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704章 沙漠课题

兴汉使命 第704章 沙漠课题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704章 沙漠课题

轩辕无双画笔飞舞,额头上的汗珠一颗接着一颗的往地上掉。直到最后一笔收工,她才才松了一口气,回过头来对刘正说:“王爷,弄好了。”

刘正收起了画卷,若有所思的说:“也不知道沙漠风暴里的几组成员怎么样了,会不会给兴汉学院意想不到的惊喜?”

轩辕无双没有回答,那组文武搭档的表现,让她失去了信心。即便是刘莲和沙摩柯的存在,也给不了轩辕无双勇气和信心。

库布齐沙漠内部,赵统喝掉了最后一滴水。他倚靠在炙热的沙丘上一动也不动,尽力的减少体能的消耗。

不远之处,司马师提着刘巴踉踉跄跄的走到赵统身边,三人的脸上沾满了沙粒。被汗水浸润的沙粒似乎随时都有可能风干。司马师忙抹下脸上的沙粒放到干燥的舌头上增加口腔的湿度。那味道有点咸,又带着一丝苦涩。

刘巴翻着死鱼眼,一个劲儿的往外吐字说:“修路,必须要修路!从修都到广牧,必须要整出一条快速通道!”

司马师怕刘巴渴死,只得不断的刺激:“别傻了,咱们所站的地方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你来告诉我怎么修?”

赵统说:“到处都是风沙,想要修路太难了!”

刘巴不肯死心,沙漠修路需要解决两大问题:

一个是定位问题。沙漠环境特殊,即便是有经验的骆驼客,也没有办法保证记忆通道的绝对安全。在沙漠中迷失方向是常有的事情。一旦迷失方向,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

二是风沙问题。沙漠修路的难题在于路基的选定与保障。要搞定路基,就得深度挖掘。至少要找到硬土层。这就相当于路基两边会形成高耸的沙丘。如何解决沙丘覆盖路基就是当务之急。

赵统说:“梅园研究院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名字叫做定位仪的东西。基本可以确定方位。”

司马师摇了摇头说:“定位仪在别的地方有用,咱们现在这个位置就失效了。”

刘巴突然说:“我明白了。”

按照兴汉学院的相关理论,沙漠中的沙粒由多种矿物质组成。其中某种物质达到了一定的比例之后就具有扰乱定位仪工作的作用。在植物覆盖的地区,该物质被土壤固定,很难流动,无法完成聚集就不会构成干扰。

想要突破沙漠修路的技术难题在于找到干扰定位仪工作的特殊物质。刘巴决定把论文的方向正式确立。为了找到特殊物质,他决定向兴汉学院申请课题研究。

根据兴汉学院珍藏的世界未解之谜典籍记载:

南海某个叫做百慕大的地区,会出现定位仪失效的记载;益州神农架,也时常有定位仪失灵的故事流传;如今在库布齐沙漠里,更是亲身经历了定位仪紊乱的场景。

这足以证明定位仪失控与环境无关。百慕大多水;神农架全是深山老林;库布齐沙漠,一眼望去全是土。不一样的环境,均有干扰定位仪工作的事情发生。这足以说明三个地方都存在着相同的物质,而且数量不会稀少。

刘巴有一点想不通,到底那种物质要达到什么样的比例,才会对定位仪造成干扰。司马师忙掏出定位仪,帮助刘巴选定土质样本。

暗中观察三人动向的郭嘉听了刘巴的话,决定启动情报部门协助收集样本。干扰物质的研究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深度挖掘抗干扰材料。

倘若定位仪可以无视干扰物质的存在,刘巴的构想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达成了。根据两汉典籍记载:张骞通西域,贰师城有贰师将军李广利的记载;张衡发明地动仪,用技术手段监控天灾。

看来道门张家在研究定位仪方面有着非同凡响的技术成就。郭嘉甚至在想,张骞可以贯通西域,足以证明张家在沙漠定位方面有着特殊成就。倘若刘巴与张家后人联合研究,也许可以在定位仪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现干扰物质只是第一步,想要做到只是时间问题。然而沙漠面积太大,深山老林的占地规模也不小,更不用说南海之大了。想要全方位的清除干扰物质很难实现。更何况分离沙漠中的干扰物质,也存在着大量的技术难题。

赵统说:“刘同学,定位仪就这样了。即便是你找到了干扰物质又能怎么样呢?”

司马师也深有同感,找到问题并不意味着可以解决问题。就拿魏国穷人吃不上的问题来说,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最大的问题是兜里没有五铢钱,买不起粮食。然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古至今都没有答案。

用低价确保所有人的吃饭问题又会导致种粮人无利可图,从而导致粮食布局难以周转。轻易的涨价又会增加吃不上饭的人口比例。

刘巴说:“只要方向正确,总会看到成功的那一天。”

刘巴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无法清除干扰物质,就得选择在抗干扰技术方面进行突破。定位仪的存在意义重大,必须要在新一代定位仪上使用最新研究成果。

没有抗干扰技术,就只能拿人命填了。赵统觉得刘巴的想法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以梅园当前的技术条件,寻找抗干扰物质本身就是老大难了,要提炼出来加以运用,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实现。反倒不如另辟蹊径,改变沙漠的环境来得实在。

刘巴是技术型文科生,只会考虑在技术方面进行突破。从来都不会计较成本问题。赵统就不一样的了。综合科的毕业生,肯定会计算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

赵统说:“技术深耕不会一蹴而就。咱们总不能指望兴汉学院的高层毫不节制的朝无底洞里砸钱。长远利益必须要搭配好短期利益,才能保证在技术积累阶段的资金链不会断裂!”

兴汉学院组织的实习,不仅是在考验毕业生的行动力,还要为梅园的技术储备添砖加瓦。让最优秀的毕业生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实行研究,就是要让文武学生都接地气的拿出有效的研究成果。

只有让处于研究课题申请的毕业生看到短期利益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才会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就拿刘巴的事情来说,研究抗干扰材料的确重要。然而对于库布齐沙漠的环境来说没有意义。从修都到广牧,治沙才是硬道理。

赵统实事求是的建议刘巴:把抗干扰材料立为主要课题,再把抗干旱植物的研究作为辅助课题。这样就更容易获得兴汉学院的资金支持和资源倾斜。

抗干旱植物容易出成绩,从而可以避免超级研究课题陷入信任危机。毕竟资源有限,各大课题的立项也无法一碗水端平。

想要争取资源,就必须要让人们看到相应的研究成果。刘巴想要修一条从修都到广牧的大道,就必须要让更多的人看到修路有绝对成功的把握。

治理沙漠,治是关键!只有让沙漠得到抑制,才会出现理的可能性。“理”顾名思义就是梳理,也就是修路的意思。

赵统的意见很中肯,单纯的立项抗干扰材料或者是抗早植物的研究,很难通过兴汉学院的审核。前者周期太长,技术条件也不成熟;后者见效太快,不利于后续的研究深入,有浪费资源的诟病。

刘巴同意了赵统的看法,决定统筹兼顾,合并立项。既解决了课题数量超限的问题,又可以确保持续不断的资金来源。

库布齐沙漠的三个年轻了,居然靠在沙丘上讨论出了第一项百年计划的超级工程的雏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