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

汉世祖 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

平心而论,回鹘君臣的防御策略并不能说差,虽失之保守,但保守也就意味着稳妥,毕竟已经掂量过契丹西征军的分量,并不好对付,难以卒退。

西州回鹘虽然人口充足,武装出十多万军队也没有问题,其国力也足够支撑一段时间,但是,那需要时间,毕竟回鹘可不能算是一个军政高度统一的集权王朝,内部也非铁板一块。

同时,打防守反击,靠着坚城防守,也是他们所能选择的最优方案。毕竟蜿蜒的天山山脉横贯东西,是高昌天然的防御屏障,辽军如果想要自北廷进取,通常而言,要么西进攻轮台,而后转西南,走盆地向高昌,然而,这需要在确保攻陷轮台的基础上,再突破高昌最后的门户,白水要塞。

另外一条,则是向东,绕过天山险阻,自天山南麓入境,不过那样费时费力不说,当道还有一块拦路石,伊州。

因此,就如回鹘所考虑的那般,西征的契丹军队虽然拿下了北廷,取得了一场大胜,强势压制了回鹘人的反扑,但战略进展并不乐观。

依靠天山,北守轮台,东扼伊州,对回鹘人来说,确实是个稳妥且风险极低的选择。

然而拖延时间,打持久消耗,终究只是回鹘人的一厢情愿,他们的对手,是耶律斜轸,这个在汉辽大战中辽军中少有的大放异彩的统帅。

回鹘人想得美,耶律斜轸又岂能没有通盘考虑,敌军想拖,他就偏偏不给其机会。但客观的问题是,想要击破回鹘人的防线,也确实不容易。

但是,这世上从来没有真正固若金汤的城池,看起来再严密的防线,也有其漏洞。意外,也往往出在人最为自信的地方。

经过一番筹谋后,耶律斜轸决定行险,已经翻过了一座金山,就不差一座天山。经过充分的准备后,耶律斜轸于乾祐十五年冬,让辽将耶律古率五千骑,并同一部分降卒,佯作主力,大张旗鼓,大造声势,向西进发,做出一副势在轮台的样子。

而耶律斜轸,则亲率辽军主力,在向导的引导下,沿着早就探查好的天山小径,秘密翻山。

这种小径狭道,以其逼仄险要,素不利大军行进,且敌军若有备,可轻易拒之,甚至造成重大损失,然而往往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而这一回,耶律斜轸赌对了,除了那崇山峻岭,完全没有遇到其他的阻碍,回鹘人完全忽略了此点。

虽然死伤了上千的士卒,以及不少的战马、牲畜,但当辽军顺利地进入伊高盆地时,所起到的效果,又是一次神兵天降。

自那之后,广袤的平原与土地,成了契丹铁骑肆意纵横驰骋马场。成功翻山之后,耶律斜轸再度选择直扑都城高昌,意图一战而定之。

不过,这一回,目的没有达成,辽骑的出现,虽然令人惊诧乃至惊悚,但终究没能彻底隐住消息,再加上自开战后,高昌城的警惕性也高了不少。

没能突袭成功,但前番还受阻于轮台城下的敌军,突至城下,给高昌造成的震慑也是可想而知,跟做梦一般,只不过这是一场噩梦。

回鹘汗是大惊失色,亲自登城,只能见到在萧萧东风中,契丹人林立的旗帜,雄健的战马甲士,还有那令他们心悸的气势,这样的场面,几乎让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的回鹘汗感到恍惚。

高昌城,上至可汗大臣,下至贫民走卒,面对敌叩城,皆惊惶不已,好不容易方才镇定下来。

而耶律斜轸,带着人沿着高昌城绕了一圈,发现此城着实坚固,不易取,军中缺少器械,更不利攻城。

于是,派人进城劝降。投降,显然是不可能的,回鹘汗倒也硬气,怒斥辽军的不义侵犯,数落契丹人对回鹘百姓施加的罪恶,最后严词拒绝,将使者赶出高昌城。

回鹘人的主力虽然多屯于轮台,但都城仍旧留有近万的军队,城内的百姓加收容的难民加起来也超过十万了,依靠着坚固的城池,断不是契丹人能攻破的。

当然,回鹘人有守城的底气,出城退敌,自然也是不用考虑的了。

面对坚城,耶律斜轸也不急躁,跨越天险,进入吐鲁番盆地之后,也无需着急了,因粮于敌,比起回鹘人,辽军兵力虽不多,但也代表着负担少。

于是,耶律斜轸亲自率五千骑兵,监视高昌城,同时另遣部将,率领余众,分掠回鹘人的城镇、牧场,抢劫钱财,征集粮食、马匹、牲畜以及壮丁。

一时之间,战火遍及天山南麓,伊高之间,尽为契丹肆虐。在这种情况下,回鹘人似乎被打蒙了,竟然没有什么反制的手段,这能坐守高昌、伊州这样的坚城。

大城可保,但散落在丝绸之路上的那些城镇可没有足够的防御能力,除了少数拼死反抗的,大多遭了殃。

辽军的这种做法,自然激起了不少反抗之心,高昌城内,就有血气方刚的人,难以忍受辽军的暴行,向回鹘汗请战,城中百姓也多含愤。

耐不住众请,看着被摧残的国土与子民,回鹘汗心里也在滴血,于是派军出击,想趁辽军四散之际,赌城前辽军懈怠。结果,耶律斜轸早有准备,从容指挥,再破高昌回鹘。

也就是回鹘人在城内武装起了足够的守城军卒,没给耶律斜轸趁胜入城的机会。而受到回鹘汗命令,前来救援的轮台军,得知高昌城下的战况,吓得半路缩了回去,退至白水塞。

自那之后,回鹘人再不敢有所异动,只能枯守城池,被动等待,坐观辽军肆虐。要说实力,西州回鹘自然是有的,而且不能算弱,然而,敌军来临之际,却不能有效地组织抵抗,将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

空有百万户民,最终却只能各自为守,任由不到三万敌军,肆虐境内,而不能制。也是多年没有经历如此规模的战争,面对契丹人的入侵,回鹘人从头到尾,都显得无所适从,被动挨打。

在把伊高之间,搅得个天翻地覆之后,耶律斜轸开始命令辽军,把各地的百姓驱赶至高昌城下,尤其是老弱妇孺。

并放眼与回鹘汗,说伊高之地,已尽归大辽,这些百姓无家可归,念其可怜,可任其接纳,绝不趁机进攻。

对此,哪怕耶律斜轸说的是真的,回鹘汗也不敢应承。一是顾虑耶律斜轸的狡诈,二则是,此前城中已经收容了大量的难民,再一起放进来,粮食的压力可就大了。

以城中储粮,多十张、百张嘴无所谓,但多数万张,那可就不一样了。于是大量的回鹘百姓,进被拒入城,退则有辽骑相逼,在那个冬季,冻饿而死于高昌城下者难以计数。

那个时候,西州的平民,不只愤怒辽军的杀戮与抢掠,同时也怨恨西州回鹘上层的不作为,抛弃他们。

其后,为了活命,有不少回鹘人,拖家带口,连人带马地投靠了辽军,在生与死的抉择上,大部分人都会干脆地轻松地做出一个选择。

有了那些回鹘人的效力,辽军在人力上的短板,也没有了。趁着这个机会,耶律斜轸趁机进行休整,同时把控制区域内所有回鹘人的工匠集中起来,打造军械以及攻城器械,做好击破高昌的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东面的伊州,西面的焉耆,都有派军来救援,悉数为耶律斜轸击破。到开宝元年春,西州回鹘所属各地军民,已无人敢来救援高昌,如此,高昌的日子也更加难过。

在得到充足的休整与准备后,耶律斜轸也正式下令,进攻高昌城,攻城的人马,以投降的回鹘人为主。不过,高昌城确实坚固,抵抗的决心也够坚定,强攻之下,死数千人而不克。

其后,耶律斜轸又分兵,转攻伊州,伊州在此前的救援之中,兵力大损,城垣也不如高昌高大坚固,辽军并仆从军不惜伤亡的进攻,抵抗了半个月,城破。

耶律斜轸由此解决了背后的隐忧,自高昌以东,尽入辽军控制。除非归义军敢西来,摸一摸辽军的屁股。

解决了后患之后,耶律斜轸再度围城,原本是打算困死城内的回鹘人,但通过一些投降的回鹘文武,得知城中的粮食储备足可支持一年,拖也不是办法。

于是,耶律斜轸最终决定,继续强攻,足有攻城的回鹘人足够。如此,在经过两个月断断续续的强大猛攻,在进入四月之后,耶律斜轸把契丹人也派上去之后,高昌城终于破了。

破城之后,回鹘汗带领其后宫、子嗣及一部分文武西撤,退往西面的焉耆城,逃得很快,也成功了。辽军经过一场血战、苦战,需要休整,也需要享受胜利的果实,追击无果,就没有深追。

而回鹘汗在逃到焉耆后,没有多停留,纠集军队部众,继续向西,撤到龟兹。毕竟焉耆高昌也不远,同样危险,而龟兹回鹘在此前的作战中损失不大,还保有不小的实力,可以作为倚仗。

也就是逃至龟兹后,回鹘汗意识到了,只靠自身,早晚为辽军所灭,于是开始四处派出使者,请求支援......

其中就包括,东来的仆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