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 第513章 杨朝业的发言

第513章 杨朝业的发言

在包船王问出这句话的时候,老者也情不自禁地看向苏城。

虽然大家都知道,现在只是大概说一下,实际投资可没这么简单,肯定是要经过仔细考虑过才决定得下来的。

但是,在老者看来,眼前这两位都是商业界中的巨头,说出去的话,应该实现得了。

又不是让他们将所有产业都搬迁到内地来,只是希望他们在这边投资而已。

老者的手下也调查过,不出意外的话,香江绝大多数商人,会将一些比较落后的产业转移到珠三角来。

至于一些重要的产业,这些港商可能暂时不会搬迁过来。

虽然搬过来前几年能够节省很多的税费,降低成本。

但是,绝大多数港商其实还是不敢将他们的主要产业搬过来,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政策问题。

以前内地的政策,相信大家都知道。

如今,内地想发展经济,即将对经济实行开放式政策,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大家对此事的信心还是不够足。

万一投资太多进来,突然政策又变了呢?

商人们的心思,老者自然很轻易就想明白了。

因此,他也没法怎么保证,说再多也没用。

见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苏城也不慌张,而是笑了笑,然后说道:“这事情可以交给我的合作伙伴杨总来说,他是漂亮国著名科技企业IBM的前副总裁,拥有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目前我的苏氏集团便由他管理。”

杨朝业听了苏城的话,倒是一愣,不过很快便知道,这是苏城让他在一众领导面前表现表现,以后好打交道。

毕竟,以后苏城不可能经常来这边,更多的是将事情交给手下大将去做。

这一次,原本苏城也打算将韦理带过来的,以后不可能苏氏集团在这边投资,和记黄埔也会在内地大规模投资。

带过来的话,可以认识一下这些粤省的负责人,以后好办事。

不过韦理这段时间因为移动电话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基本上在香江很难见到他的人影,因此只带了杨朝业一个人来。

杨朝业心中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站了起来,微笑着对大家说道:“各位领导大家好,我叫杨朝业,美籍华人,在IBM公司工作了三十多年,从小职员做到了副总裁一职,因为公司发展理念与现任总裁不和最终我选择了辞职,到了苏城先生旗下的苏氏集团工作,关于内地投资的事情,苏先生其实此前就和我聊过。

想必各位都知道,我们苏氏集团因为甲骨文计算机这款开创性的产品出现之后,我们搞了个甲骨文品牌连锁体验店,这个品牌连锁体验店因为甲骨文计算机的热度,从而火遍全世界,因此我们集团旗下的许多产品,都销量大增。

企业肯定是注重利润的,在销量大增的同时,我们发现,我们的利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而这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人工支出成本和新厂房的建设支出太高,加上出口到各国的进口税太高,如果这两方面的其中一处能够减轻负担的话,那么我们的企业发展速度必定会更加的快,利润更高,为此,几个月前我就特意找过我们的老板苏城先生聊过此事。

当时,我们老板就说过,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有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到各国去建设分厂,当地生产当地销售,这样可以节省高额的进口税费,不过缺点也很明显,我们的主要市场,基本都是发达国家,如欧美地区或者东瀛等地,虽然如果到当地去建厂的话在那边的税费能够大大缩减,但是这些发达国家的人工支出却都非常的高,与香江不相上下甚至可能更高。

第二,找一个工资水平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这样我们的生产成本就能够大大的降低,这样哪怕将这些产品出口到那些发达国家税收很高我们也能接受得了。

当时我们老板就有说过内地,当时我还奇怪,内地的市场并没有对外开放,如何到内地去投资呢,而老板当时说过,内地想要发展经济,肯定要开放市场,让外资进入内地,这事情应该不会太久。

没想到,这事情才聊了三个月时间,老板的话就成了现实,所以,别看我们老板年轻,但是我有时候真的非常佩服我们老板,年纪轻轻,就拥有这样的远见,真的全世界都少见。

言归正传,说到投资,其实我们对内地的经济发展政策是非常有相信的,因此未来我们准备大规模进入内地投资,前期主要以电器制造业为主,到时候在招工这块需要你们协助,否则如果招工不成,我们在这边投资也没有任何意义,大家都知道,制造业需要的劳动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投资项目这块,老先生以及在座的领导不需要担心,我们后续会有个投资规划表,到时候我会再过来羊城这边与诸位商谈。”

杨朝业先是狠狠地吹捧了一遍苏城这位老板,之后才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苏城也没想到,杨朝业会这么说。

不过他也理解,自己过来内地投资,虽然已经是世界首富,但是如果将老板的一些特殊远见说出来,在座的人肯定对他更加另眼相待。

毕竟,这边不是香江,不是他们想什么就干什么的地方,他们终究只是外来者。

“杨先生,苏先生,关于招聘这件事情,你们大可放心,我们缺很多东西,唯独不缺劳动力,只要你们投资进来,缺多少劳动力我们都协助你们,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完全不是问题,因此你们放心规划投资!”老者听完之后,笑呵呵地回答道。

现在这个年代的北边人口,虽然没有像苏城前世那样达到14亿之多,但也有将近10亿人口。

因此,劳动力是完全不缺的。

甚至因为现在国内工业经济不活跃,导使劳动力过度浪费。

这也是为什么希望港商进来投资的原因。

一旦工业增多,劳动力就得到释放,经济才会活跃起来。(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