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连升四级

靖安侯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连升四级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连升四级

靖安侯正文卷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连升四级离开了甘露殿之后,两位宰相一前一后,走在宫里的青砖之上。

陈靖走在前面,走了好一会儿之后,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赵昌平,微微叹了口气:“昌平兄,你那门人,做事也太冲了一些,按照陛下刚才所说,他这几乎是已经在威胁朝廷了。”

赵相也止步,笑着说道:“陈相这话不对,沈毅再怎么不晓事,也不可能按照刚才陛下所说的那样上奏,他说的自然要委婉的多。”

“至于领不领兵…”

赵相公摇了摇头,开口道:“我虽然不知兵,但也清楚一鼓作气再而竭的道理,他现在是统兵的主帅,他觉得不好打,自然不愿意再去统兵。”

“并且,沈毅他能够在奏书里将第二种打法奏明陛下,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他既然持第一种打法,自然要表明自己的立场。”

“陈相不好指责他的。”

陈靖无奈道:“他在奏书里写明,无非是担心朝廷有人提出这个法子,再倒逼他去做,先绝了这条路而已。”

二人边走边说,陈靖依然走在前面,缓缓说道:“如今看陛下这个态度,多半也是支持沈毅的,叫你我过来,也是提前吹吹风。”

“既然差事已经下来了,赵相觉得,应当如何做?”

赵昌平神色平静,开口道:“陈相,我虽然兼着户部,知道国库已经很难支撑再打下去,但我还是认为,第一种打法要更优一些。”

“我自家这么想,将来廷议的时候就会这么说。”

“至于其他人…”

赵昌平脸上露出笑容,开口道:“陈相您才是中书掌枢之人,这事,应该您去苦恼才对。”

他这话说的,全然没有问题。

归根结底,陈靖才是议事堂主事的人,皇帝暗示下来的差事,也自然会落在他的头上,跟赵昌平关系不大。

毕竟赵昌平虽然到场,但他本就是支持沈毅的,皇帝那里自然过得去。

陈靖闻言,一脸苦相。

“我这个首魁,早就做的左支右绌,满头大包了。”

他相比较于曾经的宰相杨敬宗,甚至是上一任掌枢的宰相王儋来说,对与朝廷的掌控力都差上太多太多,很多事情他不能领衔意见,这个首相做的,自然很是艰难。

事实上,陈靖几乎是大陈两代皇帝,也就是差不多三四十年来,最没有存在感的中书首辅了。

他长叹了一口气,看着赵昌平,开口道:“要不是沈毅,现在这个位置,早该是昌平兄你来坐了。”

“这样,也省得我这般苦恼。”

陈靖这段看似漫不经心的埋怨,一是为了试探赵昌平,二…是为了挑拨赵昌平跟沈毅之间的关系。

因为洪德帝,是很看重赵昌平的。

如果不是因为沈毅现在权势越来越大,淮安军的份量越来越重,赵昌平的确很有可能,在中书掌枢。

毕竟两个人都是甘泉书院出身,势力不好太大,太大的话,皇帝晚上睡不安稳。

赵相公哑然一笑,开口道:“陈相德高望重,哪里是我比得上的,莫要说笑了。”

“中书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吏部的几位堂官也要请过来,陈相莫要耽搁了,咱们快回中书要紧。”

陈靖依旧不紧不慢的往中书走,然后笑着问道:“昌平兄觉得,这河南应该交由谁来主政?”

赵昌平面带微笑,开口道:“是谁去不要紧,但是却不能派一个跟沈毅不对付的人过去,不然…”

他看着陈靖,静静的说道:“不然,沈毅那里未必会有多大的反应,但是陛下那里,却可能会很不高兴。”

“毕竟陈相伱也看见了。”

赵昌平静静的说道:“很多文书,都已经不经过中书,直接送到御前了。”

这一句话似乎是在提醒,又似乎是在警告的话,说的陈靖眼皮子直跳。

这位首相想了想,点头道:“昌平兄说的有理。”

“回了中书之后,咱们再好好议议罢。”

说到这里,二位宰相相视一笑,然后一前一后回了中书。

…………

到了傍晚的时候,几位宰相之中的宰相崔煜,被留在中书值班,等候皇帝随时召见,其他宰相则是陆续离开中书,下班回家。

赵相公先是离开中书,又去了一趟户部,这才离开皇城,准备上轿子回家去。

还没有走到自己的轿子门口,他就远远的看到一个一身七品官服的年轻人,等在自己轿子旁边,等离得近了一些,他才看清楚来人,笑着上前。

“子常怎么在这里?”

等在这里的,正是沈恒。

沈恒低头,行礼道:“拜见师伯。”

赵相公伸手拉着他,笑着说道:“无须多礼。”

“子常在这里等我,是有什么事情?”

沈恒点头,面色恭谨:“有些事情要请教师伯。”

赵昌平想了想。

“那子常同我一道回家去?”

沈恒犹豫了一下,低头道:“小侄遵命。”

二人一路到了赵家府上,沈恒见过了赵家的熟人之后,被带到了赵家的书房里,赵相公坐在主位上,微笑道:“子常你,倒是难得来一趟,师伯让你师伯母去准备饭菜了,今天在这里好好吃一顿。”

沈恒先是低头。

“多谢师伯。”

赵昌平示意他坐下,等沈恒落座之后,他才笑着问道:“有什么事情,让子常这样着急?”

沈恒坐下来之后,想了想,开口道:“今天师伯还有陈相离开甘露殿之后,陛下又召小侄去说了会话。”

赵昌平点了点头,问道:“说了什么?”

“陛下,要给小侄升官。”

沈恒的神色,有些苦恼。

赵昌平低头盘算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你是洪德十年的进士,在翰林院做了三年庶吉士,调任中书舍人,如今正好又是三年过去,的确也到了还调职的时候了,怎么这样大惊小怪?”

沈恒低头,苦笑道:“师伯,按照常理,应该是吏部给小侄调职,如今陛下直接调任,而且是…”

“调任翰林院侍讲。”

“小侄与大兄不一样,这几年全无功劳,这样升迁,着实有些不太对劲。”

“大兄不在建康,小侄一时半会拿不准主意,因此来请教师伯。”

赵昌平闻言,面色也有些古怪。

如今沈恒是从七品中书舍人,而翰林院侍讲学士,已经是从五品了!

连升两品四级,这种速度一般只有京官外放地方官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

即便是京官外放地方官,都很少有这种连升四级的。

沈恒低头道:“小侄知道,这多半是因为大兄的原因,小侄想问的是,这事会不会对大兄有什么影响,如果有的话,趁吏部的文书还没有下来,小侄明天一早去请见陛下,请陛下收回成命。”

赵昌平低头喝了口茶水,微微摇头道:“北边将有大战,这个时候陛下给沈家一些好处,鼓励你家兄长,并不奇怪。”

“再说了…”

赵相公微笑道:“一个从五品的官职而已,现在已经很难影响你那个兄长了,不必替他担心。”

“陛下让你去做你就去做就是,不用担心升官快。”

“升官再快,还有你那兄长快么?”

沈恒微微低头。

“小侄明白了。”

………

北边,开封府。

沈老爷整理好行装,看向一个中年官员,拍了拍他的肩膀。

“开封府衙的事情,就托付给你了。”

这位被临时调过来的山东县令战战兢兢,颤巍巍低头:“下…下官遵命。”

沈老爷见状,哑然一笑。

“放心,府衙的事情并没有多多少。”

“比起县衙。”

他笑呵呵的说道。

“说不定还简单轻松许多。”

说完这句话,沈侯爷翻身上马,一路往北,朝着北边的前线大名府河间府方向去了。

他必须要去看看…

北边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以及…

决战,还有多长时间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