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393章 杜畿

三国:季汉刘璋 第393章 杜畿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393章 杜畿

襄阳。

镇南将军、领荆州牧刘表阅览着从关中传来的消息,他的神色或是作欣喜状,或是作深思状,良久,他放下手中载着消息的绢布文书,随手把文书递给了身侧的侍从。

作为刘表的近侍,这名侍从不用刘表发出什么言语上的指令,只需刘表一个眼神和动作,他就明白了刘表的意思,他接过文书,倒退几步后转过身来,将文书递到了下方陪坐的别驾刘先和从事蒯越处。

身为别驾的刘先从侍从的手里接过绢布,他一目十行的阅览起了,而从事蒯越,则是安座静候刘先阅览完,他的神色甚是淡然,好似无风的平湖一般。

不多时,别驾刘先阅览完了手中的文书,他的脸上露出了快意之色,他没有过份的沉迷于喜悦之中,而是很快将手中的文书递给了从事蒯越。

蒯越见着刘表和刘先阅览文书时的神色,他对从刘先手中接过的这份关于关中之地的情报,于其中的内容,他大抵有些了心理准备,或者说,他已然是推敲出了文书的内容,只需一览之后验证一番。

同样的,没有花上太长的时间,蒯越就将文书中的内容印入了脑中,他看完了这封不太长的文书。

蒯越微微侧过头去,在和别驾刘先对上一眼后,二人默契的出席,跪拜而下,向着刘表作声道:“恭贺使君,李傕、郭汜弃了长安远遁,败亡有日矣。”

“李郭二贼,于董卓之后最为暴虐,上凌天子,下残黎庶,如今兵败亡命,此乃二贼报应之时也。”

听着别驾刘先和从事蒯越的恭贺,刘表的脸上微微泛起了笑意,他点了点头道:“刘益州发兵关中,不过旬月,而李傕、郭汜二贼就露出了败亡之相……可知我汉家得神灵相佑,上苍庇护,凡汉家之贼,纵使是猖獗一时,可早晚也是败亡而已。”

“刘益州为国讨贼,功盖寰宇,我当遣使贺之。”作为刘璋的盟友,在刘璋讨定关中、即将枭首李郭的时候,刘表念着他当派遣使者前去祝贺一番刘璋,如此方不负盟友之义。

“自当如此。”别驾刘先应和了一句,他十分同意刘表遣使的打算,毕竟盟友之间,当是互相给面子才是。

从事蒯越听着刘表遣使的言论,他察觉到了刘表在说到‘为国讨贼、功盖寰宇’时,有一股子酸气,虽是刘表隐藏的很好,但他却是可以肯定,刘表对于同宗的刘璋为国建功一事,心里多少有些酸溜溜的。

蒯越猜的不错,上首安座的刘表,心里对于刘璋这么快讨定关中确是有些酸溜溜的,说起来,他比刘璋年长,是和刘璋之父刘焉同辈的人物,且他比起刘璋,于宇内名望更显,为天下所知名。

然而今时今日,刘表可以肯定,天下之人说起宗室中的俊才,必然是首推刘璋了,他将落于人后矣,这让刘表心中多少有些不爽利。

明明他起步比刘璋更早、更快,到如今,竟是落后于刘璋了。

“刘君朗(焉)生了一个好儿子,若是刘君朗九泉之下得知刘益州讨定关中,将行诛杀李傕、郭汜的事情,必然可以瞑目了。”刘表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他念起了和他有过纠纷的刘焉,却是为刘焉有刘璋这般出彩的儿子而高兴,但他的语气多少有些复杂,不止是高兴,多少有些怅然。

别驾刘先点了点头,他接过刘表的话头:“昔日李傕、郭汜二贼,加害了刘君朗的长子和次子,刘范、刘诞二人,刘君朗也是因为听闻长次二子遇害,一病不起,发病而亡,带着遗憾死去。”

“如今李郭二贼败亡有日,早晚被刘益州枭首示众,刘君朗当是不会有什么遗憾了,于九泉下也可瞑目矣。”

对着关中的消息长吁短叹了几句后,刘表吐槽起了李傕和郭汜:“李郭二贼,真匹夫尔,对阵大敌,非但不能和睦友盟,反倒是引军同关中诸将相攻于长安城内,这等憨蠢之货,也就是逢着我汉家衰颓,不然何得纵横关中多时。”

刘表对李傕、郭汜在关中之战的表现很是不满意,他本来认为李郭虽是兵力少于刘璋的蜀军,可凉州之卒,非是蜀地士卒能比得上,李郭兵少但精、刘璋兵多但庸,何期李郭内中生乱,未曾临敌,就溃败而走。

亏他旧时听闻李郭二人的事迹,以二人虽是汉家之贼,可得纵横关中多时,也应该多少算的上是一个豪杰,如今看来,不过是两只豚犬尔,固是匹夫庸人哉。

“李郭二贼,凉州匹夫也。”从事蒯越对答了一句:“二贼先前能得纵横关中、把持朝政,无非是时局所致,非是二贼有这样的能力……就拿二人盘踞关中数载来说,二贼不善抚民,只一味残害百姓,致使关中士庶四散流离,关中空虚。”

“且二贼去岁便不和睦,有过相攻于长安城内的事情,以此可知凉州之贼,皆竖夫屈起,无雄天下意,苟安乐目下而已……这般的贼子,遇上强敌临门,败亡之事,乃自然之理也。”

蒯越对于凉州诸贼,他的态度是甚是鄙夷,毕竟凉州诸贼所行所言,过于拟人了些,攻占郡县、掳掠人民、逼迫皇帝、杀害公卿,诸般恶事,没有凉州诸贼干不出来的,更甚者,凉州诸贼全无信义,杀略起自家人来,也是毫不手软,纯纯的无忠无义、无仁无德的匹夫罢了。

关中之战虽是震撼人心,得刘表、刘先、蒯越等人切切商谈,只是关中过于飘远,作为荆州牧的刘表,他更加关心的是荆州近处的事情。

“江东之地,孙策击走刘繇,后攻会稽,会稽太守王朗连番战败,无力同孙策抗衡,如今江东之地,大半皆为孙策所得也……孤甚忧于东方。”刘表抚须深叹了一句。

江东猛虎孙坚虽死,可如今的幼虎孙策竟是不逊其父,自兴平二年从历阳渡江以来,所向皆破,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以及江东地界上的宗贼,均非孙策之敌手也,眼见着,孙策就要全据江东之地。

而关于孙策将全据江东这件事情,刘表心中和他说的一样,他是非常担忧,毕竟孙策的父亲孙坚,是死在他的手里,孙策拿下江东后,肯定会向袁术请命发兵攻打荆襄,以求报杀父之仇。

况且就算没有杀父之仇这一桩事情,刘表也可断定,那位路中悍鬼袁公路也肯定会窥伺荆襄,毕竟早先袁术在南阳的时候,就对荆襄蠢蠢欲动,更是派了江东猛虎孙坚来攻打他,若不是他麾下的黄祖设伏诛杀了孙坚,荆襄之地眼下的归属,还难以言说。对于刘表担忧江东的事情,蒯越先是轻笑了一声,而后他出席言道:“使君无需忧也,以越料之,江东之地,二三年间,当是不得兵犯我荆州,说不得彼自生乱,为我等所趁也。”

“这是何故?”刘表听着蒯越的话,他疑惑的追问了一句。

蒯越淡然一笑,他朗声道:“越所料江东之地,二三年间,当是不得兵犯我荆州,盖因孙策虽是尽得江东地界,可江东郡县,丹杨、宣城、泾县、陵阳、始安、黟县、歙县等地,宗贼林立,各不宾服,孙策虽得江东,但不过一时伪定尔,待到孙策彻底讨定江东各地的宗贼,快则二三载,慢着三五年矣。”

刘表闻言眼神闪烁,片刻后他点头应道:“卿言在理。”

得到刘表的肯定,蒯越并没有什么得色,他只淡然言道:“至于越所言彼自生乱者,乃是越听闻,孙策自拿下会稽后,将原有长吏全部更换,自己兼任会稽太守,以舅氏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另置庐陵郡,以孙贲弟弟孙辅为庐陵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

顺着孙策所作之事,蒯越分析道:“孙策分封亲戚、宾客、好友担任江东郡县的长官,而不是请命于寿春的袁术,虽是可以说因为江东初定,不及请命,然于此事,可知孙策其人,非有臣服袁术之心也,而是内怀贰心,有不臣之意。”

“蒯君说的极是,袁术为人反复无常,往往言而无信,我记得袁术曾许诺以孙策任九江太守,过后却任用了丹阳人陈纪担任九江太守……”别驾刘先拣选出了往事,用以佐证了蒯越的观点。

“此外袁术与庐江太守陆康有隙,遣派孙策攻打庐江之时,允诺拿下庐江后,任命孙策为庐江太守,然而庐江被孙策拿下后,袁术却任用他的旧吏刘勋当了庐江太守,以孙策年少的心气,恐是对袁术无有什么忠诚可言。”

蒯越微微向着刘先致意一二,并待刘先讲完后,他续而言道:“是故以越的浅薄之见,孙策虽是眼下还未曾叛袁独立,但如今孙策尽得江东地界,羽翼丰矣,必然不愿意臣服于袁术这等无信之人的麾下,只待有一个借口,孙策将与袁术相绝,自行割据江东,不为袁氏臣也。”

“如此一来,袁术和孙策反目,袁术必然不愿坐视江东脱离自己的掌控,也必然不喜孙策背叛自己,到时候袁术和孙策相攻,哪里顾及得上进犯我荆州。”

“彩。”上首的刘表抚掌一叹,他感慨道:“闻蒯君一席话语,如拨云雾见青天也。”

“只是话虽如此,还需遣间细侦知江东的情形,根据局势的变化去做相应的应对,如此有备则无患矣。”蒯越的最后一句,他给出了一个稳重的建议。

“这是自然。”刘表点了点头,蒯越关于江东局势的推断,终究是推断而已,从实际出发,他还需防着江东一手,不至于被江东趁隙袭击。

会议至此,到了快结束的时候,这里刘表问了一嘴上庸的战事:“蔡瑁、张允引兵攻打上庸已经数月了,近来情形如何?”

“根据蔡中郎将递来的军情文书来看,二将虽是连番胜于米贼张鲁,奈何上庸之地,山高林密、河流纵横,一时间倒是不易难下,还需耗费一段时日才行。”别驾刘先依着当前的军情道了一句。

闻言,刘表的脸上露出了愠色,他对蔡瑁、张允的进度甚是不喜,要知道,蔡瑁、张允引着倍于米贼张鲁的兵力,竟是这么长时间都未曾拿下西城、上庸、房陵区区三县之地,真是有些平庸了。

这个时候刘表很是想脱口而出,让别驾刘先向蔡瑁、张允发去一封文书,文书上将关中的情况言明,让蔡瑁、张允知晓,在相同的时间内,蜀军都已经拿下关中数个大郡了,而蔡瑁、张允还在攻打上庸,不知何年何月可以拿下,岂不是令人嗤笑。

但刘表还是忍了下来,念及蔡瑁、张允同他的关系,他忍住了,没有让刘先发去一封讥讽的文书。

“若是到了九月将尽,还未拿下上庸,就让蔡瑁、张允引兵而回,顿兵坚城这么长的时间,不是什么好兆头,容易为米贼张鲁所趁。”刘表叹息了一声。

“诺。”别驾刘先拱手应诺。

……

关中的消息传的很快,一名客居荆州的京兆杜陵人-——杜畿,在听闻到关中将定的消息后,他连忙来到了他的继母处,向他的继母道出了这则好消息。

“母亲,近来有刘益州兵发关中,为国家讨贼,如今盘踞关中的凉州贼李傕、郭汜等,已经是为刘益州所败,想来不日就会被擒获诛杀。”

“这是好事啊!”杜畿的继母欣然的道了一句,欣喜之下,她更是不由落泪。

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后,杜畿的继母感慨的言道:“最近我总觉得身体不适,命数不长了,想着只怕要做他乡之鬼……如今关中安定的话,我们就可以返回关中,我得葬身故土也。”

杜畿连忙快慰了一句:“母亲,医匠说了,你的身体只需好生调养,没什么大碍的……返乡一事,儿子会同一起流落到荆州的同乡商议一下,定一个日子,尽早动身返乡。”

“好好好,吾儿速去。”杜畿的继母催促道,流离外乡的她,很是期盼回归故土。(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