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无一个不是好人

靖安侯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无一个不是好人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无一个不是好人

“师伯。”

赵家书房里,沈老爷试探性的叫了一声,赵相公慢悠悠的低头喝茶,没有理会。

沈毅咳嗽了一声,再一次开口,这一次声音稍微大了一些:“师伯。”

“老夫听得见。”

赵相公放下杯中的茶水,笑呵呵的说道:“没聋呢。”

当年洪德六年沈毅进建康的时候,赵昌平还是个四十多岁不到五十的少壮派官员,如今是洪德二十九年,二十多年过去,这位赵相公已经七十多岁了。

朝廷里,都说赵相公已经老迈,很多时候,说话都听不清楚。

不过,他的精神状态还是很不错的,单看精神头,像是个六十来岁的人,一点也不像七十了。

可毕竟年纪到了,他这个岁数,哪怕是在宰相里,也算是年纪很大了。

政治生涯,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段时间。

沈老爷给他倒了杯茶水,微笑道:“师伯精神头还是很不错的,看来还能再掌几年中枢。”

“虽然没有聋。”

赵相公叹了口气:“但是听力的确大不如前了。”

说着,他抬头看向沈毅,笑呵呵的说道:“不过也没有全然听不见,在朝廷里当差的时候,喜欢听的老夫就听不见,不喜欢听的,就装作听不见。”

“子恒大约不知道,从学会装听不见之后,这中书首揆的差事,竟变得好做多了。”

沈老爷哑然一笑:“当家做主,很多时候就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师伯算是领悟到其中精髓了。”

赵相公低头喝了口茶水,摇头叹道:“毕竟年岁到这里了,很多时候精力跟不上,前几年就想要退下来,陛下一直不许,也不知道老夫这一把老骨头,还有没有活着返回故乡的一天。”

他看向沈毅,又说道:“陛下向来对子恒言听计从,子恒这一次回来,要不然替师伯说几句好话,让陛下放师伯还乡罢。”

所谓落叶归根,这四个字年纪越大,便体会越深。

早年的赵相公说是这种话,可能是在半开玩笑,但是现在,的确是真情实感了。

沈毅摇了摇头,开口道:“师伯,我是地方上的官员,一不在朝廷,二不在中书,关于中书宰相的事情,我不好开口。”

“不过…”

沈毅微笑道:“张师兄这一任户部尚书干完,说不定就有增补进中书的机会,到时候师伯,就可以返回故乡了。”

“故乡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赵相公叹了口气:“赵家到我这一代,人丁凋零,老夫是家中独子,没有什么很近的族人了,等告老还乡之后,老夫就去江都定居。”

“与你那岳丈做个伴。”

沈毅想了想,开口道:“我在江都有个宅子,师伯真要去江都,可以住在我那宅子里。”

“知道,知道。”

赵相公笑着说道:“十来年前打仗的时候,你让许复从琉璃厂的钱款里,抽出了一部分,在江都修了座大宅子。”

“这件事,这十几年间,被不知道多少人拿出来,翻来覆去说了不知道多少遍了,有些年轻人提起这件事,都义愤填膺,说你沈子恒在打仗的时候喝兵血。”

沈老爷低头喝茶,缓缓说道:“淮安军所有将士的钱,该给的,我没有少一分一厘,为了这件事,我跟户部兵部都有一些矛盾,我不让他们从中过手,也不让地方衙门插手,他们伸不进去手拿钱,自然要记恨我。”

“至于那些年轻人…”

沈老爷淡然一笑:“琉璃厂我是有份子的,这些年我都没有怎么拿分红,从里面抽点钱出来,谁也说不了我什么。”

“他们想骂,让他们骂去就是了。”

赵相公笑着说道:“你当年做这件事,不就是为了给那些人一些骂你的由头?”

沈毅笑而不语。

这种事情,弯弯绕绕的涉及到皇帝了,有些敏感,是不太好直接承认了。

“这一趟子恒回来。”

赵相公轻声道:“怕是有些要紧的事情要办罢?”

“嗯。”

沈毅开口道:“明天朝会,小侄就要上朝了。”

“我在北边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了,但是朝廷迁都的事情却一拖再拖。”

“陛下心里也着急,让我回来奏请这件事。”

“唉。”

赵相公叹了口气:“这事难办的很啊。”

“哪怕北定已经十年了,但是朝每一次廷议,都没有几个北方人在场。”

廷议,是三品京官议事,这个品级,目前几乎没有北方人参与,非要说有的话,那就只有一个。

工部尚书周元朗。

周元朗十年前就已经是太常寺卿,这十年时间,他一直勤勤恳恳的在朝廷里做事,不管官途并不是如何顺畅,十年时间只升了两级一品,不过他起点太高,现在也已经位列大九卿。

至于这十年来北方新晋的举人进士们,恐怕要再过一个十年,才能在朝堂上崭露头角。

沈毅看向赵昌平,开口问道:“师伯有没有法子?”

“老夫都已经是耳聋宰相了。”

他摇了摇头:“我能说说话,但是领不了多少人。”

“而且…”

他看着沈毅,开口道:“对于迁都这件事,老夫是持中立的,迁到北边去太折腾了,一来劳民伤财,二来…”

“北疆未定。”

沈毅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没有说话了。

如果朝廷不迁都,那么他沈毅就是实际上的“燕王”。

他与洪德帝这一代,矛盾不会爆发,沈家可以镇守在北边,保证北疆无恙,但是隐患一定会埋下,到了沈渊以及下一任天子的时候,这个矛盾说不定就会爆发。

甚至不用等到下一代。

沈老爷与洪德帝两个人,只有有一个不在了,矛盾都未必能压得住。

“师伯既然这么说,那小侄就不多说什么了,一切…”

“明日大朝会再说罢。”

赵昌平默默点头,他拍了拍沈毅的肩膀,开口道:“子恒放心,不管师伯心里怎么样,都还是站在你这边的。”

沈老爷起身,低头称谢,然后笑着说道:“宋兄在北直隶差事办的很不错,这一任巡抚做完,也能回朝廷来接师伯的班了。”

“他?”

赵昌平摇头:“他接不了我的班。”

“真正接老夫班的,只能是易安。”

“差不多。”

沈毅微笑道:“只是前后脚的事情而已,在我看来,宋兄将来拜相的机会很大。”

“他即便做了宰相…”

赵相公顿了顿,开口道:“也是靠你师伯的面子,不是他自己的本事,但是易安不一样。”

“你易安师兄,一步步做到户部尚书,可以说是脚踏实地,一点一点攀爬上来的。”

“师兄他…”

沈老爷沉默了一会儿,默默点头:“的确让人钦佩。”

…………

次日,德庆殿外。

向来不喜欢早起的沈老爷,起了个大早,赶大朝会去了。

沈毅到场的时候,文武百官已经到了大半,一身紫色蟒袍的沈老爷,在众人之中非常乍眼。

不管是各种品级的官员,见到沈毅迎面走来,都要恭恭敬敬的低头行礼,或者拱手,或者作揖。

不是口称侯爷,便是口称太保。

不过兵部的官员相对特殊一些,他们见到沈毅,都是口称部堂。

文武百官之中,有一个留了胡须的中年人,相对来说最特殊一些,他见到沈毅之后,犹豫了半晌,还是两手下垂,深深低头:“见过司正。”

听到这个称呼,沈毅一愣,猛地看向这个中年官员,然后将他认了出来。

“林生?”

“是。”

林生低头,唏嘘道:“司正还认得卑职。”

沈老爷拍了拍这个邸报司老下属的肩膀,笑着说道:“出息了,五品京官了。”

“当年司正给安排的,就是五品官。”

林生低头道:“十年时间,卑职只勉强爬到朝廷里而已,依旧是五品…”

“已经很不容易了。”

沈老爷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我若是没有际遇,现在大约就是你这个品级。”

林生低头道:“司正天纵之才,跟卑职这种庸人,不可同日而语。”

沈老爷笑了笑。

“好了,闲话将来再聊,你跟我多说几句话,说不定被人看在眼里,影响你当差。”

“咱们过几天聚一聚再聊。”

林生低头应是,退了下去。

沈老爷在人群之中找了找,终于找到了张简的声音,他迈步上前,站在张尚书身旁,笑呵呵的说道:“师兄不是写信给我说,朝廷里许多人说我坏话么?怎么我今日看到,这德庆殿外,无一个不是好人?”

“当着你的面,除非是不想当这个官了,否则…”

张尚书回头,看了看沈毅,哑然失笑。

“谁敢说你的坏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