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1751章 结束了

汉世祖 第1751章 结束了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1751章 结束了

第1751章 结束了

殿庑下,廊道间,太子刘旸迈着稳健的步伐行走,还未至殿门,刘皇帝的声音便飘了过来:“下面点,再下面点,就是这儿,用点力真舒服,你这小手真巧,真不错”

刘旸不由住脚,平静的面庞间流露出少许怪异之色,不过很快恢复从容,再度迈开脚步,一直到殿门外,稍微扫了眼,躬身一礼:“爹!”

刘皇帝正以一个慵懒的姿态怕在御案上,满脸惬意的表情,明眸皓齿的宫娥正跪在身后,一双纤细的手正温柔小心地在他背上活动着,俏脸泛着红晕,额间也浮现一层细汗。

听到刘旸的声音,刘皇帝睁开了眼,露出一副惺忪之态,看着刘旸,习惯性地道:“坐!”

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在这殿前,似乎没得坐。日头西移,崇政殿前昏暗了许多,处在一片阴影中,刘皇帝扬了扬手,身后宫娥立时停下了动作。

撑着御案起身,刘皇帝冲刘旸问道:“我这两日,殿前见客,连门都不让人进,是不是惹人笑话了?”

“怎么会?”刘旸自然不会说实话,但紧跟着又说了一句实话:“臣子们怎敢非议陛下!”

“你们把大案收回殿中去,再挡在殿门,怕真要为天下笑,以为朕有些癖好了”刘皇帝起身伸了个懒腰,朝旁边的宫人吩咐了句。

扭头便向刘旸招招手,道:“你陪我走走!”

“是!”

躲着阳光,吹着夏日暖风,父子俩慢悠悠地行走在御道间,大概还是有些热,刘皇帝忍不住把身上那层单薄的外袍脱下。喦脱不在,则由刘旸亲自接着。

“近来很是忙碌吧!”刘皇帝问道。

刘旸:“有臣工们鼎立相助,事务虽多,却有条理,儿却是越发觉得从容了!”

“这才是正理!”刘皇帝露出少许笑容,道:“勤政我是赞同的,但伱过去勤奋,事事亲力亲为,却是太累,苦了自己。怎么为政办差,你早已熟悉,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你今后要做的,是驭人。

当初我让你学习观人、识人,而目的,就是让你在此基础上,学会用人!权在掌握,放手人才,以天下之贤为用,则国家可治!”

“儿谨记爹教诲!”刘旸认真地道。

“榆林的事,收尾得如何了?”刘皇帝点点头,问起。

闻问,刘旸从容禀来:“四弟上报,最后一批军队已然撤还,各归防地,榆林戍防,已然做好安排,四弟推荐代郡公折御卿领军一万,坐镇夏州,继续弹压当地。四弟及平叛之功臣,将于入秋前回朝述职.”

“总算是结束了?”刘皇帝沉默了下,轻声叹道,但语气中带有少许的疑问。

刘旸也叹息一声,说:“根据各方奏报,时下榆林,一片凋敝,遍地尸骸,满目疮痍,人口十不存一,不知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如初,甚至可能,永远沉沦下去”

“但是,大汉身躯上的一块腐肉,却被彻底割除了,血固然流得多,但人更健康了,不是吗?”刘皇帝顿时道,看着刘旸,语气有些严厉。

“爹说的是!”刘旸也不慌,平静地点点头,然后继续道:“关于榆林的善后处置,朝中仍有争论,不过大部分朝臣,已然偏向废除榆林道,并对旧有州县进行裁撤合并,毕竟,以当下之榆林,实在难以承担一道建置!”

“你是怎么想的?”刘皇帝问。

刘旸直接表明他的想法:“儿也赞同,将榆林地区重新整顿,以便接下来的恢复治理。据张齐贤上报,平叛之后的榆林全境,汉民已不足三万,且以老弱居多

另外,党项大部不存,再加上接下来的外迁,可以说榆林党项之患已从根本上解决。但是,那些当地杂胡,在这种情况下却又凸显出来了,朝廷还当加强治理,以免党项之祸重复!”

“张齐贤是个人才啊!目光长远,一言中的!”刘皇帝问:“他这个榆林布政使有什么办法?”

刘旸道:“张齐贤提议,一面继续向榆林迁移汉民,充实人口,一面则对当地杂胡进行彻底的编户登记,化为汉民,不再放其自由!以眼下榆林的情况,完全可以实现,即便那些酋长、首领不愿,当此之时,也没有反抗的胆量!”

“可以!”刘皇帝颔首:“我早说过,除了党项,别再冒出什么其他杂胡,趁着这个机会,把榆林经营成为固土!”

“是!”刘旸道:“儿以为,时下之榆林,保留夏、灵、盐、银、丰、胜六州即可,其余州县,一概裁撤。原本的官吏,可考核取其才干留任,人口填充,或可从盐池着手,以此吸引外来汉人商民!

西北的青白盐,天下闻名,有此利在,再有朝廷支持,即便慢些,总能逐渐恢复。眼下,还有一问题,便是整顿后的榆林如何定级,是囊括在一新行政区下,还是恢复当初,直接并入关内?”

“再并入关内就算了,不需这等反复!”刘皇帝想了想,道:“这样以榆林六州设立巡抚道,属次道级,就以张齐贤为巡抚使,主持六州政事民生。张齐贤是个干才,这些年也做成了不少事,此人可为你今后的宰相,你当善加利用。眼下,再让他在地方上多历来一番,基础打牢固一些,也方便你日后提拔!”

“是!”刘旸郑重一礼。

“对了,怀遇在安东已有十多年了吧!”刘皇帝突然想到什么,问起。

提及此,刘旸脸上也露出少许的温柔,感慨道:“是啊,一晃都十年过去了!”

“安东很好吗?”刘皇帝嘴里笑骂道:“这么多年,这小子也不知回来看看,倒是怪想念他的。把他召回京吧,在安东历练这么久,可以托付大任了!”

“是!”对此,刘旸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时至如今,在臣下之中,刘旸只有三个真正腹心相托的人,李昉、慕容德丰以及马怀遇。连慕容德丰在经过山阳的历练后都回京,再把马怀遇放在安东,刘旸心中都有些不忍了。

“榆林平叛,耗费如何?”点点头,刘皇帝又问道。

“根据财政司的初步统计,从去岁冬正式发兵平叛始,各项开支在2300余万贯,粮草损费在五百三十余万石,其中逾六成消耗在转运途中。若是加上各项善后开支,数额还将加大”

“这么多!”刘皇帝有些惊讶:“也就是说,一个小小的榆林之乱,朝廷平定所费,有一年三成的财税!”

有那么刹那,刘皇帝都以为这是在北伐了。见刘皇帝面露怀疑,刘旸道:“这些年,大汉铜钱价值一直在贬值,另外便是,此番平叛,各种非战之损耗,实在太多了,还有不少浪费,再加上一些额外支出,堆积下来,便是巨大代价.”

“这打仗,果然打的就是钱粮啊!”刘皇帝琢磨了下,吩咐道:“接下来,就好生休养恢复吧!”

同时,心中不免嘀咕,都说国家富强,肉眼可见,大汉民丰国富也是事实,这怎么有种,越有钱,越打不起仗的感觉了。当年,两度北伐之际,动辄几十万兵马,数百万劳役,都能坚持,如今,平定区区一个榆林,竟让刘皇帝有种肉痛之感.

“对了,今日收到安西来报,六弟上奏说,他西域休整已近一年,兵马、钱粮已足,准备在今秋再启征伐,继续进攻黑汗!”刘旸表情严肃,又说一事。

“哦?”刘皇帝来了兴致:“刘旻又将有动作了?”

眉毛都带着少许的雀跃,但见刘旸那一脸严肃的表情,刘皇帝收敛起笑容,问道:“你是什么意见?”

刘旸叹了口气,道:“六弟说,这一年来,黑汗人骚扰不断,对天山汉土仍旧不甘心失败,同时在其腹地也在征兵武装,蠢蠢欲动。

六弟认为,需要主动出击,以攻为守。儿想来,对敌情况,恐怕没有比六弟他们更熟悉的,既然作此判断,还是当予以支持。

所幸,经过近一年的屯田休养,安西能够动用的实力大大增强,朝廷的负担,也相应减少,打一仗,应当不成问题。”

对刘旸的态度,刘皇帝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十分满意,点着头,说道:“不愧是我的种,不破黑汗终不还啊”

“告诉刘旻,放手去干,不过得小心于阗,这个小国,滑得很,需要戒备!”

“六弟打算让于阗国也发兵,随军一起出征,弱其国内力量,以免差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