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242节 新明胜前明!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242节 新明胜前明!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1242节 新明胜前明!

倒不是马士英来文人相轻,而是他也有气,他”荣幸地“檄上有名,挨瞿式耜痛骂为朝廷鹰犬,助纣为***臣一枚。

作为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该科人才济济,三甲同进士出身的名人还有袁崇焕、孙传庭、姚明恭、颜继祖(闽抚)等,探花郎是粤人陈子壮!

马士英是二甲进士第19名,妥妥的学霸,深知读书人的可怖,瞿式耜文章一出,马士英臭名昭著,怕的是千年过后,人人都还记得他的坏名声,任他做多少好事都是无用。

他内里又气又急,朱真真砸落玉,马士英马上领会到了。

玉者,佩饰也,通“决”,公主这是要瞿式耜死啊!

里面有典故,马士英清楚得很。

《鸿门宴》中西楚谋士范增想刘邦死,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气得范增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今天,公主举玉砸落,她为至尊不宜轻言杀人,就由马士英出声,给瞿式耜定下罪名,

首辅出声,朱真真给他面子,轻飘飘两个字:“甚好!”

于是皇室起居注写明瞿式耜当诛九族,成为定案!

“嘿嘿,还能象陈琳般得到重用?!”马士英暗里冷爽道。

果然,不可得罪女人是对的,瞿式耜写得一时爽,全家上刑场,颈上餐刀,快哉快哉!

待他上刑场时,俺老马为他送行,谢谢他!

能够纠正公主决定的只有东南王,但以他爱妻狂人的心态,瞿式耜死定了!

大员们陆续到来,次辅杨天生、阁臣杨铖新、堵胤锡、阮大铖诸人进内参见公主,看过两广奏折及附件,皆愤怒不已!

首倡乱者,还是姓朱的,绝不能轻饶。

一个接一个表态,必当剿除朱由榔,杀一儆百那是必须的。

经过商量,决定派北京留守祖大寿为主将,主持北方军务。

祖大寿是新明朝廷可以信任的大将,毋庸置疑,盖因他是东南王鉴定过,说祖大寿是大明忠臣,那么就委以重任。

他年龄老迈,尚有廉颇之勇,朝廷决定对付喀尔喀蒙古人是守势,不用大出击,他镇之以静,还是可以的。

祖家军还有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等,皆为守边总兵、副将,由祖大寿统领,可堪一战。

至于逆臣朱由榔,当除王爵,由高一功领兵剿除。

高一功亦是东南王承认的忠臣,统领袁宗第、牛万才、孙可望、刘文秀诸将会同进攻。

他们倒没有忘记驻扎珠江口外伶仃岛的广东远海舰队,着其助战,也没期望多高。

广东远海舰队不听新明兵部调遣,不过朱真真直接下旨,广东远海舰队是要听从的。

君臣们作出决定,觉得心定,他们庆幸不已,虽是新朝,倒没诛戮功臣,无论是祖大寿还是高一功,及其麾下战将,当有“药到病除”之功,至不济也能守住。

当天的事务众多,动兵之事要决定将帅,调动各处军队,他们直接上地图来看。

杨天生杀人如麻,又“进修”过东南王军事理论,杨铖新则久管兵部,堵胤锡有谋略,凑一起不会是纸上谈兵。

还要决定军费、军资等,以及派快船通知东南国,各地军队、守臣的调动等等。

当中还间杂了对逆党的处置,朱由榔毕竟是朱家人,可送回南京处置,而逆臣为首者皆诛九族。

至于瞿式耜所写的《讨颜逆檄文》,大家听闻马士英为公主出气,他的提议被朱真真同意,遂都诈作不知,无人为瞿式耜求情。

杨铖新、堵胤锡、阮大铖都是进士出身,深悉唐朝时武后读骆宾王《讨武檄文》后不怒反笑,赞骆宾王的文章写得很有文采。

大明监国公主朱真真却要诛瞿式耜九族,时代不同了!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作为首辅,别人可以不提,但他必须提的,马士英艰难地问道:“朱逆起事,以朝廷新土地政策为由,如今推行下去,困难重重,各地皆说苦衷,更易被奸人所用,臣斗胆敢问殿下,该当如何处置?!”

“诸卿认为呢?”朱真真反问道。

表态从低到高,作为主持新土地政策推行的阮大铖咬牙道:“国事艰难,当缓行之!”

他这么一说,很是艰难,这等于自己否定自己,这不啻于自己承认做错事了。

堵胤锡沉默片刻,长叹道:“臣附议!”

受圣人教诲,士大夫多言“汉贼不两立!”而堵胤锡在前明破灭后献策与李自成、张献宗等贼谈和,遂在诸臣中被东南王独重,说他谋略最深。

连他也这么说了,杨铖新也附议。

杨天生脸色阴睛不定,终究不敢冒险,这可是国家大政,一发而动全身,只得赞成了事。

马士英无言可辩,跪下,摘去头上乌纱帽,请罪道:“新土地政策当缓行之,引发动乱,皆为臣之政策失误,请殿下降罪!”

其余四阁臣亦一起跪下请罪。

殿内悦耳之声道:“诸位如若有罪,则东南王错了!”

大家一看,却是女官熊永声,语出惊人!

封建社会,臣子是不能直言君之过,否则就是大不敬,新土地政策是东南王决定下来的大政方针,新明内阁执行,现在他们代东南王受过。

人少的时候,熊永媚还可以说说,人多时,即使她身份不同,亦不可说。

“我跟随东南王,听他曾言他的土地政策是终极解决土地问题的最好方法,势在必行!”熊永媚冷静地道:“只要东南王在朝一天,新土地政策肯定推行,所以,不可下诏缓行,但亦不可添乱,就来冷处理!”

“不必明发上谕,只令各地撤回人员,不再推行,不激发矛盾即可,待到平定叛乱,国家安定,再推行之!”熊永媚提出了目前的解决方案道。

“熊姐姐此言甚对!”朱真真一锤定音道:“都起来吧,戴稳帽子了!”

所有的阁臣谢恩毕,戴上帽子爬起来,暗暗叫好。

新明胜前明!

换作前明,遇上这等难事,朝臣之间相互攻讦,皇帝卸责,委过与大臣,闹成了一锅粥也似,掀起大案都有可能。

新明却不然,君臣同心,正所谓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