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准侯南归

靖安侯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准侯南归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准侯南归

靖安侯正文卷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准侯南归沈毅跟越王客气了一番之后,也认真打量了几眼这位越王殿下。

他是皇帝陛下的亲弟弟,也是先帝诸子当中,这些年活的最战战兢兢的宗室。

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被洪德天子,强行安排了一桩婚事,娶了赵家的女儿,以至于当年在赵阀与朝廷关系紧张的时候,这位越王爷还曾经在除夕宴上,可怜兮兮的来找沈毅,想要寻求沈毅的帮助,以全性命。

万幸的是,赵阀并没有选择跟朝廷翻脸。

赵禄父子眼见事不可为,举双手投降,交出了手中能交出的一切东西,包括赵家的些许尊严,最终换得了这件事得以软着陆。

而在赵家服软的过程中,获得好处最大的人,除了掌握了绝对权力的皇帝陛下,以及分食了淮河水师吃了个饱饱的沈老爷之外,受益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位越王殿下了。

当初赵禄回京的时候,越王殿下在越王府里,激动的涕泗横流,抱着夫人孩子又蹦又跳。

不过这都是从前的事情了。

如今,几年时间过去,当初的那个少年人,也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了二十岁出头的青年人。

或许是这些年过的颇有些坎坷,让这位越王殿下,失去了宗室子弟本应该有的傲慢,整个人变得谦逊有礼起来,面对沈毅,他一直客客气气的跟沈毅说话,态度很是谦和。

此时,济南城外,当然不止沈毅一个人,在迎接这位越王殿下。

包括张简在内的一些朝廷官员,都在迎接这位越王爷。

当然了,淮安军的几个主要将领都不在,因为现在山东的东昌府还有济南府北部,都还没有完全光复,沈毅麾下的三路大军,统统都不在济南。

见沈毅说话说的差不多了,张简便迈步上前,作揖行礼:“下官张简,拜见殿下。”

越王爷这才看向沈毅旁边这个,面容粗糙,脸色也几乎变成麦色,一身四品官服的“中年人”。

张简比起沈毅年长好几岁,此时已经年过而立了。

李誉面色严肃了起来,问道:“是张易安吗?”

张简低头道:“正是下官。”

越王殿下上前,认真打量了一眼张简,感慨道:“张兄在建康的时候,本王年纪尚小,不过也听过玉树临风张三郎的美名,怎么几年不见,张兄竟憔悴成了这样?”

张简闻言,幽怨的看了看沈毅,无奈道:“殿下,憔悴不憔悴倒是其次,如果朝廷的山东官员,再不增补过来,下官可能要死在山东任上了。”

越王爷长叹道:“张兄辛苦。”

他又看向沈毅,问道:“中丞,咱们进城说话?”

说着,他抬头看向眼前的济南城,语气变得有些激动:“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能踏上淮河以北的土地,能进这济南城。”

沈毅与张简对视了一眼,都侧身邀请李誉,进了济南城。

进城之后,自然不会去别的地方,一行人一起到了巡抚衙门,进了巡抚衙门正堂之后,李誉站在主位上,对着沈毅笑了笑,开口道:“中丞,朝廷这一次派我下来,统共有三件事,这三件事目前看来,还只能办一件,”

“中丞且等一等,容我宣读旨意。”

沈毅面色严肃,立刻就要带人摆香案接旨,不过被李誉制止住,这位越王爷笑着说道:“中丞莫慌,这旨意是给张兄的。”

说到这里,他从身后的随从手里的木盒子里,取出一张圣旨,握在手里之后,清了清嗓子:“徐州知府张简,接旨意。”

“徐州知府”并没有叫错。

事实上,张简现在在朝廷里的正式职位,还是徐州知府,后来的代兖州知府,甚至是如今在济南主政,都是沈毅这个山东巡抚临时委派给他的差事。

张简看了看沈毅,然后跪在地上,叩首行礼:“臣张简,恭迎诏命。”

“制曰。”

李誉也没有墨迹,把圣旨前头念了一遍之后,淡淡的说道:“徐州知府张简,在山东战事之中,不辞辛苦,为国效命,功勋卓著,特破格擢升为济南知府…”

说到这里,李誉顿了顿,看了看张简的表情,见张简面色平静之后,才继续说道:“并以济南知府代行山东布政使事,待观后效。”

“钦此。”

听到“待观后效”这四个字,不管是沈毅还是张简,心里就非常清楚了。

这就是一份升官的圣旨,等到这一任三年的代布政使期满,就会原地转正。

毕竟这个时候,可没有御史敢弹劾张简。

一来是张简功劳的确很大,二来张家并不是什么政坛小白,虽然张相告老多年,但是这个时候,影响力还是有一些的。

李誉把圣旨,递到张简手里,伸手把他扶了起来,笑着说道:“恭喜张兄,苦尽甘来了。”

张简手捧圣旨,低头苦笑道:“殿下,下官这依旧兼着济南府衙的事情,一个人干两个活,何来甘甜可言?”

“朝廷再不派官员下来,下官就要去吏部闹了。”

越王爷咳嗽了一声,开口道:“张兄,你也知道现在快过年了,吏部的补缺文书即便下发了,那些补缺的官员大概率也会过了年才会北上。”

“张兄且耐心等上一等。”

“对了。”

李誉开口道:“皇兄说,让张兄有时间回一趟建康,他要单独跟你聊聊。”

张简一个头两个大,语气里满是无奈:“殿下,山东现在的事情,多的不得了,仅一个济南府的事情,就千头万绪了…”

“也不急着回建康。”

李誉开口道:“等张兄把山东的事情理顺了,明年再找时间回一趟建康面圣就是了。”

说完这句话,他才扭头看向沈毅,微笑道:“中丞,另外两件事里,头一件大事就是犒军。”

“淮安军攻取济南,战功卓著,我奉陛下之命,前来犒赏三军。”

“未知淮安军现在,在不在济南?”

沈毅微微摇头:“山东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取下来,如今淮安军大多在外,济南城里的淮安军,只有数千人。”

主帅做的久了,沈毅跟任何人说话,只要提到淮安军,都会下意识的模糊数字。

譬如说济南城里的五千淮安军,他无论跟谁说都是数千,绝不会直接说明数目。

李誉摸了摸下巴,轻轻摇头:“那这件事,似乎只能放一放了。”

说到这里,他看着沈毅,开口笑道:“第三件事,就是皇兄吩咐中丞你,尽快回建康一趟。”

“一是商议北伐战事,二是…”

李誉一脸羡慕的看着沈毅:“二是皇兄要亲自给中丞封赏。”

沈老爷微微皱眉,开口道:“殿下,那犒军的事情?”

“您在济南这里等着?”

李誉摇头,开口道:“中丞,我不太适合在军中久待,我与中丞一并回建康去,等过完了年如果皇兄还让我来犒军,我再来一趟济南就是。”

说到这里,他看着沈毅,微笑道:“还有就是,我虽然不在济南,但是朝廷的钱粮,已经在路上了,估计过年就能到济南,发放给淮安军的将士们。”

“据说…是皇兄自己掏的腰包。”

李誉微笑道:“给淮安军的将士们发赏钱。”

沈毅默默点头,他扭头看了看张简,又回头看了看李誉,问道:“殿下,朝廷还有别的吩咐么?”

李誉想了想,补充道:“临来之前,皇兄跟我私下里见了一面,他说,中丞回建康的时候,最好把麾下三个主将一并带上,朝廷对他们,俱有封赏。”

“至于淮安军的其他将领,则有兵部按功劳奖赏拔擢。”

他问道:“中丞,三个主将离开,是否影响山东战事?”

沈毅摇了摇头:“只要不打大仗,就不会有影响。”

如今,除了凌肃苏定薛威三个人之外,淮安军中第二梯队的将领,也已经慢慢成长起来了。

比如说右路军凌肃麾下的张猛,左路军苏定麾下的刘明远,以及先锋军薛威的副将万钟。

这些人,未必能完全独当一面,但是让他们暂领军队,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到如今,淮安军大多数仗,都是他们这些“二线”在负责具体指挥作战。

“那就好。”

李誉笑着说道:“咱们骑马回建康的话,应该还能赶上年节。”

沈毅先是点头,然后忽然问了一句:“殿下,裴将军也要奉诏回建康么?”

李誉一愣,微微摇头:“我不知道。”

沈老爷这才轻轻点头,他抬头望天,因为呼吸,带出了一些白气。

“朱镇。”

他缓缓开口,吩咐身边的一个随从,开口道:“去派人,把三位主将,都请回济南来。”

朱镇面色恭谨,开口道:“遵命!”

说罢,他躬身退了两步,然后大踏步转身离开。

一旁的越王爷有些好奇,问道:“中丞,这是军中的斥候,还是邸报司?”

“是我的几个亲随之一。”

沈老爷面带微笑:“洪德九年就跟着我了。”

越王爷微微点头,随意与沈毅闲聊了几句之后,忽然看向沈毅,问道:“中丞。”

“咱们何时动身?”

他笑着说道:“我还想回去建康过年呢,家中子女都在等我回去。”

沈老爷抬头看天。

此时,距离年节,只有半个月时间了。

他认真考虑了一会,回答道。

“等他们三人回来,咱们即刻动身。”

推本朋友的新书,都市重生类,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