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80年代 > 第353章 任重道远

重生80年代 第353章 任重道远

作者:初雨彩虹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9:03

第353章 任重道远

第353章 任重道远

此时国内使用的运输机,是伊尔76,一款在1974年定型,1975年服役的大型运输机。伊尔76有好几个版本,伊尔76MD最大载重48吨,伊尔476最大载重能够达到60吨。

现在国内不少伊尔76飞机交给了联合航空改为民航客机运营,实在部队现在经费有限,养不起这些吞油兽。

联合航空是1984年成立的一家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大多都是从部队移交过来的。

陈怀庆:“你们这是准备借鸡生蛋啊!”

现在国内没有大型运输机,可华国不能够说不能够有大型运输机。

可又是没钱来进行研制。

那么找上墨塔飞机,让墨塔飞机来研制,就显得很正常了。

墨塔飞机是股份制企业,股东构成上以Meta投资为主,然后国内几家飞机制造厂以技术入股持有一部分的股份。

现在墨塔飞机根本就不缺钱,背后可有着Meta投资做支持。

Meta投资到底多有钱,这个世上,现在估计还没有人知道,包括陈怀庆。

每天Meta投资拥有的财富都在不断变化,怎么说得清楚。

许智明笑道:“我们这也是参考太平洋对岸的做法,他们那边的军用飞机,都是私人企业进行生产的。”

人家如此做,效果上的确相当不错,虽然价格上面贵了点,可只要有东西,价格贵也是能够接受的。

现在不是价格的问题,而是得要自己有的问题。

如此的话,墨塔飞机就算是能够涉入到军用飞机领域。

对太平洋对岸的军工制度,陈怀庆只能够瘪嘴,问题可大着呢!

此时并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

“要研究大型运输机,这技术难度可有些大。技术难度大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多投钱,我相信什么技术都能够搞定。”

陈怀庆对此倒是自信满满,无数的事实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华国的科研技术人员牛皮得很,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经费支持,就能够搞出来想要的东西来。

华国在几千年时间里面在技术上面都领先世界,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做到的,还是靠的脑子比他们好。

即使在近代,欧洲那边暂时性取得了领先,可华国很快就重新的追赶上来。

而且还是将欧洲的东西吸纳进了华国。

现在属于华国大肆吸纳世界各种东西的事情,好的坏的,反正都一并接纳了。

等到国力增强之后,华国的有识之士必然会站出来,对整个文明进行引导重塑。

陈怀庆捏着下巴:“研究大型运输机的话,按照十年来计,十年之后,国家财力将会是现在的几倍,部队经费也是将会获得一个快速的增长。到时候,就有钱采购大型运输机。”

“许部长,你所说的,的确是挺有诱惑力的。”

部队需要运输机,在民用领域也需要运输机啊!

像是快递行业,丰顺快递是率先成立飞机货运部门的,而且货运飞机还在不断的增长当中。

蓉渝的半导体行业发展起来之后,也需要用飞机来运货。

“大型运输机研发的事情,我会让墨塔飞机那边进行立项的,争取用上十五年时间,给搞出来。”

研发一款飞机,时间跨度上面特别的长。对于墨塔飞机来讲,还有着相当多的短板需要补,可谓任重道远。

陈怀庆:“想要研制这种大型运输机,还必须得要大型锻压机才行,必须得要在6.5万吨以上。”

大型锻压机现在全球范围内以苏联最强,拥有两台7.5万吨级的大型模锻压机,分别安装在古比雪夫铝厂和上萨尔达钛厂。

这两台巨型机器,可是国宝级装备。

要是没有这两台大型模锻压机,大飞机什么的,根本就造不了。

大飞机上面,有太多的零件需要这种级别的模锻压机来进行锻造,不然根本就达不到使用要求。

欧洲为什么能够成立空客?

还不是因为其有一台6.5万吨级的大型模锻压机。

这台6.5万吨大型模锻压机是1976年高卢国奥伯杜瓦特钢公司向新克拉马托重型机器厂购买的。

新克拉马托重型机器厂也制造了7.5万吨级的大型模锻压机。

许智明皱眉,现在国内最大的模锻压机只到3万吨。

陈怀庆笑道:“这造大型运输机,还真的很不容易,急肯定是急不得的,我们来慢慢的搞,那里缺什么,就补上什么。”

八十年代的整个工业体系,都根本支撑不起大飞机的制造。

当然,研发是可以进行的,只不过实验室里面的东西,比外界先进十几二十年什么的,都属于很正常。

技术在实验室,是不能够创造财富的,得要走出实验室才行。

想要走出实验室,那么就得要强大的工业能力。

华国的工业能力还必须得要继续加强才行。

所以现在更多的,还是应该多做技术储备才行。

比如说在航电系统这块,先搞出自己的航电系统,只要自己有技术,那以后随便都能够在各个飞机平台上面按照需求进行复制和调整。

顾为同有些担心的看向陈怀庆,年轻人可不要好高骛远啊!

年轻人都有着一种急迫心理,一件事情现在做了,明天就想要有结果。

“陈怀庆,搞大型运输机,可不是几年就能够搞出来的。”

陈怀庆:“顾部长放心,我可不玩什么大跃进。墨塔飞机现在最为重要的,还是将精力花在两款小型民航客机的研发上面。”

此时华国的民航市场上面,需要用到大型客机的地方,说实在的,除了主要城市之间,其他城市根本就不需要。

首先一个问题,客源!

现在乘坐飞机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得要开证明之类的。

当然,如果墨塔飞机的民航客机顺利出来,那么情况又是变得不一样。

扶持航空工业的发展,肯定会出上一些政策。

比如说航线、免机场建设费之类的。

免机场建设费的话,那么乘坐国产飞机在票价上面就会低不少。

“我个人希望,能够在95年之前,两款支线客机能够定型,97年的时候,可以开始交付给航空公司使用。”

“并且,在2000年的时候,能够实现整个飞机制造的完全国产化。包括发动机。”

墨塔飞机是有发动机研发项目的。

墨塔飞机全部接手了涡扇8航空发动机的全部研发人员和研发资料。

在墨塔飞机接手涡扇8项目之后,就先将涡扇8项目从申城给搬到了蓉城,并且将全部的研发人员都给安置在了蓉城。

然后墨塔飞机将蓉城飞机发动机厂给收购了,专门来继续研制涡扇8发动机。

至于说为什么要将项目从申城给搬离?

陈怀庆始终的觉得,申城是一座商贸金融氛围很浓的城市,外加上外国人比较的多。

大飞机的研发,属于一个比较敏感的项目。

现在申城飞机制造厂正和麦道进行合作生产飞机呢!

此时全球民航客机市场上面,不说苏联的民航客机,是以波音、麦道和空客为首。

申城对于和麦道的合作很重视,觉得能够通过此次合作,学习到先进技术。

所以墨塔飞机拿下一切,反正很顺利。

某人钱多到想烧,大家也不能够说拒绝。

毕竟陈怀庆的钱都他自己的,他怎么花,也不能够置喙什么。

在对外公布的是,华国已经放弃掉了对涡扇8项目的投入。

反正在国家计划里面,已经没有了大飞机的研发计划了。

至于说墨塔飞机的研发,那不在国家计划当中。

国家进行关注和支持,不亲自下场,就想要看看,通过商业的模式,能不能搞好。

墨塔飞机先搞支线客机来练手积累技术,这点大家也是挺认可的。

攻坚克难,肯定得要先拿软柿子下手,然后再集中精力来啃硬骨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