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216章 畏蜀如虎

三国:季汉刘璋 第216章 畏蜀如虎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216章 畏蜀如虎

第216章 畏蜀如虎

就在刘璋驻足打量新阳平关城时,他这一行二百余骑,外加后方远远的校尉娄发领着两千余人压阵所造成的动静,自然是惊动了驻守新阳平关的军司马李休。

“当真是和阎功曹所说的一样,前面黄权领兵来到关下袭扰我们,乃是为了耽误我汉中的夏收,并不是真正的攻打我汉中……就眼下这队骑卒和那里列阵的步卒,才称得上是精锐之士。”居于走马岭的关城上的李休,自高向下的眺望了一眼关城下的情形后,向着他身侧的孟达感慨道,言语间他对阎圃料事如神般的谋划十分的钦佩。

孟达不着意的眼神闪烁了一下,而后点了点头微笑着应道:“听闻阎功曹为师君谋主,虽是不得有缘一见,当面请教阎功曹一二,并领略一番阎功曹的风采,但凭阎功曹居于南郑,就能运筹帷幄于阳平关,便可知阎功曹的智谋了得,称得上是汉中无双。”

称赞完了阎圃,孟达指着关城下的刘璋一行二百骑,语气中夹带着愤懑的说道:“蜀中之人视我辈为等闲,竟敢如此托大,只二百余骑,就敢来到关城下侦望形势,左看右看,徘徊不去,实在是可恨的紧……或许可趁此二百骑同他们后方列阵的士卒脱节之时,派遣一队人马,自岭上冲锋而下,以泰山压顶之势,杀略一番这批骑兵,长一长我军的气势,为后面坚守鼓一股气。”

孟达的想法很是直白,孤城不守,加之守城这种行为往往并不是单纯的坚守城池,更多的时候通常会夹带着领兵出城和敌军交战的行为,把握住每一个机会,给来犯之敌一点小小的震撼。

而现下在孟达看来,关城下的二百余骑虽然是骑兵,但人数不怎么多,骑兵后面纵使还有蜀地的步卒压阵,可远远的骑兵和步卒隔着二三里路,一时间也应不得什么急。

正如孟达现下所言,他自觉或许可以把握蜀人骑兵和步卒脱节的机会,派人领兵从走马岭的关城冲下,杀一杀蜀人的骄横之气,让蜀兵不敢这般近的侦查新阳平关。

李休闻言,先是点了点头,后又摇了摇头,否决了孟达提出的建议,点头的缘故是孟达说的有理,一味的坚守城池,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再者让敌军如此这般近的驻足瞭望,对守城士卒的士气打击很大,可李休还是否决了孟达提出的派人下岭冲上一冲的提议。

无他,盖因李休在山下的骑兵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身披白袍,贯有一套银色的甲胄,于日头下熠熠生辉,在二百余骑中是再明显不过的。

李休指着关城下的白袍将领说道:“孟君,你可知关城下那一名白袍骑士是何人。”

“不曾识得。”孟达摇了摇头,他一介关中流民,如何认得蜀中将领。

“此人姓张名任,字公义,在刘璋帐下担着骁骑校尉一职,统着千余精骑,说是统着千余骑,但其实刘璋把帐下二千余骑兵都交给了张任,由着张任教习。”李休眯着眼睛,往关城下望去,意图看清张任的脸庞。

“哦。”孟达诧异了一声,他同李休一般眯起了眼睛,往关城下望去,向张任的身影望去:“达虽为关中人,来到汉中日浅,但亦是听闻了张任的名号……听说张任在去年巴郡叛乱的时候,单骑出阵,以一敌千,打的叛军望风披靡,得以被刘璋看重,一跃从一个小小的书吏登上校尉的位置。”

‘而且还是有名号的校尉。’这句话孟达没有说出口,而是只在心中道上了一句,他阐述着张任的经历,虽是语气平淡,但多多少少夹带着对张任的一丝艳羡。

张任以区区一个书吏的身份,只经过梁平一战,就得到了骁骑校尉一职,让现下担着都尉的孟达如何能不去羡慕,且不必说他虽是担着都尉一职,可帐下士卒张鲁却是没有给个足数,他只是统着孟氏的子弟部曲。

“是啊。”李休的这声回应同样夹带着一缕羡意,他摸了摸鼻子说道:“单骑出阵,一骑当千,张任有着偌大的名号,以往的时候我以为不过是蜀人没有见识,以讹传讹,夸大所致……但前番张任领着百余骑,护着黄权到阳平关城下侦查的时候,旧阳平关里的张大祭酒自是不忿黄权这等嚣张的行为,派出了两倍于敌的骑兵,想着凭借人数的优势迎上一阵,杀一杀蜀人的气焰,以免蜀人认为阳平关城下是溷轩,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诶。”李休这里不免叹了口气:“可是呢,张大祭酒派出的二百余骑,竟是被张任单骑出阵压着打,后面接着张任所统骑卒上前冲杀,张大祭酒派出的二百余骑是伤亡惨重,败退而回,可就是败退,张任亦是穷追不舍……若不是到了旧阳平关城头下,张任顾忌城头上的守城强弩,只怕张大祭酒派出的二百骑兵,恐是没有生还之余了。”

那一日,李休在走马岭的关城上看到了张任追亡逐北的那一幕,就那个时候起,他对张任于梁平一骑当千的传说倾信不已,再也没有了任何的怀疑。

“世间多言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不意蜀地竟是也有这等善骑之人。”孟达感慨了一句,眼神对于城楼下那一道白袍身影多了一份忌惮,但更多的是对张任的钦佩。

“然也,天下能人奇士甚众,只是少有能出头的人,就张任而言,他不过出身寒门,仕宦不过担着一微末小吏,空有一身的才学,一身的武艺,却是明珠黯淡,不得绽放光彩……幸运的是张任遇到了刘璋,更幸运的是刘璋不因出身门第轻视张任,而是超拔张任为校尉,令张任得以一展所长。”李休缓缓道来,虽是同张任敌我分明,但这并不会减去他对张任的欣赏,豪杰惜豪杰也。

“故而孟君劝我派兵出关城,自高临下冲杀之事,是断不可行的……有张任在关城下,我等还是谨慎些,不然折损士卒是轻的,士气大减那就不好了。”

孟达认同的点了点头:“李司马说的是,张任骁勇,关城下虽是二百余骑,但若无二千余士卒出关迎战,只怕没有必胜的把握。”

新阳平关城头上的李休和孟达你一言我一语,终是按兵不动,任由刘璋所部二百余骑四处横行,而旧阳平关城头上的治头大祭酒张卫,亦是按兵不动,只是默然的在城头看着城头下二百余骑。

可张卫的脸上虽是波澜不惊,依仗着多年的道家养气功夫,没有轻易展露出什么情绪,但他的心中甚是窝火,有一团无明业火于胸腹中熊熊燃烧,敌人近乎咫尺,四处侦望,视他汉中之士如同无物,这般的嚣张跋扈,怎能不令张卫愤怒。

“大祭酒,要不要我带人去驱赶一番,若只是坐守城头,任由彼辈四处走动,肆意妄为,对军中士气只怕有所不利。”祭酒杨任指着城楼下的二百余骑,语气不善的言道。

张卫闻言却是默然不语,他有心发兵出城冲杀一番,但理智告诉他,张任不可小觑,极大可能没咬下张任一口肉,反倒被张任崩掉了牙齿。前面他派出过二百余骑同张任交战,但折损甚众,而汉中的骑卒本来就少,不过千八百人左右,一时间让他肉疼不已,更是因为此事,他的兄长张鲁发来书信,告诫他不可妄出,书信里隐隐有责骂他的意思。

“罢了。”张卫思索来思索去,终究还是理智占了上风,但他不能直白的说他是怕张任,因此他摆出了一套说辞:“杨君,我等固守坚城,做的多,错的多,只要不做冒险的事情,就不会犯错,且不用去理会城下如何,就由着刘璋小儿摆弄吧,等到刘璋攻城的时候,好生给点苦头给刘璋吃便是。”

“诺。”杨任拱手应了一声,对于张卫下发的命令,他是没有任何质疑的,一则杨任对天师道信仰极深,称得上是道经入脑了,因此在面对比他高一层级的治头大祭酒张卫时,他是唯命是从,二则杨氏本来不过是汉中的一个小豪强,但是因为汉中的大姓李、郑、赵等经学传家,不喜天师道,对张鲁没有什么好感,因此得不到张鲁的信任,反之杨氏崇信天师道,故而得到了张鲁的重用,在张鲁坐镇汉中的这些年来,杨氏大步迈进,隐隐有超越李、郑、赵等世家,成为汉中第一等世家的气势。

一方面是信仰,一方面是现实世界的恩遇,两者加持下,令杨任以及杨氏一族同张鲁绑定极深,几如一体,杨氏在张鲁帐下做着忠实的鹰犬。

“来日等到刘璋小儿攻城之时,任就让他知道何为天险,何为天师道。”杨任信誓旦旦,向张卫拍着胸脯保证,肯定会给刘璋吃上大大的苦头。

张卫不置可否的微笑着,只是一如方才,静静的望着城楼下。

“打马回营吧,该看的都看了,两座阳平关的守将又都如王八一般,一动不动,今日看来是没什么意外的动静了。”刘璋奚落的说道。

但更多的,刘璋的这段话的语气里是无奈的情绪,他没想到张卫和李休这么怂,看着他这一行人嚣张跋扈的在城楼下溜达来溜达去,竟是没有一丁点的反应,和缩头乌龟司马懿有的一拼,都是畏蜀如虎的货色。

这不由让刘璋有些怀疑,这张卫身上莫不是流着司马氏的血脉,就张卫今日的行为,不如改做司马卫得了。

刘璋本还打算今日整点乐子,但是张卫和李休不配合他,他自是整不了活了,再待下去也没啥大的意思了,索性打道回府。

刘璋一行二百人皆是御马而行,来往奔波速度自然是快的,只一刻多钟的时间,刘璋回到了他的中军大营中,回营的他没有歇息下来,而是召集了文武一起商议如何攻破阳平关。

作为主簿的黄权率先开口道:“以今日之事度之,贼众想来是一味的坚守,没有出战的想法,这种情况下,我军只好攻城了……而新旧两座阳平关相比,新阳平关居于走马岭上,比起旧阳平关更是险要,兼之新阳平关立于金牛道一侧,在旧阳平关之前,若是不拿下新阳平关,则我军难以攻打旧阳平关,攻打旧阳平关时,需时刻防备李休派人从我军侧面袭扰,故而当是先拿下走马岭上的新阳平关,汉中失了新阳平关,则旧阳平关势单力薄,就很容易拿下。”

兵曹彭羕出席附和道:“正如黄主簿所言,新旧两座阳平关,新阳平关的地势更为重要,我军只需拿下新阳平关,贼众的气焰就瞬时消弭,而拿下两座阳平关后,汉中之地就像是在喉咙口,想怎么咽下去就怎么咽下去……只是新阳平关居于走马岭上,营寨重重,沿山势起伏,我军仰面攻之,甚是不易。”

说到此处,彭羕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汉中四塞之国,被张鲁打造成了一个铁王八,让人一时间不好下口,下口了不免崩掉几颗牙,可能还拿不到像样的收获,这一点让他有些烦忧。

居于上首安坐的刘璋脸色淡然,只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了黄权和彭羕的看法,却是没有言语,他的一双眸子扫视着下方的文武,想看看还有谁跳出来出谋划策,所出谋略是否能接近他的念头。

大帐内只平静了片刻,就见下方一道身影出席,伴随着的是一道脆耳的铃铛声,甘宁出场了,他拱手朗声向刘璋宣言道:“区区一座山岭上的关城而已,宁愿为先登,为明公拿下此城……功若不成,不复回见明公。”

甘宁豪言壮语,气势如山,言语间坚定无比,在甘宁身侧的沈弥、娄发二将,听闻到甘宁的宣言后,登时有着不落人后的想法,齐齐出席拱手向着刘璋言道:“我等亦愿为先登,为明公拿下此城,死不旋踵。”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