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压力山大

靖安侯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压力山大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压力山大

靖安侯正文卷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压力山大沈毅被拖在开封,已经太久了。

主要是因为,这里没有什么能够主持局面的人,总不能把张简一个人掰成两半来使,再加上开封刚刚打下来,城里比较乱,一定是需要一个能够主政的人,在这里维持开封城以及整个开封府秩序的。

所以,沈毅就只能临时充当这个角色。

不过他在北边,还有更重要的差事,不能一直待在开封当他的开封知府,因此不得已之下,从附近东昌府的几个知县里挑了一个出来,暂时替代开封知府的职事。

这对于这位县令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只要他不出什么岔子,将来履历上添上一句,曾经暂代开封知府,那么将来他升迁的路子,就会宽上很多。

这也是扩张带来的好处之一。

一个统治政权时间长了,既得利益被瓜分干净,很容易形成每一个坑里都已经有萝卜占据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阶层固化。

而一但有了新的地盘,新的蛋糕,就立刻会多出许多坑位,能让一些有能力的人爬上来。

这些有能力的人,又会带动整个官场,让官场相对多一些活力。

沈毅离开开封府之后,不敢耽搁,直接一路北上,赶往济南府。

他离开济南巡营的这段时间,左右两路大军与北齐的作战,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更加激烈。

苏定两度推进到河间府府城之下,又被河间府的周家父子给打了回来。

凌肃那里,战果要更多一些,他们已经打进了真定府,但是被敌人挡在了真定府,不太好继续北上。

大规模的主力碰撞还没有发生,但是小规模的遭遇战,几乎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只沈毅离开的这段时间来算,淮安军阵亡的将士就接近了一千人,受伤的更是数千。

当然了,因为打法灵活机动,淮安军基本上不会吃亏,也就是说,齐人付出的代价更大。

沈毅到了北边之后,并没有直接赶去前线战场,而是先到了济南城里,开始处理赶路的这几天堆积的公事。

因为沈老爷没有固定的地方办公,给他送公文的邸报司以及内卫,要经常确认他的位置,有些不好在路上送的,会确认沈毅下一站的目的地,将公文直接送到下一站去。

也就是说,不少公文是直接送到济南城里的,这些公文里,有大量关于前线战事的汇报。

这天傍晚时分,身为山东首宪的沈抚台,很低调的,几乎悄无声息的进了济南城。

这会儿,济南城已经不再紧闭门户。

城里的百姓们,也已经开始正常出来活动,大街小巷,还有不少摊贩沿街售卖。

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一个省城该有的繁华,但是已经说明,随着山东局势的日渐稳定,山东的生产生活秩序,都在陆续恢复之中。

而且,因为山东全境三年免赋税,用不了多久,就会比战前发展的更好。

沈毅悄无声息的回到了巡抚衙门,然后一头钻进了自己的书房之中,开始翻看书桌上堆叠的文书。

这其中,包括了洪德帝给他的回信。

花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沈毅才把这些文书处理完,他刚想起身去吃点东西,房门就被人敲响了。

“子恒,子恒。”

沈毅听出来了是张简的声音,他走到房门口,笑着打开房门,开口道:“师兄消息灵通啊,我刚回来不到两个时辰,师兄就已经知道了。”

张藩台看了看沈毅,无奈道:“先前我那里需要送出城给你的文书,这两天都是送到巡抚衙门里来,我又不是傻子,自然能够猜得到你要回来了。”

“我那布政使衙门的人,今天看到有数十人进了巡抚衙门,我便知道你回来了。”

“怎么样?”

张藩台问道:“河南战事如何?”

“还算顺利。”

沈老爷微笑道:“已经打下了省城,现在应该在打洛阳,唯一有些可惜的是,开封城里也缺一个师兄这样的人才,不然我也不会被开封的政事,拖在开封大半个月时间。”

张简自己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指着自己的鼻子,开口道:“你瞧瞧我现在这个模样,你再把一座省城交给我,明年你就要带着我的尸骨,去见你大侄子了。”

“累死了我,到时候看你怎么在你那侄儿面前张嘴!”

相比较洪德五年,沈毅第一次见到张简的时候,如今的张公子,已经全然不复从前那个风度翩翩,相门公子的模样,不仅头发不怎么齐整,而且神色憔悴,借着烛光,还能看到他头上,竟似乎有了几根白发。

要知道,他也就比沈毅年长个四五岁,今年不过三十岁出头而已。

可见主政山东,尤其是这么个规矩完全被破坏,需要一点点重建的山东,让他耗费了大量的心力在上头。

沈老爷见状,摇头感慨道:“山东之功,师兄至少要占三成。”

张简微微摇头,对于这个说法颇不以为然,他甚至都没有接话,只是开口说道:“昨天我收到了恩师寄来的书信,提到了关于河南的安排,不出意外的话,朝廷应该会派一个子恒你熟识的人,去主政河南。”

“我熟识的人?”

沈毅摸着下巴想了想,然后心里似乎有了答案,不过他也没有明说,只是伸手给张简倒茶,笑着说道:“师兄在山东,这般劳心劳力,将来的山东官员,人人都要承你的恩情。”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师兄今后,在山东任上不妨多做几年,先做两任或者三任布政,将来尽量争取在山东任巡抚。”

“日后,山东的所有官员,就都可以称得上师兄的故吏门生了。”

张简有些古怪的看了看沈毅。

“子恒你这番话,与我大父所说,竟几乎分毫不差…”

在朝廷里做官,是需要一些根基的。

没有根基,官就坐不稳当。

尤其是宰相这个位置,是最需要根基的,比如说赵昌平,深耕户部二十年,再加上甘泉书院的后来人,他在朝廷里的根基本就十分雄厚,进了议事堂拜相之后,如今地位越来越高,几乎只在陈靖一人之下了。

张简也是走这条路,他自然也需要根基。

如今,山东官场新新开辟,很多事情是张简在从无到有的去做,只要他在山东这块地方,也深耕个十年,将来山东出身的地方官,就统统都是张简的门生了。

也是他张易安,将来的进身之阶。

沈毅笑了笑:“我只是随口一说,哪里能跟老相国相提并论。”

张简低头喝了口茶水,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轻声道:“子恒不在的这段时间,我派人在山东各州府,都找到了不少存粮大户,其中大部分人,这会儿已经同意按市价,向官府售粮了。”

“其中比市价更便宜一些的,蓟州已领取采买了,至于剩下的,估计还要子恒你点头才行。”

不用说沈毅也知道,在这种“乱世”,那些存粮的大户,一定不会是主动要卖粮食给官府。

不过张简做了什么事情,用了什么手段,沈毅并不想知道,也没有必要去知道。

他微微点头:“所有市价的粮食,我统统都买了。”

说着,沈老爷拍了拍自己的腰带,微笑道:“师兄可能还不知道,小弟如今阔绰了。”

张简微微一怔,没有听明白沈毅的意思,不过他也没有追问,而是正色道:“我今天这么急着来找子恒你,主要是有一件正经事。”

沈毅闻言,也收敛笑容:“师兄直说就是。”

“恩师书信里说,淮北战场还有另外一个打法,就是在必要的时候放弃山东河南两省,退回淮河以南去,借此损耗北齐的力量,慢慢拖死他们。”

见张简面色严肃,沈毅只能点头,轻声道:“确有这么个打法,这样打的话,风险会降到最低。”

张简面色严肃。

“我不同意。”

他沉声道:“这一年多时间,我不知道花费了多少精力,才把山东慢慢恢复秩序,如今山东的百姓,大多也已经承认我们大陈官府。”

“这个时候,要是朝廷要放弃山东。”

张藩台咬牙切齿:“我便死在这济南城里,与济南共存亡!”

说完,见沈毅不说话,他又继续说道:“这番话,我不是说给子恒一个人听,我写给恩师的书信,已经在送往建康的路上了!”

沈老爷低头喝茶,微微摇头:“师兄放心,这个打法充其量只能算是中上,我也不同意这个打法。”

“我在淮北一天,山东便不可能再回到齐人手里。”

见沈毅神情变得凝重,张简若有所思,问道:“少见子恒这么严肃。”

沈毅摇头,叹了口气,从自己的桌子上,抽下来一份文书。

文书里的内容很简单。

北齐朝廷,开始跟朱里真贵族们大规模“借钱”了,而且燕都禁军,近来动作频频,随时可能有大动作。

燕都京郊,开始了新一轮的征兵。

与此同时,在燕都朝廷里,昭武帝一口气撤职了七八个朝廷重臣,扫清了几乎所有的反对派。

沈毅把情报递给张简,然后指着这张文书,吐出一口浊气。

“如果加上北齐的北部边军,这一次我要面对的,可能是北齐朝廷四十万左右的齐军。”

“而且,北齐大概率会放弃北部边防,也就是说,他们的边军,几乎一定会被投入在跟咱们大陈的战场上。”

“师兄,淮安军哪怕是加上西路军,也不过二十万人出头,若你是主将…”

“你担不担心?”

张藩台低头翻看文书,很快面色凝重。

“要是我…”

“恐怕已经早睡不着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