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451章 河西诸郡

三国:季汉刘璋 第451章 河西诸郡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451章 河西诸郡

杜畿。

历史上曹魏的河东太守,在河东太守的任上当了十六年,其人在河东的政绩‘常为天下最’。

而如今,杜畿委身于刘璋,成为了刘璋所置的北地郡太守。

‘挖墙角的滋味很是不错~’

前面在一堆求见和举荐的文书中见到杜畿的名字时,刘璋就知道他又要捡到宝了,杜畿被荀彧评价为‘畿勇足以当大难,智能应变’,是难得的治才,尤其是在当下局势纷乱、民不得安的时候,是最为紧缺的人物。

恰巧关于北地郡的郡守人选,刘璋当前一直都没有太好的人选,杜畿的出现,让刘璋顿感适逢其会,于是乎,他任命杜畿担任起了北地郡的太守一职。

‘河东郡。’

只是说起来,刘璋更想任命杜畿担任河东郡的太守,毕竟河东才是杜畿的本命郡县,然而碍于眼下河东郡是在王邑的手中,他方有事于陇右,一时间倒也不太好对河东郡下手。

且再等上一年半载,刘璋打定主意,陇右一下,他就将大军东出、转向河东,拿下河东郡这处天下之要地,东向以争天下了。

在刘璋等待夏收的平静中,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时节来到了春末夏初。

数月以来,许都方面三次遣使关中,欲要封赏刘璋为蜀王,然在刘璋每次都上表辞让的情况下,许都似是察觉到了刘璋的决心,也或许是因为顾忌朝廷的颜面,于是许都方面停止了遣使关中,封赏刘璋为蜀王的举动。

只是对于刘璋枭除李郭、为国征战的功劳,许都方面还是有所表示的,近来许都传来一道旨意,封刘璋为长安县侯,这一次,刘璋没有拒绝,他领下长安县侯的封赏。

除却长安县侯一事,刘璋幕府中留守在成都的诸曹官,前面从成都动身,眼下赶到了长安,如原蜀郡太守陈实、金曹王连、法曹高柔等人,当下正在面见刘璋。

“卿等远行劳苦,近日放假数天,且好生休息一二。”刘璋出言慰问着众人。

“为明公效力,何敢谈辛苦二字。”原蜀郡太守陈实,他避席辞让道。

王连和高柔等人,也是纷纷避席辞让,不敢接下刘璋的话。

众人态度恭敬和谦让,刘璋为之感怀,他一一对众人进行了安抚,拿出一位明主该有的气度。

大会散去,刘璋留下了原蜀郡太守陈实,过去几年陈实都是在蜀郡太守的位置上任事,一向是循规蹈矩,无有差缪,这一点,刘璋甚是满意。

按理来说在陈实没有犯错的情况下,应该继续让陈实担任蜀郡太守,不过俗语云静极思动,陈实若是长时间担任蜀郡太守一职,说起来也不是一件好事。

于是刘璋将陈实调到了关中,当下对着自成都赶赴到长安的陈实,他言道:“盛先,先前扶风郡无有良守,所以吾姑且任命吴懿暂任扶风太守一职,今卿至此,吾意任命卿为扶风太守,不知卿意如何?”

言罢,刘璋静候着陈实的回音,说起来他一贯给出任命,都不是乾纲独断,而是经常会征询任命者的意愿,虽说是聊胜于无,但往往会得到任命者的感怀。

这不,陈实神色微微触动,对于刘璋能征询他的意愿略有感激,他拱手道:“明公有任,臣下自是唯明公之令是从。”陈实满口应下了扶风太守一职。

“既是盛先愿意担任扶风太守,就且在长安再歇上几日,卸去长途跋涉的辛苦,再赶赴扶风郡上任。”刘璋抚慰着陈实。

陈实淡然笑道:“禀明公,臣下身子骨硬朗的很,由成都至此,一路行来倒也不觉得艰辛,如今明公授臣扶风太守一职,臣下想尽早上任为宜,也可早些厘清扶风郡的情状局势。”

“卿可谓是忠勤任事者。”刘璋感喟了一声,见着陈实坚定的目光,他没有做什么挽留的举措。

再同陈实闲聊了几句蜀郡的事情,刘璋起身将陈实送到了门外,并目送陈实远去。

‘真是一头老黄牛。’见着陈实的背影消失在了远处,刘璋心下感叹了一句,起初陈实得长史王商举荐,被他任命为蜀郡太守,任上是勤勉忠心,仿若一头老黄牛般。

如今陈实被他任命为扶风太守,长途跋涉刚刚赶到长安的陈实,不愿休息数日,只想着早早赶赴扶风郡上任,世间勤勉用事如陈实者,少矣。

搞定了扶风太守的人选后,刘璋举步向着后院走去,他的步子有些快,不似他平时行走时的不急不缓,盖因他往后院而去,乃是见一人,他未来的夫人黄婉。

刘璋幕府中留守成都的诸曹官赶赴到长安,刘璋的未来夫人黄婉身处其中,也一并在今日抵达了长安,如今就居于长安衙署的后院之中。

刘璋推开后院的门,他一眼就扫到了正在院落内的黄婉,他喊上了一句:“黄小娘。”

时年十八,黄婉越发出落的亭亭玉立,她见着刘璋,连忙疾步上前,好险在刘璋身前停了下来,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她羞红着脸,盈盈一拜道:“大司马。”

“大司马?”刘璋闻言眉头一皱,这个称呼确乎有些太官方和正式了。

黄婉似是感觉到了刘璋的不喜,她思忖了一二,发出了铃铛般悦耳的声响:“郎君。”

刘璋展露笑颜,他示意黄婉在院落中的桌凳上坐下,然后开口道:“如今关中已定,李郭枭首,我父兄之仇得报,本该是遵守前面的承诺,此时就迎娶黄小娘为妻……”

听到这里,黄婉一张俏脸顿然通红,脸上浮现出仿佛醉酒一般酡红色,她微微埋着头,静静的听着刘璋的话。“只是如今陇右未定,一时间恐难得空暇。”刘璋歉然道:“我意平定陇右,枭除韩遂之后,那时空暇较多,可以妥善准备一场大婚。”

“此外你我之间做媒的治中董扶,由于其人年老,所以眼下还在成都,未在春寒之际动身赶赴长安,此外小娘的兄长公衡,如今坐守汉中,一时间也不便轻离……待我平定陇右,四方无事,到时我召其二人赶赴长安,可得齐全。”

“郎君志在天下,不必以小女子为念,婉终归是嫁于郎君,也不急在一日两日。”黄婉温柔娴淑,她顺着刘璋的话说道,一双秋水般的眸子含情带意,全凭刘璋的意向。

“如此,多谢小娘。”见着黄婉的体贴,刘璋淡笑着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璋主要和幕府文武商谈着即将到来的陇右战事,空暇下来的时候就是领着黄婉出游,带着黄婉领略关中大地的景色,和黄婉加深着二人之间的情感。

时间一晃,来到了建安二年四月底,长安衙署。

军师中郎将贾诩手中握着一封来自陇右的军情文书,向着刘璋通禀道:“明公,据间细回禀,韩遂遣使枹罕,和枹罕的逆贼宋建相互勾结了起来,如今宋建已是发兵陇西郡,助阵韩遂。”

这是一桩坏消息,韩遂和宋建勾连了在一起,贼势就将壮大了一份,只是这是寻常人的看法,刘璋对此只是淡然一笑,他不屑道:“听说宋建自号‘河首平汉王’,其事真切否?”

听到刘璋的问询,贾诩拱手应答:“是有此事,逆贼宋建,自中平年间造逆于西州,割据于枹罕,以枹罕居于大河上游,兼之其人有悖逆之心,是以宋建改元,置百官,自号河首平汉王。”

“吾为宗室,尚不得王也,区区逆贼,也敢改元,置百官,称孤道寡于一方,更兼自号‘平汉’……”刘璋目光不善,眼中难得的露出了杀意。

对于宋建称王一事,他没有什么感觉,天下大乱,四方称王者多矣,可宋建自号‘平汉’二字,就触了刘璋的逆鳞,一个趁着天下大乱、割据一方的盗寇,也敢扬言平汉。

本来刘璋打算收拾完韩遂后,顺手解决掉宋建,但如今宋建和韩遂勾结在一起,自己送上门来,那刘璋就却之不恭了,也免了刘璋往枹罕跑上一趟。

“除却枹罕的宋建,韩遂可还招诱到其他的逆贼。”刘璋追问道。

“数得上名的就宋建了。”贾诩抚须答道:“不过据间细所言,韩遂曾遣人往河西诸郡,招诱雍州刺史邯郸商及武威太守张猛,只是邯郸商和张猛未做回应。”

“卿对邯郸商和张猛可有一二了解?其二人是否会打定主意,不与韩遂沟通往来。”对于河西诸郡,刘璋知之不详,其中的人物他也不太熟悉,是故他问询起了贾诩。

贾诩斟酌了一二后,他言道:“邯郸商和张猛皆庸俗之人也,无有大志,当是不愿、也不想掺和进明公和韩遂之间的战事,只想着作壁上观……此外邯郸商和张猛二人怀有间隙,难以和睦,相互牵制下,河西诸郡当是在明公和韩遂的战事中,不会有什么举措。”

“若如卿言,当是一件好事。”刘璋淡笑着点了点头道。

对于河西诸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四郡,和关中隔着陇右之地,虽说依着贾诩的推断,河西不会有什么举措。但刘璋还是打算做点事情,对河西施加些影响,毕竟日后平定陇右,河西诸郡他也是不会放过的,思索一二后,他招来了功曹张肃。

……

荆州,襄阳。

近来荆州的文武都知晓一件情状,那便是荆州牧刘表的心情最近不是很好。而至于为何刘表的心情不佳,一众荆州的文武是心知肚明,盖因朝廷封赏关中的大司马刘璋为蜀王一事,这件事情,招致了荆州牧刘表的不喜和心情低落。

当下的荆州衙署中。

“父亲,从朝廷传来的消息,那刘季玉竟是接连三次都拒了‘蜀王’的封赏,只是领下了长安县侯的爵位,此外就是为亡父亡兄请求追封,其人真可谓是谦让、孝悌之人。”刘表的长子刘琦,发出了一大段的感喟。

那可是王爵!刘琦心中甚是叹服刘璋,他不意竟是有人在王爵面前都能守住本心,做出辞让的举措来,对王爵视若无物,几次三番的辞让。

只是刘琦的话,并没有引来刘表的共鸣,上首的刘表只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往年他同刘璋的父亲刘焉相抗衡,荆益之间不分上下。而今刘焉亡故,其子刘璋却是出类拔萃,胜于刘焉,先逐米贼,再诛李郭,为国家建有大功,威震于四夷,声名动于天下。

这一来,显得同样作为宗室、同样坐镇一州的他就很是无能,而今刘璋得授蜀王一职,刘表心里甚是不成滋味,更不必提,刘璋竟是拒了蜀王的封赏,这让有心王位的刘表顿然气泄。

沉默片刻的刘表,他冷哼了一声后,这时才回应了刘琦的话:“刘季玉辞让蜀王一职,非是谦让,而是其人志向不小。”

刘表眉头一皱,他为刘琦剖析道:“古语云,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刘季玉若是领下蜀王的封赏,必将为天下诸侯所共忌……若是刘璋没有什么大志向,只求秦地为居所,他自可大大方方的领下蜀王一职,而若是刘璋志向远迈,自是不会领下蜀王一职,以免遭到宇内群雄的忌惮,对将来的局势不利。”

“呵。”刘表轻蔑的一笑:“说起来,司马曹操倒是好手段,搬出蜀王的封赏,如同把刘季玉放在火炉上炙烤一般。”

不言天子,不说朝廷,刘表直指幕后主事人曹操,他的话表达出了一方诸侯该有的直觉和敏感度,以及对当今宇内局势的了解。

“嘶。”刘琦嘶然了一声,如果照他父亲所言,那何等的志向,才会连王爵都不放在眼里呢?

“父亲是说刘季玉志在天下?”刘琦试探性的问询了一句。

刘表闻言,原本对着刘琦皱起的双眉,略微放松了一些,他点了点头道:“如今朝纲衰落,天子落魄,四方诸侯,多有有志于天下者,刘季玉就在其中,不然,何以王爵之赏多番辞让,此其志不小,有窥鼎之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