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54章 明朝的徭役比田赋重一百倍!

第54章 明朝的徭役比田赋重一百倍!

第54章 明朝的徭役比田赋重一百倍!

呼……

看到皇爷爷没有表现出愤怒,朱幼薇就放心了。

幸好皇爷爷没有爆炸。

而她看向了父亲朱标,则看到父亲一脸严肃的听着。

凌汉也是如此,就连蒋瓛也是这样。

朱幼薇更加的放心了。

看起来他们是早就习惯陈寒这么说话。

陈寒侃侃而谈:“而赋税制度,朱元璋也用他偏狭的目光,仅仅只是盯住了田赋,忽略了商业在一个国家当中的重要性,从而好心办了很多坏事。”

当朱幼薇在听到这话,即便心里有所准备,也是咯噔了一下,脸色发白。

她终于醒悟过来,为什么凌汉要跟她说,就算陈寒说的话评判了她的皇爷爷,她的亲人,也不用去在意。

因为陈寒不知道自己已经来到了明朝。

但是朱幼薇现在更加担忧的是,如果自己的皇爷爷生气了的话,那应该怎么办?

她再次回头去看。

此时的朱元璋,脸上的表情不是很自然,但是至少没有太生气的。

这时候才她终于是放下心来。

幸好皇爷爷应该是在今之前的十几天,已经领教过陈寒的这张嘴的厉害,所以并没有把这放在心上,甚至有点坦然接受。

看到自己皇爷爷的表情之后,朱幼薇不由的有点佩服自己的皇爷爷。

说实话,如果是别人当着自己的面,把自己批判成这个样子的话,心里面多多少少是有生气的。

难怪自己的皇爷爷乃是一代雄主,这胸襟,这气量,就足以让所有人佩服。

如果在边上的蒋瓛能听到了这样的话之后,一定会泪流满面。

郡主啊,您是不知道,在之前的那段时间,陛下一生气是直接掐我腰间软肉来抵制自己的愤怒的。

我可是为了平息陛下的愤怒,付出了**。

话说这个时候的朱元璋的抵抗力,的确是强了很多。

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看到自己的长子朱标在没有通宵达旦的批阅奏章,并且休息好之后,气色的确是好了很多。

他也召见了给朱标调理的那些御医。

御医们也说人多休息,的确是能够使浑身阳气增加,能够抵御病邪入体,所以是非常有用的法子。

所以朱元璋心里边是感激陈寒。

在一个朱元璋相当精明,在没有办法判断陈寒说的话是不是真实的前提下,还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原因是,自从崖山村营建起。

他就看到了户部工部兵部为了点钱才争夺成那个样子。

又听到了从底层调派上来的内阁成员,夏元吉、葛有民以及那些知县们反映乡村的赋税制度,给老百姓们带来的承重压力。

有了这些前提之后,陈寒说他的赋税制度以及他的理念不先进,以及他对于买卖人的这些偏见,其实都对应得上的,他也无话可说。

所以现在陈寒说得这么的大逆不道,他不会有什么表现是因为早就已经有准备。

故而对于陈寒的不逊言辞,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在乎。

陈寒在说到这里之后再次说道:

“朱元璋这个皇帝的确是农民出身,所以他也知道百姓们担负了很重的负担。

开国之后制定的赋税也很低,按两税法,朝廷分夏、秋两季征税,每户人家按照田亩和资产多少交纳税钱。洪武时期规定,官田每亩征收粮食5升3合5勺,民田每亩减2升,分别合0.0535石和0.0335石,这个标准是比较低的。

但是朱元璋可能并不知道,百姓们除了要缴纳田赋之外,还有差役、徭役两种,还有所谓的岁办、坐办、杂办各种出人出力的苦差役和杂税。

朝廷征的田赋的确是不多,但朝廷同样不给地方官府任何办公费用,但这些钱从哪出呢?

当然是从百姓们身上榨取。

上到官府里面的办公用品,下到给官府跑腿的人,都是官府免费让百姓们提供。”

接着陈寒陈述的就是之前夏元吉给朱元璋父子两个说的是一样的。

听的朱元璋面沉似水。

“朱元璋天真的以为自己将官员们的俸禄定的极低,就能限制官员的奢侈享受之风,可是他应该是不会想到,那些官员怎么可能会亏待自己呢?

朝廷不给的,他们转过头就以差役或者徭役,又或者岁办、杂办的名义,让百姓们直接给他们提供免费的劳动力或者免费的生活用品。

民间多的是百姓们到官员家里面免费当下人的现象。

多的是官员家里面的吃喝拉撒,都是百姓们供应的。

看上去官员领的俸禄很低,但架不住他们手上有这些苛捐杂税的征收权力。

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他们,层层盘剥百姓,百姓们过得苦不堪言,朱元璋还在享受着官员们拍马屁:皇上您制定的田赋如此之低,简直就是尧舜一样的君王啊。

然后朱元璋也是欣然地接受,认为自己是爱民如子。

朱元璋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希望百姓田赋低、官员俸禄低,杀的天下贪官污吏人头滚滚,但他忽略了,制度的设定,那是环环相扣的。

百姓田赋低、官员俸禄低到尘埃里,官员活不下去,岂能不从百姓身上盘剥。

到头来就是贪官杀不尽,好心办了坏事。

看上去田赋并不重,但这些苛捐杂税,徭役、差役,比田赋重得多。

苛政猛于虎,说的就是这些差役、徭役,这些东西要比田赋沉重一百倍。

与田赋相反的是,是明朝的商税,田赋占全国财政收入的80%左右,其他的商税、杂税等只是财政收入的补充。

然而朱元璋可能不知道吧,其实大明王朝的商人是极度有钱的,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商人更是富可敌国。

他们穷奢极欲,而百姓们却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

光说明朝是很难有对比性的,咱们把明朝和宋朝放在一起对比,你们就能知道,两个朝代之间有多少的差距。”

陈寒心里面和大多数现代人一样,对宋朝都有种又爱又恨的情愫。

爱的是它GDP高,恨的是,军事方面,极度拉跨,简直让人一听到就血压飙升的程度。

但是说到明朝的经济,却又不得不提提宋朝的赋税制度……

求追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