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313章 大宋天军!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13章 大宋天军!

作者:玩蛇怪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8

第313章 大宋天军!

第313章 大宋天军!

走大路直取谅州,然后强行攻破有重兵把守的雍鸡关古道,最后再强行奔袭李朝的都城升龙?

听完狄青的话,侬智高只觉得脑袋嗡嗡的,两眼迷糊,有些发蒙。

见过狂妄的,没见过这么狂妄的。

要知道李朝可不比打西夏跟辽国,或许在战力上上李朝跟他们有些差距,但在地形上,李越占据了绝对优势。

他忍不住对狄青说道:“将军,这会不会太冒失了一些。”

说着侬智高指着舆图,在雍鸡关外围一带划了一条线道:“这边出雍鸡关后,为我大宋边陲门州,后方有门州关,为交趾把控,一条道路直通谅州,可此路虽还算通畅,却是两侧高山山峦,中间一条直道。”

“我们在当地也并非没有内应探马,根据他们的回报,李朝太尉郭盛溢已经在此有重兵把守。若要强行扣关,他们只需要在两侧山峦上布下伏击,岂不是与送死无异?”

打西夏跟辽国地形平坦,双方也没有多少地利可言。甚至宋国有城池,在非野外战争当中,可能还更占便宜一点。

而李朝这边全是山岭,虽然过了红河三角洲北部山峦,就是一望无际的红河平原。

然而就是这山峦难过。

毕竟自古以来,只有一条道的绝道都是非常险要的。

这种道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需要占据咽喉要道,便能够以少量兵马,将千军万马都给阻拦在外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姜维占据剑门关,关外钟会十多万大军寸步不能行。若非邓艾率领五千人马偷渡阴平小道,直取成都,恐怕再来十万人季汉都难以灭亡。

这雍鸡关古道也是如此。

虽然李朝的兵马战斗力不一定高,可有这样的险要地形,除非大军南下,否则在兵力没有多大优势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强行攻破这样的绝道呢?

但狄青也有理由的,现在的打仗可不是像以前那样冷兵器作战,敌人占据山岭就占据山岭,一路上这么多山,都能占据吗?

只要在对面山上架起大炮,甭管敌人建造多少营垒,关口有么险峻,对方有多少人马,那都是一炮轰平。

所以狄青只是笑了笑说道:“同知有所不知,别看我们人数只有一万,却战力非同一般。而且更能山地作战,他们喜欢在山里,我们就能打得他们无处藏身。”

“额”

侬智高更加不解了,但见狄青颇为自信,也不敢与他争辩,只好说道:“还是请将军不要大意才是。”

“放心,我自有攻略之计。”

狄青应了一声,随后说道:“只是虽有攻敌之策,但还是要实际观测一番地形,同知熟悉敌人情况,希望同知明日带我去看看。”

“明日就去吗?”

杨察忍不住道:“邕州离雍鸡关尚有四百里,将军一路过来奔波,是不是要先休整一番?”

“无妨,我们可以先行一步,驻扎于关中,等我观测好了地形,便能正式出兵。陛下和知院的意思都是要我速战速决,我也不想拖太久的时间。”

狄青摆摆手。

眼下六月正是广西炎热的时候,而且蚊虫非常多,就怕军中出现疫病,所以能迅速解决最好,他也不想拖下去。

见狄青坚持,杨察也无奈,只好应道:“希望将军大局为重,不要轻易涉险。”

“那是自然。”

狄青应了一句,随后大家又聊了一些事情,这才散会。

会议结束之后,众人各心情不同。

杨察是知道火器厉害,但他没有亲眼在战场上见过,所以也不知道这一万火器军到底能不能发挥作用。

而侬智高则别说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西南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特别是他以前都不是朝廷官员,只是一个边境少数民族首领,就更加不可能知道火器的存在。

因而见到朝廷只来了一万人,不免对这次出征有些悲观。

只是狄青似乎信心满满,似乎觉得光凭广西这几万人,加上大理那点人手,就能够平灭掉拥有数万大军把守的交趾重要关隘。

让侬智高难免在心里给他评价一个骄傲自大。

“也好。”

“这狄青自以为大宋击败了辽国和西夏,就如此目中无人,让他去碰个头破血流,就知道厉害。”

“到时候上报到朝廷,我既然已经劝阻过,那跟我也没有什么关系。”

“之后朝廷见到光凭一万人不能破交趾,兴许更加大怒,遣重兵二十万来也说不定。如此一来,才能够彻底把交趾灭亡。”

出了州府衙门,在回自己同知衙门的时候,侬智高心里想着。

于是乎,大家各怀心思,便是一夜过去。

翌日清晨,狄青就带着三百人轻装上路,在侬智高的带领下,向着凭祥洞的方向而去。

凭祥洞就是后世凭祥市。

在宋越边境线上,这一带羁縻州相当多,达十余个,其中门州就是后世越南的同登镇。

跟大理一样,宋国和越南之间并不直接相连,而是中间有大量的少数民族部落,这些部落形成的集镇在名义上归属于大宋,实际上都是自治。

李朝对这些边境部落采取拉拢、分化、压榨等等策略,以至于当地部民十分厌恶,纷纷举兵反抗,这才让侬智高崛起。

只是说来也有些惭愧。

这些区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领土,但雍鸡关这样重要的关隘把守者却不是宋军,而是边境的少数民族。

他们处于两个国家的夹缝当中,无力阻拦李朝的进攻,导致边境频频失守。

在历史上李朝攻破邕州之前,李朝就多次派兵袭扰边境关卡,劫掠门州、冻州、下石、凭祥、西州、上石、西平州等大宋的边境羁縻州,给边民造成严重威胁。

若非如此,也不至于让侬智高振臂一呼,一呼百应,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区区数千人的部队,发展出数万人。

都是被李朝压迫而奋起反抗的边境少数民族。

侬智高如今在边境的威望其实一般般,历史上需要他多次反抗李朝,多次招兵买马,实力越来越强大之后,才被周围侬姓、黄姓等边境各部落推崇。

此时他还没有到后来那样的地步。

不过他爹侬全福威望很高,以前是边境地区最大的少数民族势力,带领各部落反抗李越。

所以侬智高与边境很多部落首领都认识,看在他死去老爹的份上,那些诸洞诸部落的首领基本都会卖他个面子。

有他带路,一路就非常顺畅。

狄青从邕州出来,走了大概十多天的时间,过古万(扶绥)、太平(崇左)、思明(宁明)等大州,最后终于抵达了距离凭祥洞十余里外的西州。

这一路上其实都是大路,而且有不少平原区。如太平州和思明州就是平原众多,土壤肥沃之地,有诸多部落在此生存,甚至还有很多汉人百姓,与这些边境民族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态势。

但狄青还是走了十多天,并非道路不好走。而是森林太多,加上每到一地,侬智高都要给他介绍当地首领,因此耽搁了一些时间。

不得不说,虽然是平原区,可林木也太多了一些。后世宁明3705平方公里面积,其中大多数都是平原。但在此时大多数地区都是森林,一望无际的林海,仿佛一眼看不到尽头。

怪不得古代向朝廷进献木料,都要从西南的广西运过去,这木材资源的丰富程度,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狄青出身于山西汾州,16岁就打架斗殴被编入汴梁禁军,哪见过这样无边无际的林海,一路上都是啧啧称奇。却又把这样奇特的地形记在心里,思忖着若是他来这里打仗,应该如何调兵遣将。

等到七月上旬,他与侬智高就到了西州。

光听边境某某洞某某洞,还以为这些少数民族部落都居住在山洞里。

但实际上洞也可以说是峒,属于当地的行政名称,对应的话有点像是大宋的乡镇,规模跟镇子没什么区别。

西州就是一条街道作为镇子,当地乡民都居于山间耕作。而西州少数民族首领,州主黄应文不能说是少数民族首领,反而更像一个当地的地主。

他穿着汉人穿的绫罗绸缎,居住着汉人富豪住的大宅第,行事作派,说话方式,都与汉人无异。

这也是西南边境少数民族首领常态。

除了还居住在深山里,还过着传统生活的少数民族以外,下山的少数民族基本汉化的厉害,到了后世很多西南的黄姓汉人,祖上其实就都是这些少数民族。

黄应文热情地招待了狄青和侬智高,随后亲自带着他们前往凭祥洞,与凭祥洞的洞主覃大福会面,给他们介绍了当地情况。

七月九日,上午辰时。雍鸡关以北的官道上,一行千余人的队伍,骑着马匹,缓缓地向前行进。

狄青抬起头看着四周山梁,周围的山其实都不高,也就几十米最高不到百米的小丘陵,但林木茂盛如海,路边杂草丛生,官道虽宽阔,却起伏不定,行走还是非常困难。

宋越边境也时常能够看到骡马商队,谈不上多繁华。

然而在大宋全面开放贸易,鼓励商业发展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多广西商人去越南进购香料、象牙、首饰回国贩卖。

这一队骑着战马的宋军出现在边境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只是狄青作为大将,自然不可能傻乎乎地毫无准备。身边外围是由侬智高的本地部队防御,内圈则由火枪队时刻保持警惕。

一旦发生战斗,除非侬智高忽然叛变,否则只要外面的部队拖延个几秒钟的时间,已经上弹的火枪队就会第一时间开枪,足够应付除李朝主力之外的任何势力了。

侬智高现在得到了朝廷的赏赐,成为地方官吏,那就自然不可能也不肯叛变——当叛贼哪有当朝廷命官舒服?

所以狄青非常安全。

当地土著也没有攻击他们,反而与他们相处极为融洽。

他们巡视了雍鸡关,狄青看到了破败的关隘,虽然城墙还在,却已经斑驳开裂,很多地方干脆就失去了屏障,沦为了一片废墟。

狄青的注意力全在地形上,在接下来的几日,他不断观察地形,描绘舆图,确定了对李朝的主攻方向。

与此同时,杨察也开始调动兵马,联络诸部,让他们派遣兵力,云集于西州。

火器军的主力亦开始向西南移动。

只是雍鸡关关隘附近来了一支小规模宋军驻扎,自然是引起了位于谅州的郭盛溢的注意。

边境毕竟人来人往,也有不少越南人去大宋做生意,因此很快消息通报到了谅州。

得知边境来了一支宋军,并且宋国境内同样有大量的兵马调动,这让郭盛溢非常惊讶,难道陛下向宋国皇帝进献贡品,并没有让宋国皇帝息怒?

他一时迟疑。

犹豫之后,决定煽动边境依附于李朝的少数民族叛乱,袭击那支宋军小队,试试敌人的情况。

七月十九日,下午酉时,凭祥洞北面一处丘陵山坡上,后世凭祥市炮台景区地,狄青的小队就驻扎于此。

他们在当地安营之后,每个军营都用蚊帐密封起来,夜晚睡觉的时候都要用艾草、蒿草点燃用烟雾驱蚊,或者撒藿香、薄荷防止蚊虫叮咬。

但即便如此,这丛林当中的蚊子有时候能多得把人抬走。在帐篷里睡觉的时候勉强还好,出了营帐简直是要命。

傍晚时分,营寨内几个士兵正在点燃艾草,有人一边挠痒一边说道:“西南的蚊虫也太多了些,我昨天抬起头,看到头上一团蚊云,差点没给我吓死。”

“报纸上说,疫病就是由这些蚊虫叮咬所发,这大热天的我们还必须把身上的每一处都捂好,怕是没被蚊子咬死也要热死了。”

“西南不是人待的地方啊。”

他们正抱怨着。

外面却忽然一阵嘈杂的声音传来,各种各样喊杀声遍天。

众人连忙跑到营口去看。

就看到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冲进来成百上千名穿着当地土著服饰的人,见人就砍,四处乱杀。

侬智高的土著部队就驻扎在外围保护他们,此时已经乱作一团。

侬智高本人正在指挥部队防守,同时有人急匆匆过来高喊道:“狄将军,狄将军,敌人杀来了。”

“嘟嘟嘟嘟嘟!”

几乎是刹那间,整个营寨内哨声大响。

紧接着狄青快步走出营帐,喝道:“列队!”

很快宋军三百士兵便在短短的一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在营寨口排列出队形。

他们以一百人为基础,最下面蹲一百人,中间站一百人,后面还有一百人,排出一个方形阵将寨口堵住。

随后狄青又勒令道:“给侬同知传信,让他向两边撤退,将敌人放进来。”

“是。”

马上就有士兵出去传令。

片刻后正陷于苦战的侬智高得到命令,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狄青哪来的自信,但他的部队损失惨重,只好听令向两翼撤离。

随着他们离开,通往小坡的道路就一下子空了,乌压压何止千人喊叫着开始往小山坡上冲锋。

山坡其实并不陡峭,说是山坡,也就是一个长长的斜角陡坡而已。

而且由于就在洞口附近,当地百姓把山里的树木砍了不少,导致视野相当开阔,除了草木极为旺盛以外,并不能阻碍他们的视线。

至少一两千人浩浩荡荡地向着坡上冲锋,他们嘴里发出野狼般的嚎叫,似乎要将前方的一切都给吞噬。

“射击!”

几乎是在对方离寨口不足百步之时,狄青下达了命令。

“砰砰砰砰!”

枪口喷出火焰,爆发出巨大的响声。

下一秒第一排的士兵退到后面开始装弹,第二排的士兵蹲下继续发射,紧接着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

枪声不断响起,形成了一个密集的火力网,前方所有冲过来的敌人纷纷中弹倒下,哀嚎遍野。

仅仅过了一分钟不到,他们百步外就已经没有站着的人,地上到处都是尸体或者受伤的敌方士兵,剩下的人愕然不已,随后像是见到了鬼一样,惨叫着往后逃跑。

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谁也没有想到,宋军甚至都没有与敌人近身肉搏,隔着那么远的距离,这些突如其来的敌人就全都倒下,少有生还者。

两侧草丛间的侬智高部队都愣了,迟迟没有回过神来。他们就见到响声不断,随后宋军阵地被白雾笼罩,烟雾缭绕中,敌人就这样倒下,完全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犹如仙术般令人恐惧。

“这”

侬智高都傻眼了,甚至在剩余的敌人逃跑之后,都忘记了下达命令追击。

还是山底下传来的打斗声将他惊醒过来。

那是凭祥洞洞主覃大福得知有人来袭,连忙带着本部人马过来帮忙,与敌人交战在了一起。

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覃大福押着一批俘虏上山,向狄青禀报了情况。

原来这些都是附近七源州的土著,七源州就是后世越南境内的文朗县一带,被越南李朝控制,听说边境来了宋军,被李朝派来探探虚实。

得知此事,狄青大怒道:“没想到还有边民为交趾充当走狗,七源州本是大宋领土,却叛国投敌,此族可灭矣!我当发兵,剿灭这些叛贼,交趾李朝,也必须要为此身死国灭!”

“将军威武!”

覃大福连连高喊,他们早就受够了李朝的气。

唯有亲眼见到火器厉害的侬智高此事才算是回过神来,忙问狄青道:“将军,我大宋天军都有这般厉害吗?”

“那是自然。”

狄青咧嘴一笑,目光看向北方:“比这还厉害的东西都有!”

火炮一出。

管你是十万大军还是百万大军。

都给我烟消云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