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1023章 百年大计

骗了康熙 第1023章 百年大计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6:46

第1023章 百年大计

第1023章 百年大计

南方是赋税重地,所以,玉柱先从江南下手,统一全民的赋税,并规定死了地租的上限为亩产的二成。

只要超过了这个地租,那就对不住了,必须重罚一万倍。

也就是说,地主们敢多收一斤地租,只要被查到了,就罚一万斤粮食,且上不封顶。

常校长败退到了孤岛上,能够迅速的稳定住局面,就是搞了全岛的土改。

只不过,常校长用的是相对温和的赎买方式,没有采取暴力没收的方式罢了。

玉柱呢,既不赎买,也不没收,但是,必须一起交税。

阶级矛盾的缓和,不能太过激烈了,要有足够的耐心慢慢的去改。

因为,时代环境不同,步子走太大了,容易扯着蛋。

不恨寡,只恨不均!

王莽搞的井田制,就是土改嘛,他是真想均了贫富,缓和阶级矛盾。结果,得罪了全天下的官僚地主,最后被攻入长安的绿林军给砍死了。

这个时代,秀才可以几十亩地以内不纳税,并免除家里的两人徭役。举人老爷和官绅们的田产,无论多少,都是不需要纳税的。

老四虽然成了仓皇逃窜的叛逆,但是,老四推行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火耗归公和养廉银,都是善政。

玉柱对此深以为然,搞得比老四当皇帝的时候,还要彻底。

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好不好?肯定很好了,也是个良策。

但是,王安石疏忽了一点,让地方官府去推动青苗法,并进行考核,就等于是逼着地方官去做恶。

地方官都是流官,他们为了完成政绩,什么坏事都敢干。比如说,硬逼着不缺钱的农民,借官府发出的高利贷。

这不是抢钱嘛?

玉柱是老官僚了,他不喜欢搞太暴力的改革,而更喜欢温水煮青蛙。

等水烧开了,时机也成熟了,青蛙已经被煮得腿软了。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新军不太可能有大规模战争。而且,现有的十五万帝国陆军,最短的兵龄也超过了三年。

所以,这个时候,玉柱的高瞻远瞩,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借着江南土改的机会,玉柱开始动手了。

除了驻扎于西域的第二镇之外,近卫镇、第一镇、第三镇、第四镇里的一半军官和老兵,开始陆续转职于地方新成立的警察局。

转职的所有待遇不变。比如说,老兵们的月饷是十两银子,到了地方警察局之后,依旧是十两银子不变。

但是,这十两银子的月饷负担,就转嫁给了地方官府。

钱由地方出。但是,并不是地方官府直接发给警察局,而是朝廷收了钱上去,再转发给转职的警察们。

这么一来,朝廷的军费开支,大幅度的降低了。

要知道,此前朝廷单单是养最早的那批五万新军,就要花掉一千多万两银子。

转职的推行,既解决了养兵的财政压力,又很好的解决了陆军内部的山头问题,还可以更好的控制住地方的治安问题。

与之相对应的,帝国政府成立了警察总署,统管全国的各地警察。

也就是,警察局不归地方政府管辖,直接隶属于朝廷。

凡事,有利必有弊。

玉柱权衡了利弊,才作出的何种安排。

逻辑其实很简单,地方官府若想无法无天的做恶,必然要利用六扇门的衙役。

警察局垂直管理之后,不敢说完全没有害群之马。至少,从源头的动机上,被迫做恶的地方压力,必然小很多倍。

在警察总署成立的同时,玉柱又不动声色的组建了直接向他汇报工作的警务监督局。

警务监督局的人不多,也就几百个人而已。

但是,他们监督地方警察局的时候,就是倾巢出动,详查某个县,或是某个府。

想想看,地方警察们只要做了恶,肯定会留下大量的痕迹。

玉柱的搞法是,要么不查你,查你的时候,就一次性派去一百多人,从府局到县局,每个警察都必须过关。

这个时代的一个县,才多少人?

一百人派下去,挨家挨户的走访排查,像筛子一样的过滤。干坏事的害群之马,必然会暴露。

玉柱的心里非常明白,只要认认真真的查,仔仔细细的查,肯定会抓出害群之马。

动真格的查,谁都怕!

隔墙扔砖头的查,没人在乎!

长此下去,警方内部,绝大部分就都是奉公守法的好人了。

李家坡和香港的警方,就是可以参照的典范。

尤其是香港警方,没有整肃之前,几乎是无警不贪,名声奇臭无比。

老兵们的待遇不变,警察局也有实权,转职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再招募进来的陆军新兵,只能是先拿一两银子的辅兵军饷了。

原本的辅兵,普涨军饷到二两银子每月。

总之,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大家都有盼头。

以前,绿营兵被裁撤之后,就只能回家种地了。

好多被裁的老兵油子,已经不可能种地了,就变成了乡下或是城里的街区一霸,危害极大。

如今的全国,共有200多个府、200多个州和1300多个县。

两万多军官和老兵们,洒下去,一个县才分配了几个人而已。

这些人就是县警察局的骨干力量了,然后再招募一批每月一两五钱银子的普通警察,地方治安大权就被玉柱不动声色的捏在了手心里。

随着殖民地的扩大,以及帝国疆域的倍数扩大,继续执行郡县制,肯定是不可能了。

把地方的暴力机关,比如说警察局、法院、监狱等等,收归朝廷后,剩下的事情,就可以慢慢的推广真正的地方自治了。

不客气的说,不掌握暴力机关的地方,根本就跳不出朝廷的手心。

地方逐渐自治之后,你们自己有多少税收,就花多少钱,不允许入不敷出。

更重要的是,地方自治之后,各地的人才都有盼头,彼此狠狠的窝里斗,朝廷的压力就减轻了许多。

不过,地方自治,按照玉柱的想法,不能以省为单位,而只能以府和直隶州为单位进行。

将来的省这一级,由朝廷派出,且只管全省的暴力机关和司法系统。

拆省为府的地方自治,这就从根子上,避免了地方割据势力悍然挑战朝廷的权威。

种种安排,都是为了将来时机成熟的君主立宪。

大家把蛋糕都分清楚了,谁也别抢谁的,王朝周期率也就彻底的失效了。

玉柱看得比谁都清楚,只有君主立宪了,佟家的皇帝才可以一直当下去。

不然的话,若干年后,只要出一个司马衷似的皇帝,佟家皇族就很可能被斩尽杀绝了。

在南方搞土改的时候,北方地区,也利用农闲的时候,大规模征发徭役,开始修路。

玉柱深知徭役之苦,特意明确了一点,徭役不许出本县,只能修路、修渠、疏通河道等具有公益性质。

要想富,先修路,已经是常识了,勿须多言。

就在玉柱即将动身去武昌的时候,大沽口那边,忽然传来了特大喜讯。

华夏帝国,第一座五吨的炼钢高炉,初步实验成功了。

玉柱欢喜异常,当即就去了滦州。

望着第一炉新炼出来的火红铁水,玉柱的心潮格外的起伏不定。

走向工业社会的初期,生铁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按照事先的承诺,首席发明工程师,英国人约翰被当场奖励了3000英镑。

嚯,洋鬼子就是只认钱,空口白牙的夸奖再多,不如赏他们五个便士。

“尊敬的阁下,我爱死您了。”英国约翰真拿到了钱后,禁不住的喜极而泣,大声说,“我终于在伦敦买得起自己的房子了呀。”

只有在伦敦有自己的房子,伦敦的漂亮姑娘才会嫁给他。

社会,就是这么的现实而又残酷。

玉柱扫视了四周一圈,他发觉,不仅仅是洋人们面露羡慕之色,就算是现场的华夏国人,也都个个艳羡不已。

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啥叫来东方淘金?

多搞新鲜的发明创造,靠领先的技术发家致富,才是王道。

约翰的整个研发小组,最少都拿到了500英镑的奖励。

早就看透了人性的玉柱,不发奖状,只给洋人技术员们发现金,而且还是当场就发。

当晚,玉柱专门在大沽口,开了盛大的庆祝酒会。

从古巴运来的朗姆酒,因为非常便宜,索性敞开来让大家喝。

敬了一圈酒后,玉柱刚想去找彭映月,欢度今宵。

不料,却被爱丽丝拦住了。

爱丽丝抱怨道:“亲爱的达令,您不想逼着我找小情人吧?”

玉柱心里有数,他已经很久没碰过爱丽丝了。偏偏爱丽丝天天吃肉,吃鱼,吃海鲜,精力无比的旺盛。

唉,她忍得好辛苦啊!

没办法,不想戴绿帽的玉柱,只得跟着爱丽丝回去了。

结果,悲剧的皇帝陛下,直到第二天的黄昏时分,才从熟睡中醒来。

再看爱丽丝时,唉,这娘们精神焕发的不得了,浑身上下,充斥着餍足的艳润之色。

“达令,今晚继续哦。”爱丽丝主动献上了甜蜜的法式湿吻,玉柱却很想打退堂鼓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