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41章 西域战况

汉世祖 第41章 西域战况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41章 西域战况

另一方面,当年汉辽大战,影响深远,其惨烈情况,同时也传到了西域,只是经过口口相传,有些失真罢了。但是,有些基本认识是肯定的,契丹丧师失地,遭受重创,又经内乱反叛,正该恢复休养之时。

这种情况,契丹人应对强大的汉人尚且不容易,又怎么会还敢纠集部众军队,远征西域?抱着这样的心理,高昌回鹘的备战应对情况,可想而知。

当然,既然有这样的消息传来,若是一点反应也没有,岂不显得对契丹人不够尊重?于是,回鹘君臣从高昌发布命令,让边城尤其是北庭、伊州的军政长官加强防御,然后就没有更多动作了。

而这样的命令,自然没有得到地方上的重视,毕竟,如果可汗与高昌的上层贵族大臣都不在意,又怎么能去要求下面的官员与将领提高警惕,恪尽职守?

于是,高昌还是过去的高昌,边城还是过去的边城,自上而下,没有丝毫的变化,气氛没有一点紧张,更别提武装备战了。

不过,稍微分析一下,也是可以谅解的,西州回鹘经过早期的扩张,已经承平太久了。东面是归义军,前边提过,曹氏倾心交往,两方通婚通好;南面的吐蕃处于大分裂,日益沉沦,复兴无望,对谁都无害;至于西面的黑汗(喀喇汗)王朝,经历内部的改革动荡后,国力日渐强盛,但苦于河中地区的萨曼王朝,更是无害;而夹在回鹘与黑汗之间的于阗国,则更能起到缓冲作用。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这样舒适的周边环境下,也难免懈怠,安逸的表象,往往能够迷惑人的眼睛。因此,当听闻辽军可能大举西进后,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信,是怀疑。

当然,如果不是刘皇帝这个强行扭转历史的意外因素出现,那么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高昌回鹘也确是还能舒舒服服地存在很多年,一直到西辽时期都还处于半独立状态。

因此,可想而知,当辽军翻越金山,远涉流沙袭来之时,回鹘君臣是何等惊愕。回鹘君臣认识,大概不少人一样,固执地认为,辽都远在漠东的临潢府,跨越万里遣老师动众,进攻西域,这太夸张了,这开挂了......

然而,他们就是想不到,西征计划,早在四年前就提出了,以为绝密,并切做了近两年的充足准备。所遣兵马,除了耶律斜轸自上京带去的五千殿帐骑兵,剩下的都漠北、漠西征召的乃蛮、达旦等部。

从漠西出发,翻过一座阿尔泰山,这样的征程,对于在辽国西北整练已久的契丹骑兵而言,很远吗?

至于辽军的战略问题,在平定内患之后,能够对契丹产生致命威胁的,也只剩冉冉升起的大汉帝国了。像那由渤海遗臣建立的定安国,你正视它时候,勉强可以称为威胁,当你无视它的时候,屁都算不上。

而经历汉辽血战与内乱之后,辽国若是按照正常节奏恢复发展,只会被大汉越甩越越远,时间越久,双方的综合实力与战争潜力将会拉开到一个非常悬殊的差距。

这种情况下,还有比干回老本行,掠夺资源,更有效的办法吗?至于对外掠夺的方向,是继续向北,掠辖嘎斯,深入西伯利亚,打到北冰洋?

或者向东灭高丽,然而,不会真的以为,高丽近在眼前,就好打,就比远征西域简单?或者找死行为地,再启战端,掀起第二次汉辽大战?

综合对比起来,只有向西,将富得流油的西域作为掠夺目标,不管是地理环境,还是财富利益,都是最佳目标。同时,对大汉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这不,已然彻底影响到柴荣、吴廷祚、王彦升这样的重臣大将对西进战略的看法了。

再说回西域的战事,当辽军有如神兵天降,抵达北廷城下,并发起突然袭击时,守军完全失了方寸,几乎没有组织起什么有效抵抗,那还算完备的城防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北廷城就轻易地落入了辽军的手中。

拿下北廷城,辽军西征算是取得了一个开门红,其进展之顺利,攻占之轻松,也超乎想象,当然,这关键在于辽军的突发利箭,在于回鹘人的大意无备。

北廷地处金山以南,是西州回鹘北方的第一重镇,堪称北门锁钥,北廷一失陷,那西面的轮台(今乌鲁木齐)可就直接暴露在辽军面前了。同时,辽军也算在西域拿下了一个立足之地,有利于接下的进攻。

不过,虽然一时惊诧,并对北廷的轻易丢失感到愤怒,但倒也没有过于惧怕,因为据逃回来的官员、军队讲,辽军的军队并不多,也没有什么攻城武器,之所以能够攻克北廷,全因偷袭之利。

随着后续的军情消息传来,对于西征的辽军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回鹘可汗乌古只与大臣、将领们商量过后,果断决定,要反击,要趁着辽军远来,立足未稳,出兵夺回北廷。

在回鹘君臣看来,辽军仅仅以两三万人,就敢远征己国,过于托大了,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或许回鹘可汗的想法是,本国与契丹长期交好,贡献不断,礼节也从未怠慢,如今你却要来打我。你契丹固然强大,还不是被汉军打得丧师失地,我们回鹘人,同样是马背上的民族,也不缺勇士,那就比比看,四十年后,谁的军队更强大,谁的战刀更锋利。

回鹘君臣所仰仗的,不过两条。一,契丹此来,属于劳师远征,他们则占据地利人和,以逸待劳;二,西州有上百万的人口,百万是个什么概念,几乎接近汉辽大战后契丹的三分之一了,堪称人多势众,完全可以武装起足够的军队,靠人数就能堆死远来的辽军。

同时,他们还抱有迅速击退乃至击灭辽军,使国内恢复平静,以免国家因为战乱而蒙受过多的损失......

于是,回鹘人迅速自辖内各城各部,调集兵马,北上汇集轮台的一部分军队,合计五万余军,由大将葛鲁率领,向东开拔,直指北廷城。

北廷那边,辽军正享受着胜利成果,行军的辛苦,都被北廷的财富、牲畜、女人所化解了,并且,对于天山南麓更富庶的高昌、焉耆地区更加热情。

彼时,耶律斜轸真考虑着下一步的进军方略,速下北廷,同样也稍稍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而得知回鹘军主动前来,意欲收复北廷,大喜,果断率众出击。

哪怕回鹘军人更多,但耶律斜轸没有丝毫犹豫,全军出击,完全没有借助城防御敌的意思。他看得很清楚,北廷城内多回鹘人,因为辽军的劫掠与杀戮,怨气很重,依城据守去消磨回鹘人反而是下策。

双方会战于北廷以西六十里的中沟,试探性的进攻后,回鹘人竟然打胜了,于是回鹘人趁胜追击,辽军在耶律斜轸的指挥下则边打边撤。最终的结果嘛,回鹘军追上了,缠上了,却最终溃败。

佯败诱敌之计,古今中外都用烂了的,但往往就是这种看起来简单的计策能起奇效,不过,也要看人,看指挥,看操作地如何。回鹘军大概是觉得,原野之上,视野开阔,他又兵众,不怕埋伏。却没想到,耶律斜轸以自身为饵钓鱼,却把钩子放在百里之外,把夹击的军队埋伏在战场一百里开外,再度搞一个突然袭击,背后杀出,回鹘人措手不及,大败。

北廷一仗,辽军杀一万多人,俘虏九千余众,缴获战马、羊、驼、粮食、军械无数,再度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回鹘军这边,败军逃回了轮台城,就此固守。

而高昌的回鹘汗闻之,惊愕而不能言,这下老实,赶忙派使者前往慰劳,勒令将士严守,同时补充兵力、粮械、战马。挨了一顿毒打之后,终于学乖了,这支辽军,不只战斗力强,竟然还会阴谋诡计。

感受到西征辽军的不好对付后,回鹘汗也息了速战速决,赶走辽军的心思,转而保守作战。经过讨论,文武们认为,辽军虽然攻占北廷,小有胜绩,但在西域,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根之萍,一座北廷城,也不足以让其长久待下去。

只要据守轮台,将之挡在天山以北,拖下去,耗下去,待到其兵疲粮尽,必然不支而去,最终的胜利,还是属于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