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80年代 > 第354章

重生80年代 第354章

作者:初雨彩虹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9:03

第354章

第354章

仲夏六月,植物开花结果,万物繁华秀丽。

陈怀庆也在这个时节到达的香江,地处于北回归线内的香江,在六月的时候,天气炎热,室外除了背阴支出,根本就待不住人。

陈怀庆坐于Meta投资大厦内,有着空调吹,倒是没有感觉到夏季的炎热。

此时陈怀庆手里面正拿着一份报告书。

这份报告书是全面检讨香江金融行业的一份报告书,以戴维森为首编写,所以也叫做戴维森报告书。

戴维森报告书长达400多页,而其精髓在于162页的建议。

陈怀庆:“看过这份报告书了?”

陶采青轻轻的点头:“看过了。”

“这份报告书挺是大胆的,少数人把持的私人会所,还真的是一针见血。让大家都看看这份报告书,以后香江证券市场,可就得要有大变了。”

四会合并而成的联交所,内部问题不少,大家在各种利益上面进行磨合妥协。

里面的建议,很多都是相当好,如果按其进行执行,香江证券市场将会走入到正规化上。

重塑市场信心,相当有利,股市将会重新的上涨。

陈怀庆之前的时候,一直都知道,香江金融市场比较的成熟。

可是来到这个时代,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就他这个对金融并不算精通的人,都能够发现此时的香江金融市场到底都漏洞。

特别在监管这一块,那直接可谓用空无一物来讲。

大资本利用这些漏洞,肆意的在市场上面进行牟利,可谓相当的快活。

而在这份戴维森报告里面,陈怀庆却是看到了香江金融行业在未来走向正规的契机。

实际上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香江采纳了戴维森报告里面的大部分建议。

“约一下这个戴维森,我想要见见他。”

陶采青:“好的,那约在后天上午?”

“行,就后天下午。等下方翰学过来,直接带到办公室。”

“好的!”

陈怀庆合上报告书,他想要见这位戴维森,主要是因为西南证券交易所。

他需要一位人来完善西南证券交易所的制度,而这位出具的《香江证券业的运作和管理》报告,陈怀庆觉得相当不错。

在报告当中,提出了建立一个独立于现有部门的监管机构。

将香江金融业置于到了香江的监管之外,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被少数人控制,想要做什么事情,就能够做。

这样子,对市场参与者来讲,很不公平的。

市场公平很重要,大家各凭本事,即使输了,那也只会怪自己能力不行。

拿起保温杯,陈怀庆站在窗前,香江的高楼大厦还在不断增多当中。

即使去年出现了股市崩盘的情况,可并没有影响到香江经济的发展。

1987年的时候,GDP增长率达到23.24%,突破五百亿美元。

五百亿美元,这个数据可有着些夸张了。

香江的GDP是申城的4倍!

当然,香江GDP快速发展,也让人工成本上面变得水涨船高。

服务业的收入可比起在厂里面干活收入要更高。

香江制衣业现在就面临着人手短缺的问题。

伊莲集团算是开了头,将工厂给开到了深川,在深川给建起来了成片的制衣工厂。

除了建制衣代工厂之外,伊莲集团还向着上游纺织工业进行发展。

伊莲集团涉及的业务,不是随便进入的,而是全部都和自己主业相关的。

服装、首饰、鞋、还有化妆品等。

全部都围绕着人的穿着打扮来进行的,从穿着打扮来进行延伸出去,有内在逻辑在。

不是说,从一个行业突然跨入到另外一个行业。

比如说本来搞房地产的,突然跨界去搞汽车……

这一下子跨得就有些远了,直接就容易找不到北。

在伊莲集团的带动下,香江不少制衣工厂都纷纷进入到深川建厂,特别是那种大些的制衣厂。

香江的制衣厂有多少?

1987年的时候达到了巅峰,有10500多家制衣厂,而大多都属于那种小厂子,请上三五十个工人就开厂接单。

这种小厂子,实力肯定不算强了,搞上些缝纫机什么的,就能够搞。

搬迁主力,也并不是这些厂子,而是那种工人数百,乃至上千的大厂。

这类厂子实力强,对市场风向这块把握也更深,也有能力做搬厂的事情。

这几年香江经济发展速度快,很多行业工资上涨,特别服务业工资上涨速度超快,大量的人员被吸引了过去。

反而让制衣工厂在用工上面变得紧缺起来。

给工人涨工资和服务业抢人?

的确是一个办法,可这办法对于工厂主来讲,为什么要用?

直接去内地办厂,不好吗?

伊莲集团将自己在内地的原材料渠道,也是共享给香江其他制衣厂的。

当然,有很多的制衣厂,也在跟着伊莲集团学习,创建自己的品牌。

现在香江经济发达,造成文化产业上面也强盛,在整个亚洲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自然也带动其他地区对香江时尚的认同。

香江的时尚主要集中在春夏时装,毕竟香江自身就处于亚热带地区,冬季再冷,也没有高纬度地区要冷。

所以在冬装上面,伊莲集团更加依靠内地的设计团队。

“记得,香江经济在回归之前,都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增长率好像都超过了两位数来着。”

现在约翰国在香江搞的,就是高房价、高股市、高通膨、高工资、负利率。

如此搞,表面上面来看,是能够让经济快速繁荣,可泡沫也随之吹起。

小泡沫还好,破了也不会有着太大影响。

可当泡沫吹到一定程度而破掉,那么影响就会相当的大。

亚洲经济危机对于香江经济无疑是个极其沉重的打击,整个香江经济花费了数年时间才给缓过来。

而香江经济在这几年不太理想,也影响到了香江影视行业。

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陈怀庆拧开保温杯盖子,轻抿了一口茶:“还有不到十年的时间!”

咚咚咚!

陶采青:“老板,康年银行方翰学行长来了!”

陈怀庆拧上盖子,将保温杯给放在办公桌上:“请他进来。”

康年银行被收入囊中也有三年多时间,三年时间说短,自然属于眨眼即过。

可要说长,也挺长的。

忘记掉一份感情,三年时间足以抚平一切。

康年银行相比起其他银行来讲,康年银行在存款利率上面,要高上不少,自然也就吸纳到了更多的存款。

另外就是康年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和代销Meta投资的基金产品,都销售得相当不错。

“老板!”

陈怀庆指着沙发道:“坐!”

方翰学有些拘谨的坐下,陶采青给方翰学倒了一杯茶,然后是退了出去。

陈怀庆:“康年银行在东南亚那边,发展得如何?”

方翰学:“已经在东南亚各国都建立起了分支机构,也开展了一些业务。正在积极的争取经营当地货币业务。”

一家银行如果不能够在当地获得在当地开张货币存款业务的话,那么就只能够从其他银行拆借资金。

如此的话,在资金成本上面,会稍稍的高上那么些,但是问题也不算大。

毕竟此时亚洲四小虎的经济增长速度上面极其快速。

康年银行在当地依旧有的赚。

而是,赚的还不少。

陈怀庆:“东南亚五国在金融自由化上面,现在步子迈得越发的大了起来。康年银行必须得要抓住机会,扩大在当地的业务规模。”

扩大在当地的业务规模,才是能够让手里面有着更多的资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