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 第105章 接受再教育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第105章 接受再教育

作者:老狼爱牛羊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9:58

第105章 接受再教育

第105章 接受再教育

甩开一些杂七杂八的念头,找老支书好好聊聊这几天的安排。

最终,朱雪峰和老支书约好。

下午在村民的带领下,去田地学习村民务农,晚上由村长介绍村里情况,主要是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

明天全天安排去八达岭长城,了解抗击异族入侵,了解长城的历史,晚上由村支书讲革命经历和胜利的不易。

第三天由村民带领进山,寻找各种菌类和其它山货,切身感受贫下中农自力更生的决心和毅力,也培养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

第三天下午带着满满的学习收获返回城区。

老村支书对朱雪峰的计划非常赞同,的确既从思想上得到了净化,又从认识上开展了教育,也从行动上切实体验了贫下中农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了解了胜利的来之不易和增强了守护胜利成果的决心。

轧钢厂厂办及宣传人员、班长、副班长及另两位筹备组的同学,也对整个计划表示了高度的认可和赞同,大家一致决定就按这个计划,开展为期三天的教育活动。

当计划传达下去后,同学们也是很开心,表示一定抓住这次宝贵的受教育机会,净化思想,进一步坚定决心,勇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班长组织将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组七人,副班长王卓及体育委员叶阳被紧急调入筹备组,确保每组一个负责人,而朱雪峰单独与各方保持沟通交流。

下午的田间活动,田间地头都插满了彩旗,四面横幅也挂在不远处的大树上,气氛很是热烈,这活动倒是像模像样。

秋玉米刚种下不久。

大家表现的很踊跃和认真,在学校每学期都有务农课,每个班都有一小块自己的实验田,可与真正来到农田,差别还是很大,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主动询问,学习栽培知识,倍感新奇。

尤其是女生,明显的好奇心比男生还重,没一会就主动上手了。

宣传科的同志一直在寻找最合适的镜头,胶卷贵啊,一卷就得十几到三十几块,洗照片更贵,据说一张就得一到三块,不能瞎照。

村民也教的很认真,每组都是两个村民,能教教城里的学生娃,也是一件很兴奋的事。

看到双方都其乐融融,朱雪峰笑了,单位的老同志讲过,当年下乡刚开始的确是这样。

可没多久,学生的粮食吃没了,一个个眼里冒绿光,天天盯着村里的鸡和羊,矛盾就出现了,然后……

朱雪峰给老村长递了根烟,村长有些诧异,这学生抽烟,可看他安排和协调事可一点都不像学生。

接过来看了一眼,大前门,有些舍不得,朱雪峰直接上了火,村长也就抽了。

朱雪峰也点了一根,和村长一样蹲在田埂上,两人就着村里的情况聊了起来。

村里这几年收成也不好,前几年的折腾也伤了村子的元气,因为靠着八达岭,过得比别的村子略好一点。

村里也是养了三头猪,基本情况和千山的牛村差不多,情况略好,朱雪峰知道,要十几年后这里才开始大规模兴建水利设施,同样的困境。

山区土地大都贫瘠,这里也没有多少地头合适种粮食,也是以玉米、高粱、土豆、红薯为主,据说以前还有地方可以少量种点水稻。

朱雪峰建议多开点荒,不需要成片,议再种点黄豆、油葵试试,这两玩意不挑地,黄豆追加点农家肥就行,关键这玩意现在好像很紧俏,这两种作物比较耐旱,对土地自身肥力要求也不高。

时不时浇点水更好,可这地方就是缺水,水利工程还没开始呢,后世闻名的龙庆峡还得好几年。

现在是大生产模式,都是集中劳动,小片种植很少,都在村子周围,要是到处小片开荒,可就没法集体劳动了,不符合要求了。

村长有些犹豫,朱雪峰开导了一下,画好责任区,劳动量大体平均不就没问题了,这山区种地就应该因地制宜,不适合所有人一起集体劳动,大块成片的地少啊,又不是平原地区。

这已经有了分田包干的意思了,难怪村长纠结,朱雪峰也没法再说,只能等他们自己权衡了。

再找些合适的地方种点葡萄,这玩意除了开花的时候要注意浇水,其它都非常适合山区栽种,阳光、气温、土质都非常适合。

这些都是在图书馆查的,再结合自己后世的了解,针对性提的。

村里养的猪,朱雪峰见过了,瘦骨嶙峋,看样子很难养到一百二的收购标准,结合猪饲料学习体会,也简单的提了一些建议,养不肥,但解决达标还是有希望的,多喂点青饲和红薯藤,多少应该能好一点,其它的村里估计也没有,也就没提。

这葡萄村里倒是种了一点,都在院子了,油葵也有,村外的田埂边零零碎碎也有几十颗,因为不是粮食,现在都没有在意。

黄豆倒是也有,是种了磨豆腐的,数量很少,黑豆也有一点,村里还有几头大牲口,这黑豆子也是牲口的保命粮。

村长诧异朱雪峰的农业和养殖知识,表示很有兴趣试一试。

“如果能达标,可以多养点猪,城里的各个单位都缺,要能换点钱,村里也能良性循环起来。”

村长苦笑,没有起步资金,怎么良性循环,这个没有办法,朱雪峰也不能掏出钱来解决村子里的问题。

但是千山的养殖经验倒是可以交流交流,有了下蛋的鸡和出肉的兔子,资金积累应该也能加快不少。

“小子,真看不出你……,唉,下半年再按你说的弄点养殖和种植,我们争取再开点荒,明年应该就好过一点。”

想到长城,朱雪峰忽然有了个想法。

“村长,您听听我这个主意怎么样?现在的长城开始修复,不是一直缺资金吗?”

“是啊,修了好几年了,就是因为一直没有资金,所以才只修了一点点,现在更是困难,其他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能力进行修缮。”

“修长城你们村子也要出人吧。”

“那是当然,我们村子最近,最方便。”

“您听听我这个主意怎么样?”

朱雪峰和村支书一阵低语。

按老村长的说法,现在来游览八达岭的游人也不少,每年也是几万人以上。

朱雪峰的主意很简单,就是随手设计了两张纪念卡,一张纪念卡叫我登上了长城,背面是我为长城修复捐赠了一块砖,每位游人捐赠两毛钱就可以获得这张纪念卡。

另一张纪念卡叫我登上了好汉坡,背面是不到长城非好汉,面值两毛,都留个签名的地方。

村支书沉默了一会儿,两眼凝重的抬起头。

“这主意看起来不错,可是人家愿意花两毛钱捐一块砖吗?或者花两毛钱换一张纪念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