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79章 蜀地豪族

三国:季汉刘璋 第79章 蜀地豪族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79章 蜀地豪族

第79章 蜀地豪族

‘这也太软弱了。’

刘璋听着别驾王商的话,内心不由叹了一句。

他让王商这位蜀地之望从蜀郡世家豪族手里筹备南征所需的粮草,今天王商过来汇报,说是在他的劝告下,蜀地世家豪族踊跃献粮,现下已经凑齐了南征一万八千人所需的粮草,而且还有多。

这让刘璋不由的感叹蜀地的世家豪族实在过于软弱了。

按照常理,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他向蜀地世家豪族下黑手,但蜀地的世家豪族竟是没有一二家跳出来反抗,竟是给他把南中所需的粮草给凑齐了。

原本他都准备杀一两家不长眼的豪族,抖一抖他这个益州牧威风,没想到蜀地的世家豪族这么识时务,让举起四十米长大刀的他有些尴尬。

不过想想也是,对比曹魏的颍川豪族,孙吴的顾陆朱张,各自在魏国和吴国翻云覆雨,蜀汉倒是没有什么豪族翻起风浪。

更何况他前面刚刚在巴郡抖擞威风,这些蜀地的豪族怎么也不会现在跳出来挨打,可见蜀地豪族都是识时务的英雄。

这样倒也不错,大家精诚合作,一起光大蜀地,走向辉煌未来。

刘璋拱手向王商致礼,这几日下来他看王商的脸色有些憔悴了,让蜀地世家豪门掏钱,摆弄口舌也够累的。

“王卿劳苦功高,这一向辛苦王卿了。”

刘璋向王商致谢,但王商自不会接下来,他避席道:“明公,这是商的分内之事,算不得什么功劳。”

“南中叛乱,乃是蜀地家门之祸,明公欲平祸乱,蜀地豪族自是当仁不让,效力一二。”他借着机会夸赞了一番明事理的蜀地世家豪族,希望能给刘璋留下一个好印象。

“嗯。”刘璋微笑着应下,而后对王商说道:“王卿可于蜀地世家中拣选人才,充实州牧府。”

对于蜀地豪门大族识时务的举动,刘璋自然当是有所回报。

东汉以降,世家豪族不断坐大,豪族在获得经济上的地位后,走向了经学化,通过经学化,豪族得以世代为官,诞生了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这些可怕的世家大族。

其实在西汉末期世家豪族就已经有坐大的苗头了,汉元帝时期,就不再以徙陵制度迁徙关东的豪右富商二千石的强宗大族到关中了,汉哀帝时期颁布的限田限奴婢政策也是失败了。

现在的世家豪族在地方上有影响力,金钱、土地、人力统统都有,世家子弟聪明的读书,不聪明的骑马射箭,人才甚多。

尽管寒门中有一些人才,但寒门中的人才数量不够多。

因此作为一名君主,自然是要和治下的世家豪族有所合作的。

完全摒弃手下的世家豪族,将他们排除在权利中心外面,是不合理的,也是难以做到的。

“明公,这些豪族有一个请求,他们请求将成都令董和调走。”王商说起了豪族们托付给他的一件事。

成都的这些豪族在董和这位成都令手下,感到不轻松,有些不自在,想让董和调到其他地方去。

刘璋没有第一时间作答,而是反问王商:“王卿,你怎么看。”

“知人用人,明公当一力为之。”王商先是肯定了这是刘璋的权利,而后表达了自己对董和的看法。

“董令任事,商是看在眼里的,豪门不得肆意,小民不致受屈。”

“前些日子豪族赵家的奴仆触犯条律,董令手下小吏心怀犹豫,以赵家为豪族,不敢上门拘捕,是董令执法公正,不避权贵,前往赵家,逮捕罪犯。”

“如此良人,有功无过,岂可遣之。”

见到王商如此言论,刘璋心里松了一口气,王商的品性还是不错,不至于和世家豪门交接过深。

这位他当做萧何之任的王商,在他心中的分量很重,如果他和世家豪族共进退,这对他来说将是一件极为糟糕的事情。

“王卿之言,甚合我心,我意亦是如此。”刘璋应和着王商的话。

“有董令在,成都方可大治。”

两人接着讨论了几件事情,王商告退而去。

刘璋起身目送王商离去,而后坐下思索了起来。

对于益州世家豪族能这么轻易的凑齐南征所需的粮草,一方面他是高兴的,一方面让他也有些担忧,担忧世家豪族的能量之大。

他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秦汉帝国的建立,是建立在编户齐民、郡县制、军功爵,以及如徙陵这些打压豪族的手段上的。

秦汉帝国的荣光在于尽可能让帝国去掌握治下的每一个黔首,每一块土地,让帝国对自身的实力有着无比清晰的认知,用这份力量,去为帝国开阔新的疆土。

如今是东汉末年,世家豪族坐大,皇权日衰,有一股大势在涌动。

也就是谁最先抛弃秦汉帝国的制度,最能让世家豪族爽,谁就能得到天下。

魏蜀吴三国之中。

蜀汉坚持秦汉帝国的体制,十分的古板,逆大势潮流而动,所以最先灭亡。

魏国曹丕为了称帝,启用九品中正制,向世家大族有所妥协,但是牢牢将军权掌握在宗室手里,可惜随着宗室中的人才凋零,军权落到世家手里。

魏国这种和世家有合作也有对抗的举措,因此魏国第二个灭国。

孙吴作为三国中最反动的,也是最符合时代潮流的。

统治者作为武将出身的孙吴,自身的实力较为弱小,所以是三国中和世家大族苟合的最深的。

孙吴采用奉邑制,私兵甚兴,集权不足,世家豪族在地方坐大。

世家出身的陆逊、陆抗,长期统领大军,坐镇孙吴上游的荆楚。

因此孙吴是魏蜀吴中最后一个灭国。

可尽管孙吴已经够反动了,但是还是没有世家出身的司马家的西晋反动,至少孙权和顾陆朱张还是斗上了一斗,妄图将权利拿在手里。

晋朝完完全全的将秦汉帝国的体制颠覆掉了,同时让世家豪族爽翻天。

秦汉军功制,晋朝五等爵。

秦汉郡县制,削弱分封制,晋朝启用分封制。

秦汉拥有强大的郡国兵,晋朝废除郡国武备制度。

秦汉打压世家豪强,一点都不留情面,晋朝则是立国不正,肆意放纵世家豪强。

所以魏蜀吴都没有拿到天下,而是晋朝统一了天下,可晋朝统一天下并不是黎明前的第一道曙光,而是中原大地落日前的最后一道余晖。

如果扒开西晋这个刚刚统一、看似强壮的帝国身上穿着的华丽服饰,可以看到名为五胡的虫卵正在西晋的**上静静繁衍,等待着有朝一日破茧而出,去迎接一场五胡乱华的盛大宴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