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1092章 激战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092章 激战

作者:秋来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2:04

第1092章 激战

第1092章 激战

不管皇太极莫不摸得着头脑,洪承畴与祖大寿合兵一处,明军实力再次壮大。

而且洪承畴还向困守锦州的官军,宣告清军军心不稳,咱们随便打打就能赢,这也是大军顺利接应你们的缘故。

因为锤匪已经去盛京周遭烧杀抢掠。

只要咱们能安安稳稳的返回山海关,不仅性命留得住,赏银也是少不了的。

谁敢克扣大家的赏钱,尽管找他洪承畴来。

总之,目前的形势对于明军士卒而言是极为有利的。

锤匪都杀到了盛京,这件事,着实是给了守卫锦州的万余关宁军一个“小小”的震撼。

大明自从丢了沈阳之后,还未曾杀回去呢,都是一退再退。

眼瞅着锦州等地也保不住了,结果锤匪趁着清军大军在外,他们去“捣巢”了。

此举颇有些李成梁当初让炮灰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再派精锐去捣巢的战例。

而多尔衮与多铎二人下意识的要保存实力,至少与明军硬拼的时候不上,待到明军全军溃散的时候再上。

这样不仅己方损失较少,而且俘虏众多,能够继续扩大自身。

要不然刀尖一般都是镶蓝旗的济尔哈朗,但现在他回盛京去平叛了。

皇太极想要催促两白旗上,但多尔衮两兄弟一个再前面堵截,一个在后面追击,皆是不紧不慢。

对于这种现象,皇太极怒斥多铎,命他全军压上。

多铎心中是有怨气的,几年前多铎被祖大寿偷袭,损失了三十多匹战马,伤了九个人,就被皇太极抓住机会,夺走了他的部分牛录,从亲王降为贝勒,掌管兵部虚职,没有决断权,也不得过问日常政务审理。

现在用着他了,又开始如此逼迫。

多铎按下怒气,先说了盛京老家遭到锤匪肆虐,将士们许久不曾回家,皆是感到忧心,他又极为诚恳的表示一定督促部下拼命。

热情礼貌且诚恳,但不干活。

皇太极不得不承认,镶白旗在与明军真的在相互厮杀,只不过战果皆是不大。

时不时的爆出几颗地雷,也让许多清军士卒不敢轻易发起突袭。

谁知道这段路会埋下几颗真雷或者假雷?“豪格。”

皇太极只能把自己的儿子叫来,催促他去出战。

自从莽古尔泰死后,大清第一莽夫便渐渐落到了豪格头上,而阿济格也成长了许多,不怎么争夺这个名头了。

豪格自是带领着正蓝旗奔着行军路上的明军杀过去。

这两天他早就憋坏了,一直都在请战,奈何他皇阿玛一直把立功的机会留给别人。

况且清军善于野战,正是好立功的机会。

豪格并没有一股脑冲上去,而是先派遣轻骑兵佯攻,这样可以引诱明军因为紧张而开炮放箭,消耗明军的远程火力。

洪承畴也不是好相与的,大声喝令顶在前头的士卒皆是不允许射箭反击,任由清军冲击盾阵,有本事就撞进车里来。

待到清军到了三十步距离放箭射杀明军后,洪承畴才允许持弓以及藏在盾阵后面的小火炮反击。

叮叮当当,箭矢插在盾牌上,插在明军喉咙处,流出的血把黄土聚拢成小泥潭。

明军火炮发射。

砰砰几声。

二十多步内,无论是披甲的清军还是战马,全都躺在地上。

洪承畴下令挥舞旗帜,命祖大乐与吴三桂对清军的轻骑兵进行截断。

清军擅长宽大正面的野战冲击战术,绝不能落入他们的节奏当中去。

即猪突大阵。

辽东军在李成梁的带领下,自是有着“一二杀猪大阵”相应对。

而且在蒙古人和女真人的对战当中取得极大的战果。

要论kpi,整个大明李成梁刷的是最多的,就连开国的一些将领都刷不过他。

而祖大寿与吴三桂部下,又是关宁军。

就目前而言,明军士卒明显要比清军多。

清军冲出来,洪承畴则是交给大军阻挡敌军,然后派出精锐士卒进行截杀。

豪格派出一,洪承畴就派出三。

明军要么就纠缠,要么就驱赶。

吴三桂也是猛人,同麾下副将胡心水、夏龙山以及祖大乐等人组成几个箭头,反冲清军。

叮叮当当武器对打声不绝于耳。

不时的有人摔落马下,叫都叫不出来。

吴三桂挥舞着大刀,一个横扫便把清军给扫落马下。

他身边的家丁不是忙着补刀,就是忙着护着他左右,不让其余清军靠近他。

一时间战场上到处都是厮杀。

豪格见己方在明军的群殴中落了下风,他也不管什么三番冲击了,直接拍马带人冲杀上去,亲自“猪突”。

在接战的前一刻,清军依旧掏出弓箭精准射杀明军士卒。

面门中箭倒地者不下百余明军,同袍的惨样,一时间有些骇人,明军前锋阵营有所松动。

若是豪格能够趁机冲杀进来,兴许就能搅动明军阵营发生极大的动荡。

但他率领的这支正蓝旗被吴三桂等人斜刺里拦截住了,甚至还有王朴这货也被迫增援吴三桂,扛着清军作战。

谁让他军中战马最多!洪承畴不用他用谁?

让求战的白广恩与唐通二人,带着步卒去硬钢冲锋的清军骑兵,洪承畴可没那么不靠谱。

豪格率领的骑兵,除了要向前冲,意图撼动明军步卒大阵,使得他们溃败,才能任人宰割的目的,还要应对被吴三桂等精锐关宁军对战。

吴三桂以游击胡心水为左营,夏龙山为右营。

二营皆少年枭勇,胆力过人,全都是吴三桂的心腹。

此时与清军厮杀起来,一点都不落入下风,阵斩清军百余人,挫败了清军的进攻。

豪格这个莽夫,也被拉下战场。

一直观摩战场的皇太极面上有些难堪。

多铎看着脸上带着血色,累的够呛的豪格,更是一脸无辜。

此举足以证明,不是他不想打,而是明军将士得知盛京被锤匪“捣毁”,正是战意正浓之时。

反观清军士卒,个个都忧心自己在家里的财产。

他们这群人,大部分都不配住在盛京城内的。

正在关注前方战场的多尔衮接到奏报,说是明将马科从杏山城杀出来,袭击了摆在后面的蒙古人。

因为把清军都摆在前面,准备拦截洪承畴这伙人。

这波来支援的科尔沁部落的士卒属实是惨,只不过是来壮声势的,结果一直被打。

尤其是皇太极明显是照顾他们,把他们安置在后方打酱油。

谁成想率先逃走的马科部,并没有选择继续逃亡,而是为洪承畴吸引火力,意图把清军主力拉扯回杏山周遭一部分。

避免洪承畴的大队人马被清军前后夹击合围。

现在明军阵营里更是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他们救治伤员,打扫战场,甚至还有人砍下清军的脑袋,宰杀受伤的战马,用来加餐。

洪承畴等人拿着单筒望远镜,冲着清军方向张望,时刻关注着清军的动向。

如此种种,更是刺激着皇太极,一时间没忍住,他又开始流鼻血了。

清军的高级将领们心气越发的低落。

上一次皇太极留着鼻血组织作战士气大振,但现在他在喷鼻血,反倒被解读为忧心盛京情况。

如此情况,皇太极掉下战马,被人搀扶住,连忙开口道:

“对外就说我害了急病,引诱明军来夜袭。”

范文程等人一听,连忙大声呼喊,快叫御医来为皇上诊治,清军前线混乱成一片。

随即缓慢后撤二里。

这一幕也落在了祖大寿以及洪承畴的眼中。

“早就听闻皇太极害了病,今日竟然气得直接摔落马下,看样子他离死不远了。”

祖大寿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笑呵呵的提了一嘴。

尽管明军目前处在前堵后追的困境当中,可是方才如此接战,清军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倒惹得主将摔落马下。

尤其此人还是皇太极,对于军心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洪承畴也晓得,当初皇太极奔袭支援,急的鼻子喷血,但极大的振奋了清军的士气,现在反受其害,他捏着胡须道:“这对于我们而言未免是一个好机会。”

“督师的意思,是想要直接夜袭清军大营?”

“倒是有这个意思,趁他病要他命,就算杀不得皇太极,惊吓一二病人,让他晚上休息不好,那也是极好的。”

洪承畴捏着手中的望远镜低声道:“我们这么多人不走锦州到杏山的大路,沿着女儿河进入松岭,夺取蒙古人的牛马粮食为己用,到时候是走黑山还是燕山山脉都看清军追击的情况。”

辽西走廊是一片平原,有利于清军的展开和追击。

倒是山路,纵然是真的败了,也能四散逃走。

不至于清军骑马撒开追击,就能堵住一大片。

既然锤匪在盛京作乱,洪承畴就要死命拉扯皇太极的人马,往难行的地界走,看他追不追。

看看最后谁遭不住,反正目前大明的情况已经坏到这个地步了,再坏顶多就亡了。

大不了在换一家呗。

但洪承畴认为,皇太极既然建立新的王朝,指定不愿意就此覆灭。

或者他还想着让自己手中这波大明最后的精锐去与贺今朝厮杀,他好在关外坐收渔翁之利。

“一切谋划全凭督师作主。”

祖大寿深知将出多门的坏处,又是在前线这种危急时刻。

目前他也不畏惧前往关内了。

大明皇帝朱由检如今的情况,还得仰仗着他们这些将校,再也不怕遭到袁都督的那种下场。

如此份上朱由检还分不清谁是“大哥”,那就别怪这群“骄兵悍将”一点都不顾他作为皇帝的体面,绑了他再献给某一方势力。

反正皇帝欠饷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兄弟们还在辽东与鞑子厮杀,怎么都对得起大明朝廷。

其实祖大寿对于洪承畴稳住他麾下的那套说辞,也是半信半疑。

这些个文官都是黑心肝的!当然祖大寿也自认为不是啥好人。

只有都不是好人的人,才能更快的发现对方话里的漏洞和陷阱。

“督师意让何人领兵袭击清军大营?”

“还是吴三桂。”洪承畴看着正在卸甲的辽东将士:“他麾下儿郎颇为精锐,只需挑选三千人,尝试纵火袭营即可。”

说道纵火,祖大寿不自觉的翻了下酸水。

尽管大凌河粮尽的时候,也曾吃过人肉。

但守卫锦州粮草充足,可是因为蒙古人投降失了外城,柴火非常难得。

在辽东这地界又不能拆了屋子烧火,只能搜集一些牛粪马粪,最终大量燃料还得用干了的人粪煮饭用,就是利用率不如牛粪高罢了。

毕竟人也不总是吃草,锦州又不同于松山有树可以砍。

人体排出来的玩意晒干用来煮饭,需要克服极大的原始**。

就如同段子流落荒岛一样,为了活下去只能吃牛粪,好消息是牛粪有的是。

祖大寿忍不住吐了下酸水,撇过头去点点头。

对于洪承畴的谋划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补充,只不过吃饭的时候悄悄叮嘱自己的外甥勿要深入,免得皇太极布置了后手。

毕竟这种情况,清军不可能部防备的。

最主要的就是惊吓养病的皇太极为主,至于杀了重兵防守的大清皇帝,祖大寿都不做这种梦。

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都等待着夜幕的降临。

装病的皇太极更是一夜都没睡,等到了四更天,才在临时营寨外传来扔罐子射火箭之类的呼喊声。

早有准备的清军立即就缠上去与吴三桂厮杀。

吴三桂记着祖大寿的教导,又没有取得如期的战果,便直接撤军。

皇太极一直秉承着理智,只要吞掉这伙明军,他这两年就算没有白费。

纵然盛京被锤匪偷袭,他也不在乎。

可天不遂人愿。

就在皇太极下令若是洪承畴从多尔衮布置的防线内通往杏山,他一定斩了多尔衮的话后。

明军突然就转向西方,奔着蒙古方向跑了。

“速速派多铎追击。”皇太极气得青筋暴涨,多铎也是领命而去。

倒是一旁的范文程思考着,是谁给洪承畴的勇气奔着蒙古喀喇沁部落走的?

这背后有没有贺今朝的影子,他既然派人偷袭了盛京,又派人接应明军,然后联合洪承畴在山脉当中打埋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