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二百章 封犒

靖安侯 第一千二百章 封犒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二百章 封犒

靖安侯正文卷第一千二百章封犒大朝会之后,皇帝陛下回到了甘露殿里。

此时此刻,皇帝陛下脸上,出现了一抹因为过度兴奋而产生的潮红。

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过了好一会,才才深呼吸了几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了下来。

山东的事情,给他带来的刺激太大了,尤其是刚才收到济南收复的消息之后,天知道他多努力,才按捺住在大朝会上跳起来的冲动。

即便这会儿,连大朝会都已经过去了许久,他还是没有完全平复。

因为山东,对于大陈来说,太重要了!

有了山东这块平原,将来陈国基本上不会再缺粮食,还可以以山东为北伐的大本营,进而谋取河南中原大地,然后!

就可以北望燕都,着手恢复旧河山了!

更重要的是,这是南渡以来,大陈收复的第一个完整的省份,这件事不仅会带来军事上的影响,更会带来巨大的政治影响!

大陈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收复山东,也就意味着,偏安南方多年的陈国,已经有了恢复河山的本事!

而天底下,许许多多的人,以及许许多多的势力,都在观望着这场南北大战,随时等待着下注的机会。

这一件事,就有可能引起双方实力的彻底失衡!

即便撇去这些长远的影响不提,有了山东这么个省,北伐就不再是镜花水月,占据山东,打与不打,主动权完全握在了大陈手里!

只要能够保持对山东的控制,将来哪怕是耗,大陈这边也是大有优势的!

想到这里,洪德天子更加兴奋。

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一连喝了好几口冰水,这才喘着气,开口道:“去,把几位宰相,都请到甘露殿来!”

高太监连忙低头,转身下去中书,请几位宰相到了甘露殿。

进了甘露殿之后,几位宰相不约而同的拱手行礼,开口道:“老臣等,恭贺陛下,神文圣武,光复山东!”

皇帝淡淡一笑,又装了起来。

他轻轻抬手,面色平静:“诸公请起。”

“高明,给几位相公赐座。”

很快,五位宰相一一落座。

皇帝脸上露出笑容,开口道:“诸位,山东战报,朕已经让人抄送中书,诸公应该都看到了罢?”

陈靖带头说话:“臣等,都看到了。”

皇帝眯了眯眼睛,开口道:“朕方才,仔细思量了山东的事情,有几件事情,要跟诸位商量。”

五个人纷纷低头:“陛下吩咐。”

皇帝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思量了一下,继续说道:“首先,就是山东政事的问题。”

“年前,淮安军就能取下山东,山东诸府的官员,以及山东三司衙门的官员,都要到位。”

“尤其是按察使,必须要尽快派过去,厘清山东刑名,免得山东一省生乱子。”

“至于山东都司衙门,就暂由淮安军代行。”

说到这里,皇帝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山东布政使。”

他缓缓说道:“原淮安知府张简,先后任徐州知府,代兖州知府,同时实任了青州,莱州,登州知府事。”

“如今,他大概要去济南府,处理济南知府事。”

“这两年,淮安军功勋卓著的背后,离不开此人的佐助,再加上其人能力卓著,朕的意思是…”

“让张简,代行山东布政使,并组建山东布政使司衙门,诸位以为如何?”

几位宰相闻言,都低头若有所思,然后都扭头看向赵昌平。

赵相公低着头,心里有些犹豫。

这个时候,如果是寻常读书人,是一定会拒绝的,至少会弃权。

毕竟对于宰相来说,最重要的是保重自己的名声,不能给人留下一个任用私人的话柄。

毕竟张简是他的亲学生,在这个时代的官场上,几乎与父子一般。

犹豫了一下之后,赵昌平微微低头道:“陛下,张简这几年,的确做了不少事情,陛下若要破格拔擢他,臣没有意见。”

皇帝笑了笑,开口道:“那就这么定了。”

“就让张简,以四品官代行三年山东布政使,三年之后如果他干得好,朕给他实升三品。”

说到这里,皇帝继续说道:“再有就是,朕准备派人去济南府,犒赏三军。”

“几位觉得,应该谁去比较合适?”

最适合干这个活的,其实是太子殿下。

但是偏偏,洪德朝还没有太子。

要是把晋王府的人派出去,那就更加不合适了。

那么,更加合适的,就是前几年,侥幸逃过一劫的越王李誉了。

陈靖不再犹豫,低头道:“陛下,越王殿下或许可以代陛下北上,犒赏三军。”

如果是前些年,陈靖说出这番话,就有些大逆不道的味道。

因为那个时候,洪德天子的地位还不明显,再加上与赵阀矛盾深重,娶了赵阀家女儿的越王李誉,是站在天子对立面的,让他出城都是忌讳,更不要说让他出去接触军队了。

但是现在。

洪德天子的地位一天比一天稳固,如今南直隶,山东又先后恢复,威望一日重过一日。

这么说吧,如今的越王李誉,哪怕把他强行按在龙椅上,他也是坐不住的。

因此,因为“二王爷”,已经彻底安全了。

出去替家里做点事,也变得合情合理起来。

皇帝摸着下巴想了想,然后点头道:“也是个办法,中书这几天草拟一份旨意,朕看了之后,就传达越王府罢。”

几个宰相再一次低头:“臣等遵命。”

皇帝眯着眼睛,微笑道:“还有一件最要紧的事情。”

“朝廷,该如何封赏沈毅?”

几位宰相面面相觑,没有回答。

因为,只二十五六岁的沈毅,今年已经是朝廷的二品官了。

单论品级而言,已经毫不逊色他们这些中书宰相。

这个年纪,似乎已经封无可封了。

皇帝见几个宰相不说话,也没了跟他们扯皮的心思,开口道:“封官的事情,咱们慢慢谈,或者等他回了建康之后,再慢慢考量不迟。”

“不过当初朕应允过他,取下山东河南一省,朕便给他封世侯。”

皇帝面色平静,开口道:“朕从不食言,话既然说出去了,朕就要做到。”

“中书连同礼部,给议定一个封号出来,等沈毅回来之后,朕亲自给他封爵。”

皇帝继续说道:“还有,他的长子沈渊,给五品散官。”

几个宰相不敢否皇帝的意思,都纷纷低头,应了下来。

皇帝这才满意点头,开口笑道:“那好,咱们接下来说如何接手山东的事情。”

……

洪德十五年腊月上旬,越王李誉,带着朝廷的犒军圣旨,给张简的封官圣旨,以及一队亲兵北上,奉命犒赏三军。

因为一路骑马,月中,他就抵达济南府。

济南府城门口,越王跳下马匹,远远看到城门口等待的沈毅,三两步赶了上去,主动拱手行礼。

“沈中丞。”

沈毅看了看眼前这个对自己行礼的王爷,微微一个愣神,随即摇头,还礼。

“王爷折煞下官了。”

李誉抬起头,对着沈毅笑了笑。

“以中丞的功劳,小王代李家,给中丞磕几个头,也都是应该的。”

沈毅连忙摇头,谦虚了几句,最后苦笑道。

“若说真有一些功劳。”

他回头看向身后的济南城,开口道:“那也非是下官的功劳。”

“而是整个淮安军的功劳。”

年轻的越王爷看着沈毅,目光里满是敬佩,甚至带了点崇拜。

“中丞高风亮节,真是让人佩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