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963章 信王就藩

大明都督 第963章 信王就藩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963章 信王就藩

马维忠趁热打铁,投其所好,继续利用皇上和内阁,推行自己未雨绸缪的计划:“应对千年难遇的大旱,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未雨绸缪的计划,整个大明内部,将全部为这个庞大的计划运转,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万岁和内阁居中调度,南北需要配合,但是这里有个关键,就是中枢枢纽必须有人坐镇。”

还不等马维忠说完,皇帝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正想利用这件事,达到自己的目的:“连接南北的枢纽要道,通衢之地河南南部信阳,东连安徽,西、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汉间的战略要地,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又连结北方山陕。成为这里的关键之关键,当派一位重臣要员坐镇。”

信阳的地理位置的重要,大家都心知肚明,要是将大明比喻成一个人,那么信阳就是这个人的肚脐眼,这是命脉所在,其关键远大于南京。所以,天下像点样的城市州府都被各个大明的王爷郡王所占,有的都塞上好几个,但独独信阳成为不封之地,可见大明防备再来一个靖难之变之心多重了。

当天启一提这个位置的时候,满屋子里的阁员立刻警惕起来,因为大家知道,在这个房间里,就站着一个叫信王的小家伙,而这个小家伙精明伶俐,睿智果断,说实话,其能力要高过他的哥哥,这个大名的皇帝。

原先封朱由检为信王的时候,按照当时的规矩,在封王之后,诸位大臣一起强烈要求让信王就番。

但不管大家怎么说,皇帝就是不放这个弟弟出京,按照皇帝的说法是,天下就没有一个带信字的城市和自己弟弟的封号沾边儿,所以有没有地方安置他,他只能留在自己的身边。

其实这就是强词夺理,那福王也没有和他封号沾边儿的呢,结果还不是去了洛阳,周王也不是也去了开封,怎么到了你这里就必须要和他的封号沾边的城市才成,不但不让弟弟出京就番,而且干脆还留在宫里不放出来,这简直就乱了规矩纲常,就连皇后对这件事也不加反对,弄得外面风也风,还是不好听。

最终还是诸位大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个信王弄出宫来别居。但天启却允许信王随时进宫,结果这个信王一天800次进宫,两兄弟依旧腻在一起形影不离,而这个皇帝有什么事情,还和这个兄弟商量,俨然有培养下一代的意思。

这当然不是好事,这当然被大臣反对。

但是天启皇帝叛逆的心态过于严重,原先被东林架空,这个皇帝干脆就不务正业地当起了木匠,竟然还让他做的成效斐然,名声远播,成为天下木匠抄袭的榜样,现在看一看,上到重臣,下到平民百姓,哪一家里没有这个木匠皇帝发明的家具?

结果对于放出信王,让他远离京城的意见,当然再一次引起了皇帝的逆反心理,不但拒绝了大臣们担心的提议,反而变本加厉,将原先在丰润之战中救驾有功,后来在草原上历练过的勋贵子弟们,一股脑的都交给了自己的弟弟,这一下事情就更要了命,这就等于给这个信王组成了一个新贵集团的第四方势力。

那个炙手可热的英国公世子,就当然的成了勋贵子弟的首领,整日和信王形影不离,而英国公现在已经是孤臣党的党魁,毛文龙和信王又走得极近,一旦未来有不可言之事发生,这两个已经结合在一起的集团,必将成为信王的坚强后盾,那时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不敢再想,不敢再说。

但是事情终于有了转机,那就是皇帝有了龙儿,这让那些中心的大臣们立刻看到了改变局势的希望,于是不约而同的上书请册封太子,就是要逼迫信王出京就藩。

结果这时候,皇帝突然提出来要派一个重臣坐镇天下枢纽信阳,其心中所想的意思,再明白不过,那就是他的这个弟弟。

天下藩王都是要被像猪一样的圈养起来,强制规定他们不得出封地城池一步,就连登上城墙向外张望一眼都不行,而且这些在各地的王爷郡王,每一日必须向当地的知府报告自己日常生活起居情况,随时接受知府对他们的弹劾,更有那强势的知府隔三差五的就跑去王府,训诫一番这些王爷,目的就是怕他们造反,结果在这样严格的规矩下,大明朝廷近百的王爷现在只能做两件事,敛财和生娃,一个个变成了猪,也成为大明朝廷最沉重的负担。

结果看现在皇帝的意思,不但不会让自己的这个弟弟去养猪生娃,而且还有让他掌控枢纽,调度南北的权力,这还了得。

正在大家准备要据理力争的时候,天启似乎是看出了大家的意思,于是就先抛出了一个大家力争不得的东西,“诸位阁员都是大明的股弘重臣,需要坚持中枢之地,随时匡服朕的缺失,那么现在朕就决定,在朕的龙儿百日之时,册立太子。”

听到这样的决断,满屋子的重臣全部跪伏在地,欣喜的高声欢呼。这是他们争论已久的,但皇帝一直不表明态度的要紧事。现在终于拿出了明确的态度,这说明,大家担心的兄终弟及故事不再出现,整个王朝的规矩又走向了正统。此决心一下,开始混乱浮动的朝堂舆论就将再次平息,这样的结局,怎么不让左右为难的内阁诸臣欢喜呢。

然而就在大家欢喜的时候,另一件让大家担心的是就真的出现了,“同时在册封太子的时候,我将同时册封信王为八贤王。”

一个信王还不够,这怎么又出来了一个八贤王,那么按照道理,可就应该称呼他八千岁,和万岁就差两千岁了,而太子不过才是一千岁,这就等于天下2日,没太子什么事情了。

于是满屋子的阁老们,赶紧再次趴在地上磕头反对。

天启郑重的道:“我知道朕的这个弟弟的能力,所以要效仿先贤,册封我的这个弟弟为八贤王,斧正我这个哥哥皇帝,同时确立君臣名份,让他未来辅佐太子。一旦上天厌弃我,太子登基即位,年幼无知,就需要我的弟弟兼国辅政,这不好吗?”

这就是明白的向忠诚表示,自己现在彻底的放弃了兄终弟及的想法,确立信王和太子的君臣名份,让大明走向正统,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大家只能暂时接受,因为大礼仪之争在这个大明朝,已经争论了几十年,其造成的危害之烈大家是有目共睹,差点将这一个老大帝国,直接推进万丈深渊。而天启皇帝和他弟弟的关系,如果不能确定,就又会掀起一场更大的大礼仪之争,其结果,一定是将这个老大帝国彻底的覆灭。

现在总算定下了这个名份,也就等于是消灭了未来可能造成亡国的大礼仪之争,也是意外之喜。

于是大臣们决定暂时隐忍这件事情,等以后这场灾难平息,大家得好好的说道说道,剥夺了这个信王不合规矩的所有权利,让他做好养猪生娃那个有前途的工作,于是不断的高呼:“万岁千秋鼎盛,不可妄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