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217章 小毒士郑度

三国:季汉刘璋 第217章 小毒士郑度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217章 小毒士郑度

第217章 小毒士郑度

“明公,我有一计,想来可以轻易拿下阳平关。”

就在甘宁、沈弥、娄发几位将领朗声请求先登的时候,于座间席位稍后一点的位置处,传来了一句极为自信的话。

这一声清脆响亮,中军大帐里的人毋庸置疑的都是听在了耳中,众人纷纷朝发出声音的位置看去,想知道是何人腹中有良谋,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阳平关这一处坚城险塞。

刘璋的目光自是也看向了发出声音的位置,当看到出席拱手发言的是书吏郑度时,他来了兴趣。

“哦,郑君有何良策。”

郑度在历史上声名不显,只在三国志的庞统法正传里提了一句,而且更多的是为了衬托法正的智谋。

建安十六年,当时刘备受刘璋邀请入蜀,而后同刘璋反目,这个时候益州从事郑度出现了,向刘璋出谋道:‘左将军刘备率领孤军攻袭我方,兵力不满万人,百姓尚未归附,并且军队缺乏辎重,只能就地征集粮食……不如把巴西、梓潼两郡百姓全部迁到涪水以西,并将当地粮仓、野谷全部烧毁,深沟高垒以等待刘备到来……刘备来后若是请战,我军一概不许。时间一长,刘备一方粮草就会断绝,不到百日必定主动退走。我军再乘虚追击,定能生擒刘备。’

郑度的计策很毒,打着驱赶百姓、坚壁清野的盘算,正中刘备的软肋,刘备为之惊慌,因此赶忙咨询法正,对刘璋的性格相当了解的法正则是一点都不担忧,认为这条计策必不会为刘璋所用,后面发生的事情正如法正所言,历史上虽是为人懦弱,但性子温良的刘璋没有施展郑度的毒计,并且认为郑度心性不佳,贬退了郑度。

因而现下刘璋对出席的郑度有一点期待,想知道他的这位小毒士能抛出什么骇人的计谋。

郑度并没有让刘璋失望,他听得刘璋问询后立即开口,声音一贯的清脆:“明公,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张鲁、张卫之母卢氏现在成都为质,当可速速取来卢氏,来日攻打阳平关时将卢氏置于军前,且看张卫如何应对……臣决计不信张卫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射杀其母卢氏,阻挡我军进攻。即是有卢氏在前,张卫守御城池不敢发一矢一石,则阳平关必为我军所下。”

郑度的话一出,偌大一个中军大帐内登时全然没有了动静,静的只怕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的清。

中郎将杨怀一脸的匪夷所思,他从郑度的身上看到了一个身影。以前他做县尉时,缉捕到过一个恶匪,那个恶匪身形很矮,但是极为凶悍,喜欢吃心肝。听闻郑度话的杨怀,仿佛看到了那个矮脚的恶匪复活了,而且就附在郑度的身上。

主簿黄权眉头紧锁,一副活见鬼了的模样,他没想到郑度虽然出身世家,家族传承的是经学,但个人的涵养气度竟是同民间的盗匪一样。

兵曹彭羕读了一肚子的兵书,称得上是满腹的阴谋诡计,前面自认郑度无论出什么谋画什么策,都不足以让他讶异,可现在他的脸上是难以言喻的惊讶神色。

甘宁面色有些震惊,他同沈弥和娄发二人不由互相对了几眼,他们几人不清楚郑度的出身,可见郑度一副文雅的打扮,自是知道郑度乃是州牧府里的书吏。

但令甘宁震惊的也就在这里,明明是一副书吏打扮的郑度,出口的话怎么那般的狠毒,甘宁自度以前在巴郡做锦帆贼的时候,也是见惯了穷凶极恶的盗匪,但是拿着人家母亲威胁儿子这种事情,一般的盗匪还真是做不出来。

孝道大于天,很多时候强盗们碰到孝子都会网开一面,毕竟孝顺这种事情,盗匪们也是看的极重的,会为此专门放孝子一马。

“嘶。”憨厚耿直的沈弥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觉站在他身前,一副文士打扮的郑度,如同阴曹的恶鬼,龇着牙,牙缝里尽皆是血丝,正欲择人而噬。

娄发深吸了几口气,好不容易按捺下了心中的震撼,他的箭术十分的高超,而箭术高超需要的是极致的平静,尤其是心灵的平静,并且需要在各种的环境以及各类的场合都能确保心中安宁,所以娄发自认心性上修为很不错,可现在他仍是破了功。

“咳、咳、咳。”南中来的孝子孟节憋不住了,他发出了几声咳嗽,郑度的话过于让他的内心波涛汹涌,腹中翻滚下,他不免喉咙有些发痒,在此时咳了出来。

而孟节的声音,打破了中军大帐的平静。

‘蚌埠住了。’刘璋心里是有预期的,了解历史的知道郑度或许会给他出一些突破底线的计谋,但刘璋万万没有想到,郑度为人没有底线二字可言,纯纯的是一个小贾诩。

刘璋默然不语,面色有些勉强,察觉到上意的彭羕站了出来,他面色掺杂着一丝嫌弃,拱手向郑度说道:“郑君,这拿人家母亲威胁儿子的事情,实在是不太妥当,传出去,外间恐怕会有闲言乱语,说是我们蜀人欺负妇孺,仗着一介老妇拿下的汉中……两军交战,虽是可出奇谋,攻敌之不备,但郑君的谋划略微有些不美,有点不讲道义了。”

“诶。”郑度不以为意,他反驳道:“彭兵曹,张鲁乃是故益州牧一力提拔的,而现在张鲁割据汉中,可见其人不忠,其次张鲁老母卢氏在成都为质,张鲁仍旧不管不顾的作乱,全然当没有卢氏一般,可见其人不孝,更不必提张鲁崇信鬼道,把汉中弄得是乌烟瘴气,初入五斗米教的人唤作的是‘鬼卒’,听听,鬼卒,这应该是阴司才有的东西……同张鲁这样不忠不孝的鬼道中人无需谈什么道义,道义不是对着张鲁这样的人讲的。”

彭羕闻言气塞,他低下头来,对郑度是大大的无言。

黄权叹了一口气,而后向着郑度拱手道:“郑度,君子修德,当重仁义礼孝,更当严于侓己,虽是张鲁非是良人,但我辈若是做出张鲁一般的行径,则是落了下乘了。”

见郑度再度张口欲言,黄权加了一把火,他指着上首的刘璋说道:“此策恐伤明公仁德之名。”

听到这话,本欲出言反驳黄权的郑度闭上了嘴巴,整个蜀地天大地大,刘璋最大,他不能也不敢在黄权搬出刘璋后,还去出言反驳,那样太过于犯上了。

在郑度没有接着掀起波澜后,刘璋给出了总结:“今日且犒劳一番诸军,来日督促万人,分作十队,循环往复的尝试攻打走马岭上的新阳平关,且看一看军司马李休的成色如何。”——

汉中,沔阳。

汉中当下天上唯一的一片云朵,天师道的师君张鲁在细细的看完了他的弟弟张卫和军司马李休递来的军情文书后,脸上露出了些许笑意,他一边将这份文书递给身侧的功曹阎圃,一边语气淡然的说道:“正如功曹所言,前面黄权领兵至阳平关下,不过是侵扰而已,并不是蜀地真正发大兵攻打我汉中……如今夏收后,粮草充足,蜀兵大众才到了我阳平关前。”

听闻到张鲁的赞扬,阎圃面色上没有一丝一厘的得色,他只是从张鲁手里接过军情文书,一字一句的斟酌着看了下去,想着从这份文书里挖掘出更多的信息。

不多时,阎圃在看完了军情文书后,眉色有些不快:“师君,依着文书上所言,蜀兵甚强,骁骑校尉张任锐不可当,以至于我军未曾出城交战一番,而是任由蜀兵在城下喧闹,恐怕对我军士气有所不利。”

张鲁脸上的笑意一闪而逝,他叹了口气:“蜀地富庶,十倍于我汉中,蜀兵甲胄精良,士卒骁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故而虽是我军出城临阵一番,能涨一波士气,但还是依张卫所言,谨慎一些,少做少错……只需坚守阳平关,自然可得大胜。”

阎圃顿了顿后点了点头,正如张鲁所言,刘璋所据巴、蜀、南中之地,无论从兵员、物产、甲马而言,都是十倍于汉中的,而刘璋又不是庸人,能够很大程度的发挥出蜀地的优势,张卫所言少做少错的确是有一些道理的。

“只是刘璋小儿太过小看我了,竟是只领着四万人就想拿下我汉中,真是痴人说梦,不知天高地厚。”张鲁对着文书上的一条消息愤恨了起来。

虽是汉中原本只有五万户,加上关中、凉州南下的流民,一共有着六、七万户,计其丁口,外加依靠本土作战,粮草辎重运输距离较短,统共能出兵二万余人。

可依托着阳平关天险,张鲁认为刘璋怎么地都得带着六七万大军前来,但刘璋竟是托大无比,只领着四万人来了阳平关城下,这让张鲁感到自己被看轻了,被刘璋轻视了。

阎圃面露笑意:“新阳平关城上有军司马李休领着四千余人驻守,旧阳平关张大祭酒亦是统着四千余人驻守,再加上师君都统万人于沔阳为后援,刘璋所统四万士卒,不过汉中一倍而已,加上我军据有阳平关坚城,管教刘璋束手无策……想来刘璋去岁平定巴郡、荡平南中,皆是旬日平定,其必是生出骄意,故而做出如此托大的行径,此乃是汉中之福也。”

“骄兵必败。”张鲁面色不屑的道了一句:“等到刘璋顿兵坚城,师老兵疲,到时候说不得我等能有机会,杀略一番蜀兵,教刘璋小儿不敢再觊觎我汉中。”

“师君说的是。”阎圃拱手应和了一句。

……

汉中,南郑。

成固县豪族张氏的族长张骏,像模像样的盘坐调息,竟是纹丝不动,有似一个道法高深的道人。

自从被张鲁半是威胁半是客套的请到了南郑后,张骏日常没有去做什么违逆张鲁的事情,只是依着张鲁派遣来的天师道祭酒教导,学起了天师道的道法。

一段时日以来,张骏似乎有所得了。

张骏能耐得下性子,同张鲁逢场作戏,可张骏的身侧,同样被张鲁胁迫而来的南郑豪族李氏的族长李安,却是没有如张骏一般的心性,去学什么天师道的打坐之法,他只斜倚着,百无聊赖的几欲昏昏睡去。

等到张骏看似打坐完毕,意图舒展手脚的时候,原本昏昏欲睡的李安登时睁开了眼睛,眸子里是熠熠生辉,却是没有半点睡意。

李安眉目一扫,见四下无人,远远的只有两个道童立于门外值守,他压低声音对张骏言道:“张公,你如何现在有这般的性子,去学天师道的打坐之法……你可知如今外间发生了什么?”

张骏摇了摇头,他自从到了南郑后,就被张鲁类似软禁般的看管了起来,作为成固大族出身的他,在南郑没有什么耳目,自然对外间的事情是一问三不知。

李安眉目闪烁了几下,他知道张骏的侄女张礼修,乃是昔日汉中太守苏固手下的主簿赵嵩的夫人,而赵嵩为张鲁所杀,张骏对张鲁的态度自然是不喜的,故而他纠结了几下,而后开口了:“如今刘益州已亲统大军到了阳平关前,另遣中郎将吴懿自米仓道攻打汉中,张鲁这个米贼现下只怕是焦头烂额了。”

李安作为南郑豪族家李氏的族长,族内以经学传家,视天师道为鬼道,抱着鄙夷的态度。也因此,在张鲁不放心汉中豪族,担心汉中豪族在刘璋攻打汉中时作乱的情况下,李安同张骏一起被拘禁在了南郑。

“李君从何得知。”张骏有些疑惑,李安和他一起被拘禁在这里,耳目不通,怎会得知外间的消息。

李安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他低声言语:“早间送饭食的道童,和我李氏有些瓜葛。”

经李安这么一说,张骏恍然大悟,早上他看到李安从道童手里接过饭碗时,于碗底虚晃了一下,他当时还有些疑惑,只是不好开口询问,现在他却是明悟了。

知道了李安所言外间消息有几分真确,张骏思绪万千,他不由想起了在成固县主持族内大局的侄女张礼修,却是不知道现下礼修如何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