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415章 朱元璋:儿孙自有儿孙福啊,自家的

第415章 朱元璋:儿孙自有儿孙福啊,自家的

第415章 朱元璋:儿孙自有儿孙福啊,自家的孙女都这么厉害,那还怕谁?

朱元璋说这个话,其实就是已经认同了江都郡主说的那些正如江都郡主说的那样,儿孙自有儿孙福。

如果自己一味地为儿孙们安排,儿孙们未必喜欢。

首先他已经知道了,燕王朱棣为了能够安抚下边这些个王爷不像他一样造反,所以收掉了他们的兵权,但是却让渡给了这些个藩王们非常丰厚的金钱作为回报,让他们的铁杆庄稼又长高了几尺。

但是因为没有了事情可做,这些个藩王们除了日日夜夜做些危害百姓的事之外,就只剩下生孩子了。

虽然老朱家的子孙在不断地扩张,但是也没有出现几個好人。

虽说当了皇帝的家人,没有可以做成就的事,但是也不至于留下那么多的恶名吧。

从陈寒给自己说的那些就可想而知,后世老朱家的那些子孙真的是不当人子。

基本上没有做什么好事,甚至留下诸多恶名,留下了许多令人诟病之处,让全天下的人都在看他们老朱家的笑话,这种事不是朱元璋的初衷。

当然他明白,这个事情是燕王朱棣开的头,他自己肯定在分封这些藩王的时候,没有想过,说一定要让自家的子子孙孙只做被圈养的猪。

可是燕王朱棣造反成功之后,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只能让这些个王爷们好吃好喝的待遇着,其实也是在自己的基础上面做的这些改变,说到底还是自己要背这个锅。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里边其实也挺不好受,他也挺矛盾,挺有怨气。

自己如此大的成就,可是却不能给自己的子子孙孙安排得太好。

太好了吧惹来百官、惹来百姓的厌恶,当然这也不能怪老百姓和官员们针对自己的子孙,实在是这些个家伙不争气。

已经好吃好喝好待遇了,却还要不择手段地拿更多的金钱,甚至利用自己手上的这么点权力折磨百姓,淫辱妇人。

这种事情一想到连朱元璋自己都觉得脸上无光了,尤其是他这种从乡村成长起来的人,更注重脸面,朱元璋尤其注重脸面,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孙们居然这么的不要脸。

他现在其实挺赞同江都郡主是我的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不应该掺和那么多,让他们自己去安排自己的人生岂不是更好。

甚至其实老朱家的这些子孙能够接受如此好的教育,让他们出来做事,是要比从民间挑选人才更好的更快捷的方式,至少要比民间这些个老百姓们有更好的条件吧。

老朱家的这些子孙哪一个不可以请最优秀的私塾先生来教导自己?

老朱家的子孙哪一个不可以,与天下最有名的大师交流?

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却仍旧淹没在了人群当中,实在浪费。

以后大明的子孙会越来越多,从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也会越来越多,与其让人他们一辈子碌碌无为,不能经商,不能做官,只能埋没于乡野之间,只能投身于情趣当中,而不能够实现抱负,实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而他自己也明白自己为自己的子孙安排好了这么多,自己的子孙未必就喜欢,不是每一个人只喜欢纸醉金迷的生活,有的子孙可能还真就有,上马平天下,下马治国家的想法。

他自己的这种安排是完全淹没了这部分人的才华,他不知道自己的后辈儿孙们会不会因为这一点事情而责怪自己啊。

如果自己带入一下自己的儿孙们,也想到祖上的先辈,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得死死的,自己只能在自己的封地之内聊死一生,又不缺钱又不缺吃喝的,可是人生无趣,甚至一眼就能够看到头,一眼就知道自己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那种感觉是非常恐怖的。

也正因为如此,朱元璋一带入之后就发觉自己的安排的确有点不太人道,想到这里顿时也觉得,自己这么做事是有点自作主张的,儿孙们未必喜欢这样的方式,那就放开手脚来吧。

既然觉得不能令儿孙们过得更好,不能够令皇帝们做更好的决定,那就设立一下丞相,反正自己这张老脸豁出去也就豁出去了,丢人现眼的事情自己也没有少做。

就像陈寒批判的那样,自己做的那些错事还少吗?其实一直都很多,只是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既然所有的事都是自己造成的,那承认一下错误似乎也不丢人了,毕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哪里会有那么多的乱七八糟的想法了,反正颐养天年自己就算是宣布自己是错的,自己这张老脸是丢了一下,可是却能够把大明王朝的国运都给挽救回来,那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他在抱着江都郡主的儿子的时候,其实他没有正面回答大人的事,却已经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自己认同了这么个观点。

自己一定会好好的改,而江都郡主此时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他好像是完成了一个任务一样,终于说服了作为顽固的皇爷爷。

看到皇爷爷脸上的表情松弛了下来,并且有一种释然的感觉,其实这个时候的江都郡主比任何人都要开心。

她不仅是完成了陈寒对他的嘱托,更是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面终于用到了一点力,终于能够为天下做点事情。

说到她是想着为天下做点事,她是想着让天下人能够过得更好,她是想着大明王朝的国运更好,她是想着能够让大明的子民永远能享受到真正的公平对待,而不用像现在这样如此严酷。

没有丞相从中调和皇帝与百官之间的关系十分的尖锐,从而造成的就是老百姓们从中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不说,而且还成为了炮灰。

这让陈寒不满,也让现在的江都郡主不满了。

所以听到朱元璋这么说,江都郡主激动的上前就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老爷子吓了一跳,赶紧伸出一只手去搀扶江都郡主:“小丫的片子你这是干什么?爷爷不是答应了你好好地改吗?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给做好了,一定当着全天下的面将爷爷的错误给公布于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当初皇爷爷撤掉丞相,那是迫不得已,现在重新设立丞相,那是为了整个天下着想,皇爷爷这张老脸啊豁出去不要,也得把这件事情给做好,绝不会在进棺材之前还把那么大个烂摊子丢给你们来收拾的。”

江都郡主赶紧呸了一声:“皇爷爷,您可千万不要说这种不吉利的话,您的长命百岁,现在您的好日子才刚到呢,您看一看您的儿孙们个个都争气呀。父亲现在躲过了他的危机,已经成为了一个明君的典范,能够登基坐殿,那不是您最大的愿望吗?还有您的嫡次子朱允通,那也不是一个一天到晚地在深宫里面呆着的人,他现在与民同乐,现在在工程学院干得可好了,每次都要与大量的学生一起深入民间去调查,如今更是已经早早离开京城,去全天下各处巡游了。”

是的朱允熥现在没有一直待在工程学院,而是带着二十多名学生在锦衣卫的护送之下到全天下各处去巡游,去看一看全天下民间的情况,从而来确定科学道理,应该要往哪条路线走,这些事情所引起的思考,是陈寒启迪他们真正作为一名科学者该有的态度。

甚至陈寒更需要培养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科学素养的皇帝来,到时候作为皇帝的朱允熥会以自己的科学认知,来看待全天下的事物,绝对不会盲目,也绝对不会偏颇。

“文武百官都看到了这个继承人,皇爷爷您现在最应该高兴的就是您的子孙,即便是不需要您的各种安排,他们也会选择自己最为合适的方向。

就像允通那样,如果他按照您的安排,一辈子在深宫里边学习儒家经典一辈子,只知道在京城范围转悠,他可能一生都不了解外面是什么情况。他可能永远不知道老百姓连吃饭的问题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可能连基本的人伦都不会懂得太多,他可能只能依赖那些个太监,这肯定不是您想要的结果,所以您就放手吧,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钻研。

即便皇帝他有如此经历,也不至于被人欺骗,现在您的第三代都已经开始做做自己想做的事,都开始了解民间情况,您又害怕担心什么呢?

如今的父亲孜孜不倦,有那么多的内阁成员帮他处理那些琐碎的杂事,父亲就能够专心地来为我大明今后的方向筹谋,不再需要管理那些琐碎之事。

皇爷爷说句不好听的,其实孙女也经常看史书,尤其是看到三国志之时发现,里边的武侯诸葛孔明,即便是聪明绝顶,即便是全才,可是他为何五十来岁就病死五丈原?正如司马懿所说的那番话,一个连士兵每天要吃喝拉撒都必须亲自管理的丞相,他有时间来调养自己的身体吗?他肯定早早地去世。

所以从这里咱们就得出一个经验,不是每件事都要抓在自己手上,才能够真正操盘一切,反倒是事无巨细,会浪费一位真正的君主的精力,这种事情不能在咱们大明王朝重复上演。

而之所以要事无巨细地抓,不过就是像我们之前说的,您是不相信百官,而百官也不相信君王互相不信任,就只能大多事情亲力亲为,如果互相都信任皇帝,相信百官做事不会蒙骗自己,百官相信皇帝不会因为一件小事就滥杀无辜的大臣,那大家同心协力,谁不想把天下治理得更好?

官员努力读书十年寒窗苦读,为的也不仅仅只是贪污**,他们得到了该有的名和利之后,他们所受的那些教育便会自发地为百姓做点事。尤其是那些已经位居一品的大员,更是如此,人生已经没有太多追求,他们必然追求名垂青史。只要给他们足够的信任,他们便能爆发出令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潜力。

现在父亲已经在践行这一套道理,已经在信任这些内阁大臣,内阁大臣们也能处理一些琐碎的事,也能够发挥自己的余热,也能够展现自己的价值,这便是一个好的方向。

而父亲呢也不需要点灯熬油,每天只睡两个时辰,现在父亲每天能够睡三到四个时辰,甚至能像正常人一样起居,这对父亲的身体恢复是一个相当利好的消息。这是咱们所有人都应该高兴的。”

还真别说,江都郡主这张嘴啊,就好像是装了弹簧一样,非常能说,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受陈寒的影响,在讲大道理,这一块那是相当的厉害。

尤其是针对老爷子这种有点冥顽不灵的性格更是如此,所以现在她这么一说之后,老爷子心里面其实是舒畅很多的。

尤其是此时在跟自己说道理的不是外人,即便是陈寒来说这些大道理,其实听在老爷子的耳朵里边也有些刺耳。

因为他始终还是那一套,那就是天下是我老朱家的天下,不需要你一个外人操心这么多。

但是说这个话的是他的孙女,是他最亲近的孙女,所以说这个话的时候,不会显得太突兀,就不会显得是一个外人在操心我们家的事,而是在操心自己的事,江都郡主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自己将来能够过得更好。

所以老爷子更能听得进去也觉得更有道理,老爷子抱着小孙子在怀里边逗弄着,“所以说呀,你娘这张嘴真的是开了光吧,叽叽喳喳的,比画眉鸟还更能说,小崽子你以后要是能够跟你娘一样这张嘴这么厉害的话,那真的可以无所不能哟。太外公就等着你长大后,能好好的陪伱太外公不要像你娘一样,一天到晚就跟你太晚,给我们讲道理哟,老人家听这些道理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听着老爷子像抱怨一样的跟小孩子说这些话,其实江都郡主在边上听得是十分的舒畅的,至少能够听明白此时的老爷子已经认同了自己说的这些,甚至连带的心里面也更加的舒服,这才是真正的劝人之方,而不仅仅只是让人难受。

陈寒说话有点太硬,有的时候更是直接拿大道理,甚至有的时候拿实际数据来说话,这对于老爷子这种讲究人情世故的人来讲是很不舒服的一种方式。

所以陈寒也明白这一点,故而就让江都郡主去说,果然江都郡主这么一说之后老爷子更能接受,心里面也更加舒畅,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孙女江都郡主这么能说话,并且说出来的道理自己都能接受,心里面更是开心。

看起来果然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啊,自家的孙女都这么厉害,那自家的子孙里面估计还有更厉害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