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527章 蔡琰

三国:季汉刘璋 第527章 蔡琰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23

第527章 蔡琰

太原郡,中阳县境内,一场攻伐厮杀的大战正在绸缪当中,但见蜀军的营寨前方,一队队顶盔掼甲、手持利器的袁军士卒正列阵待战,等候着中军的颜良降下进攻的命令。

为蜀军一封回信所激怒,一怒之下动兵的颜良,此刻侦望着蜀军坚固的营垒,锐气横生的士卒,他突然生出了退却的心思。

坚垒不可攻也,这是兵法上的常识,颜良自是知道的,在蜀军营垒守御完备,蜀军士气良好的情况下,攻伐蜀军的营垒不是一桩明智的选择。

尤其是兵法上有告戒之言:‘主不可因怒而兴师。’而当下的颜良就处于因一时的愤慨和怒意,做出攻伐蜀军营寨的决定,落入了兵法的下乘,行了兵法忌讳的事情。

只是大军已经动身,列阵于此,若是不上去撞一撞蜀军的营寨,如何对得起今日的大动干戈,兴师动众。

“听闻左贤王刘豹所部,其部下多有耿介之士,欲为刘豹报仇雪恨,就让左贤王刘豹的部曲先上。”颜良计较一番后,他给出了命令,让号令的旗手发出旗号,动员左贤王刘豹所部人马上前征战厮杀。

“诺。”军中旗手一声响亮的应诺后,他挥动手中的红蓝二色旗帜,向前一扑,随即大军阵列的前方,一队方阵人马就踏步上前。

不同于往日里骑马驰骋的匈奴士卒,今日作为先锋的匈奴人,一个个都是舍去了马匹,他们身着皮甲,手中举着蒙上牛皮的木盾,拼凑出密集的阵型,效仿起了汉军的阵列而战。

前阵的动静,落入颜良的眼中,就是左贤王刘豹遗留下的部曲踏着不急不缓的脚步,手中的蒙皮木盾斜向上方,用于抵御随时可能袭来的蜀军箭矢,一副谨慎小心的态势。

“内迁日久,匈奴人倒是学得了我汉家士卒的一二战法。”颜良轻声笑道:“就是不知道学得有几分的水平,能否为本将军攻破蜀军的营寨。”

郭援陪在颜良身边,他应和了一声:“左贤王刘豹麾下的部曲,忿于左贤王之死,对蜀军是恨之入骨,今次攻打蜀军营寨,当是义无反顾,若说一举攻破蜀军营寨,倒是有些勉强,可同蜀军悍战一番,却是可以预见。”

“郭中郎将所言是也。”颜良点头,他对匈奴攻破蜀军营寨,为他创造大败蜀军的机会一事,并不是十分的看好。

毕竟蜀军亦是精锐,而匈奴不善于攻城拔寨,眼前的左贤王部曲单凭一股子血怒之气,攻破蜀军营寨的概率却是不高。

话不多言,颜良和郭援目光汇聚在战场上,细细观摩起了这场即将打响的大战。

当下统御着左贤王刘豹部曲的刘二虎,他此刻身处阵中,督促着麾下儿郎移动上前,不断接近起蜀军的营垒。

虽是第一个被派出,试探性攻打蜀军营寨,但刘二虎心头不是彷徨和担忧,而是一股子兴奋和雀跃之意。

毕竟左贤王刘豹一死,刘豹又无子嗣,其麾下部曲儿郎也就没了归属,若是他今日有所建功,博得了颜良的好感,说不得就能在颜良的支持下补缺左贤王一职,一跃成为匈奴中的贵人。

‘封王就在今日。’刘二虎心头火热,热腾腾的仿佛一颗初升的朝阳,即是颜良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打头阵攻伐蜀军营寨,他当做的漂亮,做的完美,藉此博得左贤王的权位。

“稳住阵型,与我上前。”

刘二虎虽是有贪功之心,但他也还是秉着谨慎小心的心态,在督促麾下儿郎上前的同时,他不忘让儿郎们不要松懈阵型。

在刘二虎的指挥下,匈奴人不断抵近了蜀军的营寨。

一百二十步。

一百步。

八十步。

踏进蜀军营寨百步之内时,刘二虎按捺住了心头对左贤王一职的火热贪欲,全身心的贯注在了当前的战场上。

盖因弓矢可越百步,取人之性命,即是踏入了蜀军营寨百步内,就得小心蜀军随时可能泼洒箭雨过来。

“收拢阵列,不要散开。”刘二虎扬声告诫了一句,汉军所谓阵列而战,依托紧密无懈的阵型,可以在攻击和防御时发挥出巨大的战斗力,这一点刘二虎以往是领教过的,他吃一堑长一智,自是从汉军那里学习了一点阵列而战的知识。

现下进入蜀军箭矢的攻击范围,刘二虎为防遭受蜀军箭矢打击,是故出声发令收拢因行进而稍稍松散开来的阵型。

七十步,在抵近蜀军营垒七十步后,刘二虎所部人马,却是未曾收得一箭一矢,蜀军的营寨对他们的靠近,没有什么的应对措施,只静而无声,沉寂非常。

刘二虎眉头微蹙,他对当下这股子静默到有些诡异的氛围,心中生出一股子不安的情绪,事出有反必有妖,蜀军面对他们的临近无所应对,这不是正常的情况,却是有些太过异常了。

六十步,再度近前蜀军营寨十步,离蜀军营门只有六十步的时候,刘二虎所部人马依旧无恙,蜀军营中到底是没有动静。

这般轻松杀进蜀军营寨六十步,刘二虎心中有的不是快意,而是越发的不安了起来,所谓咬人的狗不叫,蜀军默然无声,只怕是在憋着什么坏招。

这个时候或许该驻足观望一下蜀军营寨,然后再做定夺,判断是否可以进行。可刘二虎心中虽是不安,却是贪于左贤王一职,因而依旧督促所部人马继续向前。

而就在此时,刘二虎先是听到蜀军营中三声鼓响,接着数声霹雳之声入耳,他疑惑的举目望天,却见这秋日的天色只是不如夏日明亮,倒是没有夏日雷雨前才有的铅云密布,不知方才的惊雷之声从何而来。

不过很快,刘二虎没有心思去想那几道霹雳之声是为何缘故,就见蜀军营寨之中,有数道黑影激射而出,向着他所部的阵列袭来。

刘二虎聚精会神,他死盯着那几道黑影,就只看见从蜀军营寨发出的斑点大小的黑影,慢慢的逐渐变大,充斥占据了他的眼眸。

很快,刘二虎不由瞪大了双眼,神色中露出惊慌之意,那自蜀军营中发出的黑影,非是箭矢,也不是劲弩,而是一块块打磨的圆滑的石头。

顷刻之间,磨盘大小的石头从蜀军营中发出,落在了刘二虎所在的阵列当中,刘二虎所部人马虽是有蒙皮木盾作为守御之物,可蒙皮木盾对上箭矢弓弩或可生效,然对上挟带着千钧之力的巨石,只能无可奈何的被击打的粉碎。

飞石激射,在击中一名匈奴人举起的盾牌后,往往不会停留下来,而是向前不断地翻滚,直到挟带上的千钧之力被阻滞消弭,方才停止前行。

霎时间,刘二虎所部人马,一片凄厉之声直冲云霄,盖因被巨石击中的匈奴人,或是直接被巨石砸死,发出临死之前的悲鸣之声,或是挨着巨石的边缘,被打折了手脚,有气无力哀嚎起来。

刘二虎听着身边儿郎们的哀嚎悲鸣之声,此刻的他哪里还有什么雄心壮志,哪里还有对左贤王权位的企图,眼下他只念着远离蜀军的营寨,远离有若鬼神的蜀军。

飞石百步,杀人无算,蜀军这等技艺,在刘二虎心中,分明是鬼神才会有的神技,不是他这等凡人能抵御的。

“撤,撤,速速撤走。”刘二虎疾呼一声,随即他不顾麾下的儿郎,率先掉头就跑,以求尽快远离蜀军的营垒。

而蜀军方面,一轮飞石激射而出,不多时,又是一片黑压压的飞石从蜀军营寨发出,向着尚且来不及逃离的匈奴人发起猛烈的冲击。

与此同时,在刘二虎所部人马距离蜀军营寨五十余步的情况下,蜀军也不会忘了手中的弓弩箭矢,自是强弩劲弓的抛洒起了箭雨。

飞石、箭矢、劲弩,在蜀军的热情招呼下,前来进犯蜀军营寨的千余匈奴,眨眼间就倒下了大半,剩下的,就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疯狂的向着远离蜀军营寨的方向狂奔了起来。

位于中军,远远观察战局的颜良,见到了匈奴人四处乱窜的惨况,他也听到了蜀军营中接连不断的霹雳之声,他咬了咬牙道:“是霹雳车。”

“当是霹雳车。”郭援面色沉重,他应了颜良一声。

作为蜀军的敌手,河北自是收集了和蜀军相关的情报。知道蜀军有一门利器,号曰霹雳车,飞石百步,声如霹雳。

以往的时候,颜良只当是蜀军吹牛皮,夸口而已,天下那有飞石百步的神器,然今日一见,他却是只能叹息一声,蜀军霹雳车确乎名不虚传,有霹雳之实也。

没有感喟霹雳车太久,颜良一声令下,前军一队人马上前,接应了溃逃的左贤王所部人马,避免溃兵冲击军阵,引发大的动乱。

也就是在此时,秋日的天色阴霾了起来,一朵朵晦暗色彩的乌云占据了天空,习习凉风吹拂而起,一场秋雨不期而至,降落在了战场之上。

“鸣金收兵。”颜良叹息了一声,同时心中也庆幸了一声,作为先锋攻打蜀军营寨的匈奴人大败而归,士气不振下,应当做出退兵的举措,可他前面却是不想退兵,毕竟今日大动干戈,一点斩获都未得到,退兵?未免太堕了他河北名将的头衔。

所幸一场秋雨落下,颜良就可借着秋雨的名头鸣金收兵,也不用担心旁人说什么闲话,毕竟冒雨而战,非是良将所为。

袁军退去,蜀军也未曾追赶,就由着袁军退走,两方都没有冒着秋雨继续交战的意图,一场大战,虎头蛇尾的降下了帷幕。

当留守中阳县的并州刺史高干,见到返回城中的颜良神色不佳,他心中自是有了分寸,没有上前说些什么贺喜的吉祥话,防止触了颜良的霉头。

高干只是拉过郭援,向郭援低声询问了今日的战局经过,而后他向颜良说道:“一场秋雨,扰了将军破敌。”

将颜良今日份的失利怪罪到天时上,接着高干忧心了一句:“早听闻蜀军营中有霹雳车这样的利器,缘奈何蜀军对霹雳车的管控十分严厉,外人轻易不得接近霹雳车,因此我河北在关中的间细,却是不得知晓霹雳车的建造手法,不然今日就可用霹雳车对阵霹雳车。”

颜良谩骂了一声:“说起来还是我河北的匠人技艺不如蜀军中的匠人,早前明公有先见之明,已是着令匠人打造霹雳车这般的利器,以求日后同蜀军对阵时,不至于落入下风。”

“孰料……”颜良摇了摇头道:“军中匠人打造出来的霹雳车,只可飞石五十步,且石弹的大小不过和某的拳头相仿,远不及今日蜀军所展露的霹雳车,飞石百步,石弹大如磨盘。”

高干宽慰了一句:“颜将军勿要动气,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当会有智者,今刻以百金悬赏,督令军中打造有若蜀军军中一般威力的霹雳车,不使来日云收雨歇,和蜀军对敌之时,输上蜀军一筹。”

“自当如此。”颜良应和一声道。

秋雨连绵,下起来就没个停歇,一连五六日,雨势不见收敛,对垒于中阳县的袁军和蜀军,也就止息了战心,静候起雨停再战。

蜀军营寨。

“明公信上说什么?”逢着秋雨止战,好战分子甘宁有些无聊,只能俯首于案牍间,处理一二军中杂物起来。

只今日自关中递来一封急件,让甘宁有了其他的事情可做,甘宁揣测起书信的内容:“可是明公有什么军令?”

“明公有一桩任务交予我等。”看完书信的贾诩,在甘宁期望的眼神中,他抚须回道:“却不是军令,而是一桩交易。”

“什么交易?”甘宁有些疑惑。

贾诩淡笑道:“用左贤王刘豹的头颅,从南匈奴中换取一个女子。”

甘宁身体微微前倾,他压抑不住心中的好奇:“换取什么样的女子?”

“昔日的蔡中郎之女,蔡琰。”贾诩没有打什么哑谜:“蔡琰因遭逢乱局,陷入南匈奴中,明公念及蔡中郎的忠义清正,是故打算救得其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