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1160章 皇太极崩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160章 皇太极崩

作者:秋来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2:04

第1160章 皇太极崩

第1160章 皇太极崩

皇太极闻听战报再次晕厥过去,搞得范文程极为担忧他主子的身体状况。

然后众王便纷纷前来探望,连一向在府中养病的“大贝勒”代善礼亲王也一同前来。

兄弟们都担心皇上的身体健康,看看他还有希望活着没?大家心中都是有着希望工程存在的。

毕竟父辞子笑,兄友弟恭是满清的传统技能了。

就在太医给皇太极医治的时候,代善等诸王已经从范文程与博和托口中得知阿巴泰率领十万大军一头扎进了锤匪贺今朝布置的陷阱里。

如今不仅他被阵斩,连带着数万人马也被锤匪一网打尽。

此番出征大明,不说带回许多物资和人口,一下子连带前四次掳掠来的信心给打没了。

代善陷入沉默,他可是清楚的知道次子硕托在贺今朝那里混的风生水起,而贺今朝也意图以他组成背叛大清的满奸进行反抗大清,最终杀了他。

代善先前想要杀了硕托,硕托自然不会放过他。

如今阿巴泰出了这么大的事,轮不得皇太极不晕厥。

他不断削弱明朝的实力,到头来被贺今朝一举削弱,搞得皇太极到目前为之是为贺今朝做了嫁衣,能不气恼吗?而高血压一旦生气,就容易猝死!毕竟大清还未曾遭遇过如此重大的战败。

好在不是在本土发生的,尚可以稍微做些隐瞒。

否则对于辽东境内的百姓以及士卒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因为贺今朝针对满清士卒的独特待遇,那些被皇太极供养起来的残废士卒,可是让一部人换上了“恐锤症”。

现在阿巴泰战死的消息传来,满清的众多王爷皆是感到一阵难受。

即使死的不是他们的嫡系人马,可此番出征,也是从各旗抽调出去不少人。

如今这些人全都无法回来了,那空下的缺口可不是那么容易补充的。

对于锤匪是战是和,还是一件非常紧要对待的问题,这都是需要皇太极拿出手段来处理的。

其实多尔衮内心是求稳的,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且无可挽回,那莫不如先同贺今朝讲和,自己需要时间恢复元气。

那锤匪也得整治大明的各个地区,要不然匆匆发动战事,一旦锤匪在辽东作战失利,那些明朝的官绅们,就不会在背后发动叛乱吗?多尔衮是想要这样劝谏的。

“咳咳。”

代善因为与锤匪交战当中伤了腿,岁数大了,越发的难受。

他肥胖的身体坐在椅子上:“这件事怕是会动摇国本。”

按照皇太极伐大木的战略理论,几次入塞便是削弱明廷的实力。

贺今朝直接取代了明朝,反倒把满清这颗成长的巨木给砍了许多枝杈。

“这件事还不一定是真的呢?”

多尔衮显然是有些不相信,阿巴泰会败的如此惨烈。

当年三贝勒莽古尔泰死在贺今朝手中,纯属意外。

但现在阿巴泰可是率领重兵深入大明内陆,纵然造成大败。

可那么多人,纵然是逃也得逃回来大部分。

“要我说,阿巴泰就是个废物!”豪格拍着座椅怒喝一声:“十万兵马,就算是十万头猪,锤匪也不可能全都抓住。”

当年豪格可是冲破锤匪的防线把人给救出来了,他自是不觉得锤匪有多难打。

只是觉得阿巴泰难当大任,是个铁废物。

至于博和托与李率泰二人跪在地上,尤其是博和托脸色极为难看。

倒不是因为旁人骂他阿玛,主要是这件事罪过大了,博和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

作为实权派的济尔哈朗还在思索当中,若是贺今朝覆灭大明之后,收复辽东,大清应该在哪些地方做好应对,绝不能再像上一次似的,让他们深入腹地前来捣乱。

尚可喜与耿仲明二王则是感到十分的心惊胆战,锤匪在战事当中表现的过于强大,这让他们极为忌惮。

孔有德是实力可比他们还要强上许多,结果就那么的死了。

阿济格则是在想着万一皇太极死了,他能不能当上大清皇帝啊?但是首先得干死豪格,论军功自己可不弱于他。

阿济格又瞥了一眼沉默的胞弟多尔衮以及多铎,这两个小崽子恐怕也不像是要支持自己当皇帝的意思。

其中多尔衮应该最惦记皇位,而多铎虽然隐藏的更好,可阿济格也明显能感觉得多铎并不是真心实意辅佐多尔衮的。

两兄弟看起来是联手合作,暗暗对抗皇太极对两白旗的削弱,可实际上二人也有缝隙。

即使阿济格的政治嗅觉不灵敏,在满清贵族当中属于低能的存在,可他了解两个弟弟,一个个的都不是省油的灯。

外面诸王各自想着事情,后宫内的太医们可是要了命。

皇太极怎么跟死了一样!一旁的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坐在一旁,眼瞅着几个太医脸上止不住的流汗,施针的施针,讨论的讨论,皇上身死,这可不是能轻易确定的事。

她的侄女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孝庄)大着胆子上去,仔细探了探皇太极的鼻息,半天都不见出气,登时跌坐在地上不知道说什么。

哲哲猛地站起身来,见侄女如此表现,也踏着小碎步上前,仔细探查皇太极的鼻息,浑身上下哆嗦个不停。

至于太医见没法瞒着了,全都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皇上~崩了。”

哲哲被太监扶着,浑身上下使不上劲,只感觉天旋地转一般。

海兰珠是大玉儿(孝庄)的亲姐姐,自从她姐姐入宫之后,大玉儿的地位便下降许多,属实是皇太极就独宠一人。

她们万万没想到,皇太极会因为海兰珠之死伤心欲绝,旧疾暗发,一下子就归去了。

然后室内就一阵嚎啕哭声传来。

在厅外坐着的众多王爷皆是感到惊诧,正思索间,就听到从里面传来:“皇上崩了!”

“崩了,是什么意思?”不怎么学习的儒家学说的阿济格开口询问。

豪格也听不明白这话的意思,但是从人的哭声当中可以判断出来,大概是他皇阿玛死了!然后他便一股脑的冲进房间,见众人皆是哭泣,他大惊失色道:“皇阿玛他死了吗?”

众王也跟上去进屋子查探一番。

等到太医的确切回复之后,多尔衮连忙跪在地上。

在清廷内,谁见了皇帝都得跪下请安说话,更不用说现在他还死了。

众人也跟着跪下。

就算被人搀扶的代善听到皇太极身死的消息,也在奴才的服侍下,艰难的跪在地上。

反倒是豪格颇为焦急的询问:“皇阿玛他死前就没有留下什么遗诏或者密诏吗?”

国君福晋哲哲怒斥豪格道:“你再找什么?”

“皇阿玛立我为继承人的诏书!”

“皇上他未曾立下遗诏。”

“这不可能!”豪格也毫不客气的说道。

纵然他是长子,可是没有皇帝的诏书,想要继位也颇为名不正言不顺。

惦记皇位的又不止他一个人。

再说了,在满清想要当皇帝,可不是“长子”这个身份就能可以的。

“豪格。”跪在地上的多尔衮当即怒斥道:“你在干什么?”

多尔衮开口后,阿济格等诸王立即跟进怒斥。

豪格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搞得极为难堪。

毕竟皇太极猝死这件事过于突然,而且生前也未曾有把豪格立为皇太子的想法。

众人被接二连三的变故搞得措手不及。

方才还因为以贺今朝为代表的锤匪势力阵斩阿巴泰的事情,让众人十分焦急。

现在皇太极因为听闻阿巴泰损失十万人马一下子抽过去,然后嘎巴鸟没声息的死了!这鸡儿连三的打击,饶是谁都遭不住。

至于前来谋求合作的洪承畴,早就被众人给晾在一旁去了。

范文程一时间无法接受皇太极突然死去,要不是他把洪承畴的使者带来。

兴许皇上的身体好一些,在知道这件事,大抵就不会这么快的死亡了。

范文程跪在地上失魂落魄,同样差点以为自己死定了的博和托和李率泰二人也显得有些懵逼。

皇上怎么就突然死了?一旦新皇继位,若是好好表现一番,兴许大赦之下还有希望。

二人对视一眼,不知道这个时候该要抱谁的大腿?

豪格与多尔衮之间怕是不好抉择。

哲哲等女人已经哭惨了。

她们的丈夫死了,今后的依靠也没了,按照清廷的传统,怕是得有人被殉葬了。

可底下跪着的诸王心思各异。

皇太极突然故去,谁能当大清的下一波皇帝啊?

一次争夺皇帝宝座的机会,悄然出现在眼前。

因为皇太极没有像他爹努尔哈赤一样留下密诏,尽管留下密诏也没用。

目前皇位最有实力的竞争者便是豪格以及多尔衮。

代善没几年活头了,且两红旗损失不小,根本就不可能争夺皇位。

豪格满脑子的动用武力,且立下不少战功,在皇太极的儿子们当中可谓是一骑绝尘,可谓是除了他其余人没有竞争能力。

而多尔衮早就知道他爹努尔哈赤当年留下的密诏是立他为皇帝,近些年又立下许多军功,势力也不小。

待到以代善为首的开始治丧后,多尔衮等三兄弟关起门来说话。

多铎突然跪下,给多尔衮和阿济格整的一愣。

“二哥,这是你登上皇帝宝座千载难逢的机会,咱们哥三都知道阿玛当年是想要立伱为皇帝,若是这次你再错过,让给豪格那个蠢货,咱们兄弟三人今后就再也没有立足之地了。

而且我也相信,以豪格的本事,他面对贺今朝狡诈的攻势,定然会如同阿巴泰一样,一步一步走到陷阱当中,这无益于我军大清的统治。”

多尔衮没有出声,而是看了阿济格一眼。

在多铎的死命拽下,阿济格也跪在地上:“二弟,这皇位合该你来当!”

多尔衮沉吟了一会,亲自扶起二人:

“若是有你们的支持,这天下合该是咱们兄弟三人的,将来必定不会辜负你们的相助。”

多铎重重的点头,虽然他与豪格关系不错,但正是因为关系不错,才不愿意豪格那没脑子的人当皇帝。

阿济格则是被架在火上,不支持多尔衮不行。

他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实力,两白旗旗主的位置都是由两个弟弟做的,且麾下士卒也多听从他们的话。

多尔衮对于拉拢两黄旗没有什么把握,再加上一些宗室也对多尔衮不是很感冒。

他要是想要上位,还得杀一大批人才行。

但得益于眼前的情况,他又没法做出贺今朝期望看到的局面。

多尔衮的性格就是想要求稳,等到稳定之后,他再择机登上大位。

可皇太极突然身死,把他直接给架在火上,想要不争取都不行。

因为多铎直接亲自下场给多尔衮架起来了,你要是不争一争,让我们这些支持你的人,岂不是寒心?

豪格也除了掌握正蓝旗之外,也在尽最大可能拉拢两黄旗的将领索尼、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等重臣,这些人都是皇太极的心腹。

但皇太极生前都没有把豪格立为皇太子,这些人心里打鼓。

底线就是绝不能皇太极子嗣之外的其他人上位,要不然他们上三旗的地位怕是不保。

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也同意豪格当上大清的皇帝,因为他也是皇太极的心腹,与多尔衮的关系也就一般。

当然了济尔哈朗在豪格这里表完态之后,当多铎找到他时,让他支持多尔衮登基为帝,事后少不了好处,济尔哈朗也满足答应。

就让他们两个人分出个胜负来吧。

按照济尔哈朗对豪格的了解,他也不确定豪格能否坐稳大清皇帝的位置,所以面对多铎抛出来的橄榄枝,也并未拒绝。

豪格看起来像个莽夫,可实际上依照济尔哈朗的了解,他还是有些优柔寡断,再关键时刻并没有统筹大局的能力。

而两黄旗看起来,他也丝毫没有完全掌控的势力。

多尔衮未必不会亲自去拉拢两黄旗的某些将领为他所用。

对于大清皇帝到底谁坐,一向机敏的济尔哈朗也显得颇为头疼,拿捏不住主意。

两黄旗加正蓝旗的牛录比两白旗也就多出十几个,差距并不大。

当然济尔哈朗这样看,可是他麾下的镶蓝旗从阿敏开始就与多尔衮兄弟不对付,他想要说服手底下的将士,也得费一番功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