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531章 四方来贺

三国:季汉刘璋 第531章 四方来贺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23

第531章 四方来贺

一年将尽,四季迎来了最后一季,刘璋也迎来了他穿越到东汉末年的第六个年头,他和往常几年一样,做起了年终总结。

说来今岁刘璋和过去几年不太一样,他除去巡视了一圈河东的守务后,基本上都待在长安城内理政安民,不再亲自出征攻讨,干起了萧何的活。

不过也是今年他没有大的举动,用不着他出手,毕竟今年也就是扫清了陇右的羌胡,武都和阴平二郡的氐人,再就是着甘宁、张任等人试探性的攻打太原郡,多是小打小闹,没有调动数万大军层级的战斗。

所以刘璋安安分分的待在长安城,埋头于治政和安民二事上,期望关中重新兴盛起来,恢复过去号称天府之国时的景况,成为他振兴汉室的基石。

坐守于长安,刘璋的眼界不止着于长安,他对四方之事也是关切的紧,即是欲要征伐天下,一统宇内,国事家事天下事,他不可不知,也不敢不知。

当下,长安的衙署中。

荀攸铺开一张长长的绢布在案几上,他一边扫视着绢布上的内容,一边念道了起来:“明珠一千。”

“大贝五百。”

“琉璃一百。”

“翡翠五百。”

“玳瑁、犀角、象牙等略不可计。”

“乖乖。”听荀攸诵念完绢布上的清单内容,书佐孟节感慨了一声:“交州牧士燮这是将交趾郡的府库搬空送了过来吗?竟是送了这么多的东西来……”

对于交州牧士燮,今岁被自家明公刘璋举荐为交州牧的人物,孟节对其是即未蒙面,也没有书信往来,可谓是一概不知。

然今日见着士燮送到长安的贺岁之礼,孟节对士燮的品性有了一二认知,他自认士燮当是一个大大方方的人物,不然也不会送上这么多的礼品来。

荀攸轻笑了一声,他向惑然的孟节解释道:“往者交趾不过一刺史部,非有州名,乃是明公上表以交趾为交州,而后又上表,表奏士燮为交州牧,可谓恩情深厚。”

“如今看来,士燮乃是知礼并懂得回报的人,所以才递上如此多的贺岁礼品,此所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也。”

“当不止于此。”长史王商手中拿着士燮亲笔贺表,明示众人道:“士燮递来的贺表上言,以明公为海内英杰,有命世之才,表中有归效之意,俯首之词,可见士燮有意归顺明公。”

“若是袁绍、曹操也这般识趣,天下就可无事矣。”上首的刘璋打趣了一句,赢来了一众文武的笑声。

识时务,真俊杰。这是刘璋给士燮的评语,士燮和其昆弟担任着交州各郡的郡守,掌控着一州的权柄,管辖的地方偏在万里之外,而士燮没有因自擅威权而嚣张跋扈,反倒是做小伏低,言辞卑恭,这不是识时务,就没人识时务了。

刘璋斟酌了一二,他决意对士燮这幅恭敬的态度做出积极的回应,一来他亲笔书写了一封文书,接受了士燮的投效之意,并在文书中好生抚慰士燮,二来,对于士燮进贺如此多的珍奇,他自是要给出回报,向士燮寄去蜀地和关中的特产,以表对士燮的尊重。

处理完了士燮的事情,刘璋关注起了上庸的情况,自从兴平二年被他从汉中驱逐,天师张鲁遁逃到上庸,和上庸申氏媾和在了一起,藉此成功在上庸站住了脚,而今已有四岁矣。

四年的时间,似乎消磨掉了天师张鲁对刘璋抢夺其基业的大仇,而今张鲁从上庸递来进贺的文书,以及一二上庸的土物作为礼品。

虽是张鲁没有如士燮一样在文书中表露归效之意,所致来的礼品也不是十分的丰厚,但终归张鲁还是表达出了善意,明示不敢同刘璋作对,且愿意襄助一二,这到底是一件好事。

“张鲁肆行鬼道,非是良人,虽是其人递来文书进贺,可还需提防一二。”长史王商通晓儒学,对鬼道中人的张鲁十分的嫌恶,他进言了一句:“以臣之见,莫不如令黄太守进军剿之,自汉水而下往上庸,借流水之势,加以我军雄武,张鲁必不能御之。”

“先生所言,吾自省得。”刘璋点了点头,他淡笑道:“上庸地贫民少,道路难行,故而吾一直未着黄公衡进剿张鲁,也是张鲁无害于汉中,所以让张鲁苟且一时……虽是张鲁为人可鄙,但今次张鲁即是进献贺表和礼品,就权且纳之,观其行事和日后行迹再议。”

“明公仁德。”王商恭敬的颂扬了一声。

言完上庸的事情,刘璋拿起一份自河西递来的文书道:“凉州刺史吴懿上表,称西域诸国,鄯善、龟兹、于阗等国闻关陇安定,各遣子嗣进献,卿等以为是否纳之。”

王商抚须斟酌道:“前汉开拓河西四郡,得通西域,故设西域都护府,光武中兴后,复设西域长史府,皆是督统西域,肃清万里,于国于民均有大利,今次明公声威震于西域,鄯善、龟兹、于阗等国附之,自当接纳,不使远人失望。”

“长史所言,甚为在理,远人依附,若舍尔驱之,则远人不复至也。”荀攸应和了一声,同时他也给出了担忧的观点:“西域诸国,远在万里,个中详情,我等一无所知,诸国遣子来朝,恐是远支旁系出身的王子,或是商贾诈称王子,需好生甄别,不为其所欺也。”

“一如卿等所言。”刘璋点了点头,在当下,他没有什么精力将手伸到西域去,毕竟他的战略优先级是河北、中原之地,不过提前打好一二基础,为将来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做铺垫,却是可以做得。

士燮、张鲁、西域,这些偏鄙之方议论完毕,刘璋同一众文武就像吃了餐前的甜点一样,开始着手于大餐,而大餐乃是河北袁绍、中原曹操。

“今岁曹操倒是过的不错,内平董承之乱,外定青徐之土,内外皆是有所建树。”

谈起曹操,刘璋不由感叹了一句,在他吸引袁绍火力的情况下,曹操的北方,他和袁绍相争于太原,曹操的南方,刘表和孙策相争江夏,使得处于中原四战之地的曹操,小日子却是过的悠哉无比。

不过说来也是今年各家都有休养生息的想法,如刘璋努力耕耘残破的关中,欲使关中兴旺,如袁绍,去岁平定公孙、驱逐黑山,连年征战,今年有喘息的需求在,所以曹操得以不用忧虑外患,只专注内忧。

“明公说的是。”荀攸秉着和刘璋一样的态度,同时他感慨了一句:“说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控天下大义所在,诸侯轻易不敢与其为敌,故而曹操身处四战之地,却是可以从容行事,此其占据了先机的缘故。”

从事郑度轻笑了一声道:“今岁曹操虽是可免于被攻,可来年曹操只怕不好过,袁绍虎踞四州,鹰扬河朔,由北向南,进击中原,可谓是一片坦途,无有艰难险阻,来岁一场袁曹大战,却是可以预见的。”

“难说。”荀攸摇了摇头,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应。

“曹操对于袁绍来说,虽是曹操势力较弱,又两方之间无有天险相阻,但曹操挟持天子,有大义在手,再者明公卧虎于关中,袁绍颇为忌惮,是以袁绍未必会先攻伐曹操。”

“主簿的意思是袁绍有可能进犯我河东?”郑度露出惑然之色道:“河东重地,我军处处设防,又守御严明,加之就算河东为袁军所得,又有蒲坂、潼关等险塞为阻,袁绍岂会如此不智,引兵攻伐我关中?”

荀攸抚须道:“袁绍虎踞冀幽青并四州,又得鲜卑、乌桓等外夷引为助力,势大兵强,自恃无有敌手,恐不会将关中险塞放在眼里,又明公身为宗室,卧虎关中,世人以为光武复生,为袁绍所忌,是故袁绍说不得就会兵犯我河东,欲进击关中。”

“只袁绍究竟如何行事,还需观察一二,得加派人手往河北刺探机密,详查袁军的动向,做到有备无患。”

荀攸建议了一句,而今能和刘璋争横天下者,唯有河北袁绍、中原曹操,对此二人的动向监视需要是最严密的,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欲胜于敌,需先知敌也。

“此事,就有劳荀卿了。”刘璋嘱咐了一声,他也是这个看法,能偷看袁绍手中的牌,就偷看袁绍手中的牌,又不是春秋义战,一板一眼的打,而今是兵者诡道也,怎么无赖怎么来,只要能赢就行。

“诺。”荀攸恭声应诺。

会议散去,刘璋来到了后堂,他对着迎上来的妻子黄婉言道:“交州牧士燮送来了不少明珠、翡翠,兼之琉璃、玳瑁等物,等会我着人取一些来,你可拣选一二喜欢的。”

黄婉温顺的点了点头,她回复了一句:“当招来吴姊姊一并挑选,对了,还有居于别院的蔡姊姊,夫君的心意,当是众姊妹一起分享才是。”

刘璋闻言轻咳了几声,他的老脸有些发烫:“婉儿,你知道了?”

“夫君行事又不遮掩,妾身如何不知。”黄婉见着刘璋的窘态,她掩嘴轻笑了一声道:“就是夫君即是做了,当给蔡姊姊一个名分才是,还是说夫君喜欢这种私下里的感觉。”

刘璋咳嗽声越发重了些,半晌他回了一句道:“好像荀主簿说是还有些事情要同我商量,军国大事要紧,我且去去就回。”

言讫,刘璋掉转身形,迈开脚步头也不回的离去,只留下揶揄轻笑的黄婉。

……

许都。

“太原郡的战事结束了?”司空曹操垂询了一声。

军师祭酒郭嘉点了点头道:“秋雨连绵,继之以冬雪,蜀军见天时不利,自行引兵而去,没有给到高干和颜良趁隙攻击的机会。”

“倒是果决。”曹操赞了一声道,他听闻前面数次交手,蜀军都是占了便宜的,没想到一遇风雪,念及天时不利,蜀军就干脆的退兵引去了,没有和高干、颜良再行纠缠。

“可惜了。”赞了一声后,曹操叹息了一声,他还指望着蜀军和袁军纠缠不休,他好趁机坐大。

不过曹操依旧乐观:“兵势即交,易交难解也,袁刘来岁多半会再度交兵,有刘璋虎视一旁,吾可少忧也。”

“明公说的是。”郭嘉应声道:“袁绍和刘璋二人有若水火,非是袁绍击破刘璋,就是刘璋夷灭袁绍,欲相和睦,难之又难。”

“只是袁绍顾忌明公,恐怕未必会放手去攻打刘璋,就算引兵向关中而去,多半也会留下重兵屯于黎阳守御。”

“这是自然。”曹操颔首,眼下袁绍一家独大,他和刘璋虽是实力逊于袁绍,可若是他和刘璋诚心实意的联手,袁绍恐怕也要掂量一下轻重。

所以袁绍不管攻击他和刘璋哪一家,都会有所顾虑,需要防范另一家,不得全力以赴。

“卿意如何?”曹操垂询道。

郭嘉轻抚须发,应声作答道:“来岁明公可大张旗鼓,声言南征荆楚,示以外人,袁绍若是闻之,多半会以黎阳无忧,统兵攻打河东,往关中而去,而若是袁绍欲趁势袭取中原,明公即可张兵设防,以南征之积蓄,用于应对袁绍,此计虽是险招,可若是功成,促使袁刘大战,明公可坐山观虎斗也。”

曹操半眯着眼睛,细细斟酌思虑了一二后,他点头应道:“卿计可行,若是真能促成袁绍和刘璋大战,到时候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吾可趁势而取之也。”

就在此时,门外一名使者进言道:“禀司空,宫中传来消息,言是董贵人诞下一男婴,母子平安。”

‘男婴?’下方陪坐的曹洪眼中闪过一缕杀机,董贵人之父董承为曹氏所杀,若是待此子长大,恐为后患也,他随即拱手向曹操进言道:“兄长,此子断不可留也,不然异日恐为后患。”

“子廉勿忧。”曹操摆了摆手,安抚曹洪道:“不过是一幼儿,何须提防,何须忌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