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 第104章 走在大路上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第104章 走在大路上

作者:老狼爱牛羊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9:58

第104章 走在大路上

第104章 走在大路上

时间来到了一天后,同学们已经早早的带着食物和水壶,有些还带着大草帽,三五成群的聚集在校门口。

眼看时间快到八点,就朱雪峰和夏雨虹没到,班长有些焦急,朱雪峰挑了个头,大家都来了,组织者没了。

“滴滴,”几声喇叭响,同学们下意识的避让,并不宽敞的马路开来两辆卡车,带着半棚,仔细一看,轧钢厂的车。

卡车来到校门口,居然没有理会避让的学生,停了下来。

在同学们的诧异中,两辆卡车驾驶室打开,朱雪峰和夏雨虹分别跳了下来。

朱雪峰抬起双手,示意了一下,同学们才安静下来。

“今天,轧钢厂为了对同学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特地安排了这次活动,我们要到延庆的山区去,到山区的贫下中农中去。”

“去了解在困难时期,我们的劳动人民是怎样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还要听革命群众讲革命的事迹,了解我们的胜利来自不易。”

“这次是轧钢厂DW组织,由轧钢厂厂办、宣传科、司机班的同志送我们去接受教育,大家欢迎!”

同学们大都莫名其妙,少数几个有些觉悟,但听到鼓掌,还是下意识的使劲鼓掌。

厂办小马和宣传科小刘、司机王叔也出来和大家打了个招呼。

“好了,现在先把横幅挂在车上。”

夏雨虹手忙脚乱的从车上拿下来四副横幅:大力支持高中毕业生接受革命再教育!

众人在司机的帮助下挂好横幅,同学们已经莫名的兴奋,好像更有意思了。

“下面请班长分组,安排同学们上车,我们马上出发!”

夏长青、刘佳琪和朱雪峰上了第一辆车,黄少华和周倩倩组织人上了第二辆后,也爬进了第一辆,把第二辆车交给副班长王卓了。

两个车厢了都堆了一些旗帜,这个就不用安排了,同学们嘻嘻哈哈的将旗帜打了起来,一时间旌旗蔽日,好不热闹。

现在其他四位筹备组成员全程莫名其妙,直到两队都登上卡车后,朱雪峰才简单介绍了情况。

全程由轧钢厂负责一切学习费用,包括吃住行,同学们自己负责门票,但是要提交几份学习报告。

夏长青兴奋的捶了朱雪峰一顿,这动静刚才把大家都整懵了。

本来陈书记的方案还有出城之前,一路大喇叭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朱雪峰觉得动静太大了,以会打扰城区其它机关团体办公为由提出了不同意见,陈书记也没坚持,就作罢了。

就这样在厂家属区转悠一遍,出城又是沿着东直门出去,这一路就招来了无数目光。

目的地是CP区的延庆县,也是刚从张家口划拨过来没几年,延庆县这时候还是人烟稀少,也就十多万人。

很快就离开了市区,市区外的小山包不出意外的全是光秃秃的,应该是打柴的修理干净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啊。

出城很远了,过了昌平,人烟更稀少了,终于看见青山起伏了,连绵不断的青山,还是很秀丽的,对于基本上不出城的学生来说。

两辆汽车更是热闹起来,每个车厢二十多人,同学们大多数也是第一次出远门,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合唱《我们走在大路上》。

(1963年发布,这里提前点)

我们走在大路上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领导革命队伍,

披荆斩棘奔向前方。

向前进!向前进!

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

两辆车同时唱了起来,连司机也一起唱了起来,歌声在山间的大路上飘的很远很远……。

歌声嘹亮,一首接着一首,直到大家的嗓子都哑了,互相说话时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一起哈哈大笑………。

夏雨虹是郁闷死了,早知道也坐车厢了,在驾驶室想唱不好意思唱,还不如司机放的开。

司机明显受到歌声的鼓舞,一直是向前进、向前进,开得飞快,闹腾起来的同学也根本没有注意,晕车药是用不上了。

结果只用了三个小时,就到了长城的山脚下,提前快一小时,这革命歌曲的确提升劳动效率,代价是所有人都被颠得七荤八素的,但在高昂的士气下,没有晕车的。

按照分工,朱雪峰负责与当地联系,所以下车后,朱雪峰就和宣传科的小刘、厂办的小马哥一起来到了最近的西关村,找到了村支书。

西关村不大,全村不到三十户,也就一百多人,但在附近算是个大村子了,这里耕地少,人口分布广,都是因地制宜的建村立寨。

村支书姓刘,很热情,对同学们来受教育感到非常的开心,表示提供一切支持,做好革命教育工作。

汽车开到村子食堂,同学们帮着卸车,轧钢厂食堂提供了一些大米、玉米和棒碴和少量蔬菜及极少的肉食,在加上同学们都自带了干粮,应该是够吃的。

现在的山村非常困难,不可能像前些年一样免费招待客人,这大好几十号人也接待不起,所以都是自带粮食。

食堂门口的广场上还晾晒着不少玉米,应该是春玉米还没处理完,有几位妇女看着,不停的轰走靠近的母鸡。

差不多也到中饭时间了,村里食堂正在就餐,大部分同学都没接触过农村,朱雪峰倒是很希望大家参观一下食堂。

村民们吃得是杂粮红薯的稀饭,稀的见不到几粒米,还有一些青菜和倭瓜、拍黄瓜和切好的咸菜,一点荤也没有,几个男人啃着窝窝头。

几个匆匆吃完了的,那碗叫干净,都不用洗了,没吃完的村民,正拿着窝窝头在碗里擦,朱雪峰是见过牛村的食堂就餐,没啥意外,可同学们确实感到极为震惊。

“他们就吃这个啊,这是中饭啊,还有,哪些小孩和妇女怎么都不来吃啊。”

村长姓阎,很勉强的和大家小声的解释了几句。

“这些来吃饭的是一会要下地干活的,他们吃完才轮到……。”

刘佳琪和周琴更是当场流泪,被郭婷和陈蕊劝了过去。

朱雪峰用粮食和村里换了一些红薯,中午同学们吃的是红薯杂粮饭,都是自己动手,手艺虽然都不咋地,可伙食还是比村里强了不少。

中饭后司机开车返回城里,约好了,第三天下午来接。

……

现在城里也吃不饱,但再怎么吃不饱,一个轧钢厂的工人每月也有40多斤,(重体力劳动),高中男生28斤,女生25斤,这都是今年降了一次标准后的,以前是男生31,女生28。

虽然大多是粗粮,但也接近一天一斤了,之所以吃不饱,朱雪峰认为关键还是没油水,不经饿。

后世有几个一个月能吃掉三十斤粮食的,还是没有油水,可要油水就得养殖,养殖又要消耗粮食,无解啊。

真想念袁老爷爷,也不知道他老人家现在研究到什么进度了,朱雪峰的生物高中还可以,后面却再也没有接触过,就这点知识积累,弄个无籽西瓜都没戏,别说给杂交水稻提提速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