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 第261章 五更饺子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第261章 五更饺子

作者:老狼爱牛羊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9:58

第261章 五更饺子

第261章 五更饺子

看着二老惊讶的样子,小妹笑着说。

“大爷大娘,您两老可别奇怪,我哥回来的路上,一直在开车,我和二哥在车上都吃了,他还是早餐后一直饿到现在呢。”

朱雪峰心里给小妹点了个赞,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这不,好吃的太多了,看着就眼馋,不行,还得喝点汤,真是吃得太撑了,得溜溜缝。”

邹大爷的脸像菊花一下子绽开,邹大妈见朱雪峰爱喝自己做的骨头汤,也乐得合不拢嘴。

“你要是爱喝啊,大妈就常给你熬,这也不费什么事,这骨头可比肉好买多了。”

餐后一盘年糕,这个倒是都懂,每年年饭后都有,有的家里是上一道甜点,都是拔丝苹果一类的,反正都这意思。

看着剩下的菜,让两老装走一半,还剩不少,后几天基本就是剩菜加点青菜了,不用动刀。

“雪峰啊,我们就老两口,真吃不了这么多,别再装了。”

见朱雪峰还在装菜,邹大爷连忙制止,真是太多了,家里还有几个备用的都没用上,这么多初五前根本吃不完。

“大爷,忘了和您说了,明天还得您来换换火,我们下午和晚上都不在家,这菜也不能一直留着,您啊,就好好过个年吧。”

小妹和老二去喂鸡了,这大过年的,也得给鸡吃点好的意思一下,至于小黑,小妹是找不到了,正吃鱼呢。

“哟,闫老二,今年有点早啊。”

这是闫老二带着弟弟妹妹挨家挨户的送财神了,就是一个讲究,早点的下午五六点,孩子们就拿着买来的财神挨家挨户的送。

院子相对封闭,外面人也不怎么进来,都觉得打扰人家准备年饭不好,约定俗成的就成了年饭后送财神,这不刚吃完,就有人上门。

这种事没谁能拒绝,都是花好几倍的价钱请进来,大家图个吉利,小孩图点零花钱,有时候一晚上能接五六个,还不能说不要,要真不想给,得说有了。

不过这都是小孩的事,这闫老二都这么大了,还在院子里送财神,还挺稀奇,朱雪峰乐呵呵的掏了两毛钱,今天巧了,兜里忘了准备零钱,便宜这小子了。

“谢谢峰哥!”

闫家三个见了大手笔,乐呵呵跑了,院子里还有好多家呢,得抓紧了,要不然人家来句有了就亏大了。

“大哥,我这有零的,一会我来接,你给的也太多了,我现在都不去送。”

小妹见大哥掏了两毛,这也太多了,大多数都不会超过一毛,不凑手给五分的就不少,一张财神一分钱都不到。

果然没一会又来了好几波,都是院子里的小屁孩,远远看着棒梗也带着妹妹在挨家挨户的串,只是没来老朱家。

看两老都略显疲倦,得让人先休息休息,眼见着弟弟妹妹回来,朱雪峰指指北屋。

“一会先把菜都收起来,有些得放到冰库去,然后伱们去外面放会鞭炮玩一会,到时间咱们就包饺子。”

放炮谁不喜欢,连小妹都拦不住,一会两人就兴冲冲的拿着鞭炮跑了,连窜天猴也拿了一把。

“大爷,这收音机您先接着听着,也休息一会,累了这么久,咱们歇口气再包饺子。”

“行,反正时间还早。”邹大爷老两口先回去躺着歇会了,一会还要包饺子,还得站着,不歇会还真不行。

两老应该忙活了大半天,说好了请人来吃饭,把人累够呛,朱雪峰有些不好意思。

这吃饱了按习惯,这会应该是一家人围在一起磕着瓜子唠嗑,话家常,消会食再一起包饺子,可两老的精力明显不济,就不强求了。

抓紧时间收拾碗筷和锅,这一天真是安排得挺紧张,好在不是每年都得这样跑,要不然过年真是够累的。

收拾完,两老还在休息,看看时间,还早了点,这饺子包的太早,放时间长了,底下的面皮容易粘着,一般都是十点后才开始。

没一会弟弟妹妹就放完鞭炮回来了,进门就跺脚。

“这雪都快没了,大晚上的外面还这么冷,难怪大哥不去放。”

朱雪峰帮着把老二身上的鞭炮屑拍掉。

“没听过下雪不冷化雪冷啊,让你带个围巾围一下,你俩都嫌麻烦,现在耳朵都冻透了,快去暖和暖和。”

可能听到了两小回家的动静,邹大爷老两口也过来了,没说的,准备饺子吧。

看看桌上的素馅材料,林林总总的真不少,这都是朱雪峰按老规矩准备的,

“等会,你们先听听这个,这素馅大妈来调,一会你们三帮着包就行。”

邹大爷打开收音机,电台正在播放相声,一听就知道这就津海马老师啊。

这会的除夕,电台有“全国广播晚会”,内容丰富多彩,音乐、京剧、相声什么都有,跟后世的电视春晚有一拼。

以前家里没有收音机,想听也听不着,倒是忘了还有这事了。

“小妹,把声音调大点,别一会被剁馅的声音盖住了。”

可惜马老师的相声只听了一段,这声音太有辨识度了,听过一次就忘不了,可就这后面一小段也听的大家乐呵呵的,还别说,马老师这梗用的就是溜,这包袱一个接一个的,配上人家那气定神闲的语气,不乐都不行。。

“下面又是到了有奖猜谜的时候了,请大家拿起手里的笔和纸,做好……。”

这时候的电台春晚也特别有意思,除了播放音乐、京剧、相声等节目之外,还有“有奖猜谜“节目。

电台会在节目中间插播十几个谜语或是智力测验题,让全国人民一起来猜,是有奖品的!

“快快快,笔呢,二哥,你的笔都收什么地方了”?

小妹有些着急,朱雪峰只好从空间取了几支笔和纸,递了过去。

“好了,别出声,要开始了…”

一次就出一道题,这题明显把两小都难住了,两老更是没头绪,看朱雪峰一点也不着急,小妹忍不住问。

“大哥,你是不是知道答案啊,为什么企鹅拿着指南针,在南极还迷路了?你倒是说啊!”

这些后世的小学生都知道,可这时候能有几人知道?

“当然是因为在南极,其它任何一个方向都是北啊,指南针当然找不到北了。”

“这样啊”!两小若有所思,好像明白了。

小妹一下子跳了起来!

“耶,肯定是这样。”连忙找来信封,剪掉一个小角,开始写广播电台的地址。

第二天一大早就得把答案装在信寄给广播电台,发这种信件是不收费的,只要剪掉信封的一角,再注明“晚会答题“几个字就行了。

如果答对了,广播电台会寄给你一个漂亮的小书签,礼物虽轻,但是很有纪念意义,大家都喜欢。

朱雪峰一直没想明白,这时候没有电子设备帮忙,全国人民用各种各样的纸张、各种各样的字体寄去的答题,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处理的?那得有多大的工作量。

“好了,笔和纸收好,一会还有有奖猜谜,现在趁没有答题,边听节目,边准备包饺子。”

这饺子还得准备两种,一种是纯素馅的,这个是要上供用的,得先煮出来,后面才是自己吃的,可以是荤的,估计现在知道这些讲究的不多了。

全素馅儿可不简单,胡萝卜用礤床儿擦成丝,焯一下攥干再剁烂,大白菜剁碎挤干水分。

再将香菇、木耳、黄花、粉丝之类的干货发好,细细的切碎,还可以放冬笋、面筋什么的。

按照老规矩,馅儿里可以放姜,但不能放葱、蒜和韭菜,因为这几样算“荤”。

讲究多,素馅其实只需要的不多,只准备包一盘素馅。

眼看到了十点,可以清楚的听见院子里全是“当当当,当当当”的剁馅儿声音,饺子馅儿需要在半夜十二点前预备好,因为过了子时就是大年初一,不许动刀的。

过年包饺子要全家人一起,有钱人家也是如此。这为的是体现一家人的团结和睦,齐心协力,饺子里不光有馅料,还会放一些洗净的硬币和枣,图个吉利。

“雪峰,这馅就放柜子上了,面够用吧。”

“您放心,素馅的一盘,猪肉白菜的应该够五十个,面也够,一会您给看看。”

现在邹大娘已经调好了素馅,猪肉白菜的能有个五十多个,五人吃是足够了,毕竟晚餐都没少吃,也不着急,一边听着节目,一边准备。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大家一起动手,这北方人,年年都包饺子,基本都会,只是样子上有差异。

就在这时候,胡同里传来一声声“买荸荠喽!买荸荠喽“的叫喊,由于四周清静,这声响便显得格外清亮,在风中荡漾着悠扬的回声。

“老二,赶紧的,去买点。”

老二手也没洗,套上棉袄,戴了帽子就跑了,也不知道打什么年代起,每到子时前,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包饺子的时候,胡同总会响起“卖荸荠”的叫卖声。

在阵阵的剁馅声中,这寒风中传来的一声声“买荸荠喽!”的叫卖声,像是中间插进来的一段变奏,仿佛一阵敲打乐中传来了陕北民歌,一样悠扬回荡和和谐。

到了五更天,饺子下锅了,这第一锅素馅的煮熟之后先上供,装了三个小碗,每碗五个,和其它贡品一起摆好。

院子里已经响起了密集的鞭炮声,老二也点着了,鞭炮声响了起来。

远处传来几声巨响。

“大哥大哥,大爷大娘都快出来!”

小妹在院子里跳着脚叫唤,几人匆匆忙忙出来,不远处十几束巨大的烟花在西南方绽放,一轮过后又是一阵巨响,紧接着又是巨大的烟花在空中炸开,这肯定是浏阳货。

“真漂亮啊,真想去现场看看。”

几人又点了四个二踢脚,看着夜空中亮光一闪,一声轰鸣,虽然没有西南的那么壮观和漂亮,但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和光亮。

“别着急,还有呢。”只见朱雪峰不急不忙的回去拿了两个大泥人,隔了一米多放在院子中央,看上去像两个老头,引线就在头顶,拿了几块半截砖块固定住。

闫家的三小也看见动静出来了,围着看。

“老人花,这你们也能买到,我都没看见。”

这玩意可不好买,根本难得遇到,这是钱串子帮着弄的,只有四个,九毛八一个,超级贵,可火药足,一个能放半小时,老一代的烟火了。

“来,你俩一人一个,自己点。”

朱雪峰重新点燃两支香,递给弟弟妹妹,这玩意还是前几年见人家放过,两人都是小心翼翼,探出条腿,身子尽可能的后倾,颤颤巍巍的伸出香火。

“啪”,朱雪峰嘴里一声轻响,小妹手里的香火都吓掉了,老二倒是只紧张了一下,还行,比小妹强点。

小妹拿起手里的香火,熄了,地上有点潮。

“大哥你太坏了,二哥等我一会,我这…。”

朱雪峰接过香火,掰断前端,重新点上,递给小妹。

两株焰火越升越高,慢慢绽放,五颜六色的,煞是好看,把前院照得雪亮,没一会,几个院子的孩子都聚了过来,围着两株烟火大呼小叫,乱奔乱跳的。

彩色的烟火照亮了前院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家都是满脸喜色…

回到屋里,三人给两老磕头,邹大爷老两口乐呵呵的给三人发了压岁钱,朱雪峰也不脸红,开开心心的接了。

看着饺子上了桌,又切了点卤菜,拿出腊八蒜,给俩位老人倒了点白酒,现在该聚在一起吃热气腾腾的“新年头一口儿”了。

就一个硬币,幸运的被老二吃到了,老二乐得合不拢嘴,两老也是看着三兄妹乐呵呵的。

小妹嘟囔着嘴,亏大了,自己说吃不了这么多,让给二哥两个,把幸运送出去了。

“好了,你不用这个也是我们家运气最好的。”

朱雪峰摸摸小妹的头,小妹这才开心起来,陪老两口喝了点酒,老两口也是开开心心,好几年没这么热闹了,看着小辈长大,由衷的开心。

现在是守夜,老两口是没法守的,陪三兄妹唠了一会就去歇着了,桌子也清理干净了,所有屋子的灯都亮着。

两小磕着瓜子,等着大哥,大哥在刷碗,说是一会教两人玩点新游戏,却不告诉玩什么,两小这会心里跟猫爪子挠似的,坐立不安。

好不容易等大哥收拾完,只见朱雪峰擦擦手,笑着走了出来。

“等着急了吧,马上开始,老二,去把火再烧旺点,下半夜寒气重,咱们啊,也别守一夜,困了就睡。”

说完进了北屋,出来时拿了一副扑克,年前买的还没拆,几下子拆开,清理了几下。

“大哥,你就是教我们玩牌吗,这个我们都会啊。”

小妹有些诧异,扑克不是很简单吗,能有啥新游戏。

“别急,咱们啊,先变几个魔术,一会再玩新游戏。”

“小妹你先把牌检查一下,再洗三遍,然后给我。”

朱雪梅和老二一起仔仔细细的检查一遍,没问题,新牌,一张不差。朱雪峰随手牌展开。

“看好了,可别眨眼睛,自己抽出一张,然后记好了……。”

朱雪峰变了几个纸牌魔术,这些在后世都解密过多次,但现在还是很神奇,两小都被纸牌魔术整懵了,大哥太神奇了。

好不容易把肚子里的几个魔术来来回回的表演了几遍。

“想不想学…”

两人都睁大了眼,兴致勃勃的点点头……。

原来这么简单啊,我也来试试。

几个简单的纸牌魔术,三兄妹就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开始斗地主,这下子更热闹了,老二也不沉默了,动不动就说小妹牌出错了,小妹也不是省油的灯……。

闹闹哄哄的眼看四点多了,两小是越玩越精神,一点看不出白天跑了个长途,想了想,通宵就通宵吧,偶尔一次,两人身体肯定没事。

天慢慢亮了,两小才醒悟过来。

“大哥,我们真是守了一夜啊,不过这个斗地主真是太好玩了,就是二哥玩的太差,老是出错牌…。”

眼看着两小要掐架。

“老二,去热点汤,再热点馒头,吃了歇一会,你们休息,中午不用等我,要是我回来晚了,你们下午就直接过去,我得去干妈家一趟。”

一会得去赴约,特意换了身宽松的衣服,带了双运动鞋,拎着礼盒和带回来的山货就出了门。

这拜年的礼盒也有讲究,一般都是四、六、八,必须是双数,取的就是四季平安、六六大顺什么的意思。

院子里静悄悄的,估计都是守岁了,起不来,也挺好,省的一个个的抱拳说恭喜发财、您吉祥了。

老朱家去年送了人,按理今年家里是不接待的,不会有人上门,也省点事,可以踏踏实实出门,计划今天把该跑的都跑完,按理说今天只跑族内的长辈,可干妈和高教练家都没这些顾忌,二号院更是没人来往。

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鞭炮的味道,可能有早起或还没睡的孩子捣乱,不时还传来几声。

“刘同志,值班呢,我来拜访一下王主任,您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