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270章世界第一辆汽车

澳洲风云1876 第270章世界第一辆汽车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270章世界第一辆汽车

红河谷大学

这是一座位于白溪河畔的美丽校园,绿树掩映中红墙黛瓦,飞檐斗拱,具有浓郁华夏民族特色的建筑雕栏画栋,充满了古老东方风韵。

作为一所私立大学,昆士兰伯爵李福寿亲自担任校董事长,并且为学校建设倾注了大量资金,每年拨款高达30余万英镑建设这座高等学府,聘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教授任教,数年下来成绩斐然。

自从礼聘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担任红河谷大学校长之后,大学里新增加了人院,相关的历史专业,国文专业,考古专业,语言文化及教育专业陆续发展起来,成为红河谷大学文科专业的佼佼者,极具东方特色的专业招牌。

红河谷大学一直以来重点发展的理科专业,尤其数学,物理专业,化学专业,发动机设计和制造,船舶设计与制造,通讯和输变电等招牌专业最为出名,这里的每一个专业都有重金聘请的世界知名教授坐镇,教学水平相当高。

在大学一处幽静的实验基地中

三层楼上下的古典式建筑面前有一片小广场,片石砌成的广场上停放着一辆式样古怪的车,旁边围着一群评头论足的学者教授,其中有位身材高大的青年赫然是李福寿,同样站在人群中参与兴致勃勃的议论。

“发动机系搞的这个四轮车实在太难看了,我看就是马车加一个方向盘,哦……对了,还有一个突突冒烟的柴油发动机,我很怀疑它的实用性。”

“这个四轮车……哦,请原谅,伯爵大人新命名叫那个啥~“汽车”,我真觉得还没有马车舒服,做工简陋粗糙不说,看起来就像机械的生硬堆砌,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

“我倒觉得这是一台很有意思的机器,省掉了伺候马匹的活计,也不用为它准备黑豆和草料,还省掉了雇佣马夫的费用。”

“我反对你的意见,虽然不需要黑豆和草料,但是柴油发动机需要烧柴油,你必须每天拿着铁罐子到百货商店去买柴油,这项支出可一点都不少。”

“不管怎么说它是个新玩意儿,值得研究。”

李福寿还抱着双臂,笑吟吟的看着眼前这世界上第一台四轮汽车,成熟度远比卡尔-本茨一个人捣鼓的车强多了,可靠度与实用性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这台车看起来依然有马车的印记,前面的两个车轮小一些,后面的两个车**一些,拥有两前两后4个座位。

在车头部位安放了一台0.8升轻型柴油发动机,动力直接通过钢质链条输出在两个后轮上,没有离合器,也没有变速箱,鸣号通过气压铜制喇叭,简单的像四轮自行车。

汽车发动的话则是通过前面的钢质摇把,在启动机没有发明之前,这玩意儿最少还要用上几十年。

最大的创新和亮点是在方向盘上,发动机系的教授们通过精巧的构思设计了方向盘下面的横拉臂和直拉臂,并且用球头锁销连接,这些设计接近了后世汽车的转向原理,只不过变得傻大粗笨,尚需改进一些罢了。

“乔,我觉得你的设计非常棒,只要给它罩上一个漂亮的外壳,再加上挡风玻璃,我觉得就是个非常吸引眼球的出行工具,最少那些喜欢猎奇的贵族很感兴趣。”李福寿环抱着双臂,说出的评价非常中肯。

在当今时代

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料到汽车在后世是何等的普及,营造出一个何等庞大的产业链,创造出金山银海一般的巨大财富,甚至成为世界大国的经济支柱。

法裔教授乔-内维尔是个戴着圆眼镜的中年胖子,身穿着粗布的工服,两个手上满是油渍黑灰,他疯狂痴迷于机械设计,是一位功力深厚的机械设计师,但是却不善言谈。

只有谈到自己的机械专业才会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的论述,知识面广博令人啧啧称奇。

“谢谢您的赞誉,尊贵的勋爵大人。”乔-内维尔脸色有些发红,神情依然显得拘谨。

他的身边站着几名同样手上黑乎乎的华裔学生,这是乔-内维尔教授研究小组的助手,同样也是发动机系的高年级学生。

“这台汽车你们试验中跑的怎么样?”李福寿蹲下来仔细看着底盘,出声问道。

“尊贵的勋爵大人,这台车我们试验性的跑了二千多英里,发现了数十个问题并进行了改进,后续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改进。”谈到汽车,乔内维尔教授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的介绍起来;

“起初,我们完全是用马车现成的车架,然后装上柴油发动机,很快我们遇到了动力输出难题,怎么样把柴油发动机的动力平稳的输出到车轮上?

我们从自行车中得到了灵感,设计了以链条传送动力的方案,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是在上路实驶过程中故障频出,甚至把铜质油管都颠断了,整个车架都出现变形。

为此我们不得不停下来,重新设计整个车架。

经过与物理系的教授通力合作,考虑到受力和扭曲力,我们设计了包含“工”字梁和“u”字梁的组合式新车架,不但重量轻,而且具有很强的抗扭曲和抗疲劳性能,再次解决了这个拦路虎。

后来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手扶拖拉机式的转向非常影响操纵感觉,而且前排也无法再坐一个人,巨大的前轮不但影响视线还转向困难,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无法操纵这样的笨重机器太久,半个小时就会累得气喘吁吁。

为此我们设计了十多个改进方案,历时三个多月论证,最终彻底推翻了原有设计,采用完全革新式的方向盘式转向结构,并且把汽车前轮缩小,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此基础上

我们采用了马车的钢板弹簧加减震弹簧方案,进行了适度优化,令车辆在行驶中的颠簸大为减少,可靠性更高。

我们在柴油发动机和车架的硬性连接中加入了橡胶垫缓冲,减少铜质油管等部件的共振,为转向机构设置了球头锁销,并且用黄油进行润滑,减少了转向机构的磨损。

我们还加高了柴油发动机的烟囱,以免开起来黑烟直接扑到脸上,那真是非常令人痛苦的事情……”

李福寿细心的听着乔-内维尔教授的讲解,频频点头表示赞赏。

不同于卡尔-本茨一个人在家里仓库捣鼓出汽车,这项由昆士兰伯爵大人指定的研究项目,拨出大额研究经费深入研究,这世界上第一台汽车的成熟度相当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四个车轮虽然采用前小后大的方案,但使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空气轮胎,加强型轮毂,舒适性大大提升。

整个车架虽然还有很多瑕疵,但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已经是了不得的进步,不能够要求更多。

“乔,这台原型车总体看来是非常棒,可是我总觉得前后轮子大小不一,有些别扭。”李福寿站起身来仔细端详了下,忍不住评点道;“而且这个座位设置的前低后高,与后方的车轮太高也有关系,急转弯的时候感觉不太稳,重心太高了,不如把这个设计改一下,改成4个轮子都一样大小会好得多,这样也节约成本。”

李福寿是整个汽车项目的投资人兼挂名总设计师,这家伙心里惦记着“汽车之父”这个响亮头衔,打心眼里就没准备把这个荣誉让出去。

也许百年之后,人们在缅怀自己的时候,会用伟大的开拓者,华裔海外建国的奠基者和引路人,政治家,慈善家,金融家,教育家,发明家和先进科技践行者一长串金字招牌来称谓。

那个啥……资本家就不要了,这可不是啥好词儿。

掐指算来荣誉已经不少了,建设世界上第1座水力发电站,组织研发系列新型柴油机,发明煤气罐和燃气灶具,发明了空气轮胎和世界第1辆汽车,这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闪光点。

因此,李福寿对世界第1台汽车研发,多多少少要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把控整个大方向。

至于具体的技术细节,就留在专业人士解决。

李福寿上辈子对汽车很熟悉,但他只是会开会加油,具体的机械原理和构造是不懂的,那必须得专业人士才行。

但是李福寿可以提出一些很中肯的意见,为完善世界第一辆汽车作出实质性贡献,无愧于总设计师这一称号,在场的学者教授都可以做证明,而非名不副实。

“乔,我觉得在车桥的前面可以加个杠子,这样防止撞到树上把发动机搞坏了,修起来费时费力。”

“那个……还有啊,在前面设计两个挂马灯的地方,一定要设计得牢靠些不要颠掉了,嗯……就放在这个位置不错,这样如果夜里要开车也能看得见路。”

“马灯就是那种普通的煤油灯,你在后面设计一个反光板,让光线向前面照着路就可以了,对对……就像灯罩子一样。”

“还有这个地方给它安一个镜子,我把它叫做后视镜,这样坐在车里就可以观察四周的情况了,有马车行人或者是小孩什么的,看的比较清楚些。”

“乔,你这个座椅太硬了不舒服,我需要那种用厚厚海绵包裹的座椅,这种汽车如果推向市场肯定是有钱又有闲的贵族购买,我考虑用上等牛皮缝制座椅,里面垫上厚厚的海绵,这样做起来会更舒服些,放心吧,这肯定会有人买单。”

……

李福寿比划着说了半天意见,一旁科研小组的学生们拿着笔全都记在了本子上,伯爵大人交代的话比教授还要重要,将作为下一步重点改进之处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

这时,一位教授凑上来说道;“尊贵的勋爵大人,我总觉得这台机械太丑陋了,应该让具有美学功底的建筑师或者艺术家来设计一下,呈现出高贵优雅的格调,这样才能符合贵族与众不同的气质。”

“嗯,很有道理,建筑和艺术这两大门类是红河谷大学的空白,正好趁着此次召开红河谷杯世界建筑师设计大奖赛的机会,聘请几位世界知名的建筑师担任客卿教授,比如设计铁塔的埃菲尔先生,把红河谷大学的这个学科建设起来。”李福寿非常赞成这个教授的意见,直接拍了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