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962章 暗控西北

大明都督 第962章 暗控西北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962章 暗控西北

已经是毛文龙死党,孤臣党中坚的杨嗣昌,被毛文龙保举为张家口巡抚,在张家口坐镇,廉洁能干,将他的才干发挥的淋漓尽致,和毛承勇一起,将张家口经营的铁桶一般,真正起到了京畿门户的作用,已经是贤名远播。这次再被毛文龙举荐为山陕赈灾义仓大使,掌管全国逐步调入的赈灾粮食,大家认为举荐得宜。其实这时候,大家还是一心为国的,至少在这个房间里的所有重臣,都存在着这个心思,并没有想的更多。

即便魏忠贤认为这是一个肥差,心中痒痒,想着想着将这个差事交给自己的干儿子或者是干孙子办理。三年积累,流入北方的粮食何其巨大啊,中间的差价,更加让人眼红,同时毛文龙的建议里还说,平时这些粮食,是可以适当的拿出一部分在市场上发卖,赚取一部分利润,再用这笔利润,继续购买粮食,或者是维持义仓大使衙门的运转,尽可能多的优化这笔资金,这其中当然有巨大的好处。但是转过来又一想,自己手底下的那些干儿子干孙子,在搜刮贪污上,可都是一批好手,这块肥肉放在他们手里,就等于将肉放在狼的嘴里,转眼之间就会让你连毛都不剩,这可是自己家的钱,不是国库的,也不是百姓的,让那帮混蛋贪了自己的钱,想一想恨的就牙根疼。

而杨嗣昌的确廉洁奉公,重修张家口,整顿张家口的防务,杨嗣昌可没有像袁崇焕那样,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而是事先上来了计划条陈,那真的做到了每一砖一瓦都有价格计算,虽有增减,却真的没有大的浪费之处,而且经过锦衣卫暗中调查,他也的确将这不多的银子,全部用在了工程上,才有了现在铁打的北大门。

而杨嗣昌早就跳出了东林,不再是自己阉党敌人,自己的钱粮放在他手里放心,于是也就没有提出异议。

原则上,魏忠贤在外面即便是权势熏天,但在君臣集会的时候,他依旧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奴仆,根本没有他说话的地位。他的意思都靠自己的党羽作为发声筒,顾秉谦看到魏忠贤对于这个推荐任命,并没有对自己轻轻摇头,也就当然符合。

“既然如此,内阁明天就票拟,魏大伴立刻批红,调杨嗣昌为义仓大使,品级上升一级,不受地方管辖,却可调度地方粮食,赏赐尚方宝剑,有独断专行之权。”但其实天启皇帝这时候还是想,自己的钱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转头对焦急的魏忠贤说道:“同时派遣东厂太监,坐镇各个义仓,监督粮食的收购与发卖。”

得到这个圣旨,魏忠贤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这么大的一笔钱没有自己插手一把,是不让他心安的。现在好了,可以名正言顺的插手这个事情,看住自己的钱。

马维忠不动声色的又将一枚重要的棋子安了下去。毛文龙交代的使命,这不过是一半,还得继续啊。

当初毛文龙的未雨绸缪,设计的还比这要深远一点。于是就试探的建议:“既然设立了山陕义仓大使,杨大人是有这个能力的,但是未来灾害一起,难免各地流寇纷纷涌起,他们最主要的目标还是冲击这些义仓。因为杨大人不归地方所管,难免地方官员会出现推脱不救的现象,再加上地方卫所早已经废驰,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义仓的安全就不得不考虑。”

天启认为这个提议非常正确,算计了一下之后决定:“可以放权给杨嗣昌,让他就地招募一批义勇,守卫粮仓。”

顾秉谦根本就没往别处想,深以为然的说道:“现在北方地区已经流民形成了流寇,地方剿匪不利,既然这样,干脆就直接让这个杨大人,同时肩负起周边剿匪的义务,这不是一举多得嘛?”

黄爌沉思了一下,杨嗣昌是文人,文人领兵,不犯忌讳,再加上杨嗣昌公认的忠君爱国,在张家口整顿军务也是成效显著,在文臣堆儿里,他算是一个知兵的,倒是所用得人,于是点头:“这个办法不错,现在各地已经开始出现流寇杆子,地方政府围剿不利,究其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拿不出钱来,现在杨嗣昌掌握着巨大的钱粮,组织保护这些钱粮的义勇,那就干脆让他肩负起这个担子。”

其他的几个人都深以为然,于是纷纷点头同意。

之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大家没有反对,还是想借助皇上内帑的资金,做国家不能做的事情,大家认为这是占了皇上的便宜。既然有便宜可占,不占王八蛋,所以大家纷纷赞同。

剩下的只有魏忠贤苦着脸,坚决的反驳。你们不能拿着我的东西,做着你们的事啊,这不是明显的假私济公吗,这已经不是占皇家的便宜了,这已经是欺负人了。

但是不管魏忠贤在外面如何行风行雨,在这重臣阁老面前,几乎还是没有他说话的地位,尤其是皇上,也在刻意的打压,最终这件事就定下来了。

“既然如此,明天就开始执行这项计划,调杨嗣昌出任山陕义仓大使,行尚方剑,建立义仓义勇,兼职绥靖地方。”

大家不知不觉间,就在西北设立了一个实权大于天的职位,杨嗣昌手握钱粮军权,还有可以调度地方粮食的特权,就等于掌握住了整个西北。

马维忠心中就暗暗的松了一口气,他实在是没想到,当初自己三个人的自保策略,竟然就这么轻松的实现了。

杨嗣昌已经成为了毛文龙的忠实盟友,他的身上已经严重的打上了毛文龙的烙印。名正言顺的将他安排到山陕去,他的属下也尽可能的用孤臣党人,这样掌握住巨大的钱粮,再掌握一支义勇队伍,然后这支队伍的主要骨干,将慢慢的安排退伍的复辽军将士指挥,那么几乎整个北方,就全部落入了毛文龙和孤臣党的手中,未雨绸缪计划,就实现了一大半。

看看天启依旧在为不能彻底解决未来灾害的事而忧心忡忡,马维忠准备再接再厉,将毛文龙自保的未雨绸缪大计进行到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