于是晚上出来喝夜茶,已成风气。

首辅相召,大家说好啊好啊,杨天生说我有地方,于是由他带队,前往秦淮河边的“山茶居”,沿途惊动诸人啊,当大伙儿看到这么多大官进了山茶居,嗬嗬,这广告打得够犀利。

进内一看风格,俨然是倭制。

周边环境花卉树木精心装修,茶室呈书院装修,即四张半榻榻米面积,踩着倭式地板,大家坐着倭式蒲团、传统的倭式装饰,满满的和风韵味。

和风,就是唐风,墙壁上挂了一幅茶诗,诗名为《与海公茶送山》,作者是52代天皇神野,也就是嵯峨天皇,诗曰为:

“道俗相分数年,今秋晤亦良。

香茶酌日云暮,稽首望烟。”

诗中茶的韵味不错,倭国天皇有水平,这是一首汉诗,原本就是汉语写就。

在倭国奈良时期(公元710~784年)即中国隋唐时期,日文假名(如今看到の蚯蚓文)尚未发明之前,日本是通用使用汉字的,并引进大量中国典籍,汉诗也因此大受日本人欢迎。尤其在初唐、盛唐时期,向唐朝派遣遣唐使,将大唐文化带入日本,倭国是如此的景仰大唐,以致于他们如是说:“大唐的诗,如同最美丽的长天,让人只能仰视。”

所以写汉诗对于日本当时的文化人来说,是一项基本の技能,不会写的话,就out了!

汉家动乱,旧明被鞑靼人吊打,倭人看在眼里,说明人不过尔尔。

但当台湾颜常武崛起,他的战列舰得到了倭人深深的敬意,更随着新明开张,倭人对于新明与东南国的热衷已成狂潮,在倭国上层,如果不会说汉语,又out了!

许多倭人只要有机会,就会移民,他们有黄金白银,是中华小跟班中最富的,带资入户,插队无妨。

由于归化倭人很多人有钱有文化,属于倭国精英,流失严重,以致于幕府向新明与东南国抗议,导致两中华收紧归化尺度,让倭人们深感遗憾。

衣着质地上乘,精心打扮、年青的倭女们温柔斯文,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以致于大伙儿差点以为是汉女假扮的。

但当杨天生用倭语与她们对答,她们的倭味儿很明显,大家才相信她们真的是倭女。

“这里是倭人与我们的人合资开办的,使用倭式风格经营,有点新奇,客人还是不少!”杨天生说道:“尝尝倭国茶吧,茶具也是倭国的,倭式的点心不错,白天还有河豚吃!”

频频为山茶居打call,一问之下,原来是他在倭国小妾的妹妹旅居南京经营的。

新明重启之后,到南京来的外国人不断增加,尤以倭人为盛。

他们到达南京,发现南京真是人间天堂,民众彬彬有礼,物质极大丰富,文化娱乐令他们乐不思倭,居留在南京的倭人渐多,成为了国外最多倭人的集散地!

倭国实行闭关锁国,能出国的非富即贵,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可供在南京挥霍,同时,由于新明允许外国人投资,这是一个大帝国的自信,倭人们重资投入新明产业,得到丰厚的回报,也就可以支持在南京的花天酒地。

女老板出来见客,三十多岁的女郎,长得十分标致,珠圆玉润,穿着正统倭服,汉名叫做山水仙,她用流畅的汉语与杨天生谈笑不忌,但仅对他而已,对其他人则以礼相待,一丝不苟。

该女郎的汉语说得好,还能引经据典与在座的大员们对答如流,再问下去,她居然是倭国一个大名的女儿。

黑色陶器,幽暗的色彩映衬出精致的点心,美女手腕如玉,点炭火、煮开水、冲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们虽是大员,但也风雅,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

……

“倭国的茶道,确有它的独到之处啊!”杨铖新欣然道。

坐旁边的山水仙微皱一下眉头,但随即舒展。

弱国无交外,山水仙故国是日本,倭国是贬称。

不怪得明朝大臣称呼倭国,盖因他们的颜大龙头,哪怕是纳了幕府大将军之女,也是口口声声地说倭国。

他这一定来,臣民们也就跟着叫倭国了!

茶室中的大臣们说着倭国长倭国短的,山水仙很不开心,假托身体不舒服告退了。

大臣们屏退了侍女来说悄悄话,马士英敬大家一杯,感谢大家的支持。

他感慨地道:“国政骤然艰难,诸君与马某同舟共济,共同解决困难,而不是象前明那样……”

由他主持推行土地新政策,招致动乱,虽然挨弹劾,但内阁里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没有拆他的台!

“换作前明,只怕马某的背脊都被人戮穿了!”马士英嘲讽地道。

前明党争异常激烈,大员们争权夺利,狗咬狗呈白热化,他们或以同乡地域划分党派,或以师生同年始成同盟,或以政治见解左偏右袒,我做不成事也要让你做不成,为反对而反对,严重削弱了明王朝的国力。

新明则不然,做事大家一起来,就事论事而不是就人论事,而且,上位者敢于承担责任,这是大臣们最欣慰的地方。

方才,监国公主并不诿过于人,哪怕再苦再累也要撑下去,大臣们自然是鼎力相助!

他们边喝茶,边谈论国事,你一言,我一句,说过去道未来,马士英、杨铖新、堵胤锡、阮大铖都是前明官场的过来人,个中滋味实难让外人体会也。

难得啊,换作前明内阁,或许两个阁臣互相帮助,他们是朋友,而与其他阁臣的关系,是敌人,大敌!

马士英拍拍杨天生宽厚的肩膀,发现拍不动,问道:“老杨,你平时还练武吗?”

“当然!”杨天生说道:“每天挥刀一千次,现在太忙,以前是每天挥刀一万次!”

哇噻,听得在场四位文官眼眨眨,阮大铖嘿嘿笑道:“你再能打又如何,好在现在是新明,要是前明,如果给你领兵出征打鞑靼人,你最大的敌人是谁?”

杨天生不假思索地道:“是皇帝,是文官!”

四个文官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出了眼泪!

说来好笑,明朝武将出征打鞑靼人,最凶恶的敌人不是老野猪皮,而是后面的皇帝和文官!

皇帝瞎指挥,文官捅你背脊!

你要是不听话,就断掉你的军粮!

内外夹攻,不败才怪。

马士英再敬大家,新明胜前明,马士英感动啊,将来成事,全靠今天的融洽气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