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452章 淮南仲氏

三国:季汉刘璋 第452章 淮南仲氏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452章 淮南仲氏

襄阳衙署。

刘表在阐述了他的观点——大司马刘璋有窥鼎之意后,他的神色有些颓然,宇内纷争,四方不定,正是英杰起事、豪侠腾飞之时,可他却是没有什么作为,但坐守荆襄,观望四方而已,多少显得有些英雄气短。

“哎。”刘表浅浅的叹了口气,默然的摇了摇头,他有自知之明,非是他不去争雄天下,而是他没有这个手段和能力,荆襄也无可赒济大事的人才。

就说他一直想拿下上庸的张鲁,他是多次派遣蔡瑁、张允引兵讨伐,兵力往往倍于张鲁,可连番不克,且好几次都落得战败的结果,这样的情况下,刘表但觉自守有余,进取天下,只怕是招致祸害,身恐难免。

一念至此,刘表昏浊但不失精芒的双眸望向了刘琦,他的长子,很大可能继承他权势地位的儿子,目光扫到刘琦的第一刻,他的神色更加颓然了。

‘子不类父,才具逊矣。’刘表心中沉沉的一叹,刘琦作为他的长子,本该有一番作为才是,可刘琦的才具甚是卑浅,除了孝心之外,无有可采之处。

‘若是琦儿有刘季玉一般的才干,不,哪怕只有刘季玉一半的才干,荆州之地我也大可交到琦儿的手上,不至于如现在这般为难。’

刘表年齿已衰,当下的他除了维护在荆州的统治外,最关切的一件事情就是继承人的选择,可作为长子的刘琦,才干实在是不出众,恐是难以坐镇荆襄,抵御四境外的贼寇,因是如故,他实是不放心将荆州交到刘琦的手中去。

就在刘表忧愁之际,门外传来了动静,别驾刘先和谋士蒯越联袂而至,二人神色肃然,脚步有些急促,往日里气定神闲的二人,这时显得有些躁动,有些异样。

刘表举目望去,他自是察觉到了刘先和蒯越二人举止上的不寻常,他内中先做了预案,避免听到不太好的消息时露出讶异的面色,失去了荆州牧、镇南将军的派头。

“使君。”刘先和蒯越二人齐齐拱手,于堂下向刘表施礼。

“二君齐至,可是有什么要事。”刘表挥了挥手,示意刘先和蒯越二人先入坐,同时他口中出言,问询了一句。

“确有要事!”刘先一边入座一边应道,待入座之后,他拱手向刘表言道:“使君,据斥候回报,淮南袁术,于春月在寿春僭越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百官,祠南北郊。”

“袁术如何敢尔。”长公子刘琦闻言面色惊然,他难以安坐,站起来讶异了一句。

汉家虽衰,可天子尚在,刘琦不敢置信袁术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于淮南称号建制,自立为帝,这是何等的悖乱和癫狂。

且知道,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今时袁绍为大将军,袁氏五世得为三公矣,汉家对袁氏的恩德不可谓不盛,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袁术敢于在淮南称帝,简直令人难以相信。

“长公子。”蒯越出席,拱手向一脸惊容的刘琦解释道:“袁术此贼,素来狂悖,言辞无据,谓汉家当衰,袁氏当兴,又用其字公路附和谶文,响应世间所传‘代汉者,当涂高也’之语……其人早有反志,今日僭越称帝,实是自然之事。”

刘琦此刻惊容未定,怒气未消,作为宗室子,他自是不能容忍有人做出篡逆之举,他拱手向着上首的刘表言道:“父亲,袁氏四世三公,受汉家之厚恩,今敢妄言天命,实是狂悖,当发檄文,责以袁术为宜,而后出强卒,征讨淮南。”

不同于刘琦讶异、愤怒等多种情绪杂陈于脸上,刘表年迈的衰容上,并不见什么动静,他只用手轻轻的抚须,双眸半眯了起来。

对于袁术称帝一事,刘表心中说实话并没有太惊讶,毕竟以袁术‘路中悍鬼’的品性,做出这种事情来也不足为奇,至于袁术僭越称帝,冒犯刘氏,这一点刘表也没有什么愤怒的,他只是想笑。

“袁术,真竖子尔,逊于袁本初远矣。”刘琦的话并没有等到刘表的回应,刘表先是感叹了一声。

而后刘表才回应起了刘琦的话,他思索一二刻后言道:“责备袁术的檄文要发,不过出兵征讨一事且放下,先上表朝廷,督促曹孟德出兵征讨淮南,曹孟德即是总览朝政,这件事也该曹孟德劳心劳力,我等可先坐观一二,若是曹孟德不敌袁术,我等再出兵不迟。”

刘表秉持着一贯的置身事外的打算,他可以发檄文,但不会发兵征讨淮南,他没那个精力,也没那个兴趣。

至于维护汉家的权威,拥戴天子的明德一事,刘表自认,也该迎奉天子、总览朝廷的曹操负责,曹操既是把控天子朝政,合该去征讨淮南。

“使君明见。”蒯越拱手称赞着刘表的决定,作为襄阳的大族,起初蒯越之所以联手蔡氏拥戴刘表担任荆州牧,只不过是为了安稳荆襄的局势,不使荆襄落于袁术之手,保证荆州之地的安平,至于辅助刘表征讨四方,图谋霸业,蒯氏和蔡氏都没有太大的兴趣。

对于刘表的决定,刘琦虽是觉得有些不妥,认为父亲刘表作为汉室宗亲、坐镇荆襄八郡,怎么也要派出一旅之师前去征讨袁术才是,哪怕是做做样子,然而心下虽觉不妥,但对于刘表的决定,刘琦还是认了下来,他不敢同刘表争论。

江东。

自兴平年间从袁术之处脱身,渡过大江以来,如今江东六郡,已然全部落入了孙策的手中,虽是深险之地尚有宗贼、豪杰未曾服顺,但江东地界,而今皆挂上了孙氏的旗号,孙氏于江东之地称雄一方。

当下的局势对孙策来说不可谓不佳,然孙策还有一二点忧心之处,那就是世人皆视他为袁术的麾下,他没有获得一个独立自主的名头。

可如今,有一个大好的机会摆在了孙策的面前,他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从袁术麾下脱离出去,真真正正的成为独擅一方的诸侯。

而这个机会,就是袁术僭越称帝一事。

“将军,斥责袁术称帝一书已经写好了,但请一览。”张纮提笔立就,写了一封‘为孙会稽责袁术僭号书’,用来断绝孙氏和袁术之间的联系。“好。”孙策接过张纮撰写的文书,细细的阅览了起来。

‘幼主非有恶于天下,徒以春秋尚少,胁于强臣,若无过而夺之,惧未合于汤、武之事。’这是在说天子刘协年少无过,而今天下的乱局皆是董卓、李郭的过错,不可因此时而行汤、武之事。

‘五世为相,权之重,势之盛,天下莫得而比焉。忠贞者必曰宜夙夜思惟,所以扶国家之踬顿,念社稷之危殆,以奉祖考之志,以报汉室之恩。’此处在讲袁氏受国恩厚矣,当思报效国家之意,而不应该僭越称号,为天下所恶。

‘世人多惑于图纬,而牵非类,比合文字以悦所事,苟以阿上惑众,终有后悔者,自往迄今,未尝无之,不可不深择而热思。’最后是孙策对袁术的劝告,劝告袁术不应该惑于图谶,做出悖逆之事,如此行事,最终将后悔莫及。

“先生所书,大合我意,就如此发于袁术。”阅览完文书的孙策,他抚掌一叹,感慨于张纮的文采和构思,打算就将这封文书发于袁术,作为和袁术断绝关系往来的檄文。

从今而后,他将自立一方,成为堂堂正正的一方诸侯。

‘可惜公瑾不在,不然大摆宴席,开怀痛饮,岂不美哉。’嘱咐张纮去递发文书后,孙策念起了周瑜,周瑜前面追随他荡定江东之后,返回了寿春,如今却是不在他的身边,不得和他分享喜悦。

淮南,寿春。

一道不平之声从寿春的衙署中传出:“刘季玉小子尔,不过灭了关中的李傕、郭汜,朝廷竟是加封其为蜀王,真是大谬矣。”

出言之人,正是如今已自立为帝的袁术,尽管如今已经称帝,但他对于朝廷加封刘璋为蜀王一事很是不平,认为如此加封过于宠命优渥了些,但其实是袁术见到刘璋被加封蜀王,心中羡慕嫉妒恨的缘故。

放下朝廷加封刘璋为蜀王的文书,袁术继续观阅起了案几上其他的文书,作为天子,他自觉要勤勉一些才是,不然何以壮大袁氏的天下。

说起来,袁术对关中的刘璋并不在意,他在意是周遭诸侯的打算,他方称帝不久,消息刚刚传递到四方,四方诸侯而今打的什么算盘,做的什么计划,是认可他称帝一事,还是不同意他称帝一事,会不会发兵来攻打,袁术如今心里却是没有个底。

不过袁术也没有太过担忧,汉德已衰,诸侯各为己利,多有不承王命者,想来为刘氏出头的人也不会有多少,他多少都能应付掉,可以在淮南快意很长一段时间。

这时袁术听到门口有些动静,他抬头望去,却见是侍中阎象觐见,他一挥手,让门口的禁军卫士停下了阻拦阎象的举措,让阎象入门一见。

“侍中此来,可有何要事。”袁术面带微笑,称呼着阎象为侍中,这是他称帝后授予阎象的官职,是他对阎象恩宠的表示。

“明公。”阎象一开口,却是没有称呼袁术为陛下,而是如以往一样称呼袁术为明公。

袁术闻言,顿然面色不悦,但对于亲近重臣阎象,他还是按捺住了面色上的不悦,只言道:“侍中,朕如今已建制称帝,不可用往日的称呼。”

阎象见状,他面带忧容之色,语气太息道:“明公,今时您方有大忧,将为天下诸侯所共伐,还望早早去了帝号。”

“侍中何出此言,吐纳令朕去帝号之语,如今刘氏的天下已经衰微,宇内成鼎沸之势,朕袁氏四代皆出三公,士庶尊崇依附,我顺应天意,四方仰德,何以会为天下诸侯所共伐。”袁术淡然笑道。

阎象见着袁术不以为意的神色,他上前一步,恳切言道:“明公,以前周人自后稷到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已有其二,犹然服侍于殷商,明公家世虽然累代昌盛,可还没周人那样的功德和强盛,汉室虽衰,也没有殷纣那样的残暴无道……”

“侍中,你这番话,朕已经不知听了几遍了。”袁术嘿然不悦,他硬生生的打断了阎象的话。

阎象却是不管不顾,他继续言道:“明公,汉德虽衰,可未有暴秦之状,四方诸侯,皆尊崇刘氏,没有秦末诸侯纷纷自立为王的情况……是以明公今者称帝,实是大谬也,四方诸侯若是闻之,恐合兵来伐淮南,到时明公左右支绌,形势益缩,恐是危殆也。”

“侍中太过多虑了。”袁术摆了摆手,他辩解道:“徐州吕布,将同朕为姻亲也,江东孙策,乃朕麾下之将也,四方诸侯,唯有许都曹操需要忧虑一二,然兖豫之地,四面皆敌,曹操岂会轻出,就算曹操引兵攻朕,朕汇合徐州吕布、江东孙策,曹操又哪里是朕的敌手。”

在阎象的面前,袁术露出一副自信满满的神态,他早早派遣韩胤为使者,前往了徐州面见吕布,将为自己的儿子娶吕布之女为妻,到时候吕布和他将为亲家,淮南、徐州,如一家也。

至于江东孙策,虽说孙策武勇,但他连孙策之父孙坚都拿捏的紧,自是不怕孙策会有什么异动,和他出现不一样的分歧。

只不过袁术的这一波自信,在接下来的两波临门的祸事中消弭殆尽。

一件祸事来自徐州,本来答应和他联姻的吕布,突然变了卦,追回了已经在路上的女儿,并把他的使者韩胤绑缚送去了许县。

另一件祸事来自江东,孙策发来文书,责备他称帝一事,并言与他断绝往来,不复臣事他。

“可恨。”袁术愤怒的发出了一声咆哮,吕布和孙策的行为,让他感觉到了**裸的背叛,此刻的他恨极了吕布和孙策,他决意出兵征讨,以泄他心头之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