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 第1080章 香江房地产复苏了

第1080章 香江房地产复苏了

慈善事业,偶尔做做就行了。

苏城的主业,还是以赚钱为主。

毕竟,有钱了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否则一切都是扯淡。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很快进入到了1984年的12月份。

这个月份,发生了一件对香江意义非常大的事情。

那就是,关于香江的未来谈判,已经结束了,香江的未来,已经不再是迷雾一片,而是有下落了。

《联合声明》的签署,也正式使得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江问题终获解决。

当《联合声明》通过各大新闻传递到整个香江的时候,几家欢喜几家愁。

此刻,香江的民众分成了两派,支持的,对香江的未来更有信心了,不支持的,想办法移民香江。

而那些洋行,都选择将企业上市注册地往外迁,比如往百慕大那边去,或者将总部往伦敦那边迁移。

不过,就算他们总部注册地往外迁其实也没啥用,毕竟他们的主业,还是得依赖香江,迁移总部,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除非他们舍得放弃香江的业务。

《联合声明》中明确规定了香江土地契约的安排,可以说是大大地给香江人们对于香江房地产非常充足的信心。

于是,在这个1984年的香江,地产业经过两年多的沉寂,终于在这个第四季度开始复苏了。

进入1985年,地产市道更是转趋于活跃,楼价、租金开始回升,各地产发展商也积极增加土地储备,扩大供应。

而市场的成交量,也大幅度地开始增加,比往年同期,甚至是大幅度地增加了一倍。

随着交易的提高,房价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没过多久,房价便回到了1981年最高峰时期的价格。

这一切,在《联合声明》出来之后,便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一个繁荣的香江,再次回来了。

而这两年,收益最大的,要数苏城旗下的各大企业了。

在这两年的沉沦时间里,他的各大企业,在苏城的安排下,不断暗中购买价格便宜的商业大厦、工业大楼、地皮甚至是官地。

而在《联合声明》出来之后,没过多久,苏城旗下的那些企业所持有的物业,基本就翻了一倍之多,而且房价还在不断往上涨。

因为《联合声明》中的关于香江土地契约的安排,给予了广大民众足够的信心,他们不再害怕现在买房未来会有什么问题了。

“老板,你是怎么猜到,香江的房价会很快暴涨的?”将军澳总部基地的一处办公室里,杨朝业感慨地问道。

这两年,苏氏集团旗下,就在香江购买了超过一百亿港元的物业、地皮。

而现在,这些物业、地皮按照价值,已经超过两百亿了,而且还在不断上涨。

“你看有哪一次房地产危机,是持续多久的?更何况现在的国际经济,其实还没到瓶颈,经济的低谷,不过是短暂的,所以地产危机肯定只是短暂的而已,人嘛,总得大胆些,我这么多产业,都在香江,如果我都不相信香江的未来,我早就把我的产业都转移了,何必在香江布局如此大呢?”苏城笑着说道。

他在全世界都投资了很多,可如果按照投资的资金,绝对是香江的最大了。

毕竟,不管是苏氏集团还是和记黄埔集团等等,总部都在香江这边。

这里,也是他的地盘。

“这点说得也是,说到胆子这块,老板你就超越了香江大部分人,就我所知,在1983年到1984年间,像老板你如此大规模地收购地皮、商业大厦等等,就只有你了,像和记黄埔那些,这两年也不过是小小地购买了一小部分,根本不敢大肆购买。”杨朝业赞同道。

除了苏氏集团,杨朝业也知道,老板旗下所有的企业,基本都不断往房地产投资,不断加大筹码对房地产业的物业持有。

甚至,和记黄埔那边持有的物业,比苏氏集团这边还多,据他了解,和记黄埔从房地产低潮开始收购物业,到《联合声明》发表前,足足收购了近两百亿的地产物业、地皮等等。

而这些地皮物业,如今已经翻了一番,也就是说,两百亿的市值,直接变成了四百亿的市值。

这种暴涨,是难以想象的。

这一刻,杨朝业也不得不感慨,老板赚钱,太容易了。

如今,经过了两年的时间,终于有回报了。

这就是老板前瞻性,放其他老板那里,谁敢这么做?

在香江,就算是李加诚、包裕刚等人,都不敢这么做。

而像汇沣银行、怡和洋行等,更是不断进军海外,企图将重心从香江转移到海外,因为他们对香江的未来没有任何的信心,只是因为他们的主业都在香江,这才无奈地留在香江而已。

如果真的有机会跑路而没有什么损失的话,这些英资企业,早就跑路了,哪里会等到现在?

当初苏城让杨朝业等人不断收购的时候,杨朝业、韦理等人还提出反对意见呢。

不过,这些企业都是老板的私有产业,就连港灯集团这种公共事业上市公司,老板持有的股份,也差不多持有一半的股份。

平时,老板虽然不管事,可在关键的时候,还是要以他的决定为主的。

那时候,不管是杨朝业还是韦理,都感到有些无奈。

可当《联合声明》出来之后,这些苏城旗下的大将,却是对苏城佩服得五体投地。

看看,这才是真正的英明决定。

此时此刻,这些高管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老板能够赚这么多钱,而他们只适合当职业管理了。

以这些人的实力,随随便便都能创立一家大型公司。

可却没人这么做。

因为他们觉得,在苏城旗下当一名高管,当一名执掌人,更加赚钱。

而去创业,可是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了。

从这两年时间里,就知道了,香江众多的企业中,亏本的可不少。

他们创业,不一定真的能赚钱,甚至可能会亏钱。可好好地帮老板管理企业,不仅仅有高额的底薪,还有更多的利润分红。

这些分红,足够他们成为富豪了。

当然了,苏城之所以这么大胆,自然也是因为他知道香江未来的发展情况,有小艾这个超级智脑,掌控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都赚不到钱,那可就白白浪费这个金手指了。

“老板,说实话,我真后悔啊,我的那些家底,如果在房地产危机的时候,都投入到房地产中买地皮买物业,那现在资产都能翻倍,可如今,却没机会了。”说到这个,杨朝业满是后悔。

在苏氏集团工作了好几年,如今他的资产,早已经达到了两三亿港元。

如果他大胆点,跟着苏城投资房地产,那么这两三亿,起码能值五六亿港元了。

说没有遗憾,那是假的。

自从经济低迷之后,杨朝业便没有再投资了,而是选择将钱存到银行里。

可钱放在银行里,赚到的那点利息,怎么可能跑得过通货膨胀?

“杨总,我给你个建议吧,如果你信得过我,拿这些钱去置地集团、港灯集团等我旗下的这些上市企业股票,未来他们的涨幅,不会比房地产差的,除了我旗下的这些上市公司,汇沣银行你也可以投资,我是汇沣银行的股东,虽然他们现在将重心转移到海外,但是从他们的投资策略来看,我认为是非常不错的,未来的汇沣银行,也绝对能够成为一家国际性的大银行,而不是仅仅是香江的一座地区性的银行!”苏城不吝啬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至于听不听从,就由他自己决定了。

杨朝业也帮了他很多大忙,把苏氏集团管理得井井有条,仅仅这一条,就足以让苏城心甘情愿地给他提供意见。

如今,杨朝业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得益于苏城对待他们的诸多好福利,以及完善的医疗机构,如今杨朝业依然还是那位红光满面的老人,看起来完全没有任何健康问题。

这样,他就还能继续为苏城发光发亮,为苏氏集团做更多的贡献。

听完苏城的建议,杨朝业倒是思考了起来。

他的钱,都存在老板旗下的嘉利银行中。

其实,苏城旗下所有的高层、员工,基本都是将钱存在嘉利银行中,因为嘉利银行的利息,都要比其它银行要高些。

而且,他们对老板有足够的信心,以老板的资产,嘉利银行绝对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倒是放在其它银行中,他们还怕挤兑潮呢。

而嘉利银行,在这两年时间里,也同样投资了许多地产物业,虽然没有和记黄埔集团那么夸张,但也投资了过百亿港元。

而如今,这些投资的地产,也相继赚了一倍了。

如果他们现在就慢慢出售手中的物业,那么他们的利润是非常大的。

银行的资金,也是需要通过不断投资壮大的,像汇沣银行,就在不断地投资。

毕竟,客户存钱,也是要给利息的,如果银行不投资,那多出来的利息,银行从哪里变出来,岂不是亏损越来越大?

所以,银行很多时候,都是拿着储户储存的资金,去做投资!

而赚到的钱,自然是银行自己拿,只需要给少少的利息罢了。

但如果亏了,也是要银行自己承担的。

不仅如此,客户的利息,也照样一分不能少。

“是啊,我该想想投资的事情了。”杨朝业点头说道。

在管理苏氏集团,他很放得开。

但是在对待自己的资产,杨朝业却又显得很谨慎。

终究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资产那是自己的,如果亏了,可就真的亏了。

而公司的投资,大势是跟着老板的决定方向走的,即使是亏了,对他也没有什么损失,就是少了一点分红而已。

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人之常情,谁打工不是为了那份工资呢,难道真的有人是为了老板打工?

“对了老板,我打算在羊城开发一个旅游度假基地,内地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粤省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了,富裕消费人群也越来越多了,现在布局,等过几年之后,必定能够很火,羊城那边,还没有一个像将军澳旅游度假区这种,他们那边只有一些小型游乐园。”杨朝业说道。

当初,苏城之所以搞将军澳旅游度假区,基本是按照后世大名鼎鼎的长隆旅游度假区来搞的。

如今,这个旅游度假区显然是非常成功的,每年的利润,虽然在他旗下这么多的产业中,不算很牛,可收益却是很稳定,而且还能占据这么大的一块地皮。

毕竟,旅游度假区是需要非常大的地皮的,如果投资的话,那就有了购买地皮的理由了。

否则如果买下地皮之后,一直不开发,当地政府也是有意见的。

现在的羊城,的确还没有大型旅游度假区。

后世大名鼎鼎的长隆旅游度假区,是在1989年的时候,才正式开始成立。

而现在,才处于1985年。

也就是说,现在他搞的话,就相当于抢走了长隆的地位了。

“好,这事你决定就行了,位置要选好,越靠近市中心,越好!”苏城直接说道。

旅游度假区的投资,不需要太大,按照香江将军澳这个旅游度假区的投资,不算地皮价值的话,也不过是两三亿港元而已。

而羊城那边的地皮,现在的价格可便宜得很。

“好,那我找个时间去羊城一趟,与当地有关部门商量这件事情,投资这件事情,他们是非常热情的,我们在羊城搞了这么多的投资,我相信他们一定会给我们选择一块非常不错的地皮。”杨朝业笑着说道。

“我建议,这个旅游度假区放在羊城的海珠或者天河、黄埔吧,地皮搞个几百万平方米!”苏城提议道。

未来的长隆旅游度假区,最终选择放在番禺,虽然也不错,但是终究离市中心有些远了,客流肯定是有些影响的。

可如果放在市中心,客流量绝对会大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